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中国民航大学行业院校特色以及航空器适航审定工程专业特色,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建设、条款、行业和学生需求四个方面进行空气动力学基础课程的需求解析,将空气动力学知识和适航知识深度融合,以问题教学法,结合需求将课程内容分解为不同的问题,基于雨课堂教学工具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和思考借助CFD数值实验辅助教学的可行性,采用注重过程和能力的多维度考核评价机制,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的适航审定与验证工程技术能力,最终满足专业建设、条款、行业和学生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民用机载系统与设备适航取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航性是民用机载系统与设备发展的最低安全要求,机载设备不满足适航要求将无法装机使用,许多制造人员也缺少全流程适航经验,对未来行业发展影响严重。本文通过对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的取证方式、取证路径,以及适航组织管理和主要工作等方面的阐述,为各机载系统供应商的系统或设备适航取证工作提供支持。本文认为,对于申请取证的机载系统和设备,各机载供应商应采用"自顶向下、分层分级"的适航取证路径,确立审定计划,包括适航审定基础和符合性方法等,通过开展单独取证或随机取证工作,满足项目适航性需求,提高供应商系统和设备研制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12月16日,民航局召开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民航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副司长杨桢梅介绍了"十三五"期间适航审定工作相关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她表示,适航审定系统为满足民用航空发展需求全面加强队伍机构建设,重组中国民航适航审定中心,成立西安适航审定中心、江西适航审定中心,充实地区管理局适航审定人员力量,截至2020年12月14日,适航审定系统人员数量合计384人,形成专业全覆盖的适航机构队伍体系;完成适航审定运行管理系统(AMOS)建设,实现适航审定工作信息化、系统化;初步建成具备自我造血能力的适航审定培训体系,编制47门初始培训课程大纲,编写31门培训教材,建立110余人的教员队伍。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我们在华东局适航维修处、江苏监管办的行业领导和指导下,逐步树立起"以安全生产为中心,以适航管理为依托,以机务作风教育为先导,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开拓创新为动力"的机务工作指导方针,在航线维修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适航合作的实际需求背景下,面对国际民航组织现行的规章体系尚未给出有关"协议"的清晰定义和具体要求,且我国民航尚未形成完善的"适航协议"相关指导文件的双重现实情况,对我国现阶段已签署的适航协议开展研究。分析解读我国适航协议相关要求,梳理并概括我国适航协议特征,结合我国典型适航协议案例分析,总结现阶段我国适航协议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现代涡喷飞机大多设计有反推力系统以提高飞机的经济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然而反推力系统若发生故障则可能引发灾难性的飞行事故。因此,反推力系统的设计和适航符合性验证已成为适航当局重点关注的审定问题。本文通过对中、美、欧适航当局反推力系统的相关适航标准、咨询通告和修正案的研究,给出涡喷飞机反推力系统的适航要求和简析,反推力系统"操纵性"和"可靠性"验证思路及注意事项;此外,结合某型飞机的反推力系统,给出"可靠性"验证思路的实例验证过程和符合性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进行飞机反推力系统适航设计和符合性验证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集起落架设计、制造、试验、服务于一体的民机起落架系统集成供应商,在型号合格审定过程中,面临间接的信息传递、交错复杂的审定流程、紧张的审定资源等难题。通过对现行适航管理机制的分析,针对民机起落架系统集成供应商适航核心能力的发展需求,研究了民机起落架系统集成供应商适航人才队伍、适航技术能力、适航管理体系和适航理念文化四维适航核心能力构建方法,对国内民机起落架研制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适航要求是利益相关方的需要,不能直接作为需求用于设计,如何解读适航要求并实现设计是适航符合性的重点。以民用航空发动机超转保护系统相关适航要求为基础,利用系统工程中的需求分析方法,将超转保护系统的适航要求转化分解为全寿命周期的设计需求。针对分解识别出的设计需求,提出了发动机超转保护系统的适航符合性方法,以及电子和机械超转保护系统在适航审定中的验证内容,可为民用航空发动机超转保护系统的设计、验证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注重知识的衔接和体系的完整,即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和计算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对微积分背景的掌握和运用。通过对高等数学课程实践课题的分析与设计,将小课题和数学实验穿插到高等数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或为教学的前导,或为教学的总结和提炼。以学生为主体,从"边学边用"的角度研究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在高等数学课程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AD200鸭式轻型飞机研制造航工作情况,以参加AD100,AD200轻型飞机研制适航工作的亲身体验,阐述适航工作过程中的一些适航技术及管理。