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楠 《飞碟探索》2006,(9):32-33
“我觉得这东西对我们都很感兴趣……它看上去很伤心……在太空中没有爱,但是地球上却有关爱。”艾瑞尔学校位于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城外,是一所规模不大的小学。在那里我和约翰·迈克一起听了埃尔莎(化名)和她的同学们讲述他们1994年9月16日奇遇UFO的经历:共有60个6岁~12岁的孩子说,见到了一个大型宇宙飞船和几个小型宇宙飞船在操场旁边茂密的灌木丛上空盘旋并着陆。两天内,我们采访了12名孩子,他们都详细连贯地讲述了相同的奇遇。除了宇宙飞船,他们还看到了其他两个不明物体,其中一个紧贴在宇宙飞船的上部,另一个则在草地上来回飞行。据…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 从宇宙飞船进入太空,观察浩瀚无边的宇宙是一件有趣的事。更有趣的是从太空看地球,会有别样的感受。——阿纳托利·索洛维约夫 “航天事业是独一无二的、很有意思的工作。我很喜欢这项工作,特别是太空行走。我总共16次太空行走,累计超过82小时,这真令人难忘。”一谈到航天事业,俄罗斯航天英雄、现年60岁的阿纳托利·索洛维约夫就打开了话匣子。  相似文献   

3.
文青 《国际太空》2005,(4):19-19
为确保这项名为“500天”的试验顺利进行,科学家将在地面建造一艘拥有卧室、厨房和实验室的宇宙飞船。从2006年起,6名35-55岁的男性志愿者将模拟火星飞行,在宇宙飞船内生活500个昼夜。科学家希望通过这种试验了解未来火星飞行期间航天员的心理状况、肌肉萎缩程度和免疫系统的变化情况,以及失重对他们骨骼的影响。在试验期间,  相似文献   

4.
张怡 《太空探索》2003,(5):36-37
我坐上我国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开始了我的太空旅行。  相似文献   

5.
国太 《国际太空》2002,(12):22-25
□□苏联曾在宇宙飞船领域和美国开展过激烈竞争,以谋求载人航天的霸主地位,结果苏美平分秋色,苏联在卫星式宇宙飞船上技高一筹,美国则在登月式飞船方面一枝独秀。目前,俄罗斯乃很重视宇宙飞船的发展及其应用。苏/俄至今已经发展了3代宇宙飞船。 1 昔日天马 第1代是东方号。它最先把人类送入太空,称得上是开路先锋。其采用2舱式构型,即由球形座舱和倒圆锥形服务舱组成,质量4.7t,只能乘1名航天员,最长飞行时间为5天。世界第1名男、女航天员都是乘东方号飞船上天的,并在太空进行了科学、医学、生物学及技术试验 。当座舱单独再入…  相似文献   

6.
1961年4月12日世界第一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东方1号”宇宙飞船升空.人类从此步入载人航天的辉煌时代,继加加林之后.列昂诺夫成为太空行走第一人;捷列什科娃获得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巾帼英雄美誉:波利亚科夫创下了在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纪录: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第一步:格伦以77岁的高龄在太空飞行近10天:60岁的美国  相似文献   

7.
1989年9月中旬,我在雅布鲁诺夫卡村附近采蘑菇.忽然,面前掠过一个椭圆形的“云彩”,我抬头一看,发现大约距离100米的地方有一个降落伞正在盘旋降落,在距地面70米时便开始垂直下降.我虽然是怀疑论和现实主义者,但我一开始就把飞碟当成宇宙飞船.特别是当我看到掀起机舱的门帘,从里面走出穿密封飞行服的“宇宙航行员”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莫非他们都发疯了吗?或者是我的大脑不正常?一共有300多人参加的国际UFO会议正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尼科”饭店大厅举行,我站在大厅中央这些非常古怪的人当中,不禁这样想.其实从外表上看,这些参加会议的人个个都显得很正常.但当他们开始说话……“1993年,对我们妇女来说,是很危险的.我们应该提防着点.”一位身穿短上衣的年轻妇女站在我的身旁,紧紧地抓住我的手说道.  相似文献   

9.
苏联推进系统专家维克托尔·格洛切科、Y.塞米奥诺夫以及L.高尔切夫院士联名撰写了一篇文章,介绍了一种能乘4~6名宇航员的火星载人宇宙飞船新方案。这是苏联第一次公开这样的计划。苏联火星宇宙飞船包括三部分:地球-火星和回返飞行推进舱、宇航员居住舱、火星降落与返回舱。  相似文献   

