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多路协调加载试验技术在进行结构强度试验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多路协调加载试验设备及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针对多路协调加载试验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油源污染、系统激振、伺服作动器选取、控制参数的设定和试验安全等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并就影响多路协调加载试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应用本文提出的对策可以有效地解决多路协调加载试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飞行器结构强度试验中,电液协调加载系统能否准确模拟实际结构上的载荷历程对于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及飞行器结构的安全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电液协调加载系统各通道间具有强耦合、非线性、时变等特点,应用神经网络解耦控制技术实现载荷解耦,并进行了两通道的协调加载试验。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法动态控制效果良好,能够准确地实现各通道间的协调加载控制。  相似文献   

3.
何鹏 《飞机工程》2005,(4):56-58
针对MTS协调加载系统在建立试验载荷谱中存在的功能缺陷,采用多线程和动态建立索引的方法,开发了MTS协调加载系统快速、准确地建立试验载荷谱软件。介绍了软件的设计思路以及建立载荷数据模块及配置载荷情况模块及加载顺序模块等功能模块和接口的设计。解决了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完善了MTS系统功能。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软件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目前,采用等幅谱或程序块谱已经不足以表征载荷的相互影响,随着数据处理方法与试验能力的发展,疲劳试验大多采用变幅载荷。本文介绍了突风飞-续-飞试验载荷谱,疲劳试验载荷谱的编制原则是:既要尽可能做到载荷真实,又要与计划的研制进度和试验设备能力限制相协调。这种谱不依赖于损伤模型假设,通过统计分析确定载荷的频率和幅值。  相似文献   

5.
ZPXJ-16在直X型机尾段结构疲劳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升机尾段是整个机体最薄弱的环节,开展直升机尾段疲劳试验,可为直升机全机寿命评估提供试验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型号直升机尾段结构疲劳试验为例,介绍了多点协调加载系统ZPXJ-16在该试验中的应用,阐述了其加载方法、系统工作原理及系统标定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四个典型意义的疲劳和静力试验在AERO-90控制和集成数据采集系统上的协调加载,成功开展了多任务强度试验协调加载技术的预先研究,并给出重要总结,为重点型号研制的试验保障做好了经验积累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7.
基于结构强度试验中小翼而双向加载的实际需求,介绍了现有加载方法局限性,提出了新的加载方法的设计思路,设计了拉压垫——杠杆系统,在模拟试验中验证了拉压垫—杠杆系统的加载方式的可行性,并在型号试验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从1972年开始,我们先后研制了五点协调加载机、十点协调加载机和TRS—80微机控制协调加载系统。这三个系统都只有模出部分,没有模入部分,因而只能实现小闭环控制。小闭环控制虽然解决了自动加载的问题,但是仍然不能采集实际载荷数值。要采集实际载荷就必须有模入部分。小闭环控制系统的实际载荷采集要靠其它二次仪表,载荷的调整也要靠人工实现。这种协调加载控制机使用不大方便,也不能满足复杂的程序载荷谱和随机载荷谱的要求。为了满足运七起落架疲劳试验的要求,我们研制了一套YEE8100微机控制协调加载系统。该系统是在TRS—80和IBMPC微机控制协调加载机的基础上,采用国内一些先进技  相似文献   

9.
全机静力试验控制软件的协调自动控制加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全机静力试验利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进行协调加载时,控制软件如何控制飞机姿态;试验加载载荷分配的方法;在各个试验阶段加载分别采取什么样控制方法及在试验过程中人工干予措施等。  相似文献   

10.
高健  杨晋 《航空计算技术》2003,33(3):101-103
针对位移加载的结构试验这一实际问题 ,我们研究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系统控制性能 ,根据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设计了控制方法 ,结合现代测试技术研制开发了一套性能优良的位移加载计算机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1.
振动疲劳试验的自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启新  吴铁鹰 《航空学报》1985,6(5):474-477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疲劳试验系统,它采用闭环控制,显著提高了加载系统的精确度,基本上实现疲劳试验的无人操作,在国内叶片的自动化疲劳实验技术方面填补了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12.
卢京明  孙祥 《飞机设计》2006,(2):21-23,31
针对某机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中动态操纵情况下的应变测量以及试验载荷监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基于应变测量数据分析的操纵系统疲劳试验载荷监控方法的确定及其应用效果进行了阐述。在操纵系统疲劳试验过程中的实际监控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副翼/平尾/方向舵操纵系统多种试验状态下的试验载荷监控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李健  张强 《航空学报》2007,28(3):586-589
 介绍了某型飞机随机载荷谱疲劳试验所采用的载荷值计算模型与算法、随机载荷状态序列与飞行顺序的生成方法、按照关键通道载荷变化量配置加载时间的方法,通过编程实现了复杂随机加载谱的自动生成以及加载时间的合理配置,提高了随机载荷谱计算的自动化程度,也提高了试验的稳定度与加载速度,为改进随机谱疲劳试验的应用技术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鲁启新  庄忠良 《航空动力学报》1986,1(2):161-163,190
航空叶片的疲劳断裂是发动机的常见故障之一,为了研究其失效机理,国内外都采用恒定应力疲劳寿命试验。叶片的疲劳载荷主要以数值分析法来给出,或者按台架试车中实测到的最大振动应力作为载荷,试验做到各组样品均有一定数量的产品发生失效为止,用它来估计产品的各种可靠性特征。传统采用的试验方案是人工操作开环控制激振。   相似文献   

