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李伟民  张岩  金如山 《航空动力学报》1990,5(2):129-134,187
本文研究了稠液雾对激光散射液滴尺寸测量的影响。采用马尔文激光测雾仪, 用五个内混合空气雾化喷嘴沿激光束排列来组成稠液雾, 由此得出多重散射修正系数的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经验方程, 该方程表示修正系数是遮光率 OBS, 稀液雾状况下的索太尔平均直径 SMDo和稀液雾状况下的 Rosin-Rammler分布的液滴尺寸分布参数 No 的函数, 该经验方程可以非常好地概括试验数据, 可以在实际试验中用于对高遮光率下得出的马尔文测雾仪数据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2.
甘晓华  赵其寿 《航空动力学报》1990,5(2):123-128,187
本文研究了预膜式空气雾化喷嘴的雾化过程, 建议一个液膜 (波)破碎准则, 并结合有关雾化机理的研究结果建立一个雾化模型, 提出了一种称为跟踪 -统计的雾化模型数值计算方法。对喷嘴出口后的液膜破碎形成粒子的尺寸、数目及运动进行跟踪记录及统计, 得出液雾在空间的分布特性。为验证此雾化模型及其计算方法, 计算了一个三元轴对称喷嘴出口后的液雾场。计算及实验符合, 表明了该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气液针栓喷注单元雾化特性和雾化机制,采用背光成像技术和相位多普勒(PDA)系统进行试验研究,获得了雾化模式、体积流量分布、索泰尔平均直径(SMD)分布和速度场随节流水平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液针栓喷注单元雾场形态为扇形雾场,雾化模式为剪切破碎。体积流量沿径向呈单峰形分布,随着节流水平降低,雾场外缘向中心收缩。SMD沿径向呈现递增规律,雾化最好的区域分布在雾场中心和两侧。SMD随节流水平增加而增大。当动量比不变时,节流水平对SMD的分布范围影响很小。针栓头部下方的中心回流区轴向尺寸随着节流水平降低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气泡雾化喷嘴在环形燃烧室上的应用,设计了多喷口泡雾化喷嘴,并在常压下,测量了液雾特性,同时研究了喷口口径及个数对液雾特性和流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喷口气泡雾化喷嘴能产生良好的液雾,喷嘴下游,沿喷嘴长度方向,液雾的SMD及流量分布也较均匀,保持喷嘴压降不变,改变喷口口径及喷口个数,对液雾特性和流量分布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流体控制体法结合质点系动量矩守恒定理,分析了液体的黏性作用对离心喷嘴空心涡尺寸的影响机制,建立了相关理论模型,并给出了喷嘴出口空心涡直径和平均液雾锥角的半理论预测公式.同时,用多组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实验测量数据对该预测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预测公式计算离心喷嘴出口空心涡直径和平均液雾锥角是有效的,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空心涡直径的预测不确定度约为±13%,平均液雾锥角的预测不确定度在-20%~6%之间.   相似文献   

6.
直流互击式喷注单元雾化特性准直接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实现直流互击式喷注单元雾化过程的数值求解并探究结构及工作参数对雾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一种树形自适应加密算法与流体容积(Volume-of-Fluid,VOF)方法实现了雾化过程的准直接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两股射流由喷射到撞击形成液膜,液膜进一步破碎形成液丝、液滴的全过程,获得了液膜的破碎长度、液滴的Sauter平均直径、雾化频率等雾化特性参数。通过将典型算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的有效性,给出了数值求解精度。探讨了撞击波的形成机理,分析了雾场液滴的尺寸分布规律,撞击夹角、孔径比、射流速度、动量比对雾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采用的算法可以实现多相、多尺度雾化过程的数值求解;撞击波的形成是由于两股射流撞击时惯性力的不完全对称导致的;雾场液滴的尺寸分布近似服从Rosin-Rammler分布;撞击夹角的增大与射流速度的提高导致液膜的破碎长度减小,液滴的平均粒径减小,撞击夹角增大雾化频率呈减小的趋势,射流速度提高雾化频率呈增大的趋势;动量比为1而孔径比不为1时会形成凹形液膜,雾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偏斜;动量比主要影响雾场的偏斜程度。  相似文献   

7.
张健  周力行 《航空学报》1989,10(11):573-579
 本文用κ-ε湍流模型和液雾轨道模型,对二维内外函混合加力燃烧室扩压器内有蒸发的液雾两相流动和混合进行了数值预报。其中对气相速度场和温度场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令人满意,液雾两相流的计算结果在趋势上也是合理的,表明本文的模拟方法可用于加力燃烧室性能估算及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本文计算分析了一种双油路混合喷嘴的雾化性能。在压力、或压力/气动雾化过程中燃油形成扩散液膜。当受到气流扰动波的作用时,液膜破裂成为液丝,然后液丝破碎形成液雾。本文试图运用不稳定波的扩散液膜破碎模型求解该雾化过程的液雾平均直径,所得到的计算结果与运用PDPA粒度仪测量的数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杆式声雾化器雾化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杆式声雾化器的流体动力参数和几何参数对其雾化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用印痕法测量液雾尺寸分布特性, 测量误差<±5%.试验结果表明, 声雾化器的SMD与空气压力成反比, 与液体流量成正比, 共振腔尺寸Lδ对SMD的影响最大。液雾分布近似符合R-R分布, 其R-R分布指数范围与大多数喷嘴相同。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研究中,应用相移-多普勒激光粒子分析仪考察了喷雾火焰中的油滴尺寸与速度分布、数密度和容积通量等沿火焰径向和轴向(火焰长度)分布和变化,估算了油滴蒸发(燃烧)常数和油雾燃烧完全度沿火焰长度分布等。  相似文献   

