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42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为提高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效率,参考国内外研究给出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喷嘴基本构型并设计了电弧放电等离子体喷嘴基本构型,数值模拟了电弧(ARC)和介质阻挡放电(DBD)两种等离子体喷嘴安装在火焰稳定凹腔上游时的流场燃烧过程,研究了喷注氢气时等离子体对燃烧室各组分及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中水生成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燃烧室压力、温度也有不同程度增长,起到了助燃效果,但电弧喷嘴的助燃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2.
2013年11月26日,韩国国家航天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韩国国家航天委员会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韩国《航天开发中长期规划》(2014-2040,简称《规划》)。此次《规划》面向2040年,提出了未来韩国航天发展的方向、愿景,政府推进本国航天发展的四大目标、六大重点任务及其具体推进计划,明确了韩国2014-2020年间具体的航天开发计划,提出了未来韩国运载火箭发展“三步走”战略、2014-2040年的卫星技术发展路线图、行星探测和空间科学路线图、宇航系统出口路线图等。《规划》分为制定背景与过程、国内外航天发展现状与启示、愿景与目标、重点任务及具体推进计划以及主管部门与预算五大部分。  相似文献   
23.
为分析非平衡等离子体对空气/甲烷扩散火焰的助燃效果,实验以发射中心谱线430nm的激发态自由基CH*表征火焰燃烧状态,采用同轴圆柱构型激励器在高频交流模式下激发等离子体,分析了火焰CH*自发辐射图像、火焰高度、CH*径向分布和燃烧释热速率等火焰特性在不同空气流量和当量比下随放电电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激励在空气流量较低时,会显著增强火焰上游甲烷燃烧,从而降低CH*空间分布高度和火焰高度;空气流量增大后,有利于促进甲烷充分燃烧,增大火焰下游CH*辐射强度和分布范围。在火焰上游区域,等离子体气动效应可有效扩展甲烷径向分布,实现剪切层更宽范围燃烧,其活化效应会明显提高剪切层燃烧强度,并随电压增大作用效果逐渐增强。此外,等离子体激励会使燃烧器喷嘴出口附近火焰释热速率显著增大,该现象在空气-甲烷动量比较大时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24.
针对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数值模拟中唯像学模型高度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假设等离子体中离子数密度正比于放电光强,对101.3~1.5kPa气压下等离子体放电图片进行灰度处理,得到等离子体发光的相对光强、光强比即离子数密度随气压、激励电压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随着气压增大,从弥散放电逐渐转化为丝状放电,而光强比逐渐减小,可以使用大气压下的饱和总相对光强代替其他气压下的结果;提高激励电压,等离子体出现双侧放电,且放电光强增大,放电电荷与激励电压近似成线性关系。进一步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新的电荷分布边界条件,并拟合了多个气压和激励电压下等离子体发光的相对光强,然后选择其中两个典型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将计算结果与相应气压下等离子体诱导射流激光粒子图像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模拟飞行高度、激励电压对等离子体诱导射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郑直  聂万胜  车学科  周思引 《推进技术》2018,39(7):1556-1561
为研究低燃空比条件下,准直流放电等离子对超燃燃烧室中乙烯燃烧流场的影响,在凹腔上游以及底部前壁面处布置电极产生等离子体,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等离子体激励强度下,燃烧室凹腔后缘附近压力分布、燃烧室总压损失、乙烯燃烧效率和燃烧室中水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准直流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强度越高,对凹腔后缘附近压力场稳定能力越强。等离子体的存在,使得燃烧室出口总压损失微弱增加,损失最大值增加1.9%。燃烧室中乙烯燃烧效率平均提高1.77倍,随着激励强度的提高,燃烧效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等离子体改善了燃烧室中水的分布,凹腔内部产物分布范围更广、燃烧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26.
27.
空间材料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8月2-8月8日在昆明市海欧宾馆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中国科学院、高校、企业以及军事院校共计50余人.会议收到论文47篇,会上交流34篇.内容包括:人工晶体、金属材料、涂层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会上郭景坤院士,首次发表了“多相材料”的新概念.此概念模糊了各类材料的界线,而集各类材料之长于一身,但又表现出各自材料的特点.因此这种材料就具有已有材料所不能具有的功能.例如,用各类材料的先进工艺对各类材料进行精细的纳米复合,可以得到一系列新的多相材料.他认为是2…  相似文献   
28.
29.
30.
为探究等离子体化学动力学对超燃燃烧室中氢氧燃烧流场的影响及其相关机理,在氢气燃料喷流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活性粒子以模拟等离子体化学动力学效应。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不同活性粒子浓度下,超燃燃烧室中产物水的生成、凹腔后缘近壁面处压力分布以及等离子体化学动力学相关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燃烧反应建立初期,活性粒子浓度越高,燃烧产物形成越快、分布范围越广。等离子体的作用使得凹腔后缘近壁面中心区终点处压力峰值增大,峰值最大增幅9.4%,同时也削弱了侧壁面区域压力峰值,峰值最大减幅7.7%。等离子体化学动力学通过加快氢氧原有核心反应的正向进行,使得后续燃烧所需要的O,OH等粒子被快速积累,从而加快了反应的总体进行,缩短了产物生成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