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气畸变对发动机稳定性影响的分析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顺洲  胡骏 《推进技术》2006,27(5):426-430
1引言目前,关于进气畸变对风扇/压气机性能和稳定性影响的模型有:平行压气机模型[1],级叠加模型[2],激盘模型[3],彻体力模型[4,5]和三维CFD计算等。但对于全台发动机来说,已有的计算模型都是采用平行压气机理论,而且认为压气机出口畸变完全衰减。基于这种理论,建立的发动机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Al-Cu-Mg合金中S′相及S相在铝基体基本带轴上的复合衍射花样。选区衍射表明,由S′相相对于铝基体存在的12种变体及其二次衍射效应构成了复合衍射图。铝基体[112]带轴的近似三等分点是由S′相的[914]带轴及二次衍射造成,并与S’相的<101>、<110>强衍射构成了复合衍射花样;铝基体[111]带轴主要由S′相的<514>强衍射构成;铝基体[111]带轴主要由S′相的<013>和<021>强衍射构成。  相似文献   

3.
采用增强Sagnac效应的方式提高干涉式光纤陀螺精度时,往往会减小陀螺的量程。从理论角度分析了高精度光纤陀螺实现量程扩展的可能性,完成了相关的算法设计,实现了跨条纹工作的平滑过渡,搭建了实验平台,成功将高精度光纤陀螺的量程从[Ω-π]~[Ω-π]扩展到[Ω-7π]~[Ω7π]。通过对量程扩展前后陀螺标度因数、零偏稳定性等参数的对比,得到了陀螺在量程扩展后不影响其基本参数的结论,进一步验证了高精度光纤陀螺的大量程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正>《推进技术》编辑部于2015年11月13日收到匿名举报,指出下列两文内容高度一致,涉嫌一稿多投:[1]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非线性转子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J].推进技术,2013,34(10):1388-1397.[2]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转子密封系统动力稳定性研究[J].宇航学报,2013,34(12):1557-1568.经CNKI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检测,文章[1]与[2]重复度  相似文献   

5.
在文献[1]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新的DFP信赖域算法,此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质,并给出了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性以及二次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6.
陶涛  阎文博 《推进技术》1999,20(5):48-52
对于一类输出矩阵存在结构参数摄动的对象, 提出了闭环系统满足二次稳定性的H∞输出动态反馈控制器的理论设计方法。随后进行了同时满足二次稳定及干扰抑制性能指标的H∞控制器设计, 最后的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鲁棒性及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7.
由于消失矩在小波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借鉴Jia和Liu工作的基础上,构造了支集在[-2,2]内具有6阶,7阶消失矩的对称及反对称Hermite三次样条函数峨,峨,并且证明它们的整平移具有如(R)稳定性.首先说明在一定意义下所有支集在内[-1,1],对称和反对称的小波均为Jia所求解小波的常数倍.其次,尝试按照Jia的标准构造支集在[-2,2]上的具有高阶消失矩的小波,遗憾的是它们的整平移不具有稳定性;最后,通过改变了标准,得到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魏金钟  高金源 《航空学报》1991,12(8):377-387
 把频率加权二次型法与隐模型跟踪理论综合起来,在系统设计时,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动态特性和鲁棒性要求,以期达到满意的综合指标。利用所述方法,设计了飞控系统的控制律。通过数字仿真及实时混合仿真表明,与通常最优二次型方法所设计的控制律比较,用本文所述方法设计的控制律,不仅有满意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而且还改善了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依据Floquet理论建立三维亚谐扰动的控制方程,研究Falkner-Skan流的二次稳定性问题。采用高精度的谱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结合边界层特性有效地配置边界条件,引入不同类型压力梯度,研究在压力梯度下的二维有限振幅的Tollmien-Schlichting(TS)波对三维亚谐扰动的产生、发展和演化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顺压梯度的存在可以减缓二次不稳定的发生和演化,而逆压梯度却加速了二次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 二次曲线作为一种简洁的曲线定义形式在飞机外形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特点是理论定义精确、形状控制灵活.在施法中老师的著作[1]中对有理二次样条曲线的曲率连续性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张三元老师也给出了一种两点、两切线及一曲率的二次曲线插值方法,并由此构造了基于二次曲线段的G2连续样条插值开曲线和G2连续样条插值闭曲线[2].  相似文献   