11.
新型气动雾化喷嘴喷雾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行  郭志辉  顾善建 《航空动力学报》1997,12(3):295-298,333-334
对一种新型气动雾化喷嘴的喷雾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该喷嘴的喷雾是由环缝射流和中心旋转射流剪切破碎中心燃油射流而形成。实验用二维激光测速测粒仪对喷嘴下游几个截面上气流和液滴的平均速度和脉动速度,以及液滴的粒度和浓度沿径向的分布进行了测量。研究了中心旋流强度对喷雾的影响。测量结果显示喷雾中心存在低速区和固体涡核,而喷雾边缘具有较高的速度。浓度呈空心分布。喷雾具有很大的湍流脉动。   相似文献   

12.
双级轴向旋流杯气量比对雾化性能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志凯  陈盛  刘冉  江立军  马柱 《航空动力学报》2019,34(12):2656-2662
为探索小状态下改善雾化性能的途径,从调节旋流杯气量分配的角度出发,对不同一、二级气量比的双级轴向旋流杯开展了试验研究,获得了气量比对液滴平均直径、液滴尺寸分布指数以及喷雾锥角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气量比的增大不仅降低液滴平均直径,而且使得旋流杯在较宽的供油压差范围内都具有良好的雾化品质,可实现小状态下雾化性能的改善。旋流杯喷雾锥角随气量比的增大而增大,随供油压差的增大而增大并逐渐趋于稳定。旋流杯总气量恒定时,气量比接近1时的综合雾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3.
应用相多普勒粒度仪研究喷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诸惠民  苏克 《推进技术》1998,19(5):55-65
应用相多普勒粒度分析仪(PDPA)获得了双油路喷嘴详细的喷雾特性。将PDPA测得的空间点数据分别沿扫描径向和所在测量截面积分,得到液滴的线平均和面平均直径。PDPA的线积分数据比马尔文仪测得的线积分值要大;面积分平均直径与液膜波不稳定理论计算的初始平均直径相符合。结果表明,对描写喷雾特性和确定喷雾质量,PDPA是可靠的测量装置。  相似文献   

14.
喷雾液滴速度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激光全息测量技术对两种压力式喷嘴的喷雾液滴速度进行了测量。实验中测量了喷雾场不同区域的液滴速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 喷雾初始区中某一种尺寸液滴的速度和运动角度并不相同, 而是具有一定的速度、角度分布范围, 其取值呈现一定的随机性;在不同轴向位置处, 相应于本文的实验工况, 液滴运动速度和运动角度均随轴向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但对于不同的尺寸, 运动参数的变化程度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直射式双旋流空气雾化喷嘴的雾化效果   总被引:6,自引:12,他引:6  
介绍了一种直射式供油的双旋流空气雾化喷嘴的喷雾性能.该双旋流器采用旋向相反的径向开孔式设计,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喷雾试验,研究了不同空气压力降和气液比工况下液雾的索太尔平均直径(SMD)及分布指数.试验中雾化液体为航空煤油,采用马尔文激光测雾仪测量喷嘴端面下游50mm处的液雾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液比的增加,SMD减小,分布指数也减小,并且存在一个关键气液比,在超过关键气液比的工况下,液雾的SMD及分布指数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双路离心喷嘴的雾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PDPA可直接测得测点处的喷雾液滴的尺寸分布和速度大小,并据此求出了测点处的索特尔平均直径SMD和液滴的平均速度。在喷雾锥三个横截面上进行了测量,得到了SMD的空间分布,据此得到了喷雾锥的锥角,并与光学照相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测得喷雾锥角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液滴尺寸随着供油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当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液滴尺寸趋于不变;当主、副油路分别单独工作时,随测量横截面与喷口之间距离Z的增加,SMD减小;在供油压力不变时,同一个测量横截面内,随着径向距离X的增加SMD值变化不大;喷雾锥角基本不随供油压力改变而变化。  相似文献   

17.
喷油杆与凹腔支板稳定器近距匹配雾化特性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以水和煤油为雾化介质,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研究了来流马赫数为0.16~0.24、喷雾压差为0.30~0.90MPa、喷油杆与凹腔支板稳定器间隔为31.5mm且顺喷时液雾在轴向不同位置处的雾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液滴索太尔平均直径(SMD)随来流马赫数增大而减小,随喷雾压差升高而减小,但凹腔支板稳定器下游远方截面的液滴SMD在主流区对马赫数不敏感,在回流区对喷雾压差不敏感.此外,喷油杆下游液滴SMD沿轴向逐渐减小,沿径向在主流区逐渐增大,在回流区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8.
加热空气流中燃油液雾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期液雾火焰结构的研究表明,在很多情况下在液雾火焰中燃油液滴并不是以单滴形式烧掉,蒸发液雾形成蒸汽空气雾在稠液雾边界上以扩散火焰方式燃烧掉。这个结果强调了在热环境中液雾蒸发的重要性。基于对单滴蒸发的研究金与Lefebvve导出液雾蒸发模型,在跨流喷射的液雾问题中,已经成功地运用了这个液雾分析模型。这个模型得出  相似文献   

19.
顾善建  杨茂林  吴继平 《航空动力学报》1987,2(2):176-178,191-192
稳定器水平安放时油雾射流的穿透深度与最大浓度线 二元试验段、连续取样的燃气分析系统及实验方法的详细说明见文献[2、3]。 稳定器与油雾射流的相对位置如图1所示。在试验段中安装了火焰稳定器之后,使流场发生了改变,火焰稳定器既改变了气流的方向,又改变了气流速度的大小,而且在稳定器截面不同点处气流速度的方向与大小又各不相同,因此对油雾射流的穿透深度和最大浓度线必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