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物理—化学相分析和差热分析法研究了硅对Ni-Cr-Co-W-Al-Ti-Nb-Hf-C系合金结晶时的相成份变化及相变过程的影响,合金中硅含量由0.05%增加至0.4%,引起不等轴共晶γ-γ′析出分量的增加,并从熔融合金中补充析出以HfC为基的Me_C和MeC型碳化物。在高温等温持久及蠕变条件下,硅引起碳化物转变,加剧了γ′-相的凝聚,这样就降低了合金的寿命和瞬时塑性。  相似文献   

2.
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镍基高温合金K465在1530-1540℃下进行1-10min熔体处理后碳化物尺寸、分布以及枝晶杆区γ'相尺寸、形态立方化效果的变化,并研究了其对合金室温拉伸性能和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熔体处理5-7min能减小碳化物和枝晶杆区γ'相尺寸,改善碳化物分布和γ'相立方化程度,而使合金得到良好的室温塑性和高温持久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新型高温渗碳不锈航空齿轮钢圆柱齿轮为研究对象,采用国标GB/T 14230-1993规定的"B试验法"开展了齿轮弯曲疲劳试验,并对轮齿的断裂的失效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存在三种造成轮齿断裂失效的诱因:表面碳化物、表面缺陷和内部碳化物.其中,表面碳化物对轮齿弯曲疲劳寿命的影响比内部碳化物和表面加工缺陷都要严重.当...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稳定热处理期间8Cr4Mo4V钢的组织转变及尺寸变化规律,采用热膨胀仪和差热分析仪测定经淬火和回火处 理后的8Cr4Mo4V钢升温期间相变引起的尺寸及热流变化特征,分析了稳定热处理期间钢的相变特征,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稳 定处理后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在8Cr4Mo4V钢淬火后的回火升温期间,马氏体回火相变温度为132~243 ℃,残余奥氏体转变温 度为215~303 ℃,马氏体分解为铁素体+碳化物的温度为278~420 ℃。随着稳定处理次数的增加,8Cr4Mo4V钢中的马氏体发生回 火转变的温度及马氏体分解为铁素体+碳化物的温度逐渐升高,钢中亚稳相的稳定性增加。当进行3次稳定处理后,未检测到钢 中发生马氏体回火相变,而马氏体分解为铁素体+碳化物的相变仍然存在。微观组织观察表明,随着稳定次数的增加,钢中析出的 碳化物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5.
含磷IN718合金高应变速率下超塑性变形行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含0.022%磷的IN718合金在高应变速率(5×102~4×10-1s-1)下的超塑性变形行为及机制.在试验条件下,合金的拉伸延伸率均超过100%,具有超塑性变形能力 随应变速率升高,延伸率降低至139%,试样颈缩严重,呈针尖状“点式”断口,断口附近晶粒组织明显细化,并存在与拉伸方向平行的纵向裂纹,碳化物对塑性变形的阻碍作用是裂纹形成的重要原因.当变形速率为5×10-2~10-1s-1时,IN718合金的超塑性变形机制为动态再结晶;当变形速率为2×10-1~4×10-1s-1时,动态再结晶仍为主要变形机制,但孪晶开始形成并起重要的协调变形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详细论述了不同锻造工艺对1Cr16Co5Ni2Mo1WVNbN钢的金相组织、室温拉伸冲击性能、450℃拉伸性能和持久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锻造工艺对合金室温和450℃拉伸性能、持久寿命影响不大,变形量的增加有利于细化晶粒和一次碳化物NbC的尺寸减小,在1120℃~1160℃始锻温度、40% -60%变形量条件下锻造合金室温冲击韧性处于较高水平.该合金的最佳锻造工艺参数为:1140℃下锻造,变形量50%左右.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种含微量(0.015%)碳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热处理和持久过程中的碳化物演化机制以及各种碳化物对合金持久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有少量碳的合金在枝晶间区域形成少量的MC碳化物;部分MC碳化物在合金热处理和持久试验过程中发生了由MC向M6C的碳化物转变;在较高温度的持久实验过程中,有立方形的二次M6C碳化物析出,在较低温度下,有二次M23C6碳化物共格析出,两者都起到阻碍位错运动的作用.与基体合金相比,含微量碳的单晶高温合金的持久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8.
对DZ22及其不含Hf的改型合金用快冷和缓冷两种凝固工艺制备出定向凝固试样,在760℃和1.0~1.4%总应变条件下测定其低周疲劳(LCF)性能,用光学金相、定量金相及扫描电镜观测了试样原始组织、疲劳过程组织的变化以及断口特征。结果表明:加Hf显著提高了合金的LCF寿命,缓冷凝固则严重损害合金的LCF性能;LCF裂纹大多产生于疲劳寿命的后半期,主要出现在柱晶界、枝晶间、滑移带界面以及MC碳化物处;滑移带的出现是LCF损伤的先兆,在滑移作用下MC碳化物群体开裂并向周围扩展留下疲劳条痕,是这类合金中温LCF断裂的重要特征。本研究还讨论了减少或细化碳化物对延长LCF寿命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简讯     
装有两台CFM56-7B发动机的新一代波音737-700于1997年2月9日圆满完成了首次飞行。首次飞行持续了3小时35分钟,期间发动机性能良好。CFM56-7B发动机比目前的CFM56-3油耗低8%,两次拆装挂机之间的平均周期比目前的CFM56长20%,维修费低15%。预计首架737-700将于今年10月投入美西南航空公司的航线运营。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与 K41 8B合金细晶铸件组织和性能的关系 ,结果表明 ,合金组织中的γ′相大小和晶界上次生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对中温持久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提出了 K41 8Β合金细晶铸件合适的真空热处理制度为 :1 1 80℃ / 2 h,AC 93 0℃ / 1 6h,AC  相似文献   

