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主要研究目的是寻求利用智能旋翼概念,将自适应随波前馈控制器应用于直升机旋翼的主动实时振动控制的可行性研究,但自适应控触所需参考信号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难以获得。本提出利用旋转变压器拾取直升机桨叶旋转信号作为参考信号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实现旋转桨叶和机体之间的双向多路信号的可靠传输,以组成智能旋翼闭环控制系统,本提出了一种非接触信号传输方法,并进行了实时振动控制试验,以验证控制策略、信号传输方法和智能旋翼概念.最后,根据试验结果,讨论了进行高效控制应当如何选择控制参数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独立桨距控制的电控旋翼主动振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电控旋翼利用桨叶后缘襟翼偏转通过气弹作用带动桨叶变距,从而实现对旋翼的控制。但由于其系统的复杂性,桨叶间易存在扭转刚度和质量不相似,从而引起较严重的旋翼振动。针对该情况,提出了基于独立桨距控制的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并以某原理性电控旋翼为算例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方法对电控旋翼由扭转刚度和质量不相似引起振动的减振有效性,最佳减振水平可达90%。  相似文献   

3.
以微机、LH-SC16A型A/D板、SC50型D/A板以及TMS320C30A型DSP板为基础,建立了时域结构响应主动控制的主从机并行处理系统。这一系统具有多通道快速运算能力,可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律,更新速率,改善控制系统的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4.
独立桨叶高阶谐波变距对旋翼垂向载荷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桨叶高阶谐波变距对桨毂垂向载荷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独立桨叶控制技术的桨毂垂向载荷模型。假设桨叶刚体挥舞,采用Leishman-Beddoes(L-B)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和Glauert入流模型计算旋翼气动力,求解桨叶挥舞动力学方程,计算桨毂垂向载荷。分析桨叶施加2Ω,3Ω阶变距谐波后桨毂垂向载荷的变化,总结高阶变距谐波幅值、相位对桨毂垂向振动载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独立桨叶控制能有效降低直升机桨毂垂向振动载荷。  相似文献   

5.
智能旋翼—一种极有前途的直升机振动主动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直升机旋翼各片桨叶后缘安装主动控制附翼(ACF)的智能旋翼新概念,发展十几年来,特别是在智能材料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正越来越受到直升机界的重视。本文简要概述了智能旋翼概念的由来、发展现状以及主动附翼控制振动的基本问题,指出该技术是一种具有卓越潜能、极具应用前景的直升机振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射频仿真系统中多机系统的实时通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射频仿真系统(RFSS)主要是用在实验室里模拟空中射频目标信号。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应用于RFSS的多机实时通讯系统。该系统基于自行设计的异步并行通讯卡,采用树型分级拓扑结构,并开发了相应的实时通讯协议。为保证仿真的逼真性,着重研究了如何保证通讯的实时性、可靠性这一关键技术,使系统具有效率高、工作可靠、通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一种全数字半物理飞行控制实时仿真系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提出了一种基于PC机与局域网(LAN)的无人机飞行实时仿真系统。该系统采用全数字仿真与实时动画方面模拟飞机动力学、运动学特性、机栽传感器信号与电气特性和地面测控系统功能,具有实时性、可靠性高、操作灵活、直观、成本低的特点。实际使用结果表明系统性能良好,完全满足飞行控制系统半物理实时仿真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8.
旋翼不平衡是造成直升机振动的重要原因,而传统旋翼平衡调整是一种定期维护方法,耗时长且无法长时间保持维护后的振动水平。本文研制了一套基于智能变距拉杆的旋翼平衡实时调整(In flight tuning,IFT)系统,可以根据计算机发出的数字指令控制智能变距拉杆长度实现桨叶变距输入,进而完成旋翼动平衡调整。试验发现智能变距拉杆杆端位移量对旋翼转频振动分量的影响呈线性规律,由此确定拉杆调整系数矩阵。当获取旋翼不平衡振动信息后,根据相位选择相应拉杆作为调整器,根据振幅在调整矢量方向投影的大小关系设计了调整策略,得到拉杆完成平衡调整所需的位移量。通过旋翼塔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直升机飞行过程中实时降低旋翼振动水平,有效提高了旋翼动平衡调整效率。  相似文献   

9.
采用激光相位多普勒技术(PDPA)和传统热线对圆管射流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PDPA技术具有精度高、动态响应快、不干扰流场等特点;自由剪切湍流的扩展率dyc/dx=0.0801,完全自模拟特性区在x/D>8。  相似文献   

10.
GPS/MAP实现智能低空突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空突防在现代战争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向着智能和自主式的方向发展,本文研究了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电子数字地图(MAP)实现智能低空突防的几个关键问题。文中首先研究了智能低空突防的定义,给出了采用GPS和MAP实现智能低突防的总体方案和工作原理,其次研究了电子数字地图的设计,包括电子数字地图的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及软,硬件设计要求等。再次,研究了MAP与GPS及自动飞行控制系统(AFCS  相似文献   

