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伽略金法分析了由宽边重合的矩形波导,通过公共壁上两个纵向窄缝隙耦合而形成的定向耦合器特性。基函数系和检验函数系分别取为三角函数。根据等效原理和边界连续条件,分别在两个缝隙上下口径上建立四个耦合的积分方程,待求口径上的切向电场。通过矩量法把积分方程变成矩阵方程,对矩阵中的元素(或内积)进行处理之后,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求解,求出口径切向场、散射场、耦合系数,方向性系数、隔离度和电压驻波比等参数。给出了标准X波段矩形波导(B J—100或WG16)定向耦合器参数随频率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矩形波导中H_(00)模对波导壁上缝隙耦合与辐射特性等效参数的影响问题。根据几个具体典型实例,通过理论计算的等效参数与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认为研究具有纵向缝隙或倾斜缝隙的波导元件和天线的等效参数时,一般情况下应包括H_(00)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讨论两个波导管窄边-宽边正交的波导间的缝隙耦合特性,给出了散射场和等效网络参数的通用表达式,在x波段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实验验证,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通过窄缝隙耦俣的矩形波导H面T形接头对(以下简称HT对)的电气特性,利用等效原理和切向场连续性建立积分方程组,采用矩量法化积分方程为代数方程进行数值求解,获得散射场和等效散射参数,以X波段标准矩形波导HT接头对为例进行具体求解和计算,以及实验验证,得到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5.
波导缝隙在模拟阵列环境中的有源导纳值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综合关于波导缝隙天线阵的两种常用的综合设计方法(实验测量设计和理论计算设计法)的优缺点,提出了用理论分析计算的方法求解模拟阵列环境中波导缝隙的有源导纳和谐振长度值的设想和具体实现方法。这样既省去了实验测量设计法中测试部件的加工和测量过程,又充分地发挥了理论计算设计法适合于对小型波导缝隙阵进行分析与设计的特点,将会大大地减少波导缝隙天线阵综合设计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波导宽边H—T接头缝隙耦合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讨论由缝隙耦合的矩形波导宽边H-T分支接头的电气特性。计入了波导壁的实际厚度,在主波导和副波导尺寸是任意的情况下,对任意位置和长度的窄缝电气特性进行了理论推导,导出它的散射场及其等效参数。给出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并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波导窄边纵向缝隙耦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介绍两矩形波导窄边之间的及H面T形接头的长缝隙的耦合特性。考虑到波导壁厚度的影响,导出求解缝隙的口面场、散射场和等效参数的表达式。给出了计算实例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所获结果适合于主、副波导尺寸相同和不同的情况,缝隙尺寸、波导壁厚度可以是任意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非谐振节点理论,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直接耦合矩阵综合方法。通过将非谐振节点看作谐振点,采用经典耦合矩阵综合方法得到耦合矩阵,再对矩阵作相似变换,使非谐振节点位置相对应的元素不含传输零点信息,并对其所在行列作比例变换,使其还原为非谐振节点,直接综合得到可用于设计含非谐振节点滤波器的耦合矩阵。这种综合方法简化了含非谐振节点滤波器的综合、拓扑重构和性能仿真,Matlab和HFSS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综合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从物理本质上分析了频率选择表面FSS(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s)单元的缝隙宽度对FSS平板透波特性的影响.FSS平板单元的缝隙越宽,则单元的谐振波长缩短就越多,谐振频率也随之升高.利用Floquet定理,计算分析了缝隙宽度对FSS平板透波特性的影响;采用蚀刻技术加工FSS平板小矩形缝隙单元.实验测试的结果表明,缝隙宽度变大时,谐振频率升高,同时,FSS平板的透波率和谐振带宽变大.实验数据与计算结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谐振管内部的流动情况,建立了喷嘴-圆柱形谐振管系统的模型,利用二阶NND格式求解二维轴对称雷诺平均N-S方程,通过耦合求解传热方程在边界条件中考虑谐振管的传热,模拟气动谐振加热效应,得到了谐振管底部气体的压力与温度振荡曲线,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一致.结果表明,在约20 ms内即可完成对谐振管底部气体的谐振加热,且谐振管的传热是影响气动谐振加热温度的重要因素,在数值模拟中对其加以考虑可以提高计算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一种腔体滤波器设计方法,并用该方法实现一种S波段腔体滤波器,通过研究广义切比雪夫滤波器设计理论,根据滤波器指标提取耦合矩阵,用HFSS仿真软件对滤波器进行整体耦合参数仿真,使滤波器模型耦合矩阵和理论耦合矩阵对应,并对实际实现的S波段滤波器进行螺钉调谐,指标满足要求,验证了该滤波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由一个激励缝隙和两个寄生振子组成的天线——电磁元,能使E和H面方向图波瓣宽度接近相等,提高方向性系数,降低背向辐射,减小单元之间的耦合,有益于阵列设计。本文讨论了这种电磁复合偶极子的辐射,给出了波瓣宽度接近相同的天线结构参数,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结果两者吻合得较好。文中从等效网络的观点出发,分析、计算了耦合系数、激励电流、辐射导钠,绘成了曲线,给出了输入端电压驻波比VSWR随寄生振子长度变化的实验曲线。  相似文献   

13.