旨在呼呈从事轻型飞机的研制工作者,克服“适航障碍”,提高适航认识,增强适航法规意识,切实做好适航基导和,不断提高适航管理系统工程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民航业对民用航空器在持续适航和运行过程中安全问题的研究,民航业对航空器持续适航和安全管理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本文通过介绍民航业对"老龄飞机"认识的发展,阐述了民航当局对航空器持续适航和安全改进的适航管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应用型本科教育过程中,大量课程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呈明显碎片化特征,以致学生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造成学生知识碎片化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已掌握知识系统性差,缺乏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与训练,相关课程教学也多以知识点的模式呈现等问题。在学生知识传授过程中,应通过课程族群化系统衔接、基于职业岗位知识的系统化总结教学、设计综合知识运用类学习项目,以及开设开放性讨论课程等方法,就碎片化知识进行系统性重构,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相似文献   

13.
智能可变形飞行器关键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可变形飞行器是当前航空航天飞行器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是最有可能带来航空航天技术变革,产生颠覆性影响的领域之一,因此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指出飞行器可变形的需求主要来源于如下几个方面,即:1)未来飞行器的飞行空域、速域不断扩大,固定外形可能无法满足不同飞行工况对飞行器气动和飞行性能的需求;2)单架飞行器实现多个飞行使命和任务,可能需要飞行器在执行不同飞行任务时具有不同的气动外形;3)提升现有飞行器的气动总体性能,要求其在各个飞行阶段,通过调整气动外形,使其始终保持优良的气动和飞行性能。介绍了现代意义上的智能可变形飞行器所包含的"变形"和"智能"两方面的含义,其中"变形"是指不同空间尺度(局部、分布、整体)和时间尺度的连续变形,涵盖的范围很宽。按照变形尺度和实现的功能将其划分为三类,即:局部变形(小变形)、分布式变形(中等尺度变形)、整体式变形(大尺度变形)。按照实现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类:机械式变形和基于智能材料结构的变形。并指出当前这个领域的所谓"智能"基本都限制在智能材料或结构、智能控制等较为单一的领域,距离理想的智能变形有很大差距。本论文的论述重点放在可变形技术所涉及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第二,从1903年人类第一架依靠柔性变形机翼实现控制的莱特兄弟的带动力飞行器起,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F14为代表的变后掠翼技术,至近些年来在湾流III飞机上成功实现飞行演示验证的连续变后缘弯度技术,系统地介绍了可变形飞行器的发展历程。第三,分别从可变形飞行器设计所面临的关键技术和可变形飞行器两大基础科学问题及技术瓶颈问题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可变形飞行器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和国内外研究进展。从设计的角度看,主要问题在于:智能可变形飞行器需求分析和概念研究,智能可变形飞行器总体和分系统设计技术。从基础科学问题和瓶颈技术的角度看,主要问题在于两个方面,即:可变形飞行器气动、飞行力学和飞行控制,变形结构、驱动与变形控制。第四,针对智能可变形飞行器的内涵、可变形的技术指标、变形材料与结构以及效费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最后对智能可变形飞行器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智能可变形飞行器技术是螺旋式发展的,一方面需要开展广泛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探索研究,从基础做起;另一方面需要从工程化的角度梳理可变形飞行器一类或几类较为明确的背景需求,以牵引该领域的有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适航条款要求"必须通过分析确认,飞机在各种运行形态下其各种部件的防冰是足够的",这就要求民机试飞中必须验证单发引气防冰时的飞机防冰能力。简要介绍了引气防冰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对某民机两种单发引气防冰构型的研究,分析了试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着重从适航验证角度对两种构型的差异进行了剖析。结果显示在不同防冰构型下,单发引气防冰的引气需求有较大差异,这也说明在飞机初始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适航条款对单发引气防冰功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调研航空制造厂和设计单位、民航总局和地区管理局等基础上,借鉴航空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以满足2025年中国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对适航审定能力的需求,适应国内外民用航空产品的新技术、新标准和新的设计和生产管理模式为目标,提出了从6个方面建设新一代适航审定系统的框架设想。本文是中国民航软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输系统框架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6.
