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中国民航的空中交通管理机构,起始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五、六十年代已初具规模。一、中华民国时期 1947年1月20日,在国民政府交通部内成立民用航空局,负责掌管民用航空事业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民航局成立后即着手制定民航建设计划,在空中交通管制方面,开始拟订空中交通规则和管制程序,划定全国空中交通管制区,设立管制机构,训练空中交通管制人员,设立飞航咨询室。  相似文献   

2.
读音之音     
民航该如何面对1999年贵刊今年第三期“重要消息栏目”内披露了中国民航1998年的经营业绩,但为什么只字不提众所周知的巨额亏损?现在不仅是民航从业人员对此十分清楚,既是一般老百姓,只要看看每天在空中飞来飞去的空空荡荡的民航航班,也可略知一二了。民航亏损固然有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需求不旺的客观原因,但民航自身有没有问题呢?长期靠国家大量资金投入而自身经济效益极差,管理滞后,缺乏竞争活力的运营机制是不是也该调整一下了。80年代底90年代初,我国民航运输业曾以高出20%的年增长率发展,但民航人没有看到,那是在中国改革…  相似文献   

3.
民航运输业对安全文化的关注,源于1991年美国洲际快递航空公司2574号飞机在休斯敦鹰湖附近坠机所发生的空难,此次空难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位委员指出该次事故的可能原因包括“航空公司管理层没有能够建立安全文化”。我国民航安全文化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末,由自发状态发展到自觉状态。民航安全文化是民航各级组织和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中为保护身心安全与财产安全所创造,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只要存在产品的销售,就必然涉及销售渠道的管理。回顾中国民航业的发展,航空公司与销售渠道的关系随着民航业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变化也随之发生着改变。20世纪90年代前,国内民航服务产品统一由政府控制销售,属于计划经济的卖方市场。到了90年代,随着各地方航空公司的成立,航空公司各地营业部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民航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航空公司在家门口即已遭遇国际竞争。特别是三大集团重组后、我国航空公司更是面临对外应付竞争、对内进行资源整合的巨大挑战,故而迫切需要制定和实施独特的市场营销战略,以抢占市场“制高点”,培育核心竞争力。本文基于当前民航市场的战略环境分析,从服务营销、关系营销和内部营销三个方向构建全新的营销战略整合,为我国航空公司培育竞争优势、不断成长壮大并最终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一系列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TheDesignofChineseAirlines'StrategicCostmanagementModel1998年民航经济效益严重滑坡,全行业亏损面之广、亏损额之大,不但使全体民航人大惊失色,也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提出民航应“坚持安全第一、打好经济翻身仗”的明确要求。而在目前国内航空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下,增收已变得比较困难,于是民航的各层管理人员才纷纷把扭亏为盈的希望转向成本降低等管理举措上来。虽然是在尝到亏损的苦果后才意识到管理的重要,但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民航各层管理人员这种经营理念的转变仍然使人欣喜,让人们对中国民航的未来充满信…  相似文献   

7.
管理学诞生百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价值日益突显。早期泰勒的“科学管理”是产生于机器大工业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其基本信条是工人如牛马,效率高于一切,管理就是监控。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管理学开始关注“人”,其中,人事管理学派主张在管理中“善待”其雇员,但其追求的最高境界只是雇主与雇员利益关系的整合。20世纪中后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人力资源,特别是知识工人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战略性要素,于是,以“战略性激励”为核心理念的人力资源管理学逐渐成为管理学主流,但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是要求从战略高度将人作为资财(资源、资产、资本)来运营。21世纪的管理要进一步超越人力资源管理,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总体上、动态上、“人本”精神层面去挖掘员工的“群体精神创造力”。这在本质上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年初民航工作会议上,民航局长李家祥同志作了“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2月11日,民航局公布《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李局长讲话和《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为我们勾画了未来20年民航发展的奋斗目标,意义深远,催人奋进。建设民航强国是系统工程,需要统一全行业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9.
引言 世纪之初,面临社会经济等方面发展的深入与变革,我国民航业审时度势,制定了在21世纪头20年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移的战略目标,并相应制订了“民航强国”的八个方面的指标。其中,“建成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化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人员整体数量和素质基本适应民航增长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也成为民航强国八个方面的指标之一。“民航强国”目标的实现首先需要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证,因此,我国民航业现有在职员工的教育培训以及民航后续从业人才培养,成为民航企业和民航所属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春运期间,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大量航班延误,成千上万旅客滞留机场。民航人在全力抢险救灾的艰巨任务中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但同时也凸现了在面临危机事件时的措手不及和困境。包括前不久东航在处理云南分公司18个航班“集体返航”事件上的作法引起公众的信任危机,从而造成难以弥补的负面影响一事,也都反映了民航企业在座对“危机事件”上的经验缺乏。本期以“雪灾后民航业对危机应急的反思”为题,从机场、运行管理、航空公司、民航服务、安全检查等不同方面回顾抗击雪灾历程,反思面对危机事件民航业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分析未来需要尽快完善和弥补的关键之处,以期为业内同行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飞艇的历史及我国的发展现状人类自从18世纪实现气球飞行后,便开始尝试在气球上设计安装舵面,力求改善气球的方向控制,但没有解决飞行速度问题。直到1851年法国人亨利·吉法尔制造的世界第一艘带有动力的能简单操作的充氢气飞艇问世后,人类才掀开飞艇设计的新篇章。次年,吉法尔驾驶飞艇,创造了世界上飞艇第一次飞行的记录。20世纪初,德国的齐柏林制造出了大型飞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飞艇被用于军事用途。20世纪30年代起,飞机得到快速发展,而飞艇技术进步缓慢,渐渐淡出空中舞台。后来,人们意识到飞艇与飞机相比仍有许多优点——噪声小,油耗…  相似文献   