耦合求解流场、组分浓度场、基于SNBCK模型的气体辐射传输/能量方程以求准确模拟飞行器排气系统气动热力及红外特性.窄带模型参数由HITEMP逐线计算数据库计算得到.通过CO24.3μm波段吸收率计算,圆柱炉膛辐射换热特性计算两个算例验证了所采用程序求解辐射传输/能量方程的准确性.最后计算了两种二元喷管的红外特性,结果表明大宽高比二元喷管地面和空中状态红外辐射特性差异巨大.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了压电网络系统针对薄板的振动抑制特性,在对压电网络复合板机电耦合动力学方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模拟电感电路解决了压电网络复合板振动实验中最优电感值过大的问题,从理论和实验上分析比较了电阻型和电感电阻并联型压电网络复合板振动控制效果及其特点。实验证明采用均匀化处理方法建立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方程能够正确预测压电网络复合板的动力学特性,同时实验验证了压电网络的电路模态和压电复合板的机械模态的耦合关系,明确了最优电学参数选取原则,为压电网络复合板的最优参数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给出当直升飞机取消其垂直铰链时,关于旋翼的桨叶在其旋转平面内弯曲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在设计极微型的直升机或飞人时特别有用。 本文系釆用微分方程“选点法”去求解所建立的三个关于挠度的四阶变系数线性常微分方程,再由此所得到的三个矩阵方程经过数值计算,即可将各该矩阵方程之未知参数求出,因而也就得到了旋翼在旋转平面内之挠度及弯矩公式。 为便于不熟习矩阵演算之计算员的计算起见,文末附录中又另外根据克鲁特(Crout)方法将该三个矩阵方程之未知参数用公式表出。设计师只要预先给出各设计参数,任何一个熟练计算员都可顺序将挠度及弯矩公式得出。完全不必直接进行去解微分方程或多元代数联立方程。  相似文献   

16.
为抑制卫星平台对天基望远镜的扰动, 需进行减振设计. 设计了一种空间望远镜用黏滞液体阻尼隔振器, 具有密封可靠、空间环境适应性好等特点. 根据流固耦合相关理论建立阻尼参数模型, 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隔振器结构设计, 并对核心元件弹簧片进行参数优化设计, 加工制作出一套原理样机. 对该样机的刚度和阻尼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测试. 结果表明, 该隔振器的刚度特性和阻尼特性理论分析结果均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说明模型较为准确, 具有工程设计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粘性流体力学原理和转子动力学理论,分析了椭圆齿轮流量计的缝隙漏流和转子受力状况,建立了能预测介质粘性对流量计误差特性和压力损失影响的理论模型。数值计算表明,理论值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半球谐振陀螺振子耦合振动的近似解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半球壳是新型半球谐振陀螺的敏感部件。有效地隔离谐振子有害的耦合振动对于保证陀螺性能的可靠、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价值。本文在研究半球壳谐振子支承杆结构振动的基础上,采用瑞利-里兹法,对结构特性最佳的Ψ型谐振子最低阶耦合振动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谐振子有关参数设计的近似解析工程用方程,对于研制半球谐振陀螺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星载微带阵天线的热变形分析及实验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星载微带阵天线的结构特性进行了研究,针对非对称蜂窝夹层板建立了具有拉-弯耦合效应的力学方程,进行了热变形分析。为了验证分析结果,设计了常压高温下的热变形实验,介绍了实验方法、数据采集设备及实验步骤等。实验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变形情况相符性较好,从而验证了天线板设计的合理性和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一种由压电双晶片测量压电材料参数的动态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悬臂梁式压电双晶片的动态导纳矩阵 ,提出一种压电材料参数动态测试模型 ,用于测量压电双晶片的几个主要材料参数 :压电应变常数d3 1、机电耦合系数k3 1、介电常数εT3 3 、弹性柔顺系数sE11及材料参数的温度特性。这种测量方法不同于通常的由标准试样测量压电材料参数的方法 ,它直接由一种实用元件—压电双晶片 (非标准试样 )测量压电材料的参数。介绍了测试原理、测试步骤及一种实际试样的测试结果。理论与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新的测试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