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凯  李江  刘洋  高远皓  朱根 《推进技术》2018,39(3):494-500
为了证明涡轮增压固冲发动机(TSPR)具有自主加速飞行的能力,进而得到合适的弹道飞行方案,开展了TSPR爬升飞行方案研究。首先通过借鉴已有弹体参数,分析了以高空巡航状态为设计点和以最大功率状态为设计点时,飞行器在弹道飞行范围内的非设计点性能。随后对比了发动机推力和飞行器阻力大小,得出:当TSPR以高空巡航点为设计点时,TSPR在爬升段(非设计点)所提供的推力小于飞行器阻力,难以实现自主爬升;当TSPR以最大功率状态为设计点,且采用等相对换算转速的调节规律时,TSPR具有优良的爬升加速性能,能够从(3km,Ma0.9)加速爬升至(10km,Ma2.2)状态巡航,其射程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三倍,这证明TSPR在具有自主加速飞行能力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比冲性能。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飞行器飞行末区存在的各种约束条件及其对飞行器飞行的影响,用最大爬升(下滑)半径约束法来代替过载约束进行飞行器纵向机动飞行的高度控制,并给出了在诸多约束条件下目标可攻击性的算法。最后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满足诸多约束要求,可用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3.
高超声速临近空间飞行器非开普勒轨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林  吴德伟 《飞行力学》2012,30(3):276-279
以高超声速临近空间飞行器非开普勒轨道弹跳飞行为研究对象,论证了高超声速临近空间飞行器飞行轨道属于非开普勒轨道的研究范畴.首先给出了非开普勒轨道机动巡航段、再人段和再入瞬间的动力学方程;其次研究了再入瞬间高超声速临近空间飞行器的位置矢量求解问题,提出弹跳系数的概念;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非开普勒轨道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飞行器六自由度非线性模型,采用直接反馈线性化方法和经典PID控制律设计方法对飞行器自动着陆下滑段进行控制器设计,将飞行器的任务转化为对飞行器舵面和油门的控制,并对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满足飞行器着陆下滑段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基于平面三体模型的登月飞行器轨道控制方法的研究;研究了从近地低轨道到近月低轨道的飞行轨道;给出了在地球逃逸段、惯性漂移段和月球捕获段的运动轨迹和关键点的参数。提出使用“远地点可达”概念完成了地球逃逸段发动机推力终点的选择和使用飞行器相对月心能量完成了在月球捕获段止推发动机工作初始点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行微小型单旋翼飞行器的动力学建模,通过建立多个坐标系来反映各部分间的相对运动.首先,利用坐标变换得到位置、速度及加速度等向量,并代入拉格朗日方程得到运动学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飞行器的姿态响应.仿真结果表明,飞行器定点盘旋时合外力为零,能量保持不变;爬升或前飞时有非保守力做正功,能量增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基于罚函数思想的约束处理技术改进鸽群智能算法,应用于复杂的带约束的飞行器轨迹优化问题。以高超声速飞行器爬升段轨迹优化为例,建立其包含微分方程约束、路径约束和终端约束的优化数学模型,通过罚函数构造算法的适应值函数并对优化变量添加边界强约束,将改进的鸽群智能(PIO)算法和粒子群(PSO)算法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爬升段优化数学模型进行对比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鸽群智能算法在解决此类复杂带约束优化问题中展现出了更好的优化效率,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RBCC飞行器爬升段轨迹设计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吕翔  何国强  刘佩进 《航空学报》2010,31(7):1331-1337
 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的发动机推力与飞行轨迹相互影响,导致飞行器轨迹设计与发动机性能分析存在耦合作用。对RBCC飞行器爬升段的轨迹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马赫数-动压参考曲线的轨迹设计方法。对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曲线进行了定义补充,以用于描述具有任意形状的马赫数-动压参考曲线,并对参考曲线的各控制参数选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二分法求解迎角并实现轨迹方程求解的算法流程。利用提出的轨迹设计方法对空中载机发射的RBCC飞行器进行了爬升段轨迹设计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马赫数-动压参考曲线法考虑了发动机性能与飞行轨迹的耦合作用,能够适用于RBCC飞行器爬升段的轨迹设计;(2)引射模态低速段(Ma<2.0)消耗的推进剂质量超过爬升段的50%以上,是发动机性能优化的关键;(3)引射模态推进剂流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达到了6.3;(4)当飞行马赫数达到1.7后引射模态下的来流空气冲压作用超过了一次火箭的引射作用,在保证空气捕获方面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多段柔性变体扑翼飞行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多段柔性变体扑翼模仿海鸥翅膀的复杂运动.观察海鸥翅膀的运动周期,设计了包含慢频率扑动、展向折弯、弦向扭转和结构柔性变形的扑翼模型,并应用准定常方法计算气动力,为该扑翼飞行器设计提供依据.在CATIA和3DMAX中设计多段柔性变体扑翼机的三维模型和运动模拟,制作样机进行飞行试验,研究其平飞、爬升、偏航等飞行姿态,结果表明升力和推力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相较于原有扑翼飞行器,多段柔性变体扑翼飞行器可以慢频率扑动飞行,调整扑翼形状.   相似文献   