12.
锐意创新 跨越发展 构建民航强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国目标的提出为民航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确立了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民航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民航总局杨元元局长在2003年民航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使我国实现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同时提出了由八个具体目标构成的民航强国初步构想,这将成为民航行业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方向和主要任务。这八个指…  相似文献   

13.
“航权”是国际航空运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涉及市场准入权。航空公司经营国际航空运输业务,如果得不到“航权”,是不可能进入市场的;即使获得了一定的“航权”,但得到的权利如果不充分,那也是很难经营国际航空运输业务的。因此,不论作为主管民航事业的政府部门,还是航空运输企业,对“航权”问题都必须高度重视。“航权”的概念是 1944年“芝加哥会议”形成的。现经过半个多世纪,国际航空运输管理体制本身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WTO”又开始将航空运输纳入了其多边贸易轨道,尽管还只是局部的,但对现行的国际航…  相似文献   

14.
客座率是伴随着民航企业化的 过程逐渐显示其重要意义的 一项指标。随着企业化的进程,民航企业的经营目标定位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效益最大化,要有效益必须有客源,客源有多少、与民航企业可提供运力的关系如何?这就少不了客座率指标。尤其是在民航业竞争加剧、某些企业运力相对过剩的今天,如何将运力资源有效配置,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航班的载运能力,使得客座率指标在航线规划、航班配置、营销策略等诸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航空公司一个航班、一条航线乃至整个企业运营水平的高低。 现…  相似文献   

15.
<正>一、民航发展基金产生的历史沿革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民航运输的需求迅猛增加,航空运输供应非常紧张。为解决供求矛盾,国内航空公司大量引进飞机,增加运力,然而随着生产量的不断增加,机场、空管、油料等基础保障设施滞后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飞行和空防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为提高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满足人民群众航空运输服务需要,国务院同意分别从1992年3月1日与1993年1月1日开始征收机场  相似文献   

16.
一、整合管理:21世纪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 纵观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企业管理经历了从混沌管理向专业化分工管理的历史变迁,目前正在进行着由专业化分工管理向整合管理的转变。21世纪必将是整合管理的时代。混沌管理的特征是在企业管理上未区分各种职能,各种管理职能既无法区分也无需区分,相互交叉重叠。当企业规模扩大后,首先是生产经营行为的专业化分工,形成了各种专业化的生产经营职能部门;其次是管理行为的专业化分工,形成了各种专业化的管理职能部门。管理发展至今,可以说主要是专业化分工的日趋完善和成熟。但是,管理的分工越细,管理的整合或协同就越重要。管理发展至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系统整合。可以认为21世纪的管理是以整合为特征的,我们已经进入了管理整合的时代,在分工基础上的协同整合才能使管理更加系统有效。在我国由民航大国走向民航强国的过程中,我国的民航企业必须积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第五章中国航空运输业不断加速的市场化进程 世界各国的航空运输业发展历程已经证明,放松管制、实行市场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取向,也将使社会公众受益。1938年美国民航管理局曾以鼓励竞争为己任,认为缺乏新的进入者,容易形成垄断,危害社会公众的福利,只有靠市场进入和价格管制才能维持一个“公平”的利润。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航空业取消管制法》,允许航空公司自由进入和退出所有国内航线,并自由决定可承担的运价。统计显示,由于取消管制,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航空运输业为消费者节约了1,000亿美元的票价支出,每年可给社会带来200亿美元的净收益。近年来,我国民航在改革管理体制的同时,对行业管制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行业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可以确信,放松管制,促进航空运输业市场化,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航空运输业发展的主旋律。而不断加速的市场化,将激发我国航空运输企业新的活力,促进我国航空运输企业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18.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的“血液”,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晴雨表”,资金运用得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正常生产经营,而且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能否取得较高的收益,因此资金管理工作在企业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民航运输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特别是我国民航业正处于起步爬升阶段,对资金的需求非常旺盛,企业在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要把资金管理工作提高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一、当前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民航运输企业真正转为企业化经营不足十年时间,但在这短短十年中  相似文献   

19.
王昌顺  赵伟 《国际航空》2002,(10):23-25
在新世纪中国改革和民航重组的时代背景下,在整个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民航企业扮演着“发动机”和“瓶颈”的角色,而民航的管理成了瓶颈中的瓶颈。为了提高效率,在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指导思想下,民航的管理必须进行持续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民航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经营战略上形成合作竞争的大思路,形成适应经济变革的虚拟运作新模式,企业管理的重心应转移到知识管理,使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民航企业知识管理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KnowledgeManagementandInnovationofCivilAviationEnterprises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我国民航企业既是一个机遇,同时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抓住机遇,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研究制定知识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是民航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民航迈向新世纪的首要战略选择。因此,民航企业要树立知识经济的思想,增强知识经济意识,制定知识管理与经营的规划与措施,开创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局面。一、更新观念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AToffler)宣称:“知识是对世纪各种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资源。”知识与其他生产要素中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