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民航地空通信方式中,甚高频(VHF)电台以其较好的话音通信质量在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对空广播等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民航地空通信中最主要的通信手段。本文结合实际工作,针对民用航空甚高频(VHF)电台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两种干扰:互调干扰、民用大功率电台干扰进行浅显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以所维护的甚高频设备发生的干扰为例,分析了产生干扰的原因,并就如何有效防治进行了探讨。当前民航业发展迅速,飞行流量不断增加.对管制部门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作为管制指挥基本保证的对空通信至关重要,对其通信质量提高.通信覆盖范围扩大、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的需求就显得尤为突出。空管部门地空指挥通信主要以甚高频(VHF)地空话音通信为主,同时甚高频(VHF)地空数据通信也是主要通信方式。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各类无线电台(站)、广播电台数量快速增长,电磁环境日趋复杂,导致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遭受  相似文献   

3.
为达到区域和航线的甚高频覆盖,中国民航建设了“八五”、“九五一期”、“九五二期”甚高频遥控台。遥控台的功能包括地空话音通信、收发信机控制及传输线路选择等,其中,清晰、可靠的地空话音通信是最根本的要求。根据各地使用情况来看,话音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很好,有的一般,  相似文献   

4.
常规甚高频(VHF)通信系统受视距传输的影响,作用在350公里(200海里)左右,而高频(HF)通信因受大气电离层为时变参数系统的影响,话音通信效果欠佳。为解决三亚情报区特别是远距离洋区内实施雷达监控下程序管制对空通信的要求,国内首次选用延伸距离(Extended Range)的定向VHF通信系统,VHF对空信距离可达650公里(9000米高空),解决了三亚情报区对话音通信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中,管制员与飞行员之间主要通过地空语音通信来传送与飞行相关的控制指令和其他消息。由于通话质量稳定可靠、话音质量较高,甚高频通信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地空语音通信手段,但受视距传播的限制以及地形的影响,一个较大扇区的通信通常难以用单个台站来实现与保障,实际中采用同频异址的多收发机,即VHF遥控系统的方式来达到整个航路的VHF覆盖。多路同频异址话音信号可以通过人工比选或自动比选的方式进行选择。人  相似文献   

6.
杨新喜 《民航科技》2006,(2):25-26,28
哈尔滨VHF地空甚高频遥控通信系统担负着黑龙江省区域航路的指挥调度作用。其区域共设有齐齐哈尔、牡丹江、黑河、北安、海青、佳木斯六个遥控台。保障着包括极地Ⅳ航路和北美航线在内的航线上飞机的飞行安全。因此,VHF地空甚高频遥控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哈尔滨区域航路飞机飞行安全的保证,也是我们维护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张朝腾  郭丽 《民航科技》2002,(1):34-34,41
本文介绍以民航二所SSU-800为核心交换单元、英国PAE公司VHF电台为收发信机所组成的甚高频地空通信系统,供同行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8.
HowtoCarryoutADSTestwithHFDLinWesternChina一、需求在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地形复杂、投资短缺等多方面的原因,现行的陆基通信、导航和监视设施的建设还很不完善,目前只有数量非常有限的一、二次航管雷达、甚高频(VHF)和高频(HF)话音通信台以及航路导航站;而且雷达和VHF的作用范围为视距,约200海里(360公里),若采用雷达监视、VHF和陆基导航站实现所有航路和空域的覆盖,需要建立大量的地面站,这在多高山和飞行量不很繁忙的西部地区既不现实也很难实现。因此,解决西部地区的通信和监视,只有采用HF话音位置报告比较…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航地空数据链的建设、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概况在空地通信系统发展的初期,系统主要传送话音数据。此时,空地通信采用甚高频(VHF)空地通信系统和短波(HF)通信系统。但空地话音通信并不是一个功能完善的系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话音传送速度慢;其次,话音通信的质量不稳定;再者,话音通信容易出错;最后,系统中只传送  相似文献   

