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绍东  韩鸿硕 《中国航天》2004,(6):25-28,31
欧洲目前设想的可复用运载器方案主要有三种:(1)可复用第一级方案:在高超音速低马赫数下与一次性使用主芯级分离,垂直起飞,水平降落;(2)亚轨道方案,如“跳虫”方案,可水平起降.在大气层外发射一次性使用的上面级;(3)两级入轨方案,两级均可重复使用,垂直发射。水平降落。  相似文献   

2.
<正>太空探索公司首席执行官4月7日发推特表示,他对明年底之前让第二级火箭也能重复使用、从而实现100%的火箭复用"相当有信心"。这表明该公司在实现第一级复用后重新开始重视一度被搁置的第二级复用设想。太空探索公司曾在2011年披露了对"猎鹰"9火箭的两级均加以回收和重复使用的一项方案,但其近几年取得的明显技术进展都仅限于第一级。这是因为第一级着陆回收和重复使用的技术难度相对较小,且在全箭成本中  相似文献   

3.
重复使用是大幅度降低航天运输成本的主要途径,动力系统的重复使用是关键,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目前重复使用运载器动力装置发展的主要途径是研制重复使用、低成本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开发以水平起降一级动力装置为目标的组合循环发动机。液体火箭发动机的重复使用应革新设计理念,从设计方法、推进剂选型、材料选取及能力的适度运用、生产工艺、维修等方面综合考虑。基于组合循环动力的水平起降飞行器是降低运输成本的重要途径,也是重复使用运载器发展的重要方向,应借鉴航空发动机等动力重复使用设计理念,在方案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阶段就考虑重复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空天瞭望     
德国宇航院研究亚轨道远程客机德国宇航研究院(DLR)航天运载系统分析小组正在开展一项概念和技术研究,对象是可乘50位乘客的一种可重复使用两级远程飞行火箭。该院研究人员认为,亚轨道旅游用的运载系统可用于洲际运输市场。他们研究的概念飞行器称为“太空航班”,采用液氢/液氧  相似文献   

5.
德尔它特快飞船王丹阳德尔它特快飞船是一种由火箭发动机提供动力的单级入轨、垂直起降、全部重复使用运载器。“德尔它”表示它将继承可靠的德尔它系列火箭的传统;“特快飞船”预示着它将如当年扬基快速帆船开辟航海线路那样开辟太空航线。它的试验机DC-X是世界上第...  相似文献   

6.
刘博 《中国航天》2016,(4):58-59
正2016年1月,美国新兴航天企业蓝源公司利用回收后的火箭助推器成功发射"新谢泼德"亚轨道试验飞行器,并再次完成助推器地面垂直回收,实现了航天史上首次真正意义的同一枚液体火箭助推器的重复使用,向探索低成本航天发射的道路迈出了重要一步。1.回收后的"新谢泼德"再次完成垂直着陆。"新谢泼德"亚轨道试验飞行器于2015年4月首飞,至今共进行3次飞行试验,除第一次助  相似文献   

7.
<正>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6月5日推出花了5年时间形成的一项设计成果,旨在实现阿里安6火箭第一级发动机和航电设备的重复使用。公司一位官员称,空客之所以开展该项目是因为受到了美国太空探索公司可复用火箭研制工作的刺激。空客官员称,他们相信已解决了太空探索公司可复用项目固有的某些问题,尤其是第一级  相似文献   

8.
运载火箭的可回收重复使用不但可以降低发射成本,而且能提高发射密度,满足高密度发射需求,是人类向太空探索必须发展的技术。垂直返回海上回收方式具备高精度、高稳定落点,减小了对落区人民的安全威胁,同时也减小了火箭运载能力不足的影响。随着“猎鹰9”火箭子级成功实现了海上垂直回收并多次重复使用,引发了各国研究者对火箭子级海上垂直回收技术的重视与探索。首先,阐述了海上垂直回收运载火箭的优势与特点,其次,梳理了海上垂直回收运载火箭的发展现状,再次,根据海上回收火箭的几个阶段分析了其过程中包含的关键技术;最后,总结了海上垂直回收运载火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序言航天飞机由可重复使用的载人轨道级、推进剂氢/氧外贮箱和两个可回收重复使用的固体火箭助推器组成。它有三台液体火箭主发动机、轨道机动系统和一个货舱。该舱长18.3米米,直径4.6米,可负载29.5吨。航天飞机发射时,两台固体火箭助推器和轨道级液体火箭发动机同时燃烧。当飞行高度到达约50公里时,固体火箭助推器与飞行器分离,以后从海洋中回收。在轨道级进入轨道以前拋下外贮箱,然后利用轨道机动系统达到所要求的轨道。轨道级及其乘员和载荷将留在轨道上执行任务,一般在轨道上停留约七天,需要时,可以延至30天。当任务完成后,轨道级  相似文献   

