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2018年2月2日,国际空间探索协调工作组(ISECG)在其网站上发布新版《全球探索路线图》。这份由14个国家/地区航天管理机构共同制定的国际载人空间探索战略提出将以国际空间站(ISS)为起点,向月球进发,并最终实现载人探索火星。  相似文献   

2.
1 报告出台背景 2006年,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印度、乌克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航天机构开始讨论全球合作探索太空的问题.2007年5月,联合发布了合作探索太空的顶层战略——《全球探索战略:合作框架》,随后成立“国际空间探索协调组”.2011年9月,该协调组联合其中12个国家和地区的航天机构(中国和澳大利亚除外),发布第一版《全球探索路线图》,规划了未来25年通过国际合作探索月球、小行星以及火星的目标、路径与方案等.  相似文献   

3.
范嵬娜  夏辉 《国际太空》2012,(10):10-18
2012年5月,全球空间探索大会(GLEX)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世界各国或地区的航天机构高级官员及探索部门的主管,政府、工业界、学术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派出两人参会。这次会议在《全球探索路线图》第一版修改过程中召开,是各参与国或地区政府机构、学术界及产业界共同研讨、协调的好机会,是国际合作空间探索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2014年6月4日,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公布了由美国国会授权而撰写的一份题为《探索之路:美国载人航天探索的理由与途径》的报告。该报告表示,只有实现载人登火星的目标,才能证明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完成载人航天探索是值得的。报告建议美国制定严格的路线图,按照具体的任务顺序取得阶段性成果,从而实现载人到火星的长远目标。该路线图的成功实施需要有坚定不移的共同目标、国际合作以及适当增加的预算。  相似文献   

5.
<正>6月5日—9日,全球千余名专家学者汇聚北京,参加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这次会议,聚焦人类航天探索事业,研讨月球、小行星、火星探索,以及空间探测科学目的与基础设施、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国际合作等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千百年来,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  相似文献   

6.
2021年6月16日,在全球空间探索大会期间,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和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ROSCOSMOS)通过线上和线下混合方式,共同举办了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全球网络论坛,中俄联合发布了《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V1.0)》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伙伴指南(V1.0)》。本文对《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伙伴指南(V1.0)》做了摘编。  相似文献   

7.
杨抑 《飞碟探索》2008,(8):F0002-F0002
火星一直让人们对它充满幻想,从动画片中的火星人,到《宇宙威龙》对火星作为人类第二星球的描述,无不表现了人类对于火星的期待。人类对于火星的观测,在古代就有详细的记录。通过现代航天手段的探测,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对于探索火星.也许没有科学家会清晰地告诉我们,这种探索的结果会是什么,但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也很难想象,他们探索新航道的行为会意外地改变人类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选择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目标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人类载人航天 40余年的历程 ,出现过一些弯路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的是如何合理选择各自的发展目标。发展载人航天的目标大致可有6项 :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物质资源 ,开发利用空间轨道能源资源 ,开发利用月球能源资源 ,发展天基航天利用空间位置资源 ,在月球上扩大人类生存空间 ,在火星上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文章系统分析了国际上现有载人航天工程的经验和教训 ,认为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 ,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目标应重点考虑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物质资源和发展天基航天。  相似文献   

9.
9月22日,美航宇局公布了由国际空间探测协调组制订的第一版“全球探测路线图”。该路线图是由NASA等12家航天局在过去一年里共同制订的,为的是推动开展协调的空间探测。路线图从国际空间站开始,提出要扩大人类在整个太阳系中的存在,最终目标是要载人探测火星表面。路线图确定了两条潜在途径,即“下一步探测小行星”和“下一步探测月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世界上一些重要的航天机构纷纷出台了各种雄心勃勃的地外生命探索计划。2003年6月3日,欧洲宇航局的新一代探测器“火星特快”踏上了火星之旅。“火星特快”上搭载的“贝格尔2”号着陆器将登陆火星,展开一系列发掘工作,在火星表面的岩石和土壤中寻找生命的痕迹。就在“火星特快”出发后不久,美国航空  相似文献   

