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为了普及电磁兼容性(EMC)的上作,扼要地概述了 EMC 的基本知识:(1)什么叫电磁干扰(EMI)。列举了几种电磁干扰现象,产生的途径及其危害:(2)什么叫电磁兼容性(EMC),简单地介绍了 EMC 的产生、发展、重要性,与“Tempest”的区别,以及 EMC设计的主要内容:(3)EMC 的测试。介绍了 EMC 的测试内容。EMC 的测试不同于一般的测试,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规范来进行。为了保证测试的重复性和精确度,还需要专门的测试条件、测试环境。最后,介绍了几种主要测试设施和对干扰信号类型的判别方法,以及电磁场计量单位的换算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正>一、引言目前,国外用于航天器EMC/EMI(电磁兼容性/电磁干扰)和磁试验的装置,主要是电磁  相似文献   

3.
航天飞行器电磁兼容性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说明了形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和航天飞行器存在的电磁干扰问题。举例说明了电磁兼容分析方法和步骤,应用计算机作系统兼容性预测分析的原理和模型.介绍了航天飞行器的电磁环境要求,系统间和系统内电磁兼容设计技术。阐述了在单机经过 EMC 验收后为什么还要进行系统级试验的理由.提供了一个航天飞行器系统级 EMC 试验的试验配置,对测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和试验程序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系统级电磁兼容分析的离散技术及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系统级电磁兼容(EMC)分析技术—离散非线性分析(Discrete Nonlinear Analysis,DNA)的发展现状,该技术起源于线性离散EMC分析技术,后者是为开发系统内电磁兼容分析程序(Intrasystem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alysis Program,IEMCAP)所提出的方法。DNA技术可应用于以下方面:在极端恶劣电磁环境(EME)中(调制信号数目高达100 000)对无线电发射和接收建模;在一次仿真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效应,包括线性(增益、衰减、滤波等)和非线性(互调、减敏、交调、相互混频、调幅调相转换等)效应以及高阶的非线性响应(25阶或更高);进行快速EMC分析(电磁环境越复杂,非线性效应阶数越高,DNA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的计算优势越大;自动搜寻非线性干扰源。  相似文献   

5.
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偏远山区,利用喀斯特洼坑作为望远镜台址,建造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观测来自宇宙中遥远天体的微弱电磁信号,具有极高的灵敏度,易接收到来自望远镜自身设备及台址周边的电磁干扰。为此,要求台址电磁干扰水平极低。为实现科学观测目标,如何保持宁静的电磁环境是FAST科学产出的重要基础条件。开展研究的主要保护措施包括:为切实保护FAST良好的电磁环境,设立以FAST台址为中心、半径30 km范围的电磁波宁静区是减弱干扰的首要步骤;其次,对望远镜自身及其周边的电子电气设备具有严格的电磁兼容要求,防止对望远镜产生干扰。通过有效的电磁兼容设计和电波环境保护措施,FAST台址电波环境目前良好稳定。随着贵州省特别是黔南州经济发展,FAST周边建设项目不断增加,针对与众多无线电通信业务和当地经济发展项目的协调问题,如何在科学需求和当地发展中实现平衡,是电磁波宁静区运行的核心课题。  相似文献   

