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超-7是中国和巴基斯坦合作研制的新一代轻型战斗机,将替代现役的歼六、歼七、米格-21、F-5、幻影-Ⅲ/Ⅴ等系列飞机.飞机的设计指导思想是研制适应2000年以后作战环境要求的全天候、多用途轻型战斗机,它能够在白天和夜间执行空-空、空-地双任务,具有发射中程导弹,超视距攻击和精确对地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2.
杨伟  顾伟  成志明 《国际航空》2003,(10):20-22
“枭龙”/FC—1型飞机是由中国与巴基斯坦共同投资,按照“共同投资、共同开发、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原则开发研制的先进多用途轻型战斗机。该机是一种以空空作战为主,兼有较强空地作战能力的全天候、单发、单座、轻型战斗机。在研制过程中,国内外一直称其为“超七”,意指该机是在歼七的基础上研制的,现在命名为“枭龙”,因为这种飞机与歼七相比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完全成了一种新型战斗机  相似文献   

3.
1997年9月7日,世界上第一种第四代战斗机——美国的F-22成功地进行了首飞,在世界战斗机发展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目前,有的国家已在进行新一代战斗机的研制工作,有的国家已开始考虑“换代飞机” 的研制问题.笔者想就战斗机更新换代中的几个问题,谈点想法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米格-35是俄罗斯米格飞机公司推出的最新型战斗机。该机是在米格-29K/KUB 舰载战斗机和米格-29M/M2多用途战斗机基础上研制的。仅从编号来看,该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正在研制中的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按照米格公司的说法,米格-35具有第4++代战斗机的技术水平。该机  相似文献   

5.
图1.等待飞机表演的德国超轻型飞机图2.为欧洲战斗机(德国型)研制的火力圈外发射导弹图3.图波列夫展台上的俄、德联合进行的氢燃料方案研究图4.首次参加柏林航展的波音公司展台图5.俄罗斯“闪电”联合体推出的“闪电”系列飞机方案  相似文献   

6.
武器系统的效能仿真是开展武器系统总体论证的重要手段,对战斗机而言,它的效能主要体现在空战能力的高低.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单机(I对1)和多机(M对N)的空战仿真,评估包括飞机、发动机、火控雷达和机载武器系统等性能的综合空战效能,是美国和俄罗斯从研制第三代战斗机(如F-15和F-16、米格-29和苏-27)开始采用的重要手段.其中单机空战仿真主要研究航空技术对飞机空战效能的影响,而多机空战仿真则研究飞机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战斗机的发展对隐身与气动技术的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斗机在现代战争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为了在未来空战中获得主动权,各国都非常重视高性能战斗机的研制和发展,作者分析了战斗机及无人作战飞机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战斗机隐身性的作用及在飞机布局设计中采用的减缩措施,提出了新一代战斗机的阢身及气动力性能的指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台湾航空工业始建于60年代末,1969年成立了隶属于军方的航空工业发展中心和中山科学研究院,此后走过了从购买生产许可证组装美国飞机(F-5E/F战斗机)到自行研制飞机(研制AT-3高级喷气教练机和IDF超音速轻型战斗机)的道路.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台湾工业向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的转变,台湾当局把航空工业列入重点科技投资产业.在“1991年~1996  相似文献   

9.
递阶偏最小二乘回归在飞机研制费用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礼沅  郭基联  张恒喜 《航空学报》2009,30(8):1380-1384
分析了飞机研制费用样本数据少、费用驱动因子众多的特点,考虑到递阶偏最小二乘回归(Hi-PLS)方法在变量规模巨大情形下进行回归建模的优势,应用递阶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飞机研制费用进行预测。以战斗机机体研制费用预测为例进行研究,首先对战斗机机体研制费用驱动因子进行分组,然后应用递阶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分组后的费用驱动因子进行回归建立机体研制费用预测模型。实例表明,在飞机研制费用预测方面,采用递阶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预测更能体现研制费用与飞机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军用航空     
由于俄空军确定在未来10年的国防预算计划中,优先发展它的轻型战斗机计划(LFI),促使该计划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根据俄军方提出的LFI计划,俄罗斯的米高扬和苏霍伊飞机设计局分别研制了“战斗机2000”和S-54进行竞争.据俄方最新消息表明,“战斗机2000”预计在2005年作为俄空军的主要前线战斗机投入使用,并将成为俄罗斯航空工业重要的出口型军用产品.“战斗机2000”与目前正处在验证机发展阶段的美国执行空空和空面作战任务的JSF战斗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战斗机2000”的外形尺寸与米格-21飞机的相当,但机身比后者短1.3米和  相似文献   

