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设备时延是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过程中的主要误差源,对其进行校准是获得高精度时间比对的关键。从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基于移动参考站的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链路设备时延校准的方法。工程实践中,限于条件对校准方法进行了调整,实现了对两站卫星双向时间比对链路设备时延的校准。  相似文献   

2.
装备时延校准误差是靶场测控系统中事件记录和交会定位的重要误差因素,其精确校准是实现装备时间同步的关键技术。针对装备时延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物理含义清晰、易于测量的装备时延定义,实现了离散站点装备时延校准,验证了基于改进型B码的装备时延校准监控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时延校准的精度达到了十微秒量级。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守时系统与授时系统的高准确度时间同步,通过搬运钟法对微波时间传输系统的可测量时延部分进行准确测量,应用测量结果对微波时间传输系统进行校准,将GPS共视比对结果与微波时间传输系统的单、双向比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用BIPM(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POIDS ET MESURES)给出的结果进行验证,得出两种不同时间同步方法的同步误差和两种不同方法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给出了两种不同方法在时间统一系统中的的最佳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4.
GPS授时校频方法研究与试验结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决多目标综合测量系统各测站之间时间同步和频率校准问题,提出了利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单星或多星共视方法进行站间时间同步与校频,给出了这两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星历误差、星钟误差、电离层折射误差、对流层折射误差、多径效应和接收机硬件延迟对时间同步精度的影响.为了验证GPS授时校频精度,进行了相关试验.通过与铯原子钟比对,表明利用GPS可实现纳秒级时间同步,校频精度也优于5.0×10-11,多星共视具有更高的同步校频精度.   相似文献   

5.
同步分解电角度是一组同步分解测角传感器(电机)输出的交流感应电压信号,是一种表征角度的特殊交流电信号。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多盘感应比例的同步分解电角度校准装置和校准方法,通过准电压平衡和误差电压解算的方法获得同步分解电角度的标准值,并通过不同的接线方式,从而实现同步和分解两种模式下的0°~360°电角度的校准,并对同步模式下电角度校准装置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该方法具有准确度高,操作简单,测量速度快的特点,使同步分解电角度量值溯源到感应电压比例标准,满足了工业自动化和国防领域同步分解电角度量值溯源需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星间钟差测量及时间频率的精确传递的需求,通常情况都会在地面对卫星的收发通道时延进行准确标定,但在空间环境下设备老化和环境温度变化会导致收发通道时延逐渐偏离标定值。利用伪码相关测距的原理,结合时分早迟伪码相位交替调制技术和包络检波技术,提出了一种在轨通道时延自校准方法。通过3条闭合测量环路的建立,在不影响接收机正常收发通信的情况下,实时校准其收发通道时延。结果表明,该方法时延测量精度达到亚纳秒量级。  相似文献   

7.
在转发式卫星测定轨系统中,基于伪码测距原理的星地距离测量是实现卫星精密定轨和高精度时间比对的基础。为获得高精度的星地距离,需要将地面站设备时延从伪码测距值中精确扣除。在转发式卫星测轨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移动站的转发式地面站设备时延标校方法,实现了对转发式地面站设备时延的标校,标校精度能够优于0.5ns,对提高转发式卫星定轨精度和卫星双向时间比对精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NTP和PTP两种网络时间协议在电力系统中已经广泛应用,其同步原理及具体实现已有比较全面的分析,但针对两种同步协议的误差来源和数学模型则鲜见报道。为了进一步提高两种协议的时间同步精度,在梳理NTP和PTP的时间同步原理基础上,对同步过程中的误差来源进行了逐项建模,给出了误差的数学模型,最后利用现有设备进行了同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同步间隔的减小,本地时钟频率偏差引起的同步误差减小,同步精度因而提高;PTP由于使用了硬件时间戳,消除了网络协议栈的误差,同步精度远远高于NTP,达到了亚微秒量级。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高精度原子时标的远距离溯源需求,构建一种基于光纤双向时间比对的溯源系统,结合光纤双向时间比对技术指标高的优点,实现本地原子时标向远端标准时间进行溯源,通过采用主备路设备冗余备份机制,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光纤双向时间比对的技术手段,获得了与标准时间溯源时差优于1 ns,溯源效果达到日频率稳定度在5E-15以内,同时利用主备路时间同步技术实现了主备路时差优于0.3 ns。  相似文献   

10.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技术是高精度时间频率远程比对的基本手段,其时间比对A类标准不确定度优于0.1ns,B类标准不确定度主要取决于系统的校准。本文简述了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的基本理论,着重说明各种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系统校准方法和硬件实现,对各种校准技术进行评述和比较,总结并展望了校准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星地无线电双向法时间比对计算模型及其误差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测距的基础是测时,而定轨和定位的前提是各观测量的时间同步。因此,时间同步技术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基础之一。根据星地无线电双向法时间同步技术的基本原理,详细推导了其在地心惯性系中的基本计算模型,并以静止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为例,分析了该计算模型中的距离改正项时延对星地间相对钟差的影响量级。  相似文献   

12.
卫星双向时间比对原理及比对误差估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卫星双向时间比对原理和比对系统中各项系统误差。计算出同步卫星运动导致的时间延迟误差、地球自转效应(Sagnac)误差和地面站设备时延误差。在所有误差项中,地面站户外单元设备是最大的误差来源,这个值与环境温度是强相关的,且存在反比关系,温度系数达到-0.1ns/℃。对此,可通过温度控制或对数据的温度补偿来降低误差。在对所有误差项进行综合计算后,得出比对误差可低于2ns。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航空电子云对时间同步的需求,建立了相应的网络模型、时钟模型和延时模型.给出了节点在不同网络状态下的同步操作流程,基于贝叶斯估计对同步消息的接收处理时间进行补偿,结合集中式同步和分布式一致同步机制,提出了混合式时间同步算法.通过仿真实例比较了该算法与传统同步算法的性能.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具有更高同步精度和最高收敛速度的同时,仍然能够在链路失效率低于50%的情况下维持与传统分布式算法相当的鲁棒性.该算法为解决航空电子云的时间同步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多联邦系统的逻辑结构对系统的开发、运行、以及可扩展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树形拓扑结构的多联邦系统,在此系统中联邦之间通过代理(proxy)相互连接,每个联邦只与上级和下级联邦存在直接的逻辑连接关系,避免了数据传输多通道问题和传输回路等问题.针对实时树拓扑结构分级多联邦系统,提出了利用运行时间框架(RTI,Run-Time Infrastructure)的时间管理机制对系统的时间推进进行同步的策略,通过合理设置时间主控联邦成员和受控联邦成员,源自根联邦的同步信号能够通过树拓扑结构传递到最底层的叶联邦,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在时间推进上的同步.最后分析了系统中同步信号的时间延迟,给出了计算时间延迟的公式.该公式显示,系统分级越多,同步信号的时间延迟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