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介绍美国从法国引进的一种三维自动编织技术,其在美国的商标为AUTOWEAVE(“自动编织”)。这种独特的编织技术是由法国的BSA公司在1972年开始研制的,研究经费由法国原子能总署(CEA)提供。1983年,BSA和CEA批准美国的AVCO公司引进这种编织工艺。1986年,在该公司的ASMT厂房里安装了BR900型和BR2000型两台编织机。 这种自动编织技术用便宜的泡沫塑料芯模制造三维预制件,而且它只需要很少量的手工操作。制造预制件时用的径向增强物是一种独特的螺旋棒,这种棒在制造时是边制边切,同时以每秒一根的速度插进泡沫塑料芯模中,轴向和环向增强物分别以每秒381mm和每秒转一下的速度布入径向通道中。迄今,已用这种编织技术生产出了各种准网状特型的三维预制件。 业已证实,同目前水平的三维制造技术相比较,使用自动编织工艺生产预制件,可使成本下降1/3,并可使生产时间缩短1/2。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技术近期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情况。首先,介绍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及其力学性能;其次,对近年来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几何分析模型及其力学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最后,论述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应用中所面对的问题,并讨论了三维编织材料优势及其对结构性能可能的改善与应用领域扩展。  相似文献   

3.
三维编织与层合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研究利用相同碳纤维、基体和相同制备工艺(RTM)加工的三维多向编织和层合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四种三维多向编织结构分别利用三维四向、三维五向、三维六向和三维七向编织工艺制备;三种层合复合材料利用帘子布制成,分别为0°单向板、90°单向板和层合板[0/(±45)2/90]2s。采用相同的拉伸、压缩和剪切试验方法对各类试样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三维编织试样相比,0°单向板的拉伸和压缩性能最高,而其他层合试样的各项性能均较低;对于编织试样,编织角越小,纵向拉伸和压缩性能越高,剪切性能越低;编织结构也是影响编织试样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同时,对试样的破坏模式也进行了讨论,发现编织结构和编织角是影响材料破坏模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蠕变行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编织结构、不同编织角、不同纤维体积含量和不同应力水平下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试件进行了蠕变测试实验,研究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蠕变性能.结果表明,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蠕变性能低于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编织角小的材料抗蠕变性能较好;纤维体积含量高的材料抗蠕变性能较好.并且材料所受应力水平越高,蠕变速率越高.此外,还表明幂指函数可以较好地拟合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蠕变曲线.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三维全五向编织预制件的渗透率数据,并研究其随编织工艺参数变化的规律,基于三维全五向编织复合材料内部单胞细观结构和编织预制件孔隙的双尺度特点,建立了用于进行编织预制件渗透率仿真计算的模型。施加周期性边界条件,利用Fluent的两相流模型,对三维全五向编织预制件沿轴向和垂向的树脂填充过程进行仿真计算,获得了不同编织角下预制件的轴向和垂向的非饱和渗透率。同时利用径向法实验对不同编织角的三维全五向编织预制件的渗透率进行了测量。将实验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两者的渗透率随编织角变化趋势一致,实验值与计算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三维编织结构复合材料的编织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维编织技术是近几年新兴的用于制作复合材料的纺织技术,它具有两大特点:第一,三维编织是三维四向的整体结构,使织物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第二,工艺原理简单。这两大特点使三维编织技术在复合材料领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利用三维编织工敢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规则形材、异形材的预制品;可以采用混编,分层编织方法提供不同性能的材料,三维异形整体编织技术为不同形状,不同性能要求的复合材料提供了实现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航天装备面临着越来越严苛的热环境,对防热材料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三维编织碳/酚醛复合材料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烧蚀防热材料,并且得益于三维编织预制体的特殊结构而具有极佳的可设计性,能够实现防热-结构一体化要求,随着编织工艺和成型工艺的不断发展,三维编织碳/酚醛逐渐成为航天领域热防护系统理想的候选材料。本文从三维编织碳纤维预成型体、酚醛树脂基体、成型工艺、复合材料耐烧蚀性能四个方面总结了三维编织碳/酚醛复合材料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限微元方法分析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模量与强度.提出了基于计算机模拟实验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分析模型,利用Visual C++6.0实现了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以四种织构纤维编织体(2.5D,三维四向,三维五向,三维六向)增强的SiC基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织构纤维编织体损伤给复合材料结构带来的影响,并从纺织学角度分析此种现象.结果表明,2.5D织构纤维编织体结构整体性较好,在表层纤维受损的情况下,依旧保持良好的三维整体性,所制备复合材料抗损伤性良好.而三维四向、三维五向和三维六向织构纤维编织体结构整体性较差,在表层纤维受损的情况下,纤维编织体的整体性遭到致命破坏,复合材料出现低应力断裂,抗损伤性很差.  相似文献   