10.
罗翔 《民航科技》2007,(1):44-45,47
随着甚高频(VHF)通信台站建设项目的增多,在工程建设中如何做得更细,做刭更好成为技术人员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设备维护的角度,针对甚高频通信台站建设中的天馈系统、综合布线、信号传输以及防雷等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罗翔 《民航科技》2007,(3):17-19
甚高频(VHF)共用系统是全国民航空管地空通信的主要保障设备,为了给管制部门提供可靠稳定的地空通信保障,必须确保甚高频共用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从设备维护的角度,针对成都R&S8信道共用系统的运行情况,谈谈自己在维护工作中的一些观点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作为民用飞机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以下简称VHF)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VHF通信天线不仅辐射和接收电磁波,还要进行能量转换。VHF通信天线的设计直接影响通信中射频能量的分布,进而影响通信质量和飞行安全。简要介绍了VHF通信系统,并在给出VHF通信天线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VHF通信天线的设计过程,最后总结了VHF通信天线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甚高频(VHF)地一空通信遥控系统进行介绍及展望。  相似文献   

14.
郭丽 《民航科技》2002,(4):34-35
本文介绍了VHF地-空通信的发展发展和现状,并结合这些情况,提出对现有liu98rc VHF地-空遥控通信设备的一些改进设想及实现这些功能需考虑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民用飞机进行可靠的空地、空空通信,对飞行安全尤为重要。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简称VHF)通信系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航空通信方式,VHF通信系统通过与机上音频系统交联实现飞机与外部的语音通信,通过与机上数据链系统交联实现飞机与地面的数据链通信。如何确保民用飞机VHF通信系统可靠、稳定地工作,一直是型号设计和适航部门关注的重点,也是型号设计的难点。首先从VHF通信系统的功能定义出发,提出了VHF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而提出了VHF通信系统的性能要求,最后重点阐述了VHF通信系统的机上设计要求以及系统功能验证过程,对型号设计和工程排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民用飞机进行空地、空空通信的重要手段,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以下简称VHF)通信系统提供飞机与地面塔台、飞机与飞机之间进行双向语音和数据通信。为保证VHF通信系统能在整个飞行过程中提供高可靠、清晰的语音和完整的数据,如何全面地对民用飞机VHF通信系统的测试对型号适航取证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分析了民用飞机VHF通信系统在适航安全方面的重要性,然后介绍了VHF通信系统应符合的适航要求,最后总结了VHF通信系统的导线综合测试、天线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n,以下简称VSWR)测试、系统功能测试、天线方向图测试、机上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等完整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昕 《江苏航空》2010,(1):41-42
<正>飞机通信寻址和报告系统简称为ACARS(Aircraft communication addressing and reporting system),是一个可寻址的空/地数字式数据通信网络,通过机上第三部甚高频通信系统(VHF)实现空地之间的数据和信息的自动传输交换,使飞机作为移动终端与航空公司基地相连接,从而加强航空公司对飞机的监控能力和指挥能力,在维护、运行和商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现在大多数民航客机所必须安装并保证其工作正常的电子设备之一。  相似文献   

18.
AnAnalysisoftheDifferencesbetweentheTwoKindsofGround-to-airDataLinkandtheSystemTransformation一、前言为适应地空通信的需要和航空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国民航于1998年完成中国民航地空数据通讯网第一期工程建设,实现了我国东部地区高空航路和主要机场的地空甚高频数据通信覆盖。并正式向国内外民用飞机提供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1月份,在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刘剑锋局长又明确提出,要求1999年底完成具有能提供全国绝大部分航路和大部分机场覆盖能力的中国民航地空数据链二期工程的建设。此项建设工程的完…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民航己建甚高频(VHF)通信系统,并针对三大区域管制中心VHF遥控通信系统的建设分析了民航VHF遥控通信系统、比选、延时、内话接入的集成方法和应用模式,分析了区域VHF覆盖的问题.对民航vHF通信系统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对VHF遥控台站建设和保障运行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民航地面管制员与飞机的通信是通过甚高频(VHF)收发信机实现的,VHF在空中的传播是直线传播,受地形地物的影响较大,本场甚高频设备的覆盖受到一定的限制,存在盲区。为了弥补VHF存在的盲区,实现整个管制区内的信号覆盖,满足不断增长的管制需求,建设VHF遥控台势在必行。本文以昆明管制区域的VHF遥控台建设为例,介绍了VHF遥控台信号流程,并对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