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序言 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航天产业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高技术产业。发展航天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航天国际合作新型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开元 《中国航天》2004,(11):11-14
开展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是世界航天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发射航天器.建造空间设施.开发和利用太空.是技术高、投资巨、风险大的庞杂系统工程.有些项目单凭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是难以胜任的.或者一个国家综合权衡各种因素后认为单独上马某种航天项目是不合算的。因此.世界航天国家都把进一步加强航天国际合作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而开展航天国际合作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则主要取决于参与合作国家的政治因素、经济条件、航天技术发展情况以及合作中的主要需求。因此.合作模式是不拘一格、多种多样的.而近期主要出现了以下一些新型的航天国际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英明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心支持和各行各业的大力协同下,航天科技事业在改革中腾飞,在创新中发展,创造了令国人自豪、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为增强国防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航天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生动地印证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1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摘登: 一、国家责任与和平发展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始终坚持以"探索外层空间,扩展对宇宙和地球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促进人类航天文明和社会发展,造福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维护国家利益,增强综合国力"为己任,全力以赴确保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务的圆满完成,积极推动航天技术向国民经济应用领域转化,努力推进国际市场开拓与交流合作,为推动我国航天科技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新冠疫情给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活动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尽管如此,航天作为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科技发展和服务经济民生的重要领域,世界航天经济仍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世界航天经济发展呈现强劲的发展动力根据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航天报告》中数据,2021年全球政府预算和商业航天收入均明显增长,全球航天经济规模再创新高,达到4693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9%,是近7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  相似文献   

6.
加强工艺预研振兴航天工艺首都航天机械公司尚育如1引言众所周知,制造技术的发达程度已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制造技术领域。制造技术已经成为提高生产力的主宰。现代制造技术已从过去的单一技能形...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航天一贯坚持自力更生,立足自主创新。航天人奋发图强、勇于攀登,与祖国发展同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为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科技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建设、文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显著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了无数航天人的壮丽史诗。航天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效果显著,带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8.
航天事关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地位,特别是对加强国防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航天发展历来受到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日本和印度等世界主要航天国家的高度重视。航天是一个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行业,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性,同时,由于各国国家政权体制、航天工业发展阶段、航天发展目标、航天工业规模以及国家投入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在航天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上也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9.
陈萱  李云 《中国航天》2009,(11):28-30
航天科技的发展给国家安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环境监测、资源保护、减灾救灾等军、民、商诸多领域均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1世纪,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航天科技发展的重要性。掀起了新一轮航天科技竞争热潮。我国航天科技工业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与世界一流航天国家还有相当差距.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肩负着"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使命责任。自成立以来,航天科技集团积极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的航天科技发展道路,不断推动企业化、市场化、集团化转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竞争实力不断增强,航天技术水平和能力大幅提升,成功实施了载人航天、探月、"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多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造了载人交会对接、月面巡视勘察、"北斗"区域组网、高分卫星分辨率达到亚米  相似文献   

11.
迎接21世纪世界航天发展的新高潮黄志澄,仇强华我国在航天领域经过40年的拼搏,用比先进国家少得多的投入,取得了辉煌的成果。长征系列火箭以其高可靠性和低发射费进入了国际市场;返回式卫星、通信卫星和气象卫星等为我国的社会、经济、科技、军事的发展做出了重大...  相似文献   

12.
今年10月8日,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纪念日。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英明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和各行各业的大力协同下,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开拓创新、拼搏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在创业中起步,在探索中发展,在改革中腾飞,走过了半个世纪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代表的辉煌成就,造就了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航天人才队伍,培育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对照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新时期党中央和国家“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总要求,以及世界一流企业和国内优秀企业水平,航天领军企业在基础研究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及国家重大需求,航天领军企业应进一步深耕厚植基础研究能力,加强基础研究的全局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积极抢占事关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科技战略制高点,打造航天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使航天领军企业成为真正可依靠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14.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拉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而且不断蓬勃发展。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支持发展航天事业,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一项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5.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拉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而且不断蓬勃发展。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支持发展航天事业,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一项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6.
航天工业是建立在国家工业基础成果之上的高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水平。作为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因素,不断巩固和强化航天工业能力对提升国防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带动作用,是新时代航天工业肩负的使命责任。因此,如何科学实现我国航天工业能力升级发展,夯实航天工业基础,是实现航天强国过程中需要思考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战略使命和奋斗目标 战略使命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承担着探索开发宇宙空间、保障武器装备供应、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历史责任,肩负着推动我国发展成为"空间基础设施完备、军事航天装备强大、导弹武器系统精良、科技创新能力领先、产业带动作用明显、自主保障体系健全、人才队伍实力雄厚、国际竞争实力突出"的世界航天强国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航天,无论是代表国防科技支柱产业之一的国家航天科研工业系统,还是新崛起的民营商业航天科技力量,都是强国之本,是大国实力的体现,同时也正在成为引领国内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航天事业的稳步发展,需要有效提高航天型号飞试与商业发射的首次成功率;遵循航天型号研制规律,  相似文献   

19.
龚念曾 《中国航天》1996,(11):40-43
发展载人航天的重要意义飞离地球,进入宇宙空间,这是人类进化的一个新阶段,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载人航天是扩展人类活动领域和进一步大规模开发与利用空间资源的重要手段,对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一、有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20.
一、概况: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宇航学会所属27个专业委员会之一,是宇航学会下设的唯一计算机领域的二级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受中国宇航学会的领导和监督,服务对象是航天计算机事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讲座、展览等形式,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民间科技活动开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传播推广航天计算机先进技术和实践,普及航天科技知识,研讨航天计算机技术发展战略,发现、推荐、表彰、奖励优秀航天科技工作者,反映会员的建议和呼声,维护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等,也是专业委员会义不容辞的职责。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科技及军事等变革已经到来,作为中国宇航学会唯一的计算机领域专业委员会,要面向数字军工、数字航天;面向航天装备信息化、信息化航天装备;面向基础性、战略性、自主性等的计算机技术发展需求,做出我们新的、重要的贡献。二、组织机构:中国宇航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挂靠在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该专业委员会由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5人、委员18人及学术秘书1人,共25人组成(名单附后)。全部委员均来自航天两大集团及军工院校,并由所在单位推荐、经宇航学会审查、批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