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王存恩 《国际太空》2004,(10):29-31
可以认为,太阳系中存在的小型天体(小行星和彗星)保留着太阳系当初诞生时的物证,它对探索太阳系的起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张生 《飞碟探索》2010,(3):14-15
关于太阳系中天文学界公认的有待进一步确认的天体,详见太阳系天体假设名单。  相似文献   

3.
庾晋 《飞碟探索》2005,(1):43-43
彗星是由太阳系诞生初期的物质构成的.由于它自身的温度极低并处在温度极低的宇宙空间,因此在太阳系诞生46亿年来,彗星几乎始终保持着形成初期的状况,对它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人类揭开太阳系形成之谜。  相似文献   

4.
所谓远程宇航是指地球人类走出太阳系,到达银河系以及更远的星系、星体间的宇宙航行。太阳系内的宇航在目前人类社会的科技水平已可以实现了。自从1961年4月11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第一次进入太空以后,人类曾多次派出飞船和探测器前往月球及太阳系内各大行星进行查探,这些活动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考察成果。目前“旅行者”号正以17.2千米/秒的速度飞向太阳系的边界,将进入茫茫的太空。虽然它从1977年发射至今已近20年,但仍未走出太阳系,按这种速度计算,要在14.7万年以后才能飞抵太阳系外最近的另一颗恒星。这对于…  相似文献   

5.
晓东 《飞碟探索》2011,(6):24-24
8.系外行星 如太阳系外行星泛指在太阳系以外的行星。自20世纪90年代首次证实系外行星存在,到2011年4月15日,人类已发现543颗系外行星。历史上天文学家一般相信在太阳系以外存在着其他行星。然而它们的普遍程度和性质则是一个谜。直至20世纪90年代人类才首次确认系外行星的存在,而自2002年起每年都有超过20个新发现的系外行星。  相似文献   

6.
高峰 《飞碟探索》2008,(4):46-46
天文学家在10年前发现了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如今,天文学家称他们将进入行星探索的新阶段——探索遥远世界是否存在类似地球生命的迹象。 截止到目前,天文学家已在太阳系外发现了大约145颗所谓绕恒星轨道运行的太阳系外行星,所有这些太阳系外行星都如同木星一样,是被气体所笼罩的巨大星球,不适合地球生命在上面居住。但一些世界著名的行星寻觅者却表示,这种状况有可能在未来10年内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苏杨 《飞碟探索》2011,(4):46-47
随着世界航天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地球以外的行星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太阳系的其他行星是否具有生命体是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深空探索的进一步深入,不少科学家推测,在太阳系内,除了火星外,木星的卫星群是最有可能产生生命体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飞碟探索》2014,(8):6-6
水星是太阳系最内侧的一颗小体积行星,与太阳系其他行星不同的是,其铁含量很高。2014年7月6日,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教授埃里克·阿斯普哈格在《自然一地球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文中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可能是它与地球或者金星发生的碰撞。  相似文献   

9.
文木 《太空探索》2001,(8):18-20
太阳,这个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包含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是整个太阳系的主宰。它以无以伦比的巨大力量牵引着众多的行星、小行星、彗星和星际尘埃围绕着它不停地转动,把太阳系团结成一个整体。作为我们  相似文献   

10.
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并有很多卫星,很像是一个微型的太阳系,故科学家认为,了解它有助于揭开行星系统的起源之谜,找到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模型.  相似文献   

11.
木星在太阳系的位置木星是太阳系中从里到外依次排序的第5颗行星,是太阳系外层行星中最里面的一颗行星,其它的太阳系外层行星还包括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都是气体行星。木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7.79亿千米,近日点与远  相似文献   

12.
刘亚枬 《飞碟探索》2011,(10):36-37
太阳是太阳系唯一的恒星,也是唯一的能源基地。太阳的寿命约为150亿年,现在,它已度过了50亿年进入中年期,正处于稳定的主序恒星阶段,停留在此阶段的时间大约是100亿年。太阳上剧烈的热核聚变反应及其产生的全部辐射场、引力场等直接影响着太阳系的大行星及其他所有小天体。  相似文献   

13.
徐菁 《太空探索》2006,(1):44-47
探索太阳系的行星一直都是航天领域的主要任务之一。几十年来.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发射了数十个行星探测器,对太阳系中的大多数行星进行了考察.惟独没有专程拜访过离太阳最远的冥王星。  相似文献   

14.
太阳系探测的发展趋势与科学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太阳系探测的发展趋势,认为从月球到火星是未来太阳系探测的主线,太阳系探测将从普查性探测向重点天体探测转变,从技术实现为主向科学牵引转变,国际合作成为太阳系探测的必然趋势。归纳了太阳系探测的关键科学问题,认为太阳系与行星系统的起源和演化是探测的终极科学目标,寻找地外生命和宜居环境是探测的主要驱动力,预防太阳活动和小天体撞击对地球的灾害性影响是探测的现实意义。在探月工程取得进展之后,中国应以月球和火星探测为主线,以火星探测为切入点,有序开展火星、小行星、太阳、金星、木星系统等太阳系探测任务,牵引航天技术进步,推动行星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类在整个太阳系都留下了“到此一游”的标记.从月球上的足迹到土卫六表面能量耗尽的漫游车,我们在地外探索之旅的有形记录堪称“骄傲的徽章”。以下即是一组人类在太阳系之旅中留下的看得见的痕迹。  相似文献   

16.
十九、如何寻找太阳系外行星 向何方寻找太阳系外行星 宇宙之广,恒星无数,向何方寻找才能更有效地找寻到太阳系外行星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应首先弄清行星是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2010年上半年,最耀眼的彗星莫过于鹿林彗星,因为它来自太阳系外围的奥尔特星云,若轨道呈双曲线,这会是它唯一一次造访太阳系内部。而且相较于其他来自奥尔特星云的彗星,它算是非常接近地球的一个,近地点约只有0.41天文单位(相当于6100万千米),使得不少天文专家日以继夜守着它,才能捕捉到难得一见的彗尾断裂、长时间“反向”彗尾等景象。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太极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建立了太阳系天体引力摄动对日心编队构型影响的数学模型,利用仿真手段分析了太阳系中行星和月球、矮行星和小行星引力摄动对空间引力波探测日心编队构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小行星到卫星轨道距离和星等的二重筛选方法,能够快速估计小行星相对加速度的上界.分析了日心编队构型卫星初始相位角变化对太阳系天体引力摄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行星和月球中,地球、金星和木星引力对空间引力波探测编队构型影响较大,行星和月球的引力叠加影响达到-2.78×10-11km·-2.矮行星的引力叠加影响不大于1.25×10-17km·-2,小行星引力的叠加影响不大于1.1180×10-15km·-2.另外,编队卫星受到的太阳系天体引力摄动对编队构型卫星初始相位角的变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美国天文学家意外发现一种极具攻击性的神秘天体。它正以光速运动着,所到之处贪婪地“吞食”着恒星和行星,甚至部分星系。天文学家的最新观测结果表明.目前这个“宇宙怪物”距地球只有几万光年远,并正朝我们的太阳系方向运动。预计再过几年时间,它便会莅临我们地球,大有吞没整个太阳系之势。  相似文献   

20.
3空间天文观测 空间天文观测主要围绕着美国的“寻找行星系统的源”和“宇宙的结构与演变”这两个战略课题进行。前者将观测最早星系的诞生、恒星的形成,发现在太阳系周围的所有行星系统,发现能维持生命的行星,了解在太阳系以外是否存在生命;后者将研究宇宙是怎样开始的?时间有开始和结束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