11.
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制是以对未来空战的设想为基础来进行的。目前设想的未来空战可分为两个阶段:(1)超视距空战。这时战斗机可通过预警机、地面雷达站或战斗机所载雷达来发现敌机,然后用发射后不管的中远程导弹拦截目标。导弹发射前并不要求战斗机做急剧机动,但却要求飞机在第一次攻击后迅速退出  相似文献   

12.
《JSF联合攻击战斗机》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较系统地介绍了美国JSF联合攻击战斗机计划、研制背景、竞争选型等情况,素材全面、内容丰富、形象直观。它以最新的信息、翔实的内容、大量的数据、精彩的图片,对JSF计划发展过程、飞机的技术、研制状况、研制厂商及国际市场预测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本书对我国从事飞机系统发展管理、综合论证、研制设计人员和广大航空爱好者了解JSF联合攻击战斗机研制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主编:陈林定价:24元出版日期:2006年7月《邮票上的航空人物》飞机的发明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技成就…  相似文献   

13.
“阵风”战斗机是法国研制的一种双发、多用途战斗机,主要用于装备法国空军和海军.由于经费等问题,使其研制周期一再拖延.据目前计划,海军型要到2000年年中才能装备部队,比原计划晚了两三年之久;而空军型到2003年才可能交付.“阵风”将逐渐取代法国海军的“十字军战士”、“超军旗”;法国空军的“幻影”F1、“美洲虎”以及老式的“幻影”2000飞机.目前,“阵风”在研制中出现了一些“出路”问题.一是法国军方现装备有相当数量较新型的战斗机(如“幻影”2000-5和2000D),因而对“阵风”的  相似文献   

14.
飞机装配技术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集成技术[1],是整个产品研制的龙头环节.近年来,国外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发展迅速,以波音787、A380、F-35等为代表的新机型集中反映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研制JSF战斗机X-35过程中明确提出[2]:采用数字化装配技术,要使JSF飞机的装配制造过程的周期缩短2/3;工艺装备减少90%以上;制造成本降低一半.欧洲空中客车公司改变过去传统的产品研制方法,采用虚拟制造及仿真技术,把空中客车试制周期从4年缩短为2.5年.  相似文献   

15.
请您介绍一下枭龙战斗机的研法北京,中国和巴基斯坦在研制过程中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顾伟:枭龙是中国和巴基斯坦联合研制的一种战斗机,于20世纪90年代研制.  相似文献   

16.
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世界战斗机"F35到波音公司的"梦幻飞机"B787,再到空客公司的"超级珍宝飞机"A380,开始逐步放弃了一家公司研制一架新飞机的模式,在基于全球的虚拟数字化协同平台上,构建了多国、多公司参与研究的虚拟企业架构,形成了全新的研制体系.  相似文献   

17.
二战以后,基于经济和技术上的绝对优势,美国一直将最前沿的科技应用在战斗机的研制上。即使是当年如日中天的苏联,在战斗机发展战略上也是以美国现役飞机为目标,结合苏联空军最为擅长的战术特点,重点加强战斗机的某些性能,以求在与美国战斗机的对抗中取得优势。因此,说美国引领世界战斗机的发展也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18.
苏-27飞机是世界第一流的重型攻击机已形成人们的共识.随着前苏联战斗机从以前严格的保密控制,到80年代末以后的频频公开亮相,人们对俄制战斗机的研制水平有了重新认识.本文仅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对苏-27选材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主承力结构大量使用钛合金钛合金由于抗蚀性好、耐热性高而适于飞机大马赫数飞行时的气动加热和比强度高而利于结构减重等综合性能优点,在飞机和发动机上的应用呈上升趋势.美国在80年代以后设计的各种先进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飞机研制、生产的主要特点是:设计的先进性,结构、系统的日趋复杂和要求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制造、测试的高质量及正确性,尽可能短的研制、生产周期和良好的经济性。一架现代化的飞机,不论是战斗机、运输  相似文献   

20.
先进战斗机气动弹性设计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中国新一代战斗机的研发引领了飞机设计领域各项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针对研制总要求和任务特殊性,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气动弹性专业建立了精益气动弹性设计与验证技术体系。基于多学科优化设计流程,开展了旨在提高飞机气动弹性品质的关键技术攻关、气弹优化设计和分析工作。完成了考虑含全动翼面结构非线性的全机动力学特性地面试验、亚跨超声速颤振模型风洞试验和气动弹性飞行试验验证。在较短的研发周期内,成功实现气动弹性设计目标,为新一代战斗机的成功研制提供了技术保障。描述了该飞机气动弹性设计历程、主要技术工作以及在此基础上取得的技术进步、能力提升以及具有研究所特色的气动弹性设计知识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