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数理统计等科研方法,将航空安全员体能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处理分析。研究显示:各年龄段体能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年龄段间成绩无明显差异性;卧推、立定跳远的考核成绩最为优异,其余项目各年龄段合格率亦基本达到90%左右,平均得分集中于70-80分之间。结论认为:民航局相关职能部门对航空安全员训练的考勤、教学、考核、监督检查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从制度上保障了各训练机构的训练质量;专业性和实务性相结合的体能训练师资,促使教学组织训练凸显出科学性和系统性。建议航空安全员体能训练大纲的制定,应当结合航空安全保卫任务的性质和特点,切实提高航空安全员适应飞行的基本身体素质。在此基础上,侧重空中反恐处突实战能力的专项体能素质提升,树立教学服务实战的明确导向,运用合理的教学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2.
6月19日上午。国航西南分公司客舱部训练场里热闹非常。16名身背号牌的航空安全员在单双杠上挥汗如雨地锻炼,同伴的加油声、工作人员的计数声热闹非常、他们正在进行单双杠体能考核。从6月l6日起到6月底,国航西南分公司对全公司所属157名航空安全员进行一次严格的体能考核,分公司保卫部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措施.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航空安全员资质训练空防技能的演进历程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航空安全员空防技能训练的发展可分为探索成型、发展提高、变革创新三个阶段,并呈现出时代需求的适应性快、训练理念创新性强、考核评判科学性高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航空安全员空防技能训练体系、形成长期性有组...  相似文献   

4.
航空安全员执勤中处置各类机上案事件不是单独行动,而是与机组成员之间的协同配合。培养航空安全员的战术意识,合理运用技战术,才能提高处置效能。本文分析了航空安全员执勤技战术体系的要素及现阶段执勤技战术训练存在的不足,从航空安全员的客舱执勤实际出发,以常规执勤程序实践阶段的主要内容、具体任务和注意事项为重点,提出了优化和提升的策略,旨在提高航空安全员的执勤技战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计量、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民航空保专业为研究对象,从民航空中安保工作需求的实际出发,提出航空安全员职业核心素养的概念。基于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厘定了包含知识基础、身体素质、意识品格、应急处置4个层面所对应的10个不同维度、31个基本要点,构建了航空安全员职业核心素养的3层同心圆结构模型,以期为民航安保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照准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现代民航飞行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对一个合格飞行员应具备的航空体能和身体素质分析,阐明了航空院校飞行技术专业培养模式中航空体育教育的概念、内涵、基本问题和基本特征,提出了如何加强航空体育教育及训练科学化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和思辩的基础上,阐明了航空体能和航空体育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及基本特征,提出了如何增强航空体能训练与航空体育教育的工作力度和正确把握其科学实践。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航空维修类人才所从事的岗位进行分析,并对所需要的机务英语能力进行分解,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场所、学生考核等方面来构建实用的课程体系,仝面提高高职航空维修类人才机务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9.
运用解剖学知识分析人体关节与要害部位,立足空保专业的狭小空间防卫与控制技能实训,紧贴航空安全员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实际,强化近端固定配合远端控制的并发攻击意识,从场景导入教学、动作处置思路、防控技术体系方面施以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航空体育课程是飞行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航空体育器械的学习又是航空体育课程的重点内容。对提高飞行技术专业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操控各种航空器械、形成初始基本驾驶术、培养良好的飞行品质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国民航飞行学院2005-2015年间在飞行初始训练阶段被终止飞行训练的学生进行研究,主要分析其在校期间的航空体育课程中各项器械能力考试成绩与其初始技能形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为:1.样本在理论阶段航空体育成绩普遍偏低;2.样本在理论阶段航空体育课程中器械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活滚的掌握能力;3.样本的各项成绩与飞行初始驾驶技能的形成进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航空体育器械能力与飞行初始技能形成成正相关性。本文根据问题,提出几点相关建议,1.改善航空体育课程教学安排;2.端正学生航空体育学习动机;3.创新航空体育教师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