11.
凹型粗糙元对边界层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能够利用eN方法对带有凹型粗糙元的平板边界层进行转捩预测.通过数值模拟和流动稳定性的方法研究了马赫数为4.5的超声速边界层中凹型粗糙元对扰动演化的影响.对两种尺度的凹型粗糙元下扰动沿流向的幅值和增长率分布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凹型粗糙元对基本流的影响只是局限在凹型粗糙元及其附近很小的范围内.凹型粗糙元对扰动幅值的演化有抑制作用,尺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在凹型粗糙元的后面,凹型粗糙元对扰动幅值的增长率的影响很小,相对变化量在2%以内.验证了对壁面有凹型粗糙元的情况,可以通过流动稳定性分析加N值修正的方法进行转捩预测.   相似文献   

12.
通过直接数值模拟,研究了钝体头部边界层“逾越”型转捩的问题。在计算上,利用高阶紧致差分格式和高分辨率的无反射边界条件,求解全N-S方程,并将局部有限幅值扰动直接引入到钝体头部的曲面边界层中。摈弃了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的周期边界条件,以及以平板代替曲面的做法。结果表明:流场转捩的发生与一种类似“发卡”状的拉伸结构出现有关,而国外的计算结果中并未发现这一结构。此外,流场的失稳过程和物理图像也存在较大差异。这说明国外目前的做法和结论是值得商榷的。同时,模拟的结果也说明,这种方法对研究大扰动转捩来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剪切层与边界层组合流动的线性不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可压缩剪切层与边界层的组合流动完成了线性稳定性研究.组合流动的数学模型为Blasius边界层相似解与双曲正切函数的叠加,采用整体数值方法求解组合流动的稳定性方程,并验证了程序的准确性及网格无关性.研究给出组合流动的不稳定模态的辨识,即边界层模态和剪切层模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剪切层对边界层模态不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壁面对剪切层模态的影响.由于剪切层的存在,使边界层模态中性曲线向左上方平移,临界雷诺数减小.此外,边界层模态不稳定性得到增强或抑制的影响,取决于扰动频率以及剪切层速度比的变化.组合流动中壁面边界层促使剪切层不稳定性减弱,主要表现在低频区域;而在高频区域,剪切层不稳定性几乎不受壁面边界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验成功发展了一种生成大振幅稳定条带的有效方法,即展向离散抽吸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条带控制边界层转捩的研究。实验在水洞中进行,以零压力梯度平板边界层为研究对象,利用氢气泡时间线法观测引入条带前后人工激发转捩边界层中扰动发展变化,分析条带对转捩的控制效果及参数影响。结果表明,展向离散抽吸方法生成的稳定条带最大振幅可达28.4%U(U为自由流速度);实验中引入的宽度14和28mm的稳定条带都能起到抑制转捩的作用;条带振幅越大、宽度越窄,抑制效果越明显。研究结果为探索降低水/空气中航行器摩阻的新技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跨声速平面叶栅中气膜冷却对流场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激波和边界层的相互作用及引入气膜冷却之后三者之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激波形成的逆压力梯度导致边界层出现分离现象,在引入冷却射流以后被部分抑制,流场细节显示在原分离处新形成了两个方向相反的分离旋涡。保持冷却条件不变,随着孔间距的减小,边界层分离现象被抑制的效果更加明显,平面叶栅热力损失系数逐渐减小。当孔径和孔间距之比达到0.67时,相对于没有引入气膜冷却的情况,热力损失系数降低了13%。冷气流量对射流和主流相互作用流场影响显著,冷气出口局部超声速区域显著增大流场损失,降低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16.
扰动来流下声控机翼分离流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在扰动来流下声控机翼流动的试验装置、低速大攻角时的声控效果以及附面层中流动参数的变化规律,并由此得出:随着来流湍流度的增加,因声激励而产生的附面层中大尺度有序结构涡(LSOSV)的脉动速度幅值Vl、湍流度增量u′a/U∞以及升力系数增益△CL均将迅速减小,而激励声压级有效阈值SPLeff则随之逐渐增大。周期性脉动来流在沿机翼附面层流动中急剧衰减,并对机翼分离流动(包括有或无声控)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流动显示实验研究圆形静止不可压缩粘性流体域内以圆心对称布置的双柱作同频同相小振幅振动时诱导的Stokes层外的定常整流旋涡流动。实验表明,串列双柱当柱间距足够大时整流流谱呈八涡结构。当间距很小或为零时上涡结构。双柱的斜置有利于整流旋的合并,并柱间距接近至一定范围时,整流流动呈三维特征。振幅的减小和频率的降低使流动易出现三维现象。  相似文献   

