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燕 《飞碟探索》2010,(3):34-36
有一种说法:艳遇只有当没有结果的时候才能称其为艳遇。此说甚好。照我的理解,这种“没有结果”的结果其实正是艳遇最令人向往之处,艳遇可以让时间于片刻问停留或者倒流,然后在艳遇结束的那一刻重新回到现实的生活。艳遇有生活的影子,但却不是真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费曼 《飞碟探索》2008,(2):32-33
作为一个知道“无知哲学”的伟大价值、更知道这套哲学可以带来巨大进步的科学家,我觉得我肩负着一种责任。这些进步乃是思想自由的果实。我觉得我有责任大声疾呼,宣扬这种自由,教导大家不要害怕疑惑,而是要欢迎它。如果你知道你不很确定,你就有改进现状的机会。我要替未来的时代争取这自由。  相似文献   

3.
直到两年之前,我都完全没有接触过“吸血鬼”这个主题。事实上。在选书、选影碟时.我还故意回避这个主题。那时我觉得这样的主题简直太无聊、太没有价值了,根本不值得我为之耗费时间和精力。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关于月球的形成原因,有许多假说,但最主要的假说只有4种:第一种是认为月球是地球的一部分物质形成的“母子说”;第二种是“捕获说”,这种说法认为,月球是太阳系内某处形成的某种天体在接近地球时,被地球的引力所捕获形成的;第三种是“兄弟说”,这种说法认为,地球和月球几乎于同时在太阳系中形成;第四种说法是大碰撞说。这种说法认为,月球是地球遭到火星大小的天体碰撞后,四散的碎片最终形成了的。  相似文献   

5.
近日来,国内一些报纸纷纷刊载美国中央情报局 2001年 3月 10日大规模解密 859份秘密情报文件的消息,其中有关 UFO的解密文件揭示美国中情局对 UFO现象 50余年的研究结果证实:“前期的 UFO现象可能是前苏联政府为了制造美国社会混乱的阴谋,后期的 UFO现象是由于中情局绝密间谍飞机秘密实验导致的。一句话, UFO迄今为止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其存在 !” 这种说法站得住脚吗 ?当然站不住脚 !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堪一驳的。   首先,我要提出质疑的是: 859份解密文件的成文时间是 1947年~ 1991年,这些篇“ UFO文件”充其量只能代…  相似文献   

6.
人类很早就知道,生物靠繁殖产生下一代。但是在古代,几乎所有的文化中都流传着某些生物,特别是低等的、龌龊的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自发产生的说法。人们普遍相信腐烂的肉会变出苍蝇和蛆,朽木会自己长出蛀虫,汗会生出虱子,海底的烂泥会生出鱼,地里的烂泥会生出青蛙和老鼠……中国古代除了有“肉腐出虫,鱼枯生蠹”这种比较普通的说法外,还有“腐草为萤”的浪漫传说,甚至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还一本正经地把萤火虫是从腐草化生的当成事实来讲。  相似文献   

7.
美国最早的一批侦察卫星属于国防支持计划(DSP)系列,也是目前卫星清单中最老的系列,它们曾经检测到一些不明飞行物.拥有并操纵这批卫星的美国空军一直把这些不明飞行物归纳为“有效的红外光源”,并签定了若干合同来深入研究这种现象.究竟有没有确切的资料来证实上面的说法呢?我认为是有的.在几位天体物理学家的帮助下,我用在大学学过的高等物理学和高等数学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8.
“听说这世界上只有三个人能真正理解相对论的含义,是吗?”“我正在想这第三个人是谁。”──一位记者和一位科学素之间的对白近百年来,物理学界最时髦的话题莫过于对相对论的研究。然而,其进展速度之慢也堪称科技史之最,甚至近十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新的突破,相对论的研究人员也是逐年递减。然而,这样的高深科学不仅没有使平常人望而生畏,反而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某杂志曾载:如果你要在别人面前显示学识渊《,最好就是和他(她)谈论相对论。因为其他的问题你又并不精通,别人也容易看出破绽。该杂志戏道地称相对论为“最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霍桂彬 《飞碟探索》2013,(12):50-52
布拉特是第一次听到事件与导弹有关的说法。他不赞同布拉沃博士的意见。当天晚些时候,他们见到了塔里哈省的省长——陆军中校乔斯·基罗斯,正是他指派布拉沃博士和托雷斯组建探险队的。当被问及导弹的可能性时,乔斯说道:“我认为这不可能!没有听说有导弹丢失,南美国家也没有谁有远程导弹可以飞那么远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英国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为他的名著取了一个有出乎意料的不幸后果的名字“自私的基因”,许多读者真的把基因当成了有意识的自私自利的东西,甚至为此感到“绝望”。其实道金斯不过是用这个比喻说法表示一个根据自然选择原理做出的推论:只有那些善于复制自己的——“自私的”——基因才会保留下来,而“利他的”基因会很快被淘汰。但是在动物界普遍存在着许多利他的本能行为,其后果是给自己的生存带来危险甚至牺牲自己。  相似文献   