11.
GH230合金在不同温度长期时效过程中发生的组织演变有:初生M6C碳化物的退化和晶界二次M23C6碳化物的析出和晶界迁移.其中,部分晶界碳化物呈胞状析出,这种胞状形态是一种亚稳态,随着时效温度升高或时间延长,胞状形态将向颗粒状转变.此外,在有应力作用下,胞状碳化物析出数量明显减少.在800℃/1000h时效条件下,合金...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微观结构对718合金蠕变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对两种不同晶粒尺寸和三种不同碳化物分布的试样在650℃进行蠕变裂纹扩展试验。结果表明晶粒尺寸和碳化物结构显著影响蠕变裂纹扩展速率,蠕变裂纹扩展速率与晶粒尺寸成反比关系。碳化物成排且平行于裂纹试样的蠕变裂纹扩展抗力显著低于碳化物成排且垂直于裂纹的试样,更低于碳化物细小且均匀分布的试样。蠕变裂纹扩展速率与晶粒尺寸的反比关系归因于晶粒尺寸的增大使扩散路径增长,从而导致了微裂纹萌生和长大时间的增加。微观结构对718合金蠕变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用蠕变裂纹扩展机理的三阶段模型给予了很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1.引言 奥氏体晶粒和碳化物颗粒大小是影响轴承钢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细小的奥氏体晶粒可以提高轴承钢的强韧性,特别是碳化物颗粒的细化可以成倍地提高轴承的接触疲劳寿命。轴承套圈通常的制造工艺使零件的晶粒度一般为9级,碳化物颗粒尺寸为0.5~0.7μm。此组织  相似文献   

14.
使用体视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其能谱仪对GH536焊接接头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固溶态GH536由γ基体、大量M6C及少量M23C6组成;焊后,大量M6C在晶内弥散析出,在晶界和孪晶界上不连续析出,原有的碳化物长大。热影响区分为三个区域:靠近母材处,存在粗大"岛链状"碳化物;中部,部分碳化物重新固溶入基体,存在"网链状"碳化物;靠近熔合线,存在碳化物贫化区。焊缝处碳化物在晶界和枝晶间析出,从边缘到中心逐渐凝固:初始阶段,组织为非外延式生长的胞状晶,生长方向垂直于熔合线;中间阶段,组织转变为柱状树枝晶,且越靠近焊缝中心,晶粒尺寸越大;中心为粗大的等轴状树枝晶。焊接过程中,焊缝金属中各元素未损失。  相似文献   

