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轩  吴斌 《航天员》2014,(6):66-69
太空并非“仙境”,而是险境。高真空、强辐射,巨大的温差,以及空间碎片威胁等,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航天员想要出舱作业,可谓困难重重,危险万分。但舱外航天服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出舱作业时必须穿戴的防护装备,它构成了航天员出舱活动的“生命方舟”,可以说是穿在航天员身上的最小的“载人航天器”。不过,在出舱前,要穿戴好这个“航天器”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航天员》2007,(1)
■甘肃天水读者杨易问:何谓载人航天?航天员回答: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中从事各种探测、研究、试验、生产等往返飞行活动。实现载人航天必须突破三大技术难题:第一,大推力的运载火箭技术,把非常重的航天器送上近地轨道;第二,卫星安全返回技术;第三,良好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技术。根据飞行和工作方式的不同,载人航天器可分为载人宇宙飞船、载人空间站和航天飞机3类。载人航天是一项复杂的大规模的系统工程,必须保证航天员在往返的航天活动中的安全、健康和高效。  相似文献   

3.
人类在太空进行舱外活动无疑是世界航天领域的优秀成果之一。航天员穿着专门的航天服进行舱外活动时,可以完成各种试验和研究,并在载人航天器的外表面进行安装和修理工作。前苏联和美国的航天事业始于1964-1965年,苏联航天员阿列克谢·别昂诺夫进行了人类首次舱外活动,为后来的航天员舱外活动训练积累了大量经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03,(10):81-89
在载人航天工程中,不仅需要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等载人航天器系统,还要有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系统等。其中航天员系统是大家非常感兴趣且极为重要的系统。没有这一系统,载人航天就是一句空话。航天员系统一般涉及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航天员的医学监督与保障、航天环境医学、航天工效学、航天员个人装备、航天员的营养与食品和航天员选训中心等。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个人装备、宇航食品和太空生活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正2021年4月29日,随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拉开建造大幕。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2021-2022年我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发射和4次载人飞船发射,并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中国空间站:开启载人航天新的里程碑(一)三舱结构构筑安全舒适的"太空之家"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天器,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满足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工作及地面航天员寻访的载人航天器,代表了当今航天领域最全面、最复杂、最先进和最综合的科学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6.
李黎峰 《航天员》2008,(5):14-19
时间定格在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身穿"飞天"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舱,漫步太空,举国欢腾,世界为之震撼。航天员返回后,我们采访了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的领军人物——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善广博士,听他为我们讲述神七飞天背后,航天员系统攻坚克难的感受和故事。  相似文献   

7.
载人航天测控与医学监测王德汉,陈广善在载人航天中,为了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和飞行任务的实现,飞行中的航天器环境和工作状态、航天员的身体健康状态和工作情况都应进行监测和控制。载人航天测控网就是为此而设置的。它对航天器的发射、轨道运行、再入和返回以及航天员...  相似文献   

8.
<正>从苏联"斯普特尼克"1卫星进入太空到今天,60多年里,人类在航天事业上不断进步,但飞行器的不可回收性使各个国家承担着高昂的成本,制约着航天事业发展。尤其是现在商业航天的规模不断扩大,客户需求不断增大,太空旅游逐渐成为航天又一重要发展方向,航天器的可重复使用性变得更加重要。可重复使用载人航天器,是可以多次往返地面与太空的载人飞行器。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可以在大气层内进行飞行,或者在太空进行巡航与轨道停泊,与空间站进行对接等任务。随着技术发展,可重复使用航天器还可以进行行星际甚至恒星际的探索。载人航天器的可重复使用将大大减少航天任务的成本。  相似文献   