18.
The linear instabilities of incompressible confluent mixing layer and boundary layer were analyzed.The mixing layers include wake,shear layer and their combination.The mean velocity profile of confluent flow is taken as a superposition of a hyperbolic and exponential function to model a mixing layer and the Blasius similarity solution for a flat plate boundary layer.The stability equation of confluent flow was solved by using the global numerical method.The unstable modes associated with both the mixing and boundary layers were identified.They are the boundary layer mode,mixing layer mode 1 (nearly symmetrical mode) and mode 2 (nearly anti-symmetrical mode).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mixing layer stability and the boundary layer stability were examined.As the mixing layer approaches the boundary layer,the neutral curves of the boundary layer mode move to the upper left,the resulting critical Reynolds number decreases,and the growth rate of the most unstable mode increases.The wall tends to stabilize the mixing layer modes at low frequency.In addition,the mode switching behavior of the relative level of the spatial growth rate between the mixing layer mode 1 and mode 2 with the velocity ratio is found to occur at low frequency.  相似文献   

19.
A series of cross-sectional flow fields of Counterrotating Vortex Pairs(CVPs) generated by a large-scale ramp vortex generator is observed using an ice-cluster-based Planar Laser Scattering(PLS) method in a shock tunnel with a nominal flow Mach number of 6. Combined with a numerical simulation, two streamwise CVPs with opposite rotating directions are identified in the wake flow of the vortex generator with an absence of a boundary layer, namely, a Primary CVP(PCVP) and a Secondary CVP(SCVP). Th...  相似文献   

20.
肖中云  缪涛  陈波  江雄 《航空学报》2018,39(6):121744-121744
尖头旋成体和船尾形状是子弹、炮弹及火箭弹等抛射体上常用的布局形式。研究表明船尾布局具有减小底部阻力、增大射程的作用,但此时旋成体的马格努斯效应增大,对运动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解释这种流动现象,对三维旋转弹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从亚声速到超声速下的旋成体马格努斯力和力矩进行了分析,重点对标准形状和船尾形状两种底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标准形状,在所有来流下船尾形状都起到了增大马格努斯效应的作用,并且马格努斯力和力矩与船尾角成正比。为了揭示其流动机理,选择代表性计算状态对两种布局马格努斯力矩系数分布、边界层厚度分布和边界层位移厚度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亚跨声速下船尾马格努斯效应由绕拐角的加速流动引起,使当地压力系数幅值增大;在超声速下船尾马格努斯效应由船尾段的气流膨胀引起,使旋成体左右两侧的边界层位移厚度畸变增大。上述两种效应都使马格努斯力矩增加,对于亚声速流动来说,该效应发生在柱段与船尾段连接位置;对于超声速流动来说,该效应发生在连接点以后的船尾段上。当来流速度在声速点附近时,上述两种效应都可能发挥作用,使船尾形状的旋成体马格努斯效应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