新机纵横     
西飞取得"新舟"60生产许可证  2000年12月29日,中国民航适航当局向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颁发了"新舟"60飞机生产许可证。取得此证为"新舟"60飞机投入批量生产创造了条件。  根据适航管理条例规定,民用客机进入市场营运,应该取得三证,即TC证(型号合格证)、PC证(生产许可证)、AC证(单机适航证)。型号合格证表明飞机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适航要求;生产许可证表明企业具有满足适航要求的生产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单机适航证则是飞机进入市场的"身份证"。一般来说,在试生产阶段,适航部门可以通过严格审查发放单机适航证…  相似文献   

17.
高强度辐射场环境下电子设备的防护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航空电子电气系统暴露于高强度辐射场(HIRF)环境下的误动作与工作失效等灵敏度问题,严重影响了飞行器的安全系统。因此,研究HIRF对飞机安全的影响就变得十分有必要。详细介绍了美国联邦航空局和中国民航适航部门在适航认证方面的相关标准及法规,以及设计者如何设计出符合HIRF认证标准的航空电子电气系统。  相似文献   

18.
《数据库应用》是计算机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了"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原理"两部分内容。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结合数据库原理的相关理论充分了解SQL Server,并能综合掌握SQL Server的操作方法。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思路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以能力逐层提升为目标设计整体结构,以实践应用的需求为尺度引入知识点,以循环往  相似文献   

19.
民机型号合格审定程序要求型号申请人通过系统性规划和实施型号研制过程,向局方提出正确、完整和可追溯的适航符合性证据,用"设计保证"确保产品符合适航规章要求。基于系统工程中"双V模型"(ValidationVerification,简称"双V模型")理论,以"研制规划保证回路"和"研制过程回路"为两条核心路径,辨识了证据体系与构型管理、民机系统研制过程及型号合格审定过程之间的接口关系,以飞机、系统和设备层级下的构型项目类型为框架,提出了以"规划保证"、"需求定义"、"逻辑/物理方案实现"、"确认数据"和"验证数据"五个维度构成的符合性证据体系,明确了证据链数据间的传递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刘哲  陆浩然  郑伟  闻国光  王奕迪  周祥 《航空学报》2021,42(11):524497-524497
从高超声速飞行器集群"探测-打击-评估"一体化任务需求出发,针对多滑翔飞行器时间协同再入轨迹规划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集群再入的协同形式及轨迹规划方案,基于改进序列凸化算法解决了再入总飞行时间的精确控制问题,从而实现滑翔段时间协同。首先,给出了滑翔飞行器集群的协同策略,将求解模型转化为协同时间的确定、协同时间约束下的轨迹规划子问题。将模型中的时间项误差等加入罚函数,提高了协同轨迹求解可行性。引入飞行路径角预设剖面作为软约束,并通过罚函数与信赖域自适应调整,以避免轨迹求解时的振荡问题,提高了序列凸化算法的收敛性。以CAV-H飞行器模型为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初值的敏感性低,求解得到的再入总时间可调范围与伪谱法一致,轨迹规划结果的平滑性及计算时间均优于伪谱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