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直八型直升机技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八运榆型直升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唯一多用途大型直升机。本文简要回顾了研制历程,叙述了直八型机的各专业和各系统的诸多技术特点,主要技术数据和主要性能。  相似文献   

2.
根据直升机尾涡的固定涡系模型,简要介绍了直升机尾涡流和过渡速度,分析了直升机进入旋翼尾涡流的一般规律,最后讨论了超黄蜂(直八)进入旋翼尾涡流的实质、原因和处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直八现场指挥部并三七二厂、六○二所、试飞研究院、三七○厂及有关参试单位:在直八运输型直升机设计定型试飞工作中,你们发扬光大了直八研制工作中坚持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精神,严肃认真地贯彻了五月现场办公会议的要求,加强领导,严密组织,采取坚决措施,保证飞行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4.
直八运输型直升机通过设计定型审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11月12日,在景德镇市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召开的直八运输型直升机设计定型审查会(闭幕式)上,直八通过设计定型审查。直八运输型直升机设计定型审查会议于11月10日在三七二厂隆重开幕,参加会议的有74个单位的领导,专家的代表共150多名。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听取了  相似文献   

5.
针对一起罕见的直八型直升机滑油泵故障,通过理论分析和合理推测,找到了故障根源并进行了排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以避免此类故障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6.
于友民 《飞行试验》1995,11(2):33-37
本文比较详细完整地论述了直八运输型直升机(简称直升机)通风加温系统性能验证试飞情况,文中给出了主要试飞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直八机通风加温系统工作可靠其性能满足设计要求,试飞方法和测试技术可供其它直升机通风加温系统试飞时参考。但仍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
“超黄蜂”直升机飞行事故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黄蜂"发生的一起严重飞行事故,理论结合实践,从影响直升机飞行状态的关键系统和动部件入手,探讨飞行事故原因,分析了由于空中出现意外情况,飞行员操纵不当,直升机进入涡环,飞行员不自觉改出涡环,迫降失败。本事故的教训对"超黄蜂"(或直八)、"海豚"(或直九)直升机的飞行和维护保障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技成果     
景航公司直八锻件通过鉴定评审中航二集团景航锻铸公司生产的直八型直升机尾桨毂壳体锻件于11月4日通过国产化鉴定评审。尾桨毂壳体锻件是直八关键的动部件,曾长期以来依赖进口。景航锻铸公司2002年承接该锻件生产任务后,利用10吨模锻锤和6300吨热模锻压力机,配合采用特殊工艺方案,生产出了合格的尾桨毂壳体锻件。经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加工,六O二所疲劳试验,尺寸精度和性能完全达到了法国进口锻件水平,满足了装机要求。ARJ21飞机长周期件发图圆满成功10月28日,中国民航总局适航司在中国一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召开了结构图样适航审查…  相似文献   

9.
1995年总目录     
文章题目作者期号·专稿·直八型直升机技术特点直八运翰直升机设计、试脸技术攻关直升机专业分会成立十周年回顾抓时机,创佳绩.奋力拼搏一一中国直升机型号 研制的十年(1985~1995)最近十年来国外直升机技术的若干进展沈亨业王维贤王适存、朱于沈亨业朱生利口..二曰.几劝..一月.,︸·学术探讨·直升机旋翼结构代化设计研究综述顾元宪、程耿东、z气以一斜攻击直升机研制中的经脸教训TBZ一1 1 7A发动机延长日历时限决策支持系统饭金件允许分块制造综合优化问题直升机气动设计有关问题分析直升机发动机红外抑制器弯曲混合管引射掺混效 果试脸…  相似文献   