15.
微量元素C和Mg对一种镍基高温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微量元素C,Mg含量的调整,来研究C,Mg元素对一种镍基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含量不足时,合金组织中碳化物数量少,在合金组织中分布不均匀,合金持久性能较低;而适量提高C含量,碳化物均匀分布,持久寿命明显提高.Mg元素含量低时,不影响合金的组织,合金的力学性能没有明显改变;而当Mg含量过高时,晶界碳化物粗大,合金冲击韧性aK值较低,拉伸塑性也降低;当加入最佳Mg含量时,碳化物得到充分细化,晶界碳化物呈粒状分布,合金的aK值和拉伸延伸率δ值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航空发动机球轴承外圈滚道发生的剥落故障,利用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设备对剥落外圈滚道表面进行宏、微观 观察和分析,明确故障外圈的剥落性质为滚动接触疲劳。在滚道剥落起始位置存在严重的碳化物偏聚现象,在未剥落区存在大量由 于基体碳化物脱落所致的麻坑,在滚道表面局部可见机加过程中混入的氧化铝颗粒,导致表面划伤和剥落。经分析表明:碳化物偏 聚及残留的氧化铝颗粒是引起轴承外圈剥落的主要原因。建议在原材料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碳化物的形状、尺寸及分布状态,避免 碳化物偏聚,同时在机加过程中优化磨削加工、表面清洗等工艺,消除滚道表面残留的氧化铝颗粒。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ESCA及电子显微分析方法研究了预处理Rene’95粉末表面的成分及析出相情况。预处理后粉末表面出现大量ZrO_2析出。雾化粉末表面的M’C碳化物在原位转变成MC。在粉末表面上还有大量二次碳化物,这些碳化物依附表面氧化物生核长大。预处理不能减少表面析出相数量,也未改变表面析出相的类型。  相似文献   

18.
K002和K19H合金组织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比地研究了两种低铬-高钨系列的铸造镍基高温合金的铸态显微组织,在850~1100℃范围内热暴露1000~3000小时后的相析出规律,显微组织和微量相的变化及铝化物涂层的蜕化。 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合金具有高的组织稳定性,标准成份的合金在所有热暴露条件下不析出TCP相,经1050℃/1000小时后K002和K19H合金中微量相总量只分别增加了89%和18%。 提出了下列反应:由于上述反应夺取γ中残余的碳,抑制了M_6C和M_(23)C_6的形成。 此外,在K19H的MC碳化物中含有大量Nb使MC稳定,因此减缓了下列反应;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详细论述了不同锻造工艺对1Crl6CoSNi2MolWVNbN钢的金相组织、室温拉伸冲击性能、450℃拉伸性能和持久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锻造工艺对合金室温和450℃拉伸性能、持久寿命影响不大,变形量的增加有利于细化晶粒和一次碳化物NbC的尺寸减小,在1120℃—l160℃始锻温度、40%~60%变形量条件下锻造合金室温冲击韧性处于较高水平。该合金的最佳锻造工艺参数为:1140℃下锻造,变形量50%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近年来,金属模具表面渗涂高硬度的碳化物、氮化物已愈来愈广泛,这种方法与先前采用镀铬、渗碳、氮化的模具相比较其使用寿命大幅度地提高.金属模表面渗涂碳化物、氮化物有各种方法.本文介绍众所周知的由日本丰田试验所开发的用熔盐渗涂碳化物方法及渗涂后材料的特性,并着重于此法在金属冲压模上的应用效果分析.二、TD法工艺过程所谓TD法(Toyota Diffusion CoatingProcess),即丰田渗涂法.此法用一简单电炉(如图1),将硼砂和碳化物形成元素混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