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34篇
综合类   1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选择性电铸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快速成型工艺。在介绍选择性电铸工艺原理与成型设备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选择性电铸的分层切片处理特点,提出了一种适于选择性电铸工艺特点的数据处理方法并详细论述了其实现过程。这种算法综合了简单扫描与螺旋线扫描两种扫描线填充算法的优点,采用所提出的扫描线共区判据,将加工层面的所有扫描线划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加工扫描区,相邻扫描线间的进给线为层面边界,不同扫描区之间通过电铸喷嘴的快速移动线相连,有效地满足了选择性电铸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42.
SOFTWARE SYSTEM F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出现是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本文介绍了作者设计的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系统的软件系统,即从得到零件的CAD模型到最终控制SLS机床自动生成原型所需的软件工作,包括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3.
激光烧结铸造型壳强度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激光烧结快速成型技术可以烧结覆膜陶瓷材料,形成然造用型腔壳体并直接应用于铸造,制作金属零件,由于在快速原型制造领域所使用的激光器功率普遍较低,因此,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材料的直接烧结,目前所能实现的是覆膜陶瓷的间接烧结,即利用激光融凝陶瓷表面涂覆的有机物薄膜,使陶资粉末粘结成一个原型壳体。由此形成的壳体原强度较低,不能直接用于铸造。因此,二次烧结作为一种后处理工艺用于提高壳体强度,与烧结工艺参数对原型壳体强度的影响同等重要。通过试验分析,在烧结工艺参数中,扫描间隔和扫描速度是影响原型壳体强度的主要因素,其直接影响烧结原型第一强度的变化。二次烧结后处理可以大幅度提高壳体的二次强度,满足铸造对壳体的强度要求,最后以整体叶轮的快速制造为例,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44.
数控线切割加工四轴联动轨迹合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四轴联动数控线切割加工进行轨迹合成研究。在线切割四轴联动的基础上对轨迹合成的对应标注进行了分类 ,提出了轨迹合成准则 ;给出在各种标注情况下的轨迹合成公式。采用此理论编制的后置处理程序处理上下异型的三维直纹曲面 ,得到四轴联动的 ISO线切割加工程序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从两方面介绍了用几种典型电解液电解加工TC_4钛合金的复制精度的试验:在NaCl、NaNO_3、NaClO_3为基的三类电解液中蚀除速度和电流密度的关系试验;阳极析出氧气的试验;TC_4及软钢分别在NaNO_3及NaCl溶液中加工型孔的精度对比试验。结果均证明NaNO_3或NaClO_3溶液与NaCl溶液比较并不能明显改变TC_4的复制精度,但能改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46.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钱、方针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此期间,我院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与提高,学院的社会功能大大扩展,出现了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办学  相似文献   
47.
金属粉末的选择性激光烧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金属粉末选择性激光烧结的各种方法,分析和讨论了加工设备与工艺参数对金属粉末烧结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Ni基金属粉末激光快速制造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采用激光选区烧结的方法,对 Ni基合金混合铜粉末进行了一系列激光烧结试验。从烧结模型入手,分析了烧结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讨论了工艺参数对金属粉末烧结成形的影响,初步探索了金属粉末直接烧结成形的基本机理,为金属粉末的激光快速成形制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9.
研究了激光烧结快速成形试样密度与其静态强度的关系,烧结粉末中粘结剂含量、激光功率、激光束的扫描速度、扫描间隔以及扫描路径对试样弯曲强度的影响,分析了烧结过程中产生翘曲变形的原因,并通过三点弯曲实验测试了烧结试样的抗弯强度。  相似文献   
50.
本文对机床伺服性能进行了系统的测试与分析,研制出了较能适应电火花超精加工的机床伺服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