11.
UFO信箱     
江苏扬州王玉林:我是一名《飞碟探索》的忠实读者,近来读到邵瑞琦先生的《UFO的疑惑》(《飞碟探索》2002年第1期)一文,对邵先生的某些观点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在这里谈出来希望能抛砖引玉,与更多的朋友一起来探讨关于飞碟的问题。从邵先生文章的前半部分看,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在没有弄清UFO的来源之前,任何科学的猜测都是有可能的。但邵先生认为“不明飞行物是外星人派往地球的使者”这种猜测只是一种浪漫的科学幻想的想法,是一厢情愿的。他的理由是:从1000多年前宋代就有不明飞行物的记载来看,1000多年了这些…  相似文献   

12.
威廉姆·詹姆斯在思考“事物到底是如何无中生有的”这个所有哲学难题的根本问题时总结道:“‘存在’的问题是所有哲学问题中最难回答的问题。”他认为“这个问题令人恼火之处在于它需要得到解释。却又否定任何解释的可能性”。他写道:“虚无和存在之间没有逻辑的桥梁作为纽带。”科学解释由因果组成.但是如果“虚无”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无所有”,它就无法引发其他事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NO.1阿诺德事件 “这类飞行物这些年来一直为人们所见。有人说我是第一个发现飞碟的人,显然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我只不过是把我所看到的真实情况说了出来……我们的人已经登上了月球,如果外星有生命存在的话,它们是会到我们这里来的。发现这些飞碟说明我们不是孤单的,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肯尼思·阿诺德  相似文献   

14.
我没读过《圣经》,但“方舟”的故事却重复听到过很多次了。故事内容大家都很熟悉,不再在这里赘述了,但故事的结尾几乎雷同的评语,引起了我的注意,摘录部分:“……至于‘诺亚方舟’纯属子虚乌有,是圣经撰写者编造的……”、“诺亚方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6000年了……这种故事完全是编造出来的……”看到此处,总有一个疑问,这些作者是怎么知道这个故事是编造的属于“子虚乌有”,虽然我也无法证实这个故事是实有其事,但我也不敢轻易断定就没有这件事。大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即使没有科学家出来证实6000年前曾有过大洪水,…  相似文献   

15.
按照传统的说法,世界上共有七大奇迹,虽然对七大奇迹的划分有几种说法,但是从来没有超出过“七”这个数字的。自从20世纪70年代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秦兵马俑被发现后,被人们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而2000年6月3日考古学家们宣布发现的“海底法老古城”,则被誉为“世界第九奇迹”。  相似文献   

16.
“灵魂”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有没有“灵魂”关于“灵魂”的传说由来已久,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之一。相信“灵魂”存在的人认为,人的“灵魂”和人的肉体是组成人生命的两个缺一不可的部分,即使人的肉体死亡了,其“灵魂”依然存在。在古代,这种说法是人人皆信,但是在近代科学兴起以后,人们,特别是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人们开始渐渐倾向于认为,所谓离开肉体而存在的灵魂,只是个神话。在今天,如果你说“人死了以后会变成鬼”,那么别人一定认为你这个人既愚昧又迷信。不相信“灵魂”存在的人认为:“灵魂”是人们出于对死亡的恐惧而想象出来的东西,人的肉体死亡了,那么这个…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灵魂。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潜藏着奇妙的艺术因素。科学家若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并能动用自身的“艺术细胞”,充分调动形象、想像、直觉等思维方式,并有意识地利用艺术美感、幻想、和谐等特有的灵智,其科研成果将会具有更多的创造性。科学也需想象力爱因斯坦一直认为,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是相互补充的,两者均以丰富的想像为心理背景,共同追求和谐之美。倘若没有诗人般的想象力,爱因斯坦又怎能以惊人的洞察力阐明深奥的相对论原理呢?实际上他自己就一再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与两,诗能对再因为知识是…  相似文献   

18.
季文 《飞碟探索》2006,(10):1-1,M0002
到的一切惊呆了,他立即把自己的最初感觉记录下来。他写道:“我这才开始认识到,这里的城墙和它周围合成半圆形的庙宇,是世界上最最美的石方工程。它们简直令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工程很壮观,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宾厄姆当时确认的关于这里的考证,如今却被认为是错误的。马丘比丘的真实名称以及关于该地的基其他种种说法,如今看来,纯属推测而已。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我们从我们的动物祖先身上继承了发动战争的倾向……战争以及其他所有的暴力行为都是在基因水平上被设定好,并且烙印在人类天性之中的……人类有一个‘暴力的大脑’……这些说法从科学上来讲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劳驾,请问现在几点了?”我们大概都问过这样的问题。好像这世间真有时间这么一个东西似的。然而,你很可能从来没有这样问过一个陌生人:“劳驾,请问在哪里?”如果你迷了路,实在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你很可能会这样问:“劳驾。请问我这是在哪里?”这就不是在问空间的一个特性,而是你自己的特性。询问时间也一样。你问的不是时间的特性,而是你在时间轴的某个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