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欧空局委员会在巴黎1990年6月27~28日召开了委员会成员国会议,就欧空局即将研制三颗新的欧洲卫星达成最后协议,总投资100亿法郎。这三颗卫星是:先进中继技术卫星(Artemis)、第一个极轨道平台(POEM-1)以及第二颗雷达地球资源卫星(ERS-2)。这三项卫星是1987欧空局海牙部长级会议决定的长期欧洲空间计划内容,现在开始付诸实施。地球资源卫星-2 有12个成员国参加地球资源卫星-2的研制。这12个成员国是:德国、奥地利、丹麦、西班牙、法国、意大利、挪威、荷兰、  相似文献   

2.
欧空局在基本结束空间实验室,阿里安和欧洲通信卫星/欧洲海事卫星(ECS/MARECS)系列的研制工作后,现在它已开始着手下一项重要的工程,即卫星遥感计划。该计划将使欧洲有能力参与地球资源的管理和对其环境的监视。该计划将从海洋观测开始,继续进行1978年NASA短命的海洋卫星没有完成的但很有价值的工作。到5月15日,与会成员国的承诺投资已通过了临界水平(80%),这就可以进入地球资源卫星-1(ERS-1)系统的方案论证阶段。最大  相似文献   

3.
据法国《航空与宇宙》第1041期报导,法国的“斯波特”地球资源卫星和瑞典的“海盗”卫星将于今年十月用“阿里安-1”系列的最后一枚火箭,从库鲁发射场发射。“斯波特”计划已经历了十个春秋。早在1975年,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就开始了国家“地球观测试验卫星”(法文缩写为 spot)的研究计划。1977年开始争取同欧洲合作,但未获成功。欧空局拒绝接  相似文献   

4.
今年2月22日,法国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用“阿里安-1”成功地发射了斯波特(Spot)-1地球资源卫星。卫星发射后不久就开始向地面发送高分辨率全色照片和多光谱图象。据法国空间研究中心 Spot 卫星计划主任米歇尔·库图瓦说,从初步收到的图象看,Spot-1仪器工作良好。预期卫星于4月底或5月初完成轨道调整和校准,从而达到完全工作状态。届时法国将宣布向国际用户开通商用业务,提供地球资源数据。卫星照片将由 Spot 图象组织及其分支机  相似文献   

5.
双星中的首颗卫星--探测-1升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了探测-1卫星。它是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中的近赤道卫星,2001年2月正式启动研制。探测-2(近极轨卫星)将于2004年中发射。这两颗卫星均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  相似文献   

6.
日本1992年空间预算申请额比去年增加7.2%,达1904.75亿日元。 1.科学技术厅与1991年相比,增加11%,为1449.15亿日元,这是若干年来,要求预算增加幅度最大的一次。其原因是地球观测平台技术卫星(ADEOS)及其2型(即ADEOS-2)、通信广播技术卫星(COMETS)、热带降雨观测卫星(TRMM)、技术试验卫星-7(ETS-7)等大型卫星计划,陆续进入预研阶段或研制阶段。空间站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技术卫星"-- 研制中的编队飞行微卫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世界各国发展各种微小卫星的计划如雨后春笋。单是美国空军的微小卫星计划就有:“空间试验实验平台”(STEP),试验卫星系统-10(XSS-10),强力卫星-1、2(MightySat-1、2),PICOSat,三军试验任务-5(TSX-5)和“21世纪技术卫星”(TechSat 21)等。除TechSat 21外,其他微小卫  相似文献   

8.
一、计划概况日本的地球观测卫星,是在日本科技厅(STA)的领导下,由“日本空间研究机构”(NASDA)具体计划与开展研制的。 1978年,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SACJ)制定了“日本空间研究方针的概要”。在这个文件中明确指出,为了建立地球观测技术并逐步使卫星走向实用化,日本应当研究自己的海洋观测卫星和陆地观测卫星系列。目前,日本正在考虑的有三颗海上观测卫星(MOS-1,2,3)和两颗陆地观测卫  相似文献   

9.
自美国陆地卫星获得地球表面清晰图片取得成功以来,地球观测卫星的遥感技术已有惊人的发展。为此,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决定研制地球观测平台技术卫星(ADEOS),其目的是:①监视地球环境的全球变化;②继海洋观测卫星1号(M-OS-1)和地球资源卫星1号(ERS-1)之后,持续发展地球观测技术;③促进有关地球观测领域的国际合作;④取得未来型地球观测技术(平台公共连接技术)。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在相继发射地球资源卫星(JERS-1)和海事观测卫星(MOS-1A和MOS-1B)后,目前正在实施高级地球观测卫星(ADEOS)计划和热带降雨测量卫星(TRMM)计划。一、高级地球观测卫星高级地球观测卫星重约4吨,总功率为4500瓦,大小为4米×4米×5米,寿命3年,约在1996年初发射,可用于观测温室效应、地球臭氧层的减少和热带雨林的砍伐等。卫星研制总经费预计为6~7亿美元,其中包括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研制的探测器费用(不含美、法和日本通产省研制的探测器费用)。卫星主要由日本  相似文献   