11.
直升机实时仿真建模中的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在型号研制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建立满足工程模拟要求的数学模型理论背景以及建模工作中的难点,研究了建立高置信度模型的主要方法,指出尚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研究工作的重点,从直升机飞机动力学模型组成结构出发,分别讨论了旋翼气动载荷模型及诱导速度模型,机身气动力模型,发动机模型和飞行控制系统模型的研究方法,及模型研究中问题的解决途径,文中还介绍了基于Newton-Raphson方法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算法,并针对模型算法的实时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利用Simulink平台,建立一个基于自适应滤波技术的前馈振动控制的通用仿真系统,并对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进行仿真研究,为了模拟机体的力学特性以及旋翼对机体的激振作用,本文建立了一个带伺服液压惯性式作动器的自由一自由梁模型,并使之处于双频扰力作用下,对于该模型,采用了FIR、SIIR等滤波模型进行识别和控制。通过对不同控制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滤波算法的仿真研究,揭示其算法收敛性和收敛速度等特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一类可倾瓦支承的单盘非对称转子系统的振动主动控制问题.首先建立了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针对主动润滑控制系统设计了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对转子系统进行振动主动控制.通过计算分析可知,采用基于BP-PID的主动润滑系统能够很好的抑制系统的振幅,使系统在很高的转速时才发生油膜失稳,拓宽转子系统稳定运转的转速范围,在转...  相似文献   

14.
提出并研究基于内模控制原理与自适应滤波技术的时域前馈控制用于飞机机翼颤振的主动抑制.通过一带后缘附翼控制面的平直机翼的颤振自适应抑制仿真算例,证实所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同时还仔细地分析了反馈控制信号类型、收敛因子、控制器的阶数以及脉冲响应函数FIR模型的阶数等对控制效果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决策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IFFCS)的模糊控制问题,首先给出了飞机纵向运动的火力/飞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讨论了基本模糊控制器的结构方案和设计过程,在分析了不同量化因子及比例因子对控制特性的影响后,对基本模糊控制器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分段因子模糊控制器和经过一次修正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思想,最后,对包含模糊控制器的IFFCS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对IFFCS采用模糊控制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独立桨叶控制技术(Individual blade control,IBC)能够改善旋翼气动环境,降低桨毂振动载荷。本文采用Leishman-Beddoes动态失速模型和动态入流模型计算旋翼非定常气流下的气动响应;通过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旋翼气弹动力学模型计算桨毂载荷;在周期变距基础上施加二阶和三阶谐波变距进行控制仿真,研究独立桨叶高阶谐波变距对桨毂载荷减振作用的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相应变距谐波的幅值和相位,能够使得振动水平大幅降低并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一类空间飞行器的非线性姿态控制问题,首先通过变换将其强耦合模型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把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全、未建模动态和外界扰动视为系统的不确定性。而后提出了一种结合滑模控制与比例积分控制的模糊逻辑控制器,运用李亚普诺夫原理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用这种控制器对系统进行分散鲁棒自适应控制,仿真说明相对于传统滑模控制器,它具有响应速度快,跟踪精度高,鲁棒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在前馈/反馈混合控制中提高控制通道阻尼的问题,基于自适应滤波理论,提出适用于单输入单输出(SISO)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控制通道的时域自适应反馈主动阻尼设计方法。研究了自适应过程的理想期望信号的构造、SISO情况下闭环控制通道与反馈控制器同时进行自适应设计以及MIMO控制通道阻尼问题的简化与设计方法的拓展等问题;同时,基于某主动隔振试验平台的实测结果,对所有研究内容进行SIMULINK模型仿真。时域自适应反馈主动阻尼设计是高效的主动阻尼设计方法,并且为小阻尼动态系统的增阻设计提供了统一的方法框架。  相似文献   

19.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analyze and design a control system for vibration reduction in a rotor system using a shear mode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MRF) damper. A dynamic model of the MRF damper-rotor system was built and simulated in Matlab/Simulink to analyze the rotor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vibration reduction dfeet of the MRF damper. Based 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an optimizing control strategy using pat- tern search method was proposed and designed. The control system was constructed on a test rotor bench and ex- periment validation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were conduc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rotor vibration caused by unbalance can be well controlled whether in resonance region (70~) or in non- resonance region (30 ~). An irregular vibration amplitude jump can be suppressed with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Furthermore, it is found that the rapidity of transient response and efficiency of optimizing technique depend on the pattern search step. The presented strategies and control system can be extended to multi-span (more than two or three spans) rotor system. It provides a powerful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extension and application in target and control for shafting vib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