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章云华 《飞碟探索》2006,(11):34-35
1978年11月,当我收到订阅的上海<科学画报>时,从小就对稀奇古怪的事情感兴趣的我立刻被其中一篇文章吸引了,那就是宋启宣撰写的<飞碟--猜测中的来自其他星球的飞行器>,这是中国杂志首篇介绍UFO之谜的文章,也是我首次接触到UFO.  相似文献   

2.
2005年,她应中国UFO研究者的邀请来到中国,参加在大连召开的世界UFO大会。会上,她发表了自己对UFO问题的见解。在演讲中,她讲述了一些发生在以色列的近距离遭遇案例和目击案例。其中最特别的一个案例是,一个以色列女人仙娜和她的孩子的奇特经历——他们在自己家里看见了一个15厘米高的外星人。会后,尤塔·艾丽应《飞碟探索》的邀请,向广大UFO爱好者讲述了自己的研究历程。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日语教师,曾经在2000年和2002年四次目击UFO,之后,我再也没看到过UFO.直到2008年3月4日晚,当再次看到了我无法解释且跟之前四次不同的UFO时,才决定把这几次目击UFO的经历一并写下来,与广大UFO爱好者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4.
在《飞碟探索》2007年第12期上,我对发生在2007年11月3日的济南UFO目击事件进行了首度报道.消息一经批露,受到了广大UFO爱好者的强烈关注.现在,我就当期所提的六个问题做进一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UFO:七年之痒     
gtyzol 《飞碟探索》2009,(9):28-28
并非每个人都有机会月击到UFO,但在7年前,我曾有幸目击到UFO,这是我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UFO目击事件,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觉得这东西对我们都很感兴趣……它看上去很伤心……在太空中没有爱,但是地球上却有关爱." 艾瑞尔学校位于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城外,是一所规模不大的小学.在那里我和约翰·迈克一起听了埃尔莎(化名)和她的同学们讲述他们1994年9月16日奇遇UFO的经历:共有60个6岁~12岁的孩子说,见到了一个大型宇宙飞船和几个小型宇宙飞船在操场旁边茂密的灌木丛上空盘旋并着陆.  相似文献   

7.
笔者过去并不是一个UFO爱好者,甚至对UFO不屑一顾,偶尔看到一些有关UFO的文章也认为是无稽之谈.然而,一次偶然的奇遇,使我开始对UFO倍加关注.  相似文献   

8.
王思潮 《飞碟探索》2007,(11):46-47
我一直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工作,20世纪70年代一份偶然收到的不明飞行物报告,改变了我的研究轨迹.从我35年在一线对UFO事件的调查分析和四十多年对行星科学(包括火流星、陨石、彗星、小行星等)的研究看,现在全球的UFO研究与一些成熟的学科(例如天文、物理)相比,总体上还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但是UFO研究有着很大的探索空间和很强的吸引力,并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在某些局部上我们还能有相对优势,这就需要我们选择好的U-FO典型事件(有许多高质量的目击报告,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科学调查,例如:贵阳空中怪车事件、多起螺旋状、扇状和光团状UFO事件等),并进行认真的科学分析,尤其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的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9.
从1978年~2005年,一个神秘而又混沌的UFO世界展现在国人面前,并且在逝去的漫长岁月中,屡屡在不经意间散发着美妙而又迷惑的魅力;从1980年~2005年,历史长河的一瞬间、UFO探索的25年心路、百年人生旅程的精彩四分之一,UFO爱好者和他们的组织,经历了兴奋和失望,有的退出了,有的彷徨了,还有的在期待;从1981年~2005年,《飞碟探索》作为UFO聚焦中心,成就了不可磨灭的一段辉煌,并将迎来创刊25周年。在这个值得回味的日子里,《飞碟探索》推出了一个讲述过去的专题——“中国重大UFO事件回眸”。“中国重大UFO事件回眸”是一组系列文章。杂志将邀请国内资深UFO研究者、亲历UFO事件调查的爱好者,为您全景式地描绘中国自开展UFO研究以来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影响重大的UFO事件。尽管某些事件在今天看来或者有了初步结论,或者仍然莫衷一是,甚至有些荒诞离奇,但只要不是刻意编造,并且经历了调查,能够启发人们一点思想的火花,都将成为“中国重大UFO事件回眸”不可或缺的构架。目的无他,只是为中国的UFO报道留下一个意犹未尽的里程。由于各种原因,策划者或许遗漏了您身边发生的奇迹。为了弥补历史湮没带来的遗憾,欢迎您提供线索,也许您也有可能成为“中国重大UFO事件回眸”的撰稿人之一。“中国重大UFO事件回眸”首篇推  相似文献   

