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国内航空公司在航材互援与维修合作方面已经非常成熟,但是部附件维修企业之间的合作却很罕见。随着后疫情时代供应链紧张的情况进一步加剧、OEM在技术资料和备件供应等方面的限制加剧以及各个MRO之间因为资源不平衡带来的维修成本差异愈发明显,维修企业之间合作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因此本文将从资源共享、修理外委、能力共建、委托采购和修理方案的推广等五个维度探讨部附件维修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当前航空部附件的修理模式,结合航空修理产品维修流程以及数字化图像识别技术,以实现航空装备数字化修理高效、零人为差错目标为前提,对航空部附件图像识别辅助维修设备的应用进行阐述,为加快推动航空装备数字化高效维修和图像识别技术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晓光 《中国民用航空》2005,(8):42-42,44-45
目前,国内大部分航空公司的维修系统仍然和运输主业混合在一起,由航空公司直接管理。随着国内航空运输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航空公司在要求维修系统不断提高安全性、正常性和服务标准的基础上,对于大幅度降低维修成本的需求不断提高。迄今为止,三大航空集团公司所属股份公司的维修系统都采取了合资经营方式,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从世界先进企业获得核心维修技术能力。但实际上,我国民航维修企业的核心维修技术能力发展还不尽人意,在高技术含量的发动机、APU和高价周转件维修领域较少获得国际市场;自己承修项目中的关键附件修理,多数还是送往国外,维修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因此,中国民航维修业有必要认真回顾一下所走过的道路,对获得核心维修技术能力所需要的体制、机制等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谋划,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起可持续获得核心维修技术能力的渠道,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成本,从而增强我国航空公司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民航机队的不断扩大使得中国航空维修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国内航空维修企业已经开始从劳动资本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调整,标志之一是不断拓展发动机和辅助动力系统(APU)的深度维修能力。发动机和AP[U的主轴轴承及其配套的传动系统轴承是维修中的关键零部件,以往其检测、维修和更换都需依靠国外承修商和OEM制造商,严重影响了维修企业的成本和效率。在国内开展符合适航要求的轴承检测业务,可以大大提高轴承使用效率,减少维修企业轴承库存  相似文献   

5.
北京华瑞飞机部件维修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国内较早的航空部件修理企业,多年来主要从事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舱压控制系统、仪表、电源系统、灯光等系统各类机载电子、电气、附件的维修。同时,还承担着空调系统、水系统、防冰系统、气源系统附件的修理。其中一些项目,包括 B737 SCU、B747 BSCU、FCSV,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国民航业发展迅速,飞机部附件维修业已成为最为活跃并最具成长潜力的市场之一。为此,本刊基于历年的维修能力调查结果和市场调研情况,针对国内航空公司下属的维修企业和非航空公司下属的独立维修企业,综合考虑其营业收入和2014年实际维修附件数量,遴选出了国内部附件维修企业排行榜,并对入选的维修企业负责人就各自企业部附件维修业务的发展现状、未来规划以及对国内部附件维修市场的看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采访,希望充分发挥这些优秀维修企业的标杆作用,为我国航空部附件维修市场的健康发展贡献一定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描述国内维修企业部附件维修能力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新冠疫情为传统部附件维修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新时期企业发展部附件维修能力的创新思路,并以GAMECO的发展举措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8.
经过20年的发展,四川海特集团现已成为我国航空维修、航空研发制造、航空工程、航空培训等领域的重要企业。旗下海特高新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以航空维修业为主的上市企业。海特高新主要从事航空机载设备和附件设备的研制、检测、试验、修理,支线飞机、直升机、公务机等中小型发动机维修、机体大修及改装工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空运输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带动航空维修市场的持续快速增长,巨大的市场吸引着来自世界的目光,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国内民航维修企业扩展维修能力,以及国内航空工业界进入民用航空维修的积极性.中国航空运输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带动航空维修市场的持续快速增长,巨大的市场吸引着来自世界的目光,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国内民航维修企业扩展维修能力,以及国内航空工业界进入民用航空维修的  相似文献   

10.
<正>四达机械制造公司技术中心是"陕西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空军航空修理系统模具设计加工中心、空军航空修理西北计量站,获得军用校准和测试实验室认可证书,具有较强的试验、检测和开发能力,拥有工程技术人员487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5.22%。技术中心狠抓新装备修理能力建设,努力探索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保障模式,建立了科研体系、标准体系、工艺体系和网络信息化体系,不断提升飞机修理、发动机修理和机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