11.
美国航宇局(NASA)探索办公室最近发表了一篇报告,提出了四项载入航天探索计划: 1.载人探索火星计划该计划包括3次远征火星探索行动,运货与运人分开进行,货运飞船先行,载有在火星着陆所必需的全部设备和返回地球用的推进剂,它沿着耗能最小,或者说是低速的轨道飞向火星。货运飞船到达火星后,便停留在轨道上,等待着载人航天器。载人航天器载有8名宇航员,到达火星后,便与货运飞船对接,其中4名宇航员乘着陆装置降落在火星  相似文献   

12.
在2007年5月30日-6月1日举行的空间探索国际会议上,代表着世界主要航天发展国家的意大利、英国、法国、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印度、日本、韩国、美国、乌克兰、俄罗斯和欧洲航天局共同签订了协议,为在未来保证使用通用技术标准进行机器人和载人的月球、火星探索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13.
载人火星飞行是当今人类向往的一个伟大目标。为此,美、苏两国都在积极地进行该领域的探索。1986年,美国政府制定了人类2000年前后登上火星的计划。而苏联为了实现载人火星飞行,不止一次地利用“礼炮”号和“和平”号太空站进行长期载人空间飞行试验,争取早日登上火星。为了实现人类登上火星的宏愿,美国在原计划的基础上又制订了“火星观测者”(Mars Observer,缩写:MO)计划。该计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载人航天"路线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载人航天“路线图”是:载人飞船一航天飞机一空间站(美国的“路线图”),或者载人飞船一空间站一航天飞机(苏联/俄罗斯的“路线图”)。而21世纪的载人航天“路线图”是:载人飞船一月球基地一载人火星探测。载人航天前后两个“路线图”的转折点就是美国总统布什在2004年1月14日宣布的新太空设想。  相似文献   

15.
<正>载人空间站建设全面展开、嫦娥五号探测器即将登上月球并采样返回、火星探测项目已经启动……在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中国航天过去取得的成就今世人瞩目,而未来的计划更是激动人心。探索太空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国际合作是航天探索的必由之路。中国作为航天大国,已成为全球航天合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2010年6月25日的消息称,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飞行实验——火星-500自正式启动以来,已进行了3个星期,6名志愿者逐渐适应了舱内生活,其中的中国志愿者王跃状态良好。火星-500于2010年6月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国家航天基地正式启动,来自中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法国的6名志愿者将在莫斯科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IBMP)的火星飞船模拟实验舱里生活520天,体验"火星之旅"。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见不到阳光,没有新鲜空气,也不能与外界直接联系。这项任务将探索长期太空飞行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以及6名志愿者是否能在心理和生理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在一个受限的空间里生活足够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由美国国会授权的国家研究委员会发布报告,建议国家推出严谨有序的举措,以明确的步骤完成中期目标,并最终实现将人类送往火星的"地平线目标"。报告指出,若想成功,需要对共同目标、国际合作以及预算经费增长做出坚定的承诺。无线电物理学和空间研究中心主管乔纳森·露明尼称:"已完成的相关技术分析表明,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探索可行的目的地是月球、小行星、火星和火星的卫星,在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对美国航宇局(NASA)的载人火星探索任务的评估报告中,将"进入、下降与着陆(Entry,Descent,and Landing,EDL)"技术,列为载人火星探索任务的第一项关键技术。其余两项分别是空间推进及能源和辐射安全。对于载人火星探索任务,为何EDL技术会显得如此重要?为了问答这个问题,就让我们首先从"好奇"火星探测器的EDL过程说起。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是火星探测任务发射大年,多项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包括阿联酋的希望号(Hope)、中国的天问一号(Tianwen-1)和美国的"火星2020"(Mars 2020)。一直以来,火星探测都是空间探测的热点之一。自苏联1960年发射人类首个火星探测器、揭开火星探测的序幕开始,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和印度等航天国家/地区陆续开展了火星探测活动,取得了大量的探测成果和重大发现。近年来,韩国、阿联酋等国家也开始涉足空间探测领域,提出月球和火星探测计划。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的发展,空间天气对电力系统、通信导航系统和航天资产等遍布全球的技术基础设施的影响越来越深.需要加强对空间天气事件过程的理解,提升空间天气的预报能力,优化基础设施设计,从而减缓空间天气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基于这些需求,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联合国际与日共存计划(ILWS)共同成立专家组,研究制定了全球2015-2025空间天气发展路线图.本文对该路线图进行介绍和解读,讨论该路线图对中国空间天气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