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动态新闻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商业航天发展计划据《中国航天报》2018年9月28日报道,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宇航部部长尚志介绍了公司商业航天发展情况和未来计划。未来3年,公司将在发射服务以及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等优势领域陆续开展商业实践探索,重点推动商业发射服务、卫星应用产业以及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等,促进公司商业航天全面、深度发展。商业发射方面,公司将  相似文献   

2.
据《航天新闻》等公开信息资料不完全统计,2012年国际商业通信卫星市场上共有1 7颗卫星签约:其中,美国波音公司5颗,劳拉空间系统公司4颗,轨道科学公司2颗;欧洲阿斯特里姆公司2颗,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1颗;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1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颗. 一、2012年国际商业通信卫星市场订单情况 1.波音公司 波音公司2012年共获得5颗商业通信卫星订单,一扫2011年颗粒无收的颓势,强势回归商业通信卫星市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里根政府发展美国商业性航天发射业务的政策;NASA将退出商业发射业务,这类业务将由私营部门接管,NASA的航天飞机则完全用于发射有关国家安全、对外政策和科学应用方面的卫星,从而将打破政府在航天运输方面的垄断局面。预计在80年代末之前,美国的一次性运载火箭将有可能拥有世界50%的商业发射市场。本文还介绍了美国几家公司的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的商业发射订座情况。  相似文献   

4.
<正>一世界商业卫星遥感产业收入情况商业卫星遥感产业主要由遥感卫星制造产业和卫星遥感服务产业组成。根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2019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的数据,2018年全球商业卫星遥感产业总收入为50.25亿美元,其中商业遥感卫星制造产业收入为29.25亿美元,占比58.2%;卫星服务产业收入为21亿美元,占比41.8%(图1)。  相似文献   

5.
美国商业航天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中国航天》2007,(7):21-23
美国商业航天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其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衍生影响。以2004年的情况为例,美国商业航天产业直接经济影响超过166亿美  相似文献   

6.
正波音公司发言人巴克斯代尔10月11日称,因遇到多项研制和生产问题,波音CST-100"星机客车"商业载人飞船的几次试飞将推迟进行,首次实用飞行预计要到2018年底才能进行。推迟的几次试飞都属于波音同NASA签订的"商业载人运输能力"(CCtCap)合同的内容。根据修订后的安排,此前定于明年10月进行的一次发射台逃逸试验现定于2018年1月进行,原定明年12月进行的不载人试飞将改在2018年6月进行,而原定2018年2月进行的载人试飞则将推迟到同年8月进行。若这几次试飞能顺利进行,波音预计将在  相似文献   

7.
<正>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一网公司官员10月25日在美国参议院商业、科学与运输委员会作证时表示,两者旨在向全球每个角落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宽带小卫星巨型星座都将在数月内发射首批卫星。他们介绍了各自星座部署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以及为缓减其今后几年拟部署的数千颗卫星可能带来的空间碎片风险采取了哪些措施。  相似文献   

8.
长安 《中国航天》1996,(11):19-19
美国预测通信卫星将快速增长美国运输部商业航天运输办公室下设的商业航天运输咨询委员会最近编写的两份报告表明,今后几年将投入研制的国际通信卫星的数量和尺寸都将有明显的增长。报告指出,到2010年,全球共将研制并发射460颗中型和重型静地轨道通信卫星,估计...  相似文献   

9.
由于新的卫星经营者的涌现以及小型卫星在管理上取得突破等因素,1992年商业卫星市场看好。但与此同时,美国和欧洲的火箭制造商却屡经挫折,如俄罗斯火箭正式进入发射市场,大力神火箭的发射失败以及几项小型火箭发射计划的推迟。 1992年美国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销售额估计达50亿美元,比1991年增长14%,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卫星地面站设备和  相似文献   

