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7篇
航空   53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2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国际空间站内部主动热控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国际空间站内部主动热控系统工作原理.给出了命运号实验舱内部主动热控系统双回路系统的构成,以及内部主动热控系统的泵组、泵旁路组件、管路、三路混合阀、系统流量控制组件、机柜流量控制组件、手动流量控制阀、冷板、有效载荷/再生换热器、温度传感器、维修检测单元换热器、多路复用器/信号分离器等主要组件的功能.国际空间站内部主动热控系统集成度高,相互冗余,维护和更换易,其设计理念对空间流体回路设计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2.
船只目标检测识别技术是现阶段遥感图像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随着国产高分辨率卫星的快速发展,高分遥感卫星陆续发射,基于光学遥感图像的船只检测识别技术会逐步成为研究热门。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基于光学图片的船只检测识别技术发展、以及当前技术存在的问题。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船只目标检测识别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成为主流研究方向,但在光学遥感图像船只检测领域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有一些基本问题限制了检测效果,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未来光学遥感图像船只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3.
航空发动机机匣损伤容限评估及剩余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有限元的方法,建立了某航空发动机机匣安装座处局部模型,计算得到了不同尺寸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的形状因子Y.基于BS7910评定方法,利用失效评估图(FAD,Failure Assessment Diagram)确定了机匣安装座结构在工作应力下的可接受裂纹尺寸为84.8 mm,结构的剩余强度随裂纹尺寸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焊缝较母材具有更低的损伤容限和剩余强度.使用缩小宽度模拟验证件模拟工作状态载荷进行了验证试验,当裂纹尺寸与试样宽度比值较小时,与模拟验证件的评估结果基本吻合.根据Paris公式,构件在工作应力下的剩余寿命为74 238周次.   相似文献   
84.
分析了某大型特种部件制造过程中产生的难点,基于激光跟踪数字测量定位技术,论述了虚拟数字工装测量平台的设计原理,结合实例详细阐释了测量平台在大型特种部件制造过程中的应用,采取坐标数组控制方法,解决了制造过程难点。经实践验证,该测量平台能有效辅助大型特种部件制造并有效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85.
在常规靶场导弹试验中,遥测需解算GNSS弹道数据,但数据解算存在一定时延,导致测量弹道滞后现象,如何提取时延并对弹道进行修正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广义互相关算法的时延提取及弹道修正方法,利用相关函数峰值提取时延,进而对遥测弹道进行修正。通过仿真和试验数据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弹道误差值由修正前最大约80m修正到小于10m。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以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测试对象,以读后续写与读后模仿的两种模式考查“多元感知法”如何有效促进细节描写。通过分析词汇变化性、词汇的复杂度和词频分布,并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采访,讨论他们对细节描写的认知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7.
梳理了空间可展结构的分类及发展趋势,从铰接可展结构-带簧铰链、杆状可展结构、面状可展结构及体可展结构四个方面调研了刚性基体高应变复合材料在空间可展结构中的应用现状,从力学和黏弹性特性方面提出了其在可展结构中的应用优势及需要考虑的问题。高模量、低密度、低膨胀系数的刚性基体高应变复合材料是空间可展结构的应用方向,而刚性基体高应变复合材料可展结构的设计方法,以及将其用于大尺寸可展结构的低成本和高精度制造工艺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88.
国产CCM40J-6K高模碳纤维基板的空间高低温热循环耐受性是决定其是否可以大规模应用于空间太阳电池板的关键因素,必须解决交变热环境下的面板与电池电路的匹配性和长寿命问题。本文以国产CCM40J-6K高模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太阳电池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热循环环境适应性试验研究,分别从国产和进口碳纤维基板适应高低温交变能力对比、国产碳纤维基板铺设电池电路后适应热环境能力以及电池板在轨寿命等3个方面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国产碳纤维CCM40J-6K所构成的电池板综合性能与进口M40JB-6K相当,CCM40J-6K基板与三结砷化镓电池片匹配性良好,国产碳纤维电池板经疲劳热循环后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的变化率分别为0.55%和0.24%,太阳电池片和玻璃盖片外观完好无损,太阳电池电路与基板聚酰亚胺面保持绝缘,且碳纤维表面无脱粘现象。说明国产碳纤维CCM40J-6K能够应用于太阳电池板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