10.
易林 《太空探索》2011,(8):34-37
5月24日,美国航宇局在其官网中揭开了其研制的最新型宇宙飞船MPCV——多用途载人飞船的神秘面纱。作为以"猎户座"航天器(Orion)为原型的下一代宇宙飞船,MPCV拥有能够承载4名航天员并在6个月内飞抵火星的飞船设计,其将成为未来美国航天员进行深空探测的全新运输系统。随  相似文献   

11.
士元 《太空探索》2011,(4):30-33
2011年的4月12日似乎是很平常的一天,但50年前的今天,却发生了一件极为不平凡的事。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世界第1艘载人航天器——东方1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拉开了人类载人航天的序幕,从此人类在太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2.
美俄签署管理太空站协议 6月30日,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和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华盛顿签署了一项总额为4亿美元的协议,以实施两国共同管理的太空站计划。两位领导人还草签了其它许多协议,如俄罗斯保证分阶段停止武器级钚的生产,美国向俄罗斯的两个研究所赠款100万美元,等等。 俄发射“联盟TM-19”号宇宙飞船 7月1日,俄罗斯的“联盟TM-19”号宇宙飞船载着乌克兰族航天员、指挥长马连琴科和哈萨克  相似文献   

13.
谢懿 《太空探索》2012,(4):47-49
登陆小行星很可能是人类下一个最激动的创举:在“小王子”号宇宙飞船上,三名勇敢的航天员正在准备踏上一个新的星球。他们是第一批旅行到距离地球如此遥远的地方的人类,此时的地球已经缩成了他们身后的一个蓝色暗点。  相似文献   

14.
苏联空间的真实费用30年来是严加保密的,从不披露。但在1988年8月,苏联《消息报》首次报道了苏联空间计划最高负责人国家委员会主席K.开利莫夫将军的部分空间活动真相声明,透露了苏联火箭、宇宙飞船等的飞行费用。这是第一次由苏联官方公开其空间活动费用。开利莫夫宣称:“发射卫星、自动化或有人驾驶的宇宙飞船的费用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电离层对空间通讯系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运载火箭、洲际导弹的遥测遥控的影响,往往以电子含量及时空结构与变化的形式表现.为考虑到与测高仪资料的配合和布站的合理,于1981年6月开始陆续在海口、满州里、乌鲁木齐建立了三个多普勒观测站,以获取总含量和测高仪的资料,进行上、下电离层的联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向太阳系恒星的飞行,不过是最近期间科幻小说(SF)的课题,然而在欧美过去向恒星飞行的计划中就有若干个方案。俄罗斯科学研究院天文学研究所的亚历山大·巴格罗夫和米哈尔·斯梅尔诺夫二位学者,发表了根本性的新的恒星火箭构思。恒星火箭(宇宙飞船),为了能产生超高速,必须使由核聚变或其它方法而得的高能元素微粒,以极高速度流动,在这种场合下粒子成为所需的反射体。巴格罗夫和斯梅尔诺夫方案中,反射体利用高强磁场。但是,这时的宇宙飞船有严重过热的危险。要使这一过热现象不发生,俄罗斯的二位学者将宇宙飞船设计成环形,其…  相似文献   

17.
我没读过《圣经》,但“方舟”的故事却重复听到过很多次了。故事内容大家都很熟悉,不再在这里赘述了,但故事的结尾几乎雷同的评语,引起了我的注意,摘录部分:“……至于‘诺亚方舟’纯属子虚乌有,是圣经撰写者编造的……”、“诺亚方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6000年了……这种故事完全是编造出来的……”看到此处,总有一个疑问,这些作者是怎么知道这个故事是编造的属于“子虚乌有”,虽然我也无法证实这个故事是实有其事,但我也不敢轻易断定就没有这件事。大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即使没有科学家出来证实6000年前曾有过大洪水,…  相似文献   

18.
Cosmos 《飞碟探索》2009,(7):62-63
让我们设想这样的情况:一位航天员驾驶着宇宙飞船,以相对一位静止观察者240 000千米.秒的速度飞行的同时,飞船又以240 000千米/秒韵速度朝前方射出了一个物体.按照一般常识,静止观察者可以把两个速度相加得到被发射物体的速度,即480 000千米/秒.  相似文献   

19.
惊悉黄老去世的消息,我还在深圳参加某项目的验收会议。记得前不久,我还和秘书讲,再有一个月就是黄老的95岁生日了,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看望他。谁知道,这成了我们永久的遗憾了……  相似文献   

20.
回谷 《国际太空》2011,(4):29-38
20世纪50-70年代,美苏在太空开展了激烈的竞争。然而随着航天技术的长足发展,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等航天器的发射量越来越大,其登天云梯——一次性运载火箭就显得过于昂贵,因为它不能重复使用。另外,用于载人往返的宇宙飞船运载能力很小,满足不了大型空间站的运输需求,返回时落点散布和航天员承受的过载也都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