6.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射频传感器综合一体化带来的电磁兼容性接口由机箱、连接器和线缆变为背板-模块,使常规电磁干扰(EMI)检测要求和检测手段无法直接适用于模块的问题,基于电磁干扰要素理论,着重研究了综合射频机架内部微小空间内电磁干扰要素检测方法及原理,探索了综合射频机架微小空间下模块电磁发射特征信息的测试方法,研究了综合射频机架工作状态及功能线程的激励控制方法,以及综合射频机架远场电磁发射特性数据、功能模块近场电磁发射特性数据和综合射频机架接口线缆束上的电流传导发射特性数据等电磁干扰要素提取和识别方法。为验证电磁干扰要素检测与辨识方法的可行性,以某机载综合射频机架为例,开展了大量试验研究与分析,包括综合射频机架远场电磁发射特性测试、功能模块近场电磁发射特性测试、综合射频机架互连线缆束电流传导发射特性测试,并将多种工作模式下模块测试结果和综合射频机架电磁发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科技要发展,计量需先行。特别是国防计量,它是导弹、运载火箭、卫星和其它尖端武器必不可少的基础。在型号预研、研制和批量生产等各个环节中都离不开计量。在航天工程中,质量问题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在探索控制质量的各种因素中,计量是基础。计量的准确与否,关系到产品的性能,有时甚至是工程成败的关键。例如:1962年美国两发民兵导弹、1964年两发侦察兵火箭、1967年两发大力神-3火箭均因电磁兼容性(EMC)技术及对电磁干扰的计量技术未能解决而造成发射失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试验精度,减小电磁兼容(EMC)半电波暗室中被试品(EUT)的电磁辐射发射试验点位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研究了不同试验点位对半电波暗室典型谐振频率电磁信号辐射发射的影响规律。采用几何光学、一致性绕射理论和多路径效应算法对不同试验点位,暗室典型谐振频率电磁信号的传输过程进行数学建模,剔除直射场强影响,综合考虑信号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反射、折射、绕射和多径等电磁传播效应,给出了数学模型和计算公式。将数学传播模型与剔除直射场影响的试验实测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对,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有效性。该研究为修正被试品在暗室内不同点位进行辐射发射试验的测试结果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提高被试品电磁辐射发射试验的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9.
太空新航线     
<正>"宇宙神"5发射海洋监视卫星10月8日,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5-401型运载火箭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NRO)代号NRO L-55的一个保密有效载荷,并搭载发射了13颗微小卫星。据分析,NRO L-55可能是"海军海洋监视系统"(NOSS)计划下的两颗卫星,即NOSS-3-7A和7B。它们运行在1100千米、倾角63度的轨道。本次发射搭载的13颗微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菊3号卫星是日本研制的第一颗大型人造卫星,1981年2月从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菊3号的设计要求是各分系统从研制到生产的各个阶段都能满足预期的功能和性能,而且要求卫星与新火箭和地面装置间具有相容性。1980年夏证实了初样星和地面试验用火箭(GTV)间的相容性,1981年5月,飞行卫星结束了所执行的实验使命。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其重要因素可归结为对电磁相容性的管理。本文概述了与电磁相容性(EMC)有关的分析和试验概况。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响室平台将电磁环境和自然环境结合的综合试验箱集成技术,该试验箱集成了环境试验条件和电磁辐射敏感度试验条件,可以在高低温、湿热、温度循环、温度冲击等多种环境条件下同时对电子设备施加电磁辐射干扰,考核电子设备在同施加环境应力和电磁应力的复杂条件下的适应性。经过设计、建造和测试,该集成技术满足各项预期指标并容易进行推广,可进一步降低设备试验成本。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电磁兼容测试中,传导发射和辐射发射超过标准限值要求问题,首先介绍了发射超标主要原因,继而梳理超标定位方法和常用电磁兼容加固措施。并以某控制组合为例,应用上述方法制定排查方案,完成电磁发射测试超标问题的干扰定位;并针对干扰源,使用线缆添加屏蔽层、电源端口添加滤波器等加固措施,经验证,措施有效,发射明显降低。同时,本文所述排查方法和加固措施,可为后续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设计和通过测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电磁兼容测试中,传导发射和辐射发射超过标准限值要求问题,首先介绍了发射超标主要原因,继而梳理超标定位方法和常用电磁兼容加固措施。并以某控制组合为例,应用上述方法制定排查方案,完成电磁发射测试超标问题的干扰定位;并针对干扰源,使用线缆添加屏蔽层、电源端口添加滤波器等加固措施,经验证,措施有效,发射明显降低。同时,本文所述排查方法和加固措施,可为后续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设计和通过测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电磁作动器的使用要求,设计出一种具有能耗低、吸力大及响应快等特点的新型单向电永磁作动器。结合有限元仿真软件,利用有限元法研究作动器的结构参数如铁芯齿形结构、平面结构、无永磁结构、铁芯的倾斜角度及衔铁位移(气隙厚度)等因素对作动器电磁吸力和响应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吸力随着作动衔铁位移的增加而大幅度减小;倾角结构的铁芯设计能使作动器性能达到最佳,且铁芯的倾斜角度为50°时,电磁吸力有最大值3071N。  相似文献   

15.
自由空间法测试材料电磁参数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微波材料电磁特性参数测试方法,在对比各种测试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由空间法测试材料的电磁参数,对该测试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和推导,分别从校准质量、测试精度、误差来源等方面证明该方法在材料电磁参数测试应用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常闭式电磁制动器耗能高、制动力密度小、励磁线圈发热严重等缺点,尝试将永磁体引入至制动器驱动结构中,设计出了一种电磁与永磁混合作用的新型电永磁驱动结构。结合有限元软件,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其内部磁通量分布并研究励磁线圈电流、气隙及永磁体结构形状等因素对电磁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与永磁两磁场耦合性较好,电磁吸力随电流增加及气隙的减小增幅较大,且同等条件下L形永磁体的电磁驱动结构对衔铁的吸力最大,对电磁制动器轻量化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常闭式电磁制动器耗能高、制动力密度小、励磁线圈发热严重等缺点,尝试将永磁体引入至制动器驱动结构中,设计出了一种电磁与永磁混合作用的新型电永磁驱动结构。结合有限元软件,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其内部磁通量分布并研究励磁线圈电流、气隙及永磁体结构形状等因素对电磁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与永磁两磁场耦合性较好,电磁吸力随电流增加及气隙的减小增幅较大,且同等条件下L形永磁体的电磁驱动结构对衔铁的吸力最大,对电磁制动器轻量化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伺服燃气源恶劣环境条件下的超高速转速测量要求(高温、高转速、强振动、冲击),设计了高温小型化超高速转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设计的,采取开磁路结构,解决了测量中所面对的高温、高转速的难题,具有体积小、耐高温、准确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对卫星地面站电磁环境的测试进行介绍和分析,着重论述了测试系统、测试技术、测试中的经验及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雷暴放电产生的电磁场在对流层-低电离层之间耦合的时变模式,并用模式研究elves现象的时空特征.模拟结果表明,雷暴放电产生的电场包括准静电场和辐射场,其中由放电电流脉冲产生的辐射场是产生elves现象的直接原因.辐射场的电场强度分布与偶极辐射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分布相似,在雷暴放电的正上方电场较弱,在地面附近辐射电场较强.模拟结果还表明,elves现象在向外扩张时具有双峰或单峰结构,在摄像仪的底片上相应出现双环或单环结构.elves现象在83 km高度水平向外扩张的过程中,最大光辐射强度开始增大,然后逐渐减小.此外,利用球形电磁波假设,探讨了elves现象超光速水平扩张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