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1 毫秒
1.
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核心系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核心系统.在系统应用需求及技术特征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开放式体系结构模型,并对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包括系统管理、网络通信、时间同步、容错策略等,最后给出系统设计方案的建议.系统具有可重构性、可重用性、可扩展性和健壮性,可满足先进飞机航空电子系统的应用要求,并为未来新型分布式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机载综合核心处理系统AICPS的软件结构和组成,采用基于TLS三层栈的先进的航电系统结构,其通用系统管理GSM分为健康监控、故障管理和配置管理三个软件功能模块,以及飞机级、综合区级、资源元素级共三级.基于GSM和运行蓝图,论述了AlCPS的故障管理技术和容错重构机制,重对故障处理的过程如故障检测、故障诊断、故障处理和配置管理进行了讨论.由于航空电子系统高安全、高可靠性等特点,作为提高可靠性的手段之一,研究故障管理与容错重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航空电子云系统架构与网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未来作战体系中,航空电子系统需要飞行平台具有跨系统平台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处理的能力。根据未来日益复杂的航空任务需求,基于云计算资源共享池思想提出了一种跨系统平台高度综合的航空电子系统——"航空电子云",并阐明了其系统架构,重点介绍了航空电子云的网络。在网络物理层,根据航空电子系统物理设备的特点,构建了航空电子云分层分簇的网络架构。在网络逻辑层,引入雾计算和云计算的思想,介绍了基础设施的三层虚拟化结构。航空电子云将资源的共享范围从单系统平台扩充到多系统平台,提升了航空电子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4.
先进通用飞机航电系统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通用飞机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及其综合化的系统架构,介绍了Smart Deck系统和Top Deck系统这两款先进通飞航电系统的设计特点、系统架构以及两款先进系统的共性,最后对通用飞机航电系统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5.
复杂航电架构的开放式系统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越来越多的功能被综合到航空电子系统中,系统的规模日渐庞大且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对新平台的设计及现有平台任务能力的扩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目前由于在平台架构设计上缺乏通用化解决方案,以及软硬件专利化导致的重用性受阻,系统的开发和综合成本居高不下,开发周期也较长。因此必须为未来平台任务能力的发展开发出一种先进的复杂系统架构或环境。开放式系统架构是一种最佳的解决方案,它的概念也在不断得到发展。本文以开源组织提出的未来机载能力环境(FACE)架构标准为例,通过深入研究其相关内容和技术,分析了开放式系统架构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小型飞机航空电子系统容错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小型飞机航空电子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安全性评估与系统设计同步进行、相互作用。通过FHA和PSSA分析为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为确保系统设计达到安全性保障等级需要采用容错技术。以大气数据指示功能为例,在FHA和PSSA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显示备份、冗余路径、系统重构等容错策略。  相似文献   

7.
远程接口单元( RIU)已经是综合化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分布式IMA架构下航空电子系统对远程接口的新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PowerPC +FPGA结构的远程接口单元设计方法。通过设计方法不仅实现了单元综合多种I/O资源,还保证了单元具有一定的容错和可配置特性,并在远程接口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杨军祥 《航空计算技术》2006,36(6):108-112,116
集中控制和综合显示技术在先进作战飞机航空电子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综合显示处理机作为航空电子系统控制和管理的核心,其系统结构、可靠性及综合显示控制将是系统平台设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机载综合显示处理机,根据航空电子系统功能需求及显示控制系统结构,进行了系统层次化结构设计,并对综合显示控制系统的系统显示控制、通信控制及模块化设计与实现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给出合理的模块化设计与实现方案.航空电子系统综合试验、应用表明,综合显示处理机性能先进、可靠性高,并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航空电子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未来复杂战场上航空装备与协同平台任务统一调度、软件灵活部署、资源统一管理等发展需求,在分析航空电子系统架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服务的先进航空电子系统架构,定义了航空电子系统的服务组件和管理框架,并对该架构在创新研发模式、使用模式、保障模式等方面的收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未来作战军事需求和未来航空电子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满足未来军事需求和迎接挑战的五项措施,即开放式航空电子系统结构,综合核心处理,统一航空电子网络,智能化的座舱以及传感器综合,提出了未来十年可能实现的航空电子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1.