10.
垂直起降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发展现状与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复使用运载技术是降低单次发射成本、提高发射密度和减少残骸危害的有效手段,随着以Falcon 9系列为代表的垂直起降运载器的成功回收与重复使用,其在商业航天发射市场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掀起了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研究新热潮。首先梳理了垂直起降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发展现状,然后结合垂直起降运载的任务特征分析了其关键技术,最后总结了垂直起降运载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广 《中国航天》2006,(5):26-26
美国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官员4月4日说,该公司正在研制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不载人航天运载器,可在接到发射请求后48小时内将美国空军的卫星或专用有效载荷发射出去。与中型“渐进一次性运载器”(EELV)相比,称为“混合运载器”(HLV)的这种新方案还可使发射成本降低约2/3。HLV项目经理波罗斯称,该方案为美国防部提供了在接到支援请求后快速把标准化战术卫星送入轨道的一条相对便捷而经济的途径。之所以称为“混合运载器”并具备上述使用优势,是因为该方案把类似于飞机的可复用第一级与一次性使用上面级融合在一起。它采取垂直发射方式,带翼…  相似文献   

12.
垂直着陆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对动力技术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载火箭采用垂直着陆方式实现重复使用的需求对火箭各分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动力系统面临的挑战最大。垂直着陆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要求发动机提供正常的上升段推力外,还需提供运载火箭子级垂直着陆回收过程中的平稳减速力和稳健控制力,因而要求发动机具备可重复使用、大范围推力调节、二次起动、适应回收环境等多种能力,并具备较低成本。本文介绍了美国SpaceX公司开展FALCON 9系列运载火箭一子级垂直着陆回收技术研究和相关飞行试验的最新进展,研究并提出了垂直着陆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对动力技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甄石 《中国航天》1998,(9):23-24,26
图1通天公司的“航空航天器”主要以一台引射器冲压发动机作动力。图中所示为可复用的升力体型第二级和多颗卫星正在被送入低地轨道作为几家正在研制可重复使用型商业运载器的公司之一,美国通天有限责任公司将在其可复用运载器的混合吸气式第一级上采用新式的“引射器冲...  相似文献   

14.
科明 《中国航天》2001,(9):24-26,29
可复用运载器代表了未来航天运输技术的发展方向。在世界各航天发达国家和地区中,欧美和日本等都在为从一次性使用火箭时代向可复用运载器时代过渡进行着各种技术准备。美国政府在研制出了部分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后,还曾开展过空天飞机研制计划及 X- 33和 X- 34等可复用运载器技术验证计划,今后 5年里将动用 45亿美元开展“航天发射计划”( SLI),为第二代可复用运载器的研制工作开路。美国的一些私营企业也提出了多种可复用运载器方案,试图在未来的航天运输市场上抢得先机并有所作为。欧洲正在通过其“未来运载器技术计划”( …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时间2017年3月31日6时27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在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场利用"猎鹰"-9 V1.2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SES-10卫星,并在火箭发射9分钟后,再次实现一子级海上平台回收。本次任务采用了该公司2016年4月首个在海上平台成功回收的火箭一子级,实现人类首次地球轨道运载火箭部分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水平起降、两级入轨航天飞机的火箭-冲压-火箭方案。着重讨论了实现这个方案的推进系统,对冲压发动机采取了提前点火和高空补氧两项关键技术,使本方案具有可行性。在优化了推进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本方案航天飞机总体布局和基本尺寸,并给出飞行轨迹。通过质量计算所得的有效载荷比具有先进性。  相似文献   

17.
美国近期的可复用运载器(RLV)方案包括由各公司为美国航宇局相关计划提出的各种实用飞行器方案(如基斯特勒宇航公司的K-1、凯利空间与技术公司的“宇宙航班”、先锋火箭飞机公司的“探路者”、旋转火箭公司的“罗坦”、通天有限公司的SA-1、波音公司的两级入轨运载器、诺斯罗普·格鲁曼/轨道科学公司的“太空的士”、通用太空航线公司的“太空飞船”以及机组转移飞行器(CTV)与机组救生飞行器(CRV))、由美国航宇局负责的X系列试验飞行器和最新提出的“机组探测飞行器”方案以及一些军用可复用运载器方案。但其中绝大多数方案已成为历史。下面我们选取了几种正在研究的主要方案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8.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6,(3):137-138
正Space X公司再次实现海上回收猎鹰-9火箭据腾讯太空2016年5月6日报道,当日,日本JCSAT-14通信卫星搭载猎鹰-9火箭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地球静止轨道,同时,Space X公司再次成功进行了海上回收火箭第一级试验。这是公司第3次完成火箭回收,第2次在海上实现火箭回收,也是全世界首次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任务中实现火箭回收。相比4月8日的火箭回收任务,此次回收的难度更大。4月8日的发射属于低地球轨道任务,轨道高度较低,一级火箭分离速度较慢,剩余推进剂充足,能够让一级火箭在海上平台着陆时有足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0月20日,美国空间探索技术公司研发的“蚱蜢”火箭完成了“第八跳”,在发射测试中成功升空744m,随后又准确降落到发射台上。“蚱蜢”火箭使用了全新的垂直起飞垂直降落概念,空间探索技术公司希望凭借该技术打造出可重复使用的火箭系统,这样在运载火箭发射后就可以自动降落在预订场地上,不需要从海洋中人工打捞火箭助推器或者其他部件。  相似文献   

20.
<正>欧空局旨在试验未来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技术的"过渡性实验飞行器"(IXV)2月11日由阿里安航天公司的"维加"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成功完成了其试飞任务。火箭把验证机送入一条亚轨道飞行路线。验证机在320千米的高空同火箭分离,飞到了413千米的最大高度,随后再入,并利用降落伞在太平洋中部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