10.
《飞碟探索》1995年第2期上刊登了我拍摄的两幅UFO照片之后,广大UFO爱好者从全国各地给我寄来了大量信件。由于信件太多,提出的问题各种各样,在此借《飞碟探索》一角对有关的问题综合答复如下: 1.我拍摄的照片上显示的是一个UFO,并非天外来访的飞碟。如果是飞碟,也就不称为“不明飞行物”了。 2.照片背景颜色有异,是因为冲洗时电脑自动调色所致。当仪器对底片中的物体放大时(并非指照片放大),照片背景较暗,已经过自动调色。 3.由于索要资料者太多,本人经济上难以负担,请希望得到UFO资料的读者事先来信联系,并请不要忘记寄来复信的邮资。 4.有90%以上的读者认为UFO就是天外来客,但又征求我的意见。我以为凡事勿太早肯定,UFO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以来,人类被UFO这一全球性难题困扰得百思不解.据称,迄今世界上已有近50万人目击过不明飞行物.近十多年来,发生在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目击报告也有近万起.联合国第33届大会曾于1978年通过一项决议,要求各国密切重视不明飞行物问题.我国自1980年成立中国UFO研究会以来,对UFO研究一直是采取严肃态度的.并且已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成就,受到世界各国的好评.但是,也有人问道:UFO研究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何在?笔者认为,UFO研究如同“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其本身并无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却具有无限的价值作用.如果我们只局限于谈论UFO研究之结果是否有直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或把这种效益作为对其投入多少的尺度而论,实乃目光短浅之见.  相似文献   

12.
今年7月14日16时15分左右,一向为地球人所关注的UFO出现在呼和浩特市孔家营子上空.更为幸运的是,家住孔家营子呼市发电厂宿舍楼的二中学生杨华目睹并拍摄了UFO的珍贵照片.为此,我采访了杨华同学.杨华是呼市二中高二 (10)班学生,他聪明好学,性格内向,平素酷爱物理学和小制作.他兴致勃勃地为我详细讲述了当时的情景:7月14日下午,杨华正在家调试自己制作的简易天文望远镜,却意外地看到一个不明飞行物由东向西缓慢地做低空飞行,惊愕之余,他很快意识到这就是至今仍是不解之谜的UFO.他身边恰好有一架“傻瓜”照相机,里面还有前一天郊游时没有用完的胶卷,他急忙举起相机,拍下了飞行物的第一张照片.这时飞行物继续向西飞行,杨华急忙追下楼上,看到  相似文献   

13.
《飞碟探索》2006,(2):31-31
针对这一事件,我不是目击者,也没对UFO问题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当然不敢结论的。对这个问题我之所以变得谨慎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央电视台不久前播出的一个有关飞棍事件的解谜带给我的震撼。我认为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幻想小说的流行、外星生命假说的兴起、传媒对UFO事件所做的猎奇性渲染,以及主流科学家对UFO问题的漠视或回避,更激起了公众对于UFO的热情。然而,就我所见,如今UFO问题已经被一些执著的“探索者”神秘化了。许多UFO的调查者宁愿花费时间收集表面上神秘的UFO故事,也不愿花费力气寻找简单明了的现实答案。  相似文献   

