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8年4月2日,由欧洲萨瑞航天中心(SSC)负责研制的"碎片移除"(Remove Debris)试验卫星搭载猎鹰-9(Falcon-9)火箭上的货运"龙"(Dragon)飞船运送至"国际空间站"(ISS)。2018年6月20日,"国际空间站"航天员使用空间站实验舱遥控机械臂系统成功在轨释放Remove Debris试验卫星,试验卫星也成功  相似文献   

2.
继9月1日俄进步M-64货运飞船离开国际空间站后,9月5日欧洲第一艘自动转移货运飞船儒勒。凡尔纳也与国际空间站分离。该飞船于今年4月份到站,送去了7.5吨重的给养,在之后的5个月里,一直充当国际空间站的临时娱乐中心以及航天员们休息的地方。利用自身燃料,它4次提升了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高度。8月27日,为了规避空间碎片,它还推动国际空间站做了一次机动。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3月26日,北京时间18时51分,"天鹅座"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完成了对接。在这艘飞船上,运载有美国研制的第二台空间3D打印机。自此,国际空间站上已经拥有了三台3D打印设备。科学家们将利用这些设备,实现空间制造,探寻解决人类在太空中长久生活的难题。3D打印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成本、节约时间,更能制造出满足设计人员需要的几乎任意形状  相似文献   

4.
<正>英国萨里卫星技术公司去年从国际空间站上投放的一颗卫星已成功验证了未来可用来清除空间碎片的一个鱼叉式装置。近日该装置从"清理碎片"卫星上射出,击中了由1.5米长的一根支杆从星上伸出的靶板。这项实验是耗资1700万美元的清理碎片任务的主要目的之  相似文献   

5.
<正>国际空间站又获得了4年延寿,但2024年后也将退役,美国的载人航天任务将转向深空。深空载人航天耗资极为巨大,更依赖国际合作,正因为如此,美国牵头欧俄日正在深化地月轨道(Cislunar)空间站的方案,这将是未来最有希望的国际合作载人航天项目,它堪称地月空间上的小"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6.
正2024年"国际空间站"(ISS)即将结束运行,尽管美俄两国都有延长其寿命的意愿,但专家们已经开始思考后"国际空间站"(ISS)时代载人航天的发展方向。2017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建设现代化美国近月空间站的想法,希望以此来取代"国际空间站",成为下一个载人航天发展平台。自2017年以来,NASA一直在研究月球轨道站的概念,起初近月空间站名为"深空之门"(DSG),NASA  相似文献   

7.
8月4日,日本H-2B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H-2转移飞行器"(HTV)4国际空间站货运飞船。这是H-2B火箭第4次发射,也是日本第4次发射HTV货船。飞船定于8月10日飞抵国际空间站,由站上机械臂捕获,并停靠到"和谐"节点舱面向地球一侧的对接口上。HTV-4飞船又称"白鹳"4,载有3.9吨增压货物和1.5吨不增压货物,包括称为"希望号机器人"的一台拟人机器人。飞船定于9月5日携带站上一些垃圾脱离空间  相似文献   

8.
1999年10月26日,国际空间站曙光舱上的推进装置工作了大约5秒钟,把空间站的运行轨道提高了1.5千米。它为什么要提高轨道呢?原来有一块火箭碎片正朝空间站飞  相似文献   

9.
韩淋 《空间科学学报》2017,37(5):513-513
<正>《人民日报》2017年6月5日报道,北京理工大学自主研制的空间生命科学载荷于2017年6月4日搭乘"龙"(Dragon)飞船成功发射前往国际空间站(ISS),这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制的科学实验将首次登入ISS,也标志着中美空间科学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由北京理工大学承担的空间环境下在PCR反应中DNA错配规律研究的科学载荷项目,旨在研究空间辐射及微重力环境对抗体编码基因的突变影  相似文献   

10.
1 各国围绕"国际空间站"积极开展空间活动 "国际空间站"连续有人驻留15年,延寿已成定局 2000年11月2日,第1批长期考察组进驻"国际空间站",自此之后15年,这一迄今规模最大的在轨航天器始终保持有人驻留的状态.空间站从1998年11月开始建造,共有代表15个国家的5个空间机构为此付出了财力和物力,总花费超过1600亿美元.最初预计于2006年完工,但是2003年"哥伦比亚"(Columbia)事故使航天飞机计划搁浅长达2.5年,空间站的建造也从2002年11月开始停滞,直到2006年9月复工.  相似文献   

