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中国航天》2003,(3):31-33
从1961年初人类首次乘载人航天器进入太空,载人航天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人类已发射了3种载人航天器,即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2.
庞言 《航天》2011,(4):38-41
由于空间站具有寿命长、容积大等优点,是开发太空资源的理想基地。所以,在1969年美国载人登月成功后,苏联放弃了载人登月计划,而把建造载人空间站作为未来航天计划发展的核心和一项国策。经过艰苦的努力,苏联终于在1971年4月19日用质子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第1个空间站——礼炮1号试验性空间站送入地球轨道,它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人类有了在太空长期驻留的基地。  相似文献   

3.
龚念曾 《中国航天》1996,(11):40-43
发展载人航天的重要意义飞离地球,进入宇宙空间,这是人类进化的一个新阶段,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载人航天是扩展人类活动领域和进一步大规模开发与利用空间资源的重要手段,对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一、有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4.
长期载人航天的医学和医学工程问题(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的长期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重返月球和载人火星飞行,即行星际的载人飞行。未来开展的长期载人航天活动必将会遇到许多新的医学、心理学、工效学和医学工程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21世纪航天医学工程的发展方向。一、21世纪的载人航天1989年,美国政府正式宣...  相似文献   

5.
庞之浩 《中国航天》1991,(10):27-31
自人类登上月球之后,下一个要征服的目标将是火星。本文介绍了目前科学家研究出的三种载人火星飞行方案,及美国、苏联和欧空局的载人火星计划,最后提出了载人火星飞行所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载人航天与空间环境预报都亨叶宗海一、前言载人航天标志着人类航天技术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为了保证“人”的安全,有大量新的课题等待人们去研究与解决。研究空间环境对载人航天的影响,特别是研究如何避免太阳活动造成的恶劣空间环境的影响更是其中重要课题之一。早在1...  相似文献   

7.
三.载人航天筑辉煌 载人航天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它可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促进科技进步和带动一大批新学科的发展,并有可能出现一批新兴产业;它具有巨大的军事潜力,比侦察卫星更有选择性、及时性和综合性;可部署、修理、组装大型航天器;可为科研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场所,在一些前沿科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人类大规模开发空间资源奠定技术基础,解决地球上存在的能源问题、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的最高境界。 现在,人类已研制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三种载人航天器。前两种主要用于天地往返…  相似文献   

8.
载人航天应用分析吴国兴前言载人航天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梦想。自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东方卫号载人飞船成功地飞上太空,开创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以来,载人航天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这30多年中,人类曾多次登上月球,研制出可多次使用的航天飞...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03,(3):48-48
前苏联时代1957年的一次发射将人类带入了航天时代。4年后,随着加加林驾船升空,人类又实现了飞天之梦。载人航天使人类的活动疆域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拓展到了外层空间。弹指间,载人航天已步入不惑之年。40余年里,人在目睹了载人航天创造的一项项成就 和辉煌,也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和牺牲所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士元 《航天员》2011,(2):12-17
2011年4月12日,世界载人航天50周年纪念日。50年前,加加林代表人类搭乘"东方一号"第一次飞出地球进入太空。举世瞩目,万众欢呼。50年过去了,"东方一号"飞天前后,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和神秘内幕呢?50年风云变化,50年沉稳举步,50年身姿翱翔,50年视野开敞。人类载人航天事业过去50年的发展历程纷繁复杂,我们道之不尽,但我们尽量把最贴近您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出来,让您了解一个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载人航天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朝阳产业,它的出现为人类带来了特殊而无法估量的价值。过去的50年,是航天事业起步和发展的50年,更是探索改变世界的50年。载人航天的半世纪,不是一个人、一个组织或一个国家的半世纪,而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半世纪。世界各个航天大国在这个特别的年份里,通过或大或小的不同形式,表达了对太空探索开拓者们的纪念。中国的"神舟"英雄们曾经身赴太空,是太空探索的真正实践者,他们最了解太空和太空探索的意义。在这一特别时刻,他们向人类载人航天事业送上了祝福,表达了希望。天上半世纪。我们和亲爱的读者您,一起来回顾,一起来展望,一起来纪念,一起来期待。  相似文献   