10.
由三七二厂和六○二所共同研制的直八机,于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一日在景德镇首飞成功。 当天下午,雪霁天晴,阳光灿烂。试飞机场白雪皑皑,彩旗飘舞,人群云集。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叶正大、航空工业部副部长王昴、江西省委副书记刘方仁等领导同志以及有关兄弟厂所院校的领导、专家、教授观看了试飞。中央各大新闻单位驻江西省记者、江西省和省属市新闻单位的记者也前来采访。三时许,三颗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顿时,机声轰鸣,一架草绿色的大型直升机徐徐上升,紧接着就干脆利落地完成一个又一个的规定飞行科目——悬停、横飞、侧滑、盘旋……,然后按时、准确、安全地返回地面。 直八是单桨式带尾桨的大型直升机。该机具有飞行性能较好、使用寿命较长、飞行安全、操纵容易、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可广泛用于运输、巡逻、通讯联络、救护等;加装适当的装备后,还可适用于地质勘探、测绘、森林灭火和架设高压线等方面;又能改装成客机。 直八的诞生,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装备,同时也缩短了我国与国外直升机技术的差距。  相似文献   

11.
直升机旋翼功率传递系数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确定直升机平直飞行时旋翼功率传递系数的方法;首先,通过飞行力学中的配平计算得到直升机在不同飞行速度下旋翼和尾桨的需用功率;然后,用试飞实测方法确定除旋翼和尾桨外的功率损耗;最终,得到直升机在不同飞行速度下的旋翼功率传递系数。结果表明:由于旋翼、尾桨的需用功率由飞行力学的配平方法得到,能合理地反映飞行状态和直升机尾部构型等影响因素,加上除旋翼和尾桨外的功率由试飞实测得到,因而文中所述的直升机旋翼功率传递系数能更准确地反映直升机的功率传递关系。  相似文献   

12.
阐明了在现有的直升机性能计算中,旋翼功率传递系数总是假定为常数,这种处理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文章详细地介绍了从飞行力学的角度来确定直升机平直飞行时的旋翼功率传递系数。首先,通过飞行力学中的配平计算得到直升机在不同飞行速度下的旋翼和尾桨的需用功率;然后,用试飞实测方法确定除旋翼和尾桨外的功率损耗;最终,得到直升机在不同飞行速度下的旋翼功率传递系数。认为:由于旋翼、尾桨的需用功率由飞行力学的配平方法得到,其结果能合理地反映飞行状态和直升机尾部构型等因素对它们的影响,加上除旋翼和尾桨外的功率由试飞实测得到,因而文中所述的直升机旋翼功率传递系数能更准确地反映直升机的功率传递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以共轴刚性双旋翼直升机为研究对象,对其飞行性能展开研究。首先,建立了考虑双旋翼间干扰、旋翼以及机身对尾推的干扰、旋翼对机身及尾翼干扰的直升机飞行力学模型。其次,建立了共轴刚性双旋翼直升机需用功率计算模型,以X2直升机为算例,计算了其配平状态下的需用功率,并用文献中的试验数据对需用功率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然后,建立了发动机功率与耗油率模型以及直升机飞行性能计算模型。最后,计算并对比了X2直升机带推力螺旋桨模式和纯直升机模式下的飞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带推力螺旋桨模式的直升机飞行性能优于纯直升机模式的飞行性能。  相似文献   