11.
谢国娟 《国际太空》1991,(11):19-22
经过10年的努力,欧洲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终于在7月中旬升空了。欧空局从80年代初开始实施庞大的地球资源系列卫星计划,它包括3颗卫星,地球资源卫星1用于海洋观测。资源卫星2与前者相同,只是一个有效载荷变了(用海色监视器代扫描仪)。资源卫星8是一种改进型,主要用于陆地观测,有效载荷舱是专门为陆地勘探设计的。欧洲地球资源卫星1(ERS-1)有如下特点: 1.采用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器。 2.可测量到许多其它卫星无法获得的  相似文献   

12.
泷兴 《国际太空》2006,(9):18-19
2003年12月30日发射的中国探测-1卫星是"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中的第1颗卫星,运行在赤道轨道.2004年7月25日,"双星计划"的第2颗卫星--探测-2由长征-2C改进型火箭送入地球极轨道.这2颗探测地球磁层空间的卫星分别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重要活动区,主要用于研究太阳活动、行星际磁层空间暴和灾害性地球空间天气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日本地球资源卫星,载有合成孔径雷达,作为日本发展其空间观测技术以及改进有源微波敏感器有效载荷计划的一部分,定于1990年发射。  相似文献   

14.
□□2006年4月25日,以色列地球资源观测系统-B(EROS-B,又译爱神-B)卫星,由俄罗斯起飞-1(Start-1)改进型运载火箭,从西伯利亚的斯沃博德内发射场发射成功.以色列<新消息报>称,新发射的地球资源观测系统-B卫星能使以色列更加方便地侦察伊朗重要设施的活动细节,以监督伊朗核计划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国际上微纳卫星技术发展迅速,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推出了各种高性能微纳卫星计划,特别是在商业遥感领域如天空盒子成像公司(Skybox Imaging)的"天空卫星"(Sky Sat)系列微卫星、行星实验室公司(Planet Lab)的鸽群-1(Flock-1)系列纳卫星、卫星逻辑公司(Satellogic)的"新卫星"(Newsat)系列微纳卫星等。这些项目都计划通过星座化的运行,实现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  相似文献   

16.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于1992年2月11日上午10点50分从种子岛空间中心用H-I火箭发射了地球资源卫星-1(JERS-1)。根据计划JERS-1发射至太阳同步准回归轨道上,然而,用于观测的主要探测器合成孔径雷达(SAR)天线却未展开。发射约51分钟后JERS-1从H-I火箭第二级上分离,进入远地点高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巴西空间研究院合作研制的资源 -1卫星 ,自 1 999年1 0月 1 4日升空入轨后 ,经过 1 0 0多天的在轨测试 ,资源 -1卫星各系统工作正常 ,各项指标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于 3月 2日在北京正式交付使用。此举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先进的地球勘测手段 ,我国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我国资源卫星研制技术达到 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该星成功运行创数项第一 ,表明我国航天遥感器研制实现历史性跨越 ,我国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空间事业。国防科工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在1984年2月3日欧空局举行的一次遥感计划会议上,西德政府没有支持会议提出的有关欧洲地球资源卫星(ERS)-1的提议,因而推迟了 ERS-1的研制与制造。推迟原因是 ERS-1计划的经费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实验型地球观测卫星——巴斯卡拉(Bhaskara)Ⅰ、Ⅱ、Ⅲ的成功飞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开始进入研制半工作型和工作型遥感卫星的阶段。目前,卫星被命名为印度遥感卫星-IRS。实际上,ISRO早在1978年起就开始制定了研制IRS的计划。 IRS是一颗三轴稳定的地球资源观测卫星。卫星重量大约500~600公斤。飞行轨道高度大约600~1000公里,太阳同步。IRS的设计特点是:1.卫星总体采用模块化结构方案,可降低研制费用,缩短研制周  相似文献   

20.
宋博 《国际太空》2014,(11):60-63
2014年7月28日,美国空军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用德尔他-4M+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3颗高轨态势感知卫星送入近地球同步轨道,即2颗业务型高轨巡视卫星"地球同步轨道空间态势感知计划"(GSSAP)卫星和1颗技术试验卫星"评估局部空间自主守卫纳卫星"(ANGELS)。此次发射任务的成功标志着美国高轨空间监视技术走向成熟,高轨目标探测、跟踪和侦察能力快速提升,引起航天界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