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泷兴 《国际太空》2006,(9):18-19
2003年12月30日发射的中国探测-1卫星是"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中的第1颗卫星,运行在赤道轨道.2004年7月25日,"双星计划"的第2颗卫星--探测-2由长征-2C改进型火箭送入地球极轨道.这2颗探测地球磁层空间的卫星分别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重要活动区,主要用于研究太阳活动、行星际磁层空间暴和灾害性地球空间天气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2003年12月30日发射的中国探测一号卫星和2004年7月25日发射的中国探测二号卫星是“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的两颗卫星。所谓“双星计划”就是发射2颗探测地球磁层空间的卫星进入赤道轨道和极地轨道组成“双子星座”,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重要活动区,主要用于研究太阳活动、行星际磁层空间暴和之灾害性地球空间天气的物理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双星中的首颗卫星--探测-1升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了探测-1卫星。它是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中的近赤道卫星,2001年2月正式启动研制。探测-2(近极轨卫星)将于2004年中发射。这两颗卫星均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  相似文献   

4.
□□经过多次推迟, "地球观测系统"(EOS)中的2颗重要卫星--"云卫星"(Cloudsat)和"云-气溶胶激光雷达和红外探测者观测卫星"(CALIPSO,音译为"卡利普索"),终于在2006年4月28日由德尔他-2火箭发射升空了.它们可对地球的云层和浮质进行新型的三维观测,解决云和浮质如何形成、发展,并影响水资源供应、气候、天气、空气质量的疑问.  相似文献   

5.
北京时间7月25日下午3点05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探测二号卫星由长征二号丙SM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火箭飞行30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探测二号卫星已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为681千米、远地点高度为38278千米、倾角为90度的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至此,探测二号与先于它半年多升空的探测一号卫星一起,携手欧空局已经在轨的四颗探测卫星,实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地球空间的六点立体探测。  相似文献   

6.
印度2008年首次成功发射月船-1后,着手实施月船-2月球探测任务,现计划于2017年前后发射月船-2探测器。月船-2由轨道器、着陆器和月面巡视器组成,由印度独立研发、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负责管理,将采用印度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运载火箭(GSLV)发射。月船-2探测任务为期2年,预计成本约90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7.
火星电离层探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火星已经成为深空探测的重要目标之一, 登陆火星并在火星生存是人类探测火星的终极目标, 因此电离层是必须了解的火星电磁环境. 火星电离层探测包括直接探测和间接探测. 直接探测精度高, 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但是观测时间短, 无法提供长期稳定的探测结果. 对火星电离层的间接探测结果主要来自无线电掩星探测和顶部雷达探测. 无线电掩星探测可实现对火星电离层整个电子密度剖面的长期稳定探测, 但其空间水平分辨率较低, 且可探测的电离层太阳天顶角范围受到地球与火星轨道的限制. 顶部雷达探测对火星电离层的探测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 且同样可进行长期稳定探测, 为火星电离层研究提供了最新的支持. 通过对火星电离层探测的基本方法及典型观测结果的分析, 提出通过几种探测方法适当结合的方式, 同时对火星电离层进行观测, 能够大大推进对火星电离层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北京时间 7月 2 5日 1 5时 0 5分 ,“探测二号”卫星成功地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30分钟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科学家于 1 997年提出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得以真正实现。“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由中国科学院主持 ,由两颗以大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小卫星组成。此次发射的“探测二号”卫星与已在轨运行的“探测一号”卫星构成了具有创新特色的星座式独立探测体系。这一计划与欧洲空间局“星簇计划”组成的联合观测项目 ,将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地球空间进行六点立体探测。“探测二号”卫星质量约为 343kg ,设计寿命 1 2个月 ,…  相似文献   

9.
为了先期试验航天任务急需的新技术 ,以及开展空间环境探测与空间科学研究 ,中国在研制卫星初期就开始发展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从 2 0世纪 70年代至今 ,中国先后研制和发射了实践 -1、 2 ( SJ-1、 2 )卫星群、 SJ-4及 SJ-5卫星 ,初步形成了 SJ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在充分利用东方红 -1卫星技术的基础上 ,在距东方红 -1卫星发射成功不到 1年的时间里 ,发射了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的第 1颗卫星 ,即 SJ-1。2 0世纪 80年代初 ,中国进行了一箭多星技术试验 ,即利用 1枚运载火箭将 3颗卫星送上天 ,这 3颗卫星分别是 S…  相似文献   