14.
"一会一刊"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中国UFO研究会与<飞碟探索>杂志的创立,两者仅相隔不到一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广大UFO研究会成员把<飞碟探索>一直视如自己的会刊.想当年,在<飞碟探索>创刊10周年大庆之际,我作为中国UFO.研究会的理事长,在杂志上发表的纪念文章中曾赞誉,中国UFO研究会与贵刊为"一会一刊遥相呼应,相得益彰".25年来的实践,更加证明了这一说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北京UFO研究会 2007年11月3日,济南的包玉洲先生拍摄到一个UFO照片在网络上发表,引得人们议论纷纷.针对这一现象,北京UFO研究会的QQ5群进行了一次讨论,并找出许多与此相关的图片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一日在学校图书馆偶翻到清朝人麟庆的笔记<鸿雪娴缘图记>,其中第二篇(延年玩丹>记述了他童年时遇到的一起奇异事件,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这是一起较典型的UFO事件.我从前对UFO颇感兴趣并留意过中国古时的相关记录,但此则记录从未见过,特意在互联网上搜索了一下,也没有见到对这件事的记述,于足抄录下来,并尽自己的能力对这一事件进行了简要分析.原文是竖排繁体,有几个字拿不准专门查了下字典进行核对,希望可以对研究中国古代UFO现象提供一点资料.  相似文献   

17.
卡塔尔(Cabor Tarcall)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匈牙利UFO研究者,也是匈牙利UFO研究网的发起者之一。2005年金秋,他来到大连参加中国UFO研究者举办的世界UFO研究大会。在会上,他宣读了自己多年研究的UFO论文,并向大家介绍了几起发生在匈牙利及其周边地区的UFO案例。特约记者子骥应《飞  相似文献   

18.
我是美国《科学探索杂志》(JSE)的主编伯哈德海兹·弗·德。该杂志是一个评论性和研究性的刊物,其内容是刊载一些学者的有关奇异现象的调查研究性文章,而这些奇异现象往往还不被目前科学界所接受。UFO现象就属于该杂志的研究刊载范畴,或者更确切地说,UFO现象还处在目前主流科学的研究范畴之外。有没有可能改变这种状况呢?我现在仅借此篇文章对这一问题提供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并希望能在UFO研究者和支持者之间形成一种共识。我自己并非一名UFO研究者,但作为这一非常规性杂志的主编,我已经编辑报道了许多有关UFO的信息并…  相似文献   

19.
UFO现象多有强光但无声响,带有叮当声和呼啸声的UFO现象当然引发了争论和关注。 不明飞行物的目击报道已经不少了,但目击报道中提到声响的却为数不多,而这正是几年来我致力调查研究的焦点。我之所以把飞行现象和声响现象结合在一起探讨,是因为在70年代我曾经耳闻目睹了这种复合的UFO现象。那次经历启动了我的研究。而广泛的合作和巨大的兴趣使这项研究取得了进展。 那时我居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的一个名叫奥尔顿的偏僻山镇中。该镇所在地区当时已有几起UFO目击事件发生。从1975年3月3日开始,我和邻居都看到了一种天空现象:明亮的白光、红光和绿光在夜空中作着难以置信的飞行表演,有几何角度  相似文献   

20.
媒体     
官房长官的"信念"在2007年12月18日的内阁会议上,日本政府首次发表针对UFO问题的声明:无法确认有从地球以外飞来的不明飞行物存在。声明称,没有对UFO进行特别的情报收集,也没有与外国开展这方面的情报交换和研究,亦没有研究UFO入侵日本时应该采取的对策。这是日本政府首次就UFO问题发表正式的见解。但是在随后召开的记者会上,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町村信孝称:"站在政府立场上,只能做出无法确认其存在的刻板答辩。就我个人来说,我相信UFO的确存在。"目前有关UFO的话题,成为日本全国上下关注的话题。民主党参议员山根隆治向日本政府提出,"UFO不仅是社会话题,更是国防问题"。他指责:"政府连数据也懒得搜集,国家需要正视这个问题,尽快查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