10.
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根据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模型,分别假设编织纱线和轴纱具有六边形和正方形横截面,建立了计算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设定合理的边界条件,计算了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横向和纵向热传导系数,并与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热传导系数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编织角和纤维体积含量对热传导系数的影响规律.此外,还确定了材料内部的温度、热梯度及热流量的分布,为材料热力耦合问题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被大量用于航空结构设计,在航空服役过程中需承受各种复杂载荷。测量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内部原位应变,将其应用于建立材料失效预警系统和结构强度设计。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内部埋植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和在材料表面粘贴应变片,同时测量结构内部和表面原位应变。构建均质模型和细观结构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内部原位应变场分布,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试验测量结果吻合性较好。发现在准静态单轴拉伸载荷作用下,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不同位置原位应变值产生变化。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轴向正中间截面应变分布较为均匀;内单胞处原位应变略大于面单胞处原位应变(最大差值约0.08%);外表面原位应变大于面单胞处原位应变(最大差值约0.1%)。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航空结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并合理使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不同位置的应变值,使材料设计和利用效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三维编织T300/环氧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及破坏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不同编织角、不同纤维体积含量、不同编织结构的三维编织T300/环氧复合材料进行了三点弯曲试验,获得了这些编织复合材料的主要弯曲力学性能,分析了不同编织工艺参数对材料弯曲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试件断口进行了宏观及扫描电镜观察,从宏、细观角度研究了材料的变形及其破坏机理.结果表明,三维编织T300/环氧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弯曲力学性能,弯曲载荷-挠度曲线呈现明显的线性特征;编织角、纤维体积含量及编织结构对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有较大影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弯曲破坏机理与编织工艺参数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夏彪  卢子兴 《航空学报》2011,32(6):1040-1049
根据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分别建立了三维四向和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周期性的非绝热温度边界条件和位移边界条件,计算了三维四向和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整体等效热传导系数和热膨胀系数,计算结果同已有文献相比与实验值符合得更好.在此基础上,迸一步研究了编织角、纤维体积分数、编织结构等参数对材料热物理性...  相似文献   

14.
三维五向碳/酚醛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及破坏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不同编织角、不同体积含量的三维五向碳/酚醛编织复合材料进行了纵向(编织方向)拉伸实验和横向拉伸的对比实验,获得了这些编织复合材料的主要拉伸力学性能。实验后对拉伸试件的断口进行了照相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材料的变形及其破坏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编织角仍是影响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拉伸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并且复合工艺的质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此外,发现三维五向碳/酚醛编织复合材料的横向拉伸与纵向拉伸具有完全不同的破坏机制。  相似文献   

15.
编织结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分析编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修正的经典层合板理论为基础,首先对三维编织织物结构进行分析,考虑厚度方向的效应,采用三维应力-应变分析,预报编织结构复合材料的有效弹性模量;同时,进行了编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理论预报和试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6.
正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是指采用三维编织技术获得具有整体结构的预制件,并通过一定的加工成型方法与基体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相较于传统层合复合材料,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层间性能更加优异,抵抗分层和冲击损伤的能力更强。然而,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在实际使用中不可避免地会暴露于复杂的外部环境中,疲劳载荷和极端的温度、湿度、辐射等因素会使得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急剧下降,从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在这些因素中,  相似文献   

17.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是与细观结构密切相关的,本文在深入研究编织纱线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讨论了三维编织结构的单元体模型,并推导了编织工艺参数和几何结构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通过实验验证,证明了关系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等效热特性数值分析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采用“米”字型枝状胞体有限元模型和试验方法对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整体等效热膨胀系数和等效热传导系数进行了分析并将计算结果和试验值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枝状胞体模型能较为真实的反映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结构构形;有限元方法在分析热膨胀、热传导方面具有较好的精度;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编织方向的热膨胀系数随着纤维体积比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编织角的增加而减小;热传导系数随着纤维体积比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编织角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三维编织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比较和分析研究 ,客观地评价了三维编织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纤维表面编织角、纤维体积分数和纤维束细度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热传导性能是其重要的物理性能之一。根据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细观单胞模型,建立其热传导性能的宏细观多尺度模型,包括等效热传导系数的均匀化模型和温度场分布的多尺度模型;基于宏细观多尺度有限元算法,计算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等效热传导系数,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研究编织角和纤维体积含量对热传导系数的影响规律,并确定材料内部的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等效热传导系数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细观单胞模型能较为真实地反映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结构构形,宏细观多尺度方法能有效预测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热传导性能,并且能有效捕捉材料内部的局部振荡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