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59篇
航空   260篇
航天技术   174篇
综合类   30篇
航天   14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叙述和分析了外差激光干涉光电信号处理主其特点,指出了它们各自的应用范围,同时介绍了一处新型的光电信号处理方法,它不仅使外差干涉仪用于动态测量,而且可以同时实现高分辩率测量 。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调整雷达跟踪通道相移的方法 ,即在雷达天线主面上配置偏馈振子 ,利用偏馈振子做为校准源调整雷达跟踪和 /差通道间的相移 ,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可靠性及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的运载火箭上面级和航天器轻型增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少英 《上海航天》2005,22(1):6-10
为减小运载火箭上面级和航天器增压系统的体积和质量,设计了一种新的轻型主、副两路定压力值控制增压系统。该系统可最大限度利用气瓶内气体,具有冗余增压结构,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并设置气动隔离活门。适于多次启动飞行,且结构简单。有关的测试和飞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增压系统主、副路工作协调,反应迅速,性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稀疏孔径成像系统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系统的成像原理和种类,国外的研究进展以及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周玲  先敬谦 《上海航天》1998,15(2):32-36,40
介绍S波段超小型调频发动机方案的选择,电路设计,结构安排,并对该发射机的稳定性和质量进行了分析,该发射机已通过机载环境条件试验和地面接收机的对接试验,并已通过鉴定,具有90年代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两相毛细泵环的反向式蒸发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对同一蒸发器进行了改进的实验研究,改进措施为:在作为毛细结构的复合金属网上加压一块带有纵向和横向槽道的金属平板。对不同倾角下该蒸发器的工作特性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7.
基于“相位重合点”检测方法的相检宽带测频等新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晶体振荡器的调试、高准确度测频和频标比对中,一般情况下,以这些技术设计的仪器会获得比同类型普通仪器高一千多倍的测量准确度,而在使用得当时还会获得更高的准确度并且会有更广泛的用途,在对这类仪器的原理作更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对它们的各种扩展使用方法,对于有关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频率稳定性时频域表征的理论和测试方法,以及在振动条件下测量频率稳定性的意义,详细介绍了测量系统的组建方案及工作原理.最后提供了部分测试数据及测试曲线,并对测试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简单分析.该测试系统具有噪底低,体积小,便于携带,操作简便等特点,其综合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不仅适用于振动状态下的频率源特性测试,而且完全可以作为通用测试系统用于实验室、工厂等.  相似文献   
9.
某型战机滑跃起飞性能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飞行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舰载机滑跃起飞数学模型。以某型战机为例进行了数值仿真,定量分析了起飞质量、起飞迎角、甲板风、滑跑距离等因素对滑跃起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应优选起飞迎角;不同起飞质量情况下,应选择合适的滑跑距离(起飞点),并保证适当的甲板风;起落架强度应加强。  相似文献   
10.
舰载机前起落架突伸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舰载机前起落架的突伸运动,针对这个问题,文中建立了一个两自由度的质量-弹簧-阻尼器的力学模型。推导出突伸运动方程以及两种不同形式的双气室缓冲器的非线性气体弹簧力和油液阻尼力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对已有试验结果的验算说明了本模型的可行性,利用该模型,用数值方法分析,校核了某舰载机的初步设计方案,计算得到了前起落架突伸运动的位置,速度曲线,并给出突伸期间飞机在甲板上的滑行距离和攻角的增量。文中还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