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孙茂  罗江 《航空学报》1991,12(5):228-233
 本文将ADI方法和Poisson方程直接法结合起来求解涡量-流函数形式的N-S方程,研究瞬时起动圆柱的初期流动(Re=3000,5000,9500)。成功地算出实验观察到的α流动结构、β流动结构,以及这些结构在流动发展过程中交替出现的情况。本文方法效率高,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及他人的数值计算结果相符较好。可期望用该方法计算其它复杂流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对涡输运方程差分格式的精度和所谓“人工粘性”的新认识,指出过去各种差分格式在高网络Re数情况下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真正迎风。本文提出了真正迎风的、旋转的逐向分析格式,并用它计算丁Re=100,400,1000,2000条件下的平面Cavity流动,用10×10和20×20的粗网格,从低Re数到高Re数均获得收敛迅速并且比较精确的数值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N-S方程转换为流函数方程、涡度方程和压力方程并用于管流计算中。方法的基本特点是,通过衰减函数把局部解析解川于差分方程,从而保证了解的稳定性和精确度,提供了在中等机器上求解N-S方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数值方法计算了三元不可压NS方程。利用中的单步格式计算了涡度向量方程。速度向量方程是用ADI方法求解的。为保持涡度和速度向量的无散度特性,在计算的每一时间步都对其进行了位势修正。在Couette流的均匀流场中的局部点上给以扰动,并注视其发展过程。用这种方式来数值模拟湍流斑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数值结果很好地呈现出了实验给出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5.
张国庆  华耀南 《航空动力学报》1992,7(4):309-311,393
利用涡量—流函数方法求解离心压气机进气弯道中的轴对称粘性流场。本文推导出了q—τ湍流模型方程在正交曲线坐标系下的表达式,并用以预测湍流流场。文中在涡量方程及q—τ方程中引进非定常项,采用时间推进法求解。通过对二维直通道及复杂边界的轴对称弯道内的层流、湍流流动的计算,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孙茂  罗江 《航空学报》1992,13(10):469-474
通过数值求解涡量-流函数形式的N-S方程研究等速上仰翼型的分离流动结构。用ADI方法解涡量方程;用Poisson方程直接法解流函数方程。在计算得到的流场中除可看到实验中观察到的多涡结构外,还发现一些实验中未观察到的现象。将分离流动结构的计算结果与翼型气动力变化相联系,并结合涡动力学理论,定性地解释了上仰翼型产生高升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带凹腔支板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大涡模拟的方法对带凹腔支板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Smagorinsky-Lily亚网格尺度模型,并用SIMPLE算法和中心差分格式求解离散方程.仿真结果表明:凹腔对支板尾流有一定的影响;在本文研究的凹腔深度范围内(5mm、11 mm、15mm),随着凹腔深度的增加,尾流近壁面旋涡的最大涡量值先减小后增大,频率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8.
用分区算法结合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法(ALE)数值模拟了圆柱湍流涡致振动.求解基于非交错网格系统,压力求解采用压力泊松方程提法,湍流模型采用标准k-ε模型和重整化群(RNG)k-ε模型.计算取中等雷诺数Re=5000、10000、15000、25000、50000等,质量系数M=10.阻尼系数ζ=0.00331,自振频率fn=0.18315、0.1628.计算结果表明:湍流涡致振动下圆柱时均阻力系数大于孤立圆柱绕流,而升力系数(振幅)值都小于孤立圆柱绕流.随着雷诺数增大,湍流粘性系数随之增大,但湍动能和湍流耗散率变化趋势不明显.对孤立圆柱绕流,研究结果与前人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
许建华  宋文萍  韩忠华 《航空学报》2011,32(12):2204-2212
在直升机旋翼流动的数值模拟中,流动求解精度对旋翼气动噪声的预测有着重要影响.采用中心格式有限体积法求解可压缩Euler方程数值模拟旋翼绕流,并采用基于Ffowcs Williams- Hawkings( FW-H)方程的声类比方法计算旋翼气动噪声.为了抑制中心格式的数值耗散,保持机翼翼尖以及旋翼桨尖的尾涡结构,引入了涡...  相似文献   

10.
