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主要介绍空中最小操纵速度,并以PA-34飞机的一次飞行试验为例,对空中最小操纵速度试飞的试验目标、试验方法和条件以及试验结果进行了论述。从飞机实际操作影响、FAA适航条款(14CFR23部)[1]等方面对该飞机的空中最小操纵速度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试验表明,PA-34飞机的空中最小操纵速度满足FAA适航条款要求,飞机向好发动机方向适度倾斜会减小最小操纵速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CCAR-25对于民用飞机地面最小操纵速度(VMCG)的合格审定试飞要求,对地面最小操纵速度试飞技术进行了分析,针对ARJ21-700飞机,从试飞准备、试飞方法、驾驶技术和试飞程序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试飞方案,试飞得到VMCG为107kn。由于VMCG受机场大气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数据扩展,得到全包线范围内的VMCG。该试飞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为其他民用飞机的型号合格审定试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输类飞机最小离地速度试飞设计与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小离地速度是民用运输类飞机制定起飞特征速度的关键。最小离地速度试飞是民用运输类飞机最大性能起飞的试验机动,是在地面效应影响下的飞机低速大迎角试飞科目,试验难度大、风险高,对试飞技术、试飞组织和试飞驾驶技术要求很高。目前国内仅有新支线飞机按照民用航空规章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了民用运输类飞机最小离地速度试飞的类型和理论,对运输类飞机最小离地速度试飞中的关键技术和风险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可供所有类型运输类飞机最小离地速度试飞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4.
孟宪珍 《飞行力学》1996,14(3):71-74
简要叙述了飞机在着陆复飞时临界发动机突然失效情况下的最小可操纵速度和临界发动机不工作进场形态下的最小可操纵速度的试飞目的、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并结合试飞体会,归纳了驾驶飞机的操纵要点,以供试飞员和飞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峥华  李超 《飞行力学》2015,33(1):78-82
为了提高着陆进场最小操纵速度(VMCL)的分析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通过人机闭环数学仿真来计算多发飞机着陆进场VMCL的方法。考虑临界发动机突然停车后拉力的衰减过程、驾驶员意识到发动机失效后采取操纵的时间延迟,以及符合VMCL验证试飞操纵特点的驾驶员模型,建立了能够真实模拟VMCL验证试飞过程及驾驶员操纵策略的某型四发螺旋桨飞机人机闭环仿真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模拟VMCL验证试飞时发动机衰减特性、舵机动态特性、驾驶员反应延迟等因素的影响,以及飞机各运动参数的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张建  屈飞舟  刘静 《飞行力学》2012,(5):458-462
以ARJ21-700飞机最小离地速度试飞为背景,结合民用航空规章相关适航条款要求,研究了受结构限制的运输类飞机最小离地速度的试飞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积累了丰富的最小离地速度试飞经验。该项研究为国内其它运输类飞机的最小离地速度试飞和制定我国自己的民机审定试飞指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按照CCAR-25-R4《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要求,结合FAA咨询通告AC25-7C《运输类飞机试飞指南》,总结其它机型的试飞经验,通过理论分析民机地面最小操纵速度(V MCG)试飞原理及影响因素,探讨了民机V MCG试飞的试飞方法及风险规避方法,可为民机的V MCG试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空中最小操纵速度相关规章要求进行了解读,在进行简单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空中最小操纵速度的主要因素,对确定空中最小操纵速度的试飞方法、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完成试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为其他型号试飞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民机地面最小操纵速度试飞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民机地面最小操纵速度(vMCG)的合格审定要求和原理,结合ARJ21飞机模拟器试验对飞行试验中影响vMCG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提出了ARJ21飞机vMCG的试飞方法,可为ARJ21飞机型号合格审定试飞和其它民机试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民机最小离地速度的工程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飞机地面滑跑起飞全过程的运动方程,并结合适航条例规定,给出了一种确定民机最小离地速度的工程计算方法;参照失速速度修正方法给出了受俯仰操纵效能限制的飞机最小离地速度的修正方法;分析了单发失效及不同抬前轮时间对飞机起飞性能的影响。仿真计算表明,所给出的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