11.
载人航天国际合作的历史和现状王金华载人航天的特点是技术难度高和耗资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但从另一方面讲,宇宙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对宇宙进行探索、开发和利用,应该是整个人类的共同事业。因此,在载人航天领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2.
张雪松 《航天员》2013,(3):24-25
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也是目前发现的最适合人类移民的行星。历史上人类对火星曾满怀梦想,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人类深空探索或移居的热门星球。2010年,美国奥巴马政府放弃星座计划后,指示NASA将载人航天的重点转向小行星和火星,其他国家也把注意力慢慢转向了火星。新的航天形势下,各国民间也出现了一波载人火星任务的新高潮。载人登陆火星计划是否具有可行性呢?我们回顾人类探索火星的起源及其历程,或许可以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火星考察是今后航天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今火星考察计划正逐步实施,尤其是载人火星飞行作为考察火星计划的重要目标,凝结着科学家的智慧和人类的梦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文中对国外火星考察计划现状及火星载人飞船的设想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安慧 《航天》2011,(5):36-39
在纪念人类首次进入太空50周年的时候,回顾美国载人航天近30年的历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载人航天取得的辉煌成就,也让我们为载人航天发展的曲折和艰辛而感叹!  相似文献   

15.
回眸起跑线     
《航天》2012,(9):20-20
今年9月21日,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20周年纪念日。20年间,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中国已成功发射了9艘飞船、1个目标飞行器,4次把航天员送上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基础技术的国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载人航天体系。本刊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这一代号为“921”工程的由来、壮丽航程和收获,祝福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拥有更美好的明天。——编者(本专题得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大力支持,特别鸣谢!)  相似文献   

16.
田莉 《中国航天》2003,(10):66-66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东方号载人飞船上天,标志着载人航天时代的开始。截至2003年10月14日神舟5号升空前,全世界共进行了240次载人航天飞行,其中美国144次(不包括“天空实验室”1的不载人试飞,包括美国前两次亚轨道飞行和挑战者号失事),俄罗斯96次(不包括联盟20、联盟34、联盟T1和联盟TM1这4次不载人试飞,包括联盟  相似文献   

17.
张雪松 《航天员》2012,(2):66-67
1967年4月“联盟”1号飞船成功发射后,苏联就开始筹备载人飞船交会对接任务,这是苏联载人航天核心项目——N1-L3载人登月计划的需求。虽然N1-L3项目占用了大部分资源,但为了保障两艘“联盟”载人飞船对接成功,苏联还是进行了一系列对接试验。  相似文献   

18.
载人飞船是一种能保障少量航天员在太空轨道上生活和工作、且能使航天员座舱以弹道式或弹道-升力式再入路径安全返回地面的航天器。它在太空轨道上独立飞行的时间不长(一般几天到十几天),内部容积较小(几立方米),乘员不多(一般1~3名),只能一次性使用(可重复使用的载人飞船尚处于概念研究阶段)。按运动范围,载人飞船分为卫星式载人飞船和登月飞船,今后还可能出现登火星的载人飞船。在迄今已出现过的载人飞船中,除一种型号曾用于载人登月外,其它型号的飞船都是往返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的卫星式载人飞船。载人飞船是出现最早…  相似文献   

19.
《卫星应用》2012,(4):4-8
浩瀚无垠星空,中华神舟翱翔——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中国已成功发射了9艘飞船、1个目标飞行器,4次把航天员送上太空。1992年,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20年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基础技术的国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载人航天体系。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航天员驻留……20年不懈探索,在党中央坚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09,(11):37-37
历经多次推迟后.由10人组成的美国载人航天计划评审委员会10月22日终于公布了其最终评审报告。报告题为《寻求一个大国应有的载人航天计划》,共155页。评审委员会称.NASA应考虑采用商业飞行器来帮助实现其目标.或许应取消打算用于发射未来载人飞船的“战神”1火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