邓豹  任喜梅 《航空计算技术》2012,(3):115-118,122
推动嵌入式数字信号并行处理技术发展主要涉及三个领域的技术:处理器技术、系统的拓扑结构和互连协议。对三项关键技术相关领域技术发展的内容、技术优缺点、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某嵌入式数字信号并行处理模块的设计实现方案。系统具有高速信号处理能力、高速数据传输能力、互连拓扑结构灵活、易扩展、支持容错/重构等特性。  相似文献   

12.
设计INS/GPS组合导航系统时,考虑到观测量GPS位置和速度是正相关的,可通过降低单个滤波器的维度形成两个局部滤波器,主滤波器融合局部滤波器的状态估计,得到整个组合导航系统的误差状态估计值。同时,根据各局部滤波器的故障情况选择输出,仅利用未失效系统的局部滤波器得到可靠的最优误差状态估计值,使得容错性能大大提高。结果表明,由于采用了并行运算,增加了系统的余度,有效提高了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有较好的容错性和环境适应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当飞行控制系统操纵面发生卡死或控制效率损伤故障时,采用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进行容错跟踪飞行控制律的设计。采用单位向量法进行滑模控制器的设计,利用李雅普诺夫理论和Barbalat引理设计自适应滑模调节规律,同时能够保证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利用某型飞机线性化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带有自适应调节规律的滑模控制方法不仅适合于正常情况下飞行控制律的设计,而且对操纵面损伤和卡死故障情况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很好的跟踪控制效果和强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备份两大主流技术:镜像技术和快照技术。镜像技术能够高速有效地访问数据,快照技术能够以较小容量迅速地存储数据。存储对象作为这两种技术的基础,对数据的完整性和高可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单盘和磁盘组作为存储对象的不足,阐述了原子事务组作为存储对象的备份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在大型的业务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5.
日益复杂的电子产品的综合测试需求,使得传统测试设备的应用面临难题。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及Lab-VIEW开发平台,开发了一种基于PXI总线的自动测试系统(ATS),从硬件和软件方面说明了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重点介绍了接口适配器的设计和基于专家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在使用过程中运行稳定可靠、测试效率高、使用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16.
从笔记本电脑散热难的问题出发,初步设计了以半导体制冷技术为基础,利用热端回收装置有效解决笔记本电脑散热问题。通过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测试和试运行,实践证明该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而且通过该热回收装置有效提高了半导体制冷效率及热量的高效利用。在此基础上融合了负离子空气清新技术,利用负离子的良好功能,给上网者提供了良好健康环境。并为解决小型设备散热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航空电子总线协议的发展历程出发,归纳了航空总线协议的特性和发展对航空电子通信的重要意义;根据基于时间触发构架的TTP(Time Triggered Protocol)总线技术的网络和节点结构,结合TTP/C协议调度规则,从实时性、时态完整性、容错特性和冗余可靠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TTP总线协议在航空电子领域的关键特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时间触发TTP总线技术在航空电子领域的应用情况,通过对TTP总线技术特性的分析,给出了其对于航空电子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及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利用IK220计数卡实现角速率、振动台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测量,给出了具体的系统组成、软件结构和最终的测试结果.该装置可以较方便地实现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测量,实际应用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轴承预紧力与系统固有频率关系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轴承预紧力测试装置,通过该试验装置对预紧力和系统固有频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轴承预紧力随系统固有频率变化的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该试验装置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轴承的预紧特性.固有频率随轴承预紧力的增大而增大,相同的预紧力下,系统固有频率随轴承支承跨距的增大而增大.拟合得到的预紧力-固有频率-支承跨距关系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前,航空火箭武器仍是歼击机上主要对敌攻击武器之一.但现有的航箭发控系统没有剩余火箭弹指示装置.为此,介绍了利用单片机技术设计剩余火箭弹数量显示器的方法,给出了较为详细的硬件设计和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