10.
结合国内外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发展现状及各导航方法的特点,根据飞行器再入飞行段动力学方程,建立再入段飞行轨道并提出适用于再入飞行其各段的导航方法。对再入飞行中的末端能量管理段进行全面研究,设计并进行INS和INS/SAR导航滤波计算机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宽体飞机的爬升经济性,首先建立了爬升阶段飞行动力学模型和优化目标计算模型,确定了基于速度优化的最佳爬升策略;然后,在最佳爬升策略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双表速爬升优化模型,得到近似最佳爬升策略,并分析了该爬升策略的可行性;最后,以某宽体飞机为例,分析了近似最佳爬升策略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爬升策略相对传统爬升策略经济性提升3%~8%,且改进后的近似爬升策略与最佳爬升策略误差不超过1.4%;飞机重量、温度偏差和成本指数均会影响爬升策略的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12.
邓克绪 《飞行力学》1996,14(3):66-70
为改进某无人机飞行性能,应用最大值原理求解无人机在垂直平面内的最优上升轨迹,推导了无人机最经济爬升所满足的极值方程;并用此方程和最快爬升极值方程这两类目标函数求解了某无人机的最优上升轨迹,计算结果表明,经优化后的爬升轨迹可以节省燃油,延长无人机的续航时间或快速爬升到预定的终点高度具有较好的性能收益。  相似文献   

13.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vide a synthetic and comparative view of selected aircraft and rotorcraft (nearly 300 of them) from past and present. We report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wings (wing span, areas, aspect-ratios, sweep angles, dihedral/anhedral angles, thickness ratios at root and tips, taper ratios) and rotor blades (type of rotor, diameter, number of blades, solidity, rpm, tip Mach numbers); aerodynamic data (drag coefficients at zero lift, cruise and maximum absolute glide ratio); performances (wing and disk loadings, maximum absolute Mach number, cruise Mach number, service ceiling, rate of climb, centrifugal acceleration limits, maximum take-off weight, maximum payload, thrust-to-weight ratios). There are additional data on wing types, high-lift devices, noise levels at take-off and landing. The data are presented on tables for each aircraft class. A graphic analysis offers a comparative look at all types of data. Accuracy levels are provided wherever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4.
随着航线数量的不断增长和机场进离场交通的日渐繁忙,因管制压力造成的离场阶段改平飞行导致了飞机非必需的燃油消耗,为航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上的损失。为了减少平飞并实现快速离场,基于性能的导航(PBN)模式下的连续爬升运行(CCO)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方式。介绍了BADA飞机性能模型的构建方法,并使用性能模型对CCO进行设计,并提出了前后CCO离场可能产生的冲突和解脱方法,结合实际航线对爬升时间和油耗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显示CCO离场能够缩短爬升时间,减少燃油消耗;在冲突发生时通过速度调整可以比阶梯爬升的方式更有效益。  相似文献   