11.
正NASA网站2017年12月19日报道,利用已在ISS上成功验证的微型基因扩增仪(miniPCR)和纳米孔测序仪(MinION)设备,空间中的基因-3(Genes in Space-3)实验首次在国际空间站(ISS)完成了从微生物样品制备到基因测序的完整微生物鉴定流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能够实时鉴定ISS上的微生物而无需将其带回地面进行鉴定,将改变空间探索过程中的微生物学  相似文献   

12.
在2007年9月24日的第58届国际宇航联合会大会上,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格里芬表示,美国准备在2037年把航天员送上火星。美国将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国际空间站"的作用,并通过利用太阳能来减少空间站的  相似文献   

13.
正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入轨,取得了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的"开门红"。2010年9月25日,中央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立项,分为空间实验室任务和空间站任务两个阶段实施。2016年6月-2017年4月,成功实施了空间实验室阶段4次飞行任务。总目标是:在2022年前后,完成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组合体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的能力,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与空间站共轨飞行,开展空间天文巡天与精细观测。  相似文献   

14.
正1971年4月19日,苏联"礼炮"1号空间站升空。如今,距离"礼炮"1号这个人类的第一个空间站升空已经过去了45年。现在,国际空间站已经运行多年,而中国也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送上太空。人类是如何决定开始发展空间站的?一个成功的空间站上面需要有哪些独特的设计?早期的空间站又给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呢?浪漫又理性的计划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零7分,加加林乘坐"东  相似文献   

15.
经过多次推迟,2012年5月22日,美国私营航天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研制的猎鹰-9(Falcon-9)火箭终于第二次把"龙"(Dragon)货运飞船发射升空。经过3天飞行,"龙"货运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5月31日,"龙"货运飞船在完成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的任务后,成功溅落在太平洋海面。这是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首次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的验证飞行,并意味着美国面向"国际空间站"的载人航天发展逐步走向商业化途径,为长远的载人航天发展开辟了新道路,使美国航天商业化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2月15日,太阳总辐照度传感器-1(TSIS-1)由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Falcon-9)火箭运至国际空间站(ISS),将用于精准测量太阳总辐照度,帮助研究地球的主要能量供应,改进地球气候模型。连续、可靠地记录太阳辐照度对于理解和表征气候变化至关重要。TSIS-1搭载了总辐照度监测仪和光谱辐照度监测仪两个传感器。其中,总辐照度  相似文献   

17.
<正>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国际合作建设的空间站,建造这个空间站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例如辐射、真空、微重力)进行地面无法进行的科学实验。国际空间站的参与国自空间站一开始建立,就利用它进行了各种科学实验,至2011年11月2日"国际空间站"有人值守的11周年之日,共进行了1400多项科学实验。这些实验促进了地面医药、生物、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发展,并加深了人类对宇宙的了解。美国航宇局认为他的科学实验成果可以向美国的纳税人作交待,在向国会申请航天飞  相似文献   

18.
白延隆 《国际太空》2007,(10):24-28
2007年6月8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为执行建造"国际空间站"任务,运送总质量达17.5t的金属构架和太阳电池翼,并完成太空行走,安装和激活这些设备,为"国际空间站"提供更大功率的电源.可是,6月12日,当主要任务就要完成,航天员在新安装的太阳电池构架右弦4上连接电缆时,发现几台导航计算机受到干扰,而且重新启动1次仍不能排除故障,到6月13日6台导航计算机全部瘫痪.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东部时间2017年3月30日下午,美国空间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9号(Falcon-9)火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将欧洲SES卫星公司重约5.3吨的SES-10通信卫星成功送入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在发射大约10 min后,火箭的第一级平稳降落在"当然我依然爱你"(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海上平台上。在此次发射之前,该火箭在2016年4月首次发射,将一艘龙(Dragon)货运飞船送至国际空间站,随后火箭的一级部分成功回收,直到此次再度发射。SpaceX公司实现了人类历  相似文献   

20.
1 "国际空间站"合作现状与运行机制 1)"国际空间站"的国际合作是全方位的.截至2020年底,"国际空间站"由NASA、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ROSCOSMOS)、欧洲航天局(ES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加拿大航天局(CSA)共同运营,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耗时最长且涉及国家最多的空间国际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