15.
直11型机主桨毂星形件是典型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在复杂的疲劳载荷环境下,有可能出现几种不同形式破坏模式,如:分层破坏和纤维断裂,忽略任何一种可能出现的破坏模式都将可能给飞行带来安全隐患。理想的试验是有限的试验件能得到所有的破坏模式的结果。本文较完整地总结和介绍了直11型机和“海豚”的复合材料星形件疲劳试验及试验结果,较详细地分析了各种破坏模式的形成机理和挥摆载荷比对破坏模式出现率的影响,认为疲劳试验载荷的挥摆载荷比不应仅仅根据实际飞行时载荷状况,主要应根据星形件结构性能来确定。  相似文献   

16.
直升机主桨毂支臂疲劳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臂是直升机球柔性桨毂中的典型复杂动部件,疲劳破坏为主要的失效模式.结合某直升机支臂疲劳试验,介绍了试验方案设计、试验实施方案设计及试验数据分析等内容和方法.考虑支臂结构及载荷和组合试验的特点,疲劳试验载荷的比例以模拟载荷分布为原则、以打样设计载荷为手段确定,载荷大小根据试验件的疲劳能力、寿命考核要求、各破坏部位和模式匹配考核确定;试验采取整体试验和局部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由支臂和模拟桨叶组成的双铰支梁式支臂整体疲劳试验实施模型;试验监测数据分析有力地保证了试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弹片的热机械疲劳(TMF)试验要求,采用机械设计技术、机电技术、冷却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提出了压力载荷和热载荷的加载方法,建立了2种载荷5个试验件的并联试验控制系统,并设计了弹片热机械疲劳试验器。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同时模拟服役环境下弹片的压力载荷和热载荷。利用该试验系统进行了弹片的热机械疲劳试验,试验结果再现了弹片在服役状态下的失效模式。试验系统具有良好的重复度、较高的加载频率和加载精度。压力载荷最大相对误差为2.4%,绝对误差小于0.5N。温度载荷最大相对误差为3.55%,最大绝对误差为3.89℃。   相似文献   

18.
符史坚 《航空学报》1987,8(8):355-361
本文介绍测量飞机噪声环境,获得的结构噪声载荷分布与频谱的结果,并分析了影响其量值的因素与结构声振响应特性;归纳了结构噪声载荷谱及其编制方法;简述了进行结构声疲劳试验的方法与参数选择原则和实例;列举了分析与排除声疲劳故障的方法和效益  相似文献   

19.
卢京明 《飞机设计》2007,27(3):70-73
针对飞机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载荷谱中小操纵位移频次影响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确定了某机全机主操纵系统小操纵位移频次的级别。同时,在原某机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载荷谱的基础上再次对其小操纵位移频次进行了计算,去掉了这一级别以下对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无影响的小操纵位移频次,从而完善了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载荷谱。另外,对小操纵位移频次问题研究结果在其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中的实施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金伟  杨智春  孟德虹  陈炎  黄虎  王勇军  何石  陈园方 《航空学报》2020,41(6):523473-523473
大迎角(AoA)机动飞行能力是先进战斗机的标志性指标之一,中国先进战斗机采用V型垂尾布局的气动设计方案,可充分实现其良好的大迎角机动可控飞行。飞机在大迎角机动飞行时,前机身分离流所产生的高强度脱体涡破裂后产生的非定常扰流将不可避免地打在V型垂尾翼面上,导致V尾结构发生严重的抖振,这不仅会影响飞机的飞行品质等性能,还会导致V尾结构的疲劳损伤,大幅增加飞机的使用维护成本。本文详细阐述了其研发设计过程中攻克的以下关键技术:全动V尾抖振风洞试验"刚/弹"组合模型的设计技术与风洞试验方法,抖振风洞试验的动态测试结果向飞机尺度进行相似转换的原理;基于RANS/LES混合算法进行V尾结构抖振响应的CFD/CSD耦合计算方法;基于正加速度反馈(PAF)的V尾抖振响应压电控制技术;V尾抖振动态疲劳载荷谱的编谱方法与试验实施方案。本文为解决中国先进战斗机、无人机V尾结构抗抖振动强度设计与验证建立了一套较完备理论分析技术、设计准则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