9.
士元 《航天》2011,(4):30-33
2011年的4月12日似乎是很平常的一天,但50年前的今天,却发生了一件极为不平凡的事。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世界第1艘载人航天器——东方1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拉开了人类载人航天的序幕,从此人类在太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0.
沈宁 《航天员》2012,(6):66-66
航天员出舱活动是载人航天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通过出舱活动,航天员可以进行航天器的在轨维修和故障排除、有效载荷的布放、回收和在轨维修以及大型航天器(如空间站)的在轨安装构建等任务。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航天员穿着舱外航天服在空间失重环境下进行。失重状态下人的运动和作业方式与在地球表面的重力状态下完全不同。为了完成这些出舱活动任务,航天员必须熟练掌握失重状态下运动和作业的规律和技巧,需要通过地面上模拟的失重环境对航天员进行大量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知识资料窗     
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就是能保障航天员在外层空间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返回地面的航天器,又称宇宙飞船。它是运行时间有限,仅能一次使用的返回型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一般包括卫星式载人飞船和登月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可以独立进行航天活动,也可作为往返于地面和航天...  相似文献   

12.
载人航天器舱内的工程美学设计刘述云,王明惠一、工程美学概念的提出载人航天,尤其是长期载人航天,需要在狭小的载人航天器座舱内妥善解决航天员的生活和工作等一系列的问题。航天过程中,这些问题又具有十分复杂的相互制约性。一方面,对作为复杂生物大系统的航天员,...  相似文献   

13.
航天员衣橱     
航天员在太空穿什么衣服,这是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我们通常借助媒体看到的航天员大都是穿着一整套的航天服。其实,航天服并不是直接贴在航天员身上而与航天员身体亲密接触,除了大家直接能从照片上看到的航天员所穿的航天服以外,还有更多的航天服装,由这些服装共同组成的“航天员衣橱”也是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14.
载人航天初期.航天员在太空中停留的时间较短,执行的任务也较单纯.因此航天员的选拔标准比较单一,只有一种选拔标准。随着载人航天的发展,对航天参加者的医学选拔要求变得越来越复杂了,由于以下一些原因,必须修改原来的航天员选拔标准。  相似文献   

15.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成功地将航天员加加林送入地球轨道,在世界上实现了首次载人航天,开创了人类进入太空和开发利用宇宙的新纪元。前苏联共发展了五个型号的载人飞船和两个型号的轨道站,此外还有两个型号的货运飞船。进入太空的航天员连续飞行最长记录为366天,并首创了多项载人航天记录。  相似文献   

16.
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完成上升2号飞船的首次出舱活动,并在太空停留了12分钟。同年6月,美国航天员怀特在双子星座4号飞船舱外停留了22分钟。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不但证明了舱外航天服的保护下,人可以在太空中生存,同时也说明了可以在载人航天器舱外完成许多有益的工作,例如哈勃空间望远镜的修复、空间站的在轨组装与维修。因而,到2003年4月为止,世界各国共实现了257次出舱活动,  相似文献   

17.
知识资料窗     
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就是能保障航天员在外层空间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返回地面的航天器,又称宇宙飞船。它是运行时间有限,仅能一次使用的返回型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一般包括卫星式载人飞船和登月载人飞船。载人飞船  相似文献   

18.
载人航天初期,先驱们在短期飞行时从起飞到降落始终都穿着航天服。而在长期飞行阶段,乘坐“联盟”号飞船的航天员们只有执行动态(发射、降落、对接)作业时才穿当时的“隼”航天服。俄罗斯航天员从空间站出舱进行舱外活动时使用“奥兰”航天服。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们多数时间都是穿着地面上的衣服(航天服里面是普通内衣)。  相似文献   

19.
正记者:您是如何成为一名航天员的?为什么历史选择了您,成为我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杨利伟:我能成为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首先应该得益于国家经济、科技的发展。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之后,开始了第一批航天员的选拔和培训。我国第一批航天员都是在空军飞行员中选拔的,当时所有参与选拔的  相似文献   

20.
在长达40年的航天探索中,航天员一直穿着沉重笨拙的航天服行走在太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和工程学教授达瓦·纽曼(Dava Newman)博士和她的研究团队正试图改变这一现状。目前,一款颇有前景的新型航天服——"生物航天服(Bio-suit)"原型亮相公众,它轻便、平滑、紧身、时尚,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这种革命性的设计有望使航天员像众所周知的‘蜘蛛侠’一般,游刃太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