14.
发动机是直升机动力的来源,发动机功率故障直接影响着直升机的正常运行和飞行安全。本文阐述了AS332直升机发动机功率故障警告系统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致发动机功率故障的常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故障处理方法和维护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岁月的长河中,景德镇一直以盛产瓷器著称于世。自进入 90年代以来,随着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的迅猛发展,景德镇又因拥有昌河直升机和汽车城而进一步名扬天下。 昌飞集团公司始建于 1969年11月。当时2000多名建设者怀着建设大三线的雄心壮志,从哈尔滨、西安、南昌、福州等地汇聚到江西景德镇,在一片荆棘丛生的红土地上开始了直升机厂的建设。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昌河人凭着对祖国航空事业的执着情感,发扬“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昌河精神,在直升机科研生产的道路上攻克了一道又一道工艺技术难关,相继把直八型机、…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螺旋桨和机翼对双螺旋桨推进构型复合式直升机的飞行性能影响,在已有的直升机飞行性能模型基础上耦合螺旋桨和机翼气动模型,建立了该型复合式直升机配平模型。以X-3构型直升机为样例,通过加装螺旋桨和机翼组成不同的配置,给出了直升机各操纵量和姿态角的变化,并通过控制气动部件为复合式直升机提供推力和升力的不同配比,分析直升机的需用功率和升阻比变化。结果表明:机翼对复合式直升机升阻比的提升较为明显,且能有效减小总距和横向周期变距;前飞速度大于一定速度后,螺旋桨对复合式直升机需用功率的降低和对升阻比的提高才开始显现;同时配置螺旋桨和机翼,并合理分配推力和升力,可有效降低整机的需用功率,进而提升复合式直升机飞行性能。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了UH-60A直升机六自由度非定常、非线性气动力模型以及完整的直升机/涡轴发动机非线性综合仿真模型。使用增广LQR方法设计了直升机飞行控制器,包线内大量仿真结果及与 控制器效果的对比表明该控制器解耦性能、指令跟踪性能优越,鲁棒性强。此外,该控制器设计过程简单和调参方便。借助上述综合仿真模型研究了发动机闭环系统与直升机的功率匹配关系,数字仿真表明,发动机能够满足直升机机常规飞行任务下的功率需求,功率涡轮转速下垂量满足直升机飞行操纵品质规范(ADS-33E)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独立桨距控制对直升机飞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晨  韩东  杨克龙 《航空学报》2018,39(10):222075-222075
为研究旋翼独立桨距控制对直升机飞行性能的影响,在已验证的直升机性能分析模型基础上,以UH-60A直升机为样例,通过输入不同阶次、幅值和相位角的独立桨距,分析直升机的需用功率和升阻比变化,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旋翼桨盘内迎角和阻力系数的分布,探讨了独立桨距控制提升直升机性能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高速时,2阶和3阶的独立桨距控制可降低旋翼需用功率、提高直升机的升阻比,但提升效果有限,直升机起飞重量较大时,效果更明显;2阶耦合3阶的独立桨距控制对旋翼性能的提升效果比单独的2阶或3阶桨距输入更好,样例直升机的需用功率最多降低了4.5%,4阶的独立桨距输入则不利于提升旋翼性能;输入独立桨距后,旋翼桨盘迎角分布改善,后行侧迎角减小,有利于推迟失速,桨盘的后行侧的阻力系数减小,可有效降低旋翼的需用功率,提升直升机飞行性能。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了UH-60A直升机六自由度非定常、非线性气动力模型以及完整的直升机/涡轴发动机非线性综合仿真模型.使用增广LQR方法设计了直升机飞行控制器,包线内大量仿真结果及与H控制器效果的对比表明该控制器解耦性能、指令跟踪性能优越,鲁棒性强.此外,该控制器设计过程简单和调参方便.借助上述综合仿真模型研究了发动机闭环系统与直升机的功率匹配关系,数字仿真表明:发动机能够满足直升机机常规飞行任务下的功率需求,功率涡轮转速下垂量满足直升机飞行操纵品质规范(ADS-33E)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直升机/涡轴发动机的最经济运行,开展了直升机/发动机系统最经济旋翼转速综合优化方法研究。首先,建立简化的直升机需求功率性能计算模型与涡轴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共同构成直升机/发动机综合系统性能计算模型;其次,围绕通过可变动力涡轮转速实现变旋翼转速方式,分别以最小直升机需求功率优化与最低发动机燃油流量为优化目标,进行最经济旋翼转速离线优化,并对比分析两种优化模式对直升机/发动机系统综合性能的影响,揭示不同工况对最经济旋翼转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变动力涡轮转速下,优化直升机需求功率未必等同于优化直升机/发动机的总体性能,而桨叶固有的失速与压缩特性,会限制进一步实现直升机最经济运行的能力。此外,采用变动力涡轮转速实现变旋翼转速,几乎不影响压气机与燃气涡轮的工作线,沿着相同的工作线运行可获得更经济的直升机/发动机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