15.
飞机航路爬升航迹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确的航迹预测能力是空中交通管制软件的开发基础。对飞机航路爬升的飞行轨迹进行了二维模拟,并绘制出了飞机航路爬升时的飞行轨迹曲线和其他分析曲线。用航迹角来代替性能计算中常用的爬升率概念,对飞机爬升各项参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不同舰-机适配条件下舰载机起飞安全性的问题,建立了飞机滑跃起飞动力学分析模型,用数值方法分析了飞机起飞质量、甲板参数、舰船航行速度等因素对飞机滑跃起飞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舰载机起飞质量增大会减小其离舰爬升率;平直甲板越长或斜甲板出口倾角越大,离舰爬升率越大;但是出口倾角太大时,会使飞机离舰迎角超出限制;增大舰船的行驶速度,可以缩短舰载机起飞所需甲板的长度。  相似文献   

17.
The requirements and design philosophy for developing ground-based automa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advisory concepts to best serve aircraft with flight management systems (FMS) are defined. Analytic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that are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operational data with the user-preferred trajectories to identify flying-time variabilities in various segments of arriving flights. En route descents, terminal maneuvering areas, and the final approaches are considered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aircraft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flying times essential for traffic planning. Simple time-estimation algorithms based on FMS-defined speed schedules and prevailing winds are presented for estimating flying times during en route descents. Automa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concepts are developed that utilize flexible route structures and a speed-control strategy to permit the aircraft maximum use of FMS and onboard avionics in all operat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8.
黄俊 《飞行力学》1996,14(2):60-64
续航性能是飞机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之一。从飞机巡航段航程的基本公式出发,利用导数求极值的性质,推导出确定飞机巡航爬升和平流层内最佳巡航条件的方程,证明了最优巡航马赫数出现在飞机阻力增加区段,最优巡航高度存在于飞机阻力最小处。最后以某型飞机的巡航爬升条件和平流层平飞最优马赫数和高度的确定作为算例,说明用此方法确定飞机巡航条件,将使飞机获得最大航程。  相似文献   

19.
叶叶沛 《飞行力学》1996,14(1):74-79
讨论了涡轮螺桨飞机阻力极曲线值得注意的一些特点,并介绍了根据这些特点而提出的试飞确定涡桨飞机飞行性能和升阻特性的一种“等质量法”该方法先把各种飞行条件下获得的试飞数据算到的标准条件,然后利用参数组合的线性关系来简化数据处理,具有简单易行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郭峰  朱剑锋  尤延铖  邢菲 《航空学报》2021,42(7):124755-124755
基于高斯伪谱航迹优化方法,建立了"火箭辅助型涡轮基组合动力"的飞行器/推进系统匹配分析方法,针对地面水平起降、以马赫数5巡航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以巡航航程最远为目标,完成了涡轮基组合动力(TBCC)与火箭的耦合特性分析及匹配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可行的TBCC方案(起飞推重比为1.0),引入合适推力的火箭有助于提升加速爬升段的总效率并降低质量消耗,且对巡航航程有着一定的提升(4%起飞重量推力火箭可增加航程0.97%);对于不可行的TBCC方案(起飞推重比为0.8),引入火箭不仅可实现推进系统方案的收敛,且其巡航航程相比可行的TBCC方案最多可增加7.9%。考虑到TBCC较大的"死重"和较低的单位迎面推力对巡航性能的不利影响,结构质量占比为25%的巡航型飞行器建议采用"13%起飞重量推力火箭辅助起飞推重比为0.7的TBCC "推进系统。相比之下,结构质量占比为55%的加速型飞行器建议采用" 5%起飞重量推力火箭辅助起飞推重比为0.98的TBCC"推进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