ALE方法求解圆柱的涡致振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数值求解基于拉格朗日-欧拉(ALE)描述的不可压缩流体的N-S方程,计算了较小雷诺数下圆柱的涡致振动现象.N-S方程的对流项和扩散项分别采用三阶迎风紧致格式和四阶中心紧致格式离散,计算网格采用H-O非交错网格系统,并结合分块耦合方法.柱体运动简化为弹簧-阻尼-质量系统,柱体运动方程采用经典龙格-库塔方法求解.通过模拟柱体和流体之间的非线性耦合作用,成功地捕捉到了"锁定"、"拍"和"相位开关"等现象,并与试验数据相吻合.另外,本文详细分析了Re=200时圆柱尾涡形态、升力、阻力以及圆柱位移等随圆柱自振频率变化的过程,捕捉到尾涡结构变化的频率转折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了文献〔1〕中提出的一个数值求解Navier-Stokes方程的空间二阶精度单步差分格式,数值计算了超音速和高超音速平板前缘干扰问题。通过简单的模型方程对格式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用这一方法计算了M_∞=20,Tw/T_0=0.06,Re_(∞L)=4×10~3和M_∞=3,Tw=T_0,Re_(∞L)=10~3的平板前缘干扰问题。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比较符合的很好,通过这些计算结果可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平板前缘干扰的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用吹吸气流隔断局部空间时的气流运动进行基础研究。本研究的气流流动假定为二维、湍流、等温和稳定流动。动量方程式中的从属变量选用流函数和涡度(ψ—ω),湍流动能方程选用一方程式模型(K—L模型),以此作为吹吸气流流动的数学模型。数值解析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用上述方法推导出的数学模型和计算程序能较好的反映实际流动情况。本研究对吹吸气流隔断局部空间的研究、设计、现场调试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有限解析法的一种新构想,并将本方法用于求解不可压缩粘性流体流动的N-S方程,采用贴体坐标,雷诺数达1000,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是有效的。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应用TVD格式分离求解不可压N-S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的将连续方程与动量方程分离求解的TVD引用方法。对动量方程中的对流项采用三阶精度、迎风TVD格式离散, 粘性项和压力项采用中心差分格式离散。压力采用压力替代法求解。计算所用的网格是具有交错网格主要特点的修正非交错网格, 并采用一种压力修正法和G-S中心对称迭代法加速收敛。给出了二维管流和二维空穴流动在不同状态下的计算结果, 并与其它解法的计算结果或精确解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TVD格式不仅能用于不可压流数值计算, 而且还能得到比非TVD差分法精度更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黄守龙  武晓松  徐诚 《航空学报》1994,15(9):1066-1069
 采用TVD有限体积格式,通过求解非定常可压缩N-S方程,对恒定出入口压力比驱动下的斜腔内部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后得到清晰的流场涡系结构及其发展过程;显示了空腔流动中的自维持振荡现象;并分析了剪切层不稳定对周期性振荡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TBCC进气道变几何泄流腔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提出了一种用于内并联型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进气道全马赫数范围的可变几何泄流腔方案,给出了可变几何泄流腔的设计方法;研究了泄流腔及其几何特征参数对进气道流场特征和气动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几何特征参数对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采用三维流场数值模拟手段,对泄流腔可变型面参数随飞行马赫数Ma0的调节规律和进气道在全马赫数范围内的气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泄流腔开启之后,随着Ma0的增加,泄流腔进口宽度和喉道高度不断减小,且均呈前急后缓的减小趋势;在Ma0≤2.0和Ma0≥2.5时,泄流腔进口前角均随Ma0的增加而减小;当Ma0≤2.5时,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均在0.8以上,当2.5<Ma0≤4.5时,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均在0.3以上,符合进气道总体方案的要求;冲压模态下,冲压通道的出口马赫数均小于0.4,出口静压均大于0.5个标准大气压(50.6625kPa),均能满足冲压燃烧室的燃烧需求.结合高速风洞试验研究结果,印证了可变几何泄流腔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华耀南 《航空动力学报》1991,6(2):144-148,187-188
本文对计算轴流压气机 S1流面的流函数矩阵解法的计算机程序作了修改,使之能适合于计算离心压气机的 S1流面。本方法是引入人工密度,积分运动方程求速度场,而后求密度场,进行迭代求解,计算速度非常迅速。对离心压气机的几个算例表明:只要不发生明显分离,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是符合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微射流作动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形状 ,应用涡量 流函数法对二维、粘性、非定常、不可压微射流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针对微射流形成的特点 ,构造了一种微射流作动器出囗处周期性变化的吸 /排气速度边界条件。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 ,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微射流的净质量流率为零 ,但其动量流率却不为零 ;由于微射流作动器出口处速度的交替变化 ,在紧贴出囗处产生了旋涡对并向下游迁移形成微射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