10.
经过数次推迟.盼望已久的“气味”卫星终于在2004年7月15日从美国的范登堡空军基地由德尔它们火箭发射升空,它将与另2颗已升空的卫星会合,全面探测地球环境.为保护人类的摇篮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2月2日,张衡-1电磁监测试验卫星(CSES)由长征-2D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送入太空。这次发射的张衡-1卫星是我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第一个天基平台,即首颗观测与地震活动相关电磁信息的卫星,也是我国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的首发星。旨在建造全球电磁场和电离层监测平台,对我国及其周边地区开展电离层多种物理量动态准实时监测,使我国首次具备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能力。张衡-1卫星将尝试开展地震电磁信息分析研究,探索地震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为地震观测  相似文献   

12.
2008年9月10日,"重力场和静态洋流探测"卫星由俄罗斯轰鸣号火箭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进入太阳同步近圆极轨道,它是欧洲空间局最具挑战的任务之一,也是"地球探测者"家族中发射升空的首颗卫星。该卫星的首要任务是探测地球最突出的特征——重力场。  相似文献   

13.
<正>2009年12月14日,"宽视场红外观测探测者"(WISE)卫星由德尔他-2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该卫星将对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进行全面的了解,研究的天体包括最冷和最暗的恒星、最亮的星系及小行星。  相似文献   

14.
开发我国月球车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月球探测的重要意义 □□月球是地球的近邻,也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47个无人探测器,与此同时,美国也向月球发射了36个无人探测装置。人们对从月球采集到的382.7kg月球土壤和岩石样品通过全球性合作研究,对月球表面环境  相似文献   

15.
空间扫描     
以色列地平线-6间谍卫星发射失败 由于搭载它的“沙维特”火箭三级发动机出现了故障,2004年9月6日下午,该卫星坠入大海。 中国一箭双星发射成功 2004年9月9日7:14,长征-4运载火箭在太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将2颗实践-6空间环境探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美国国防部将采用波音公司  相似文献   

16.
2021年全球重要的空间科学发射任务逾10次,主要是美欧的空间天文、月球和深空探测任务,我国也将发射首颗空间地球科学卫星“广目”。此外,多个中外载人航天任务亦将为空间科学与探索搭建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龚燃 《国际太空》2010,(12):8-13
荣誉号(Glory)卫星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地球气候和大气研究卫星,用于获取气溶胶和云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及其物理和化学特征数据,保证长期总太阳辐照气候数据的连续性。荣誉号卫星计划于2011年2月由金牛座—3110(Taurus—3110)运载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卫星发射升空后将加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下午-列车"(A-Train)星座。  相似文献   

18.
极区从电离层到磁层的上行粒子流探测研究是空间天气建模中的重要问题,其起源和加速机制是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小卫星星座计划的主要科学目标. 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小卫星星座计划拟定由两颗磁层星和两颗电离层/热层星组成星座对极区进行联合观测. 其中,上行粒子源区附近的就位探测是电离层-热层耦合机制研究的重点,也是电离层/热层星轨道设计的关键. 根据相关空间探测计划和卫星观测结果,通过比较圆轨道和椭圆轨道两种方案,确定电离层/热层星采用椭圆轨道.   相似文献   

19.
“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是日本于2003年5月发射升空的,目的是探索太阳系和小行星诞生之谜。而这对防范小行星可能对地球的撞击是非常有帮助的,它是日本深空探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更大规模空间探测和样本返回的验证机。经过两年多的飞行,“隼鸟”号于2005年9月接近了其目标——丝川小行星。[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12月20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在鹿儿岛县的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所成功发射了小型运载火箭"艾普斯龙"(Epsilon),将1颗"荒濑"地球空间能量和辐射探测(ERG)卫星送入预定轨道。1引言"荒濑"是一颗执行地球空间能量和辐射探测任务的小型科学卫星。该卫星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负责设计,以日本电气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