10.
美国航天商业运输模式在2013年取得了重要进展."猎鹰"9火箭完成第5次飞行,正式执行向国际空间站运输货物的任务;"安塔瑞斯" (又称"心宿二"——编注)火箭4月21日首飞成功,成为美国航天商业运输的又一个里程碑.本文从美国航天商业运输发展的背景出发,介绍了美国商业运输项目实施情况及近期进展,并分析了其发展前景及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周威 《中国航天》2010,(2):16-21
2009年的商业通信卫星市场仍然是由美国4家卫星公司(劳拉、波音、洛马和轨道科学公司)与欧洲两家卫星公司(泰雷兹·阿莱尼亚和阿斯特里姆公司)相互或联手竞争,共同瓜分;但也涌现出新的卫星制造商,准备在中型商业通信卫星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在2009年的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上,由于海上发射公司仍在走破产保护程序,德尔它和宇宙神火箭还在试图重返商业发射市场,因此只有俄罗斯控股的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的质子号火箭与欧洲的阿里安5火箭在相互竞争。估计2014年德尔它和宇宙神火箭在完成美国国内卫星任务后,才会更多地参与商业卫星发射服务,逐渐使市场重新回到由欧、美、俄"三足鼎立"的态势。下面根据公开信息和不完全统计资料,就2009年的商业航天市场情况和特点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印度总理办公室分管航天的国务部长吉坦德拉·辛格3月3日在回答议会提问时说,印"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火箭2013~2015年共发射了28颗国外卫星,带来了8060万欧元(1.01亿美元)的商业发射服务收入,主要靠的是以国外卫星为主有效载荷的3次发射。代表印政府进行商业发射协议谈判的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下设的商业分支机构安得利公司。这28颗卫星大都是发射质量从几千克到  相似文献   

13.
欧洲咨询委员会对1991~2002年的世界航天工业的形势和前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航天通信业将会成为主要的空间商业应用产业。 据统计,世界商业性航天通信市场(除苏联外)情况如下:全世界1988年发射了15颗卫星,1989年12颗,1990年12颗,1991年15颗。以后几年将会继续保持增长趋势:1992年将发射15颗卫星,1993年19颗,1994年24颗,1995年23颗。这就是说,在未来5年中,一共要发射96颗卫星,其中,美国25颗,欧洲22颗,日本12颗,其它国家18颗,国际组织19颗。  相似文献   

14.
<正>一、2014年商业通信卫星订单签约情况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球商业通信卫星订购数量为37颗,其中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9颗、鲍尔宇航与技术公司8颗、轨道科学公司3颗、波音公司1颗;欧洲的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5颗、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4颗、道里亚宇航公司2颗、卢森堡航天公司2颗;日本三菱电机公司2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1颗。  相似文献   

15.
小力 《中国航天》2012,(4):21-24
美《航天新闻》2012年1月9日报道:正如人们早已预料到的,几大卫星运营商历史上罕见的大笔投资浪潮已开始退去。由于这一原因,全球商业静地轨道通信卫星订购数量2011年出现了急剧下滑,从2010年的26颗减少到了17颗。卢森堡  相似文献   

16.
刘悦 《卫星应用》2012,(1):54-60
近年来,全球很多国家已经发射或预备发射多颗大容量Ka频段宽带卫星,商业宽带卫星已经成为市场热点。本文系统调研了国外商业宽带卫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各大商业宽带卫星运营商之间、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之间的竞争策略,对发展我国宽带卫星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商业通信卫星发射 2007年全球商业通信卫星发射服务陷入低潮,阿里安航天公司、国际发射服务公司和海射公司这三大商业发射服务商只进行了11次相关发射,低于2006年的15次,是过去12年中商业通信卫星发射次数最少的一年.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商业卫星市场的现状和形势,重点介绍了美国三家主要的商业卫星制造商(休斯飞机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的Astro航天分部及福特宇航与通信公司)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5月,美国商业航天运输咨询委员会(COMSTAC)与美国联邦航空局商业航天运输办公室(FAA/AST)联合发布了《2015年商业航天运输预测》报告,对未来3年(2015~2017年)全球地球同步轨道(GSO)和未来10年(2015~2024年)非地球同步轨道(NGSO)商业卫星及发射需求进行了分析预测。一、GSO轨道商业卫星及发射需求预测2015~2017年GSO轨道商业卫星年发射数量基本维持在25颗,发射需求在17次左右,呈现出  相似文献   

20.
许红英  侯丹 《中国航天》2007,(10):18-19
2007年8月6日,美国《航天新闻》周刊根据世界航天企业2006年的销售情况,发布了新一轮50强排行榜。一、关于排行榜该排行榜基于《航天新闻》寄给各商业公司的调查、对公司官员的采访,以及公共机构与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