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时49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地平线"(又译为"新视野")探测器经过9年半、约50亿千米的飞行,以最接近冥王星的距离(冥王星上方约12500千米处)飞越探测冥王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探索冥王星和柯伊伯带天体的深空探测器。  相似文献   

2.
空天瞭望     
正"新视野"踏上新征程2015年7月成功飞越冥王星的NASA"新视野"探测器同年11月4日完成了4次预定路线修正机动中的最后一次,踏上了飞往其第二个近距离飞越探测目标的旅程。前3次机动是在10月下旬进行的。"新视野"的第二个飞越探测目标是比冥王星远16亿千米、称为2014 MU69的一个柯  相似文献   

3.
深空探测器热控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外深空探测器热控系统设计方法进行了调研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空探测器的热控系统设计特点,为我国深空探测器热控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士元 《中国航天》2006,(7):33-38
在太阳系边陲地带,有一颗70多年前才被发现的“小冰球”。它在苍茫的宇宙中绽放着暗红色的光芒。这就是冥王星。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冥王星离太阳最远,探测难度极大,是至今人类惟一未用空间探测器“专访”过的太阳系行星,所以至今人类仍对其知之甚少。不过,美国1月19日用宇宙神5重型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的冥王星探测器——新视野号将有望改变这一局面。这个总耗资7亿美元左右、钢琴般大小的探测器将高速行驶约50亿千米,最早可于2015年飞抵太阳系尽头,对冥王星及其卫星以及所谓的柯伊伯带开展首次近距离探测活动。该探测器将通过近距离飞越采集冥王星大气、地理环境和温度等数据,寻找关于太阳系起源和地球生命起源的线索。新视野号是美国航宇局“新边疆”空间探测计划中的首项中级别探测任务。它将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太阳系的每颗行星都进行过考察的国家,是一次历史性的探测,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又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气动减速技术能在耗费较少燃料的情况下,使探测器顺利进入预定环绕轨道.面向气动减速技术的深空探测器迎风面需要承受较高的气动热负荷与气动力,使得迎风面热控材料的耐热与耐冲击能力成为探测器设计的关键.文章对国外相关应用实例进行了调研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此类深空探测器热控系统的设计特点,可为气动减速技术在我国深空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东部时间2015年7月14日,经过九年半的太空穿梭,"新视野号"探测器掠过冥王星,以前所未有的近距离实拍冥王星画面,揭露太阳系中这个未曾被探索过的疆域。报道称,"新视野号"探测器在14日上午7时49分离冥王星(pluto)最近,其飞行时速近5×105km,是迄今速度最快的宇宙飞船。它携带的7台仪器将在飞越冥王星时开足马力工作,拼凑出冥王星及其卫星的完整面貌。在"新视野号"探测器历史性飞掠冥王星的前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科学家已  相似文献   

7.
月尘对热控系统的退化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尘对热控系统的退化影响直接威胁到探测器在月面的生存,是探测器热控系统设计时所必须考虑的技术重点和难点之一。随着我国探月工程的深入,急需开展月尘对热控系统影响程度的研究,文章在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在月尘的特性、危害性和防护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针对月面探测器设计上的一些可行的防尘措施。  相似文献   

8.
嫦娥一号卫星热控系统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嫦娥一号卫星热控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嫦娥一号卫星热控系统的设计特点,可为我国后续深空探测器热控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肖择 《上海航天》2006,23(1):26-26
2006年1月19日,美宇航局的新地平线号冥王星探测器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升空,预计该探测器将最早于2015年年中到达冥王星。冥王星在太阳系中是离太阳最远和最小的行星,其质量仅为地球的0.24%。新地平线号探测器将是人类第一个造访冥王星的探测器。科学家认  相似文献   

10.
月球无人采样返回探测器一体化热管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我国首个月球无人采样返回探测器"嫦娥五号"所面临的散热难题,在调研国外月球采样返回探测器热控方案的基础上,通过论证提出一种"泵驱小型单相流体回路热总线+水升华器"的一体化热管理方案。该方案能够实现"嫦娥五号"着陆器、上升器热量与热沉的综合管理与利用;同时在国内首次将高适应能力主动热控体系结构应用到深空探测航天器中,推动了我国深空探测航天器热控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热设计中的系统性和鲁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航天器系统设计最优的角度,讨论了热设计应关注的几个问题:系统最优而非分系统指标最优的热设计原则,合理并充分利用航天器资源的热管理思路,解决航天器研制问题的热设计最小重构手段,适应航天器在轨意外故障的鲁棒性热设计方法。提出了现阶段航天器热设计应适当增加主动热控比例的设计原则;结合卫星应用实例,给出了充分利用电加热这种简单可靠的主动热控手段,来提高热设计鲁棒性,从而提升热设计系统性的方案和流程。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热控分系统对材料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航天器热控分系统所使用的材料对于完成其任务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航天器热控分系统对材料的要求以及应用情况,重点讨论了空间环境对热控材料的各种影响,并根据航天器总体和热控技术的发展需求,指出未来热控材料应重点发展高性能的导热和隔热材料、智能型热控涂层和新型功能型热控材料。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真空热试验测控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航天器真空热试验是航天器研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试验项目。文章阐述了航天器真空热试验测控系统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总结归纳了航天器真空热试验测控系统的应用现状,分析展望了航天器真空热试验测控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刘欣  梁新刚 《宇航学报》2021,42(3):390-396
为提高航天器热控系统对轨道调整的适应能力,本文研究了与流体回路耦合的可展开式辐射器热控方案在不同轨道高度下的热控性能,分析了不同轨道高度时辐射器面临的热环境的影响,在不同轨道高度下比较了固定辐射器与可展开辐射器的热控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器展开角度的变化,辐射器吸收的空间热流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对热控系统的散热能力带来直接影响,调节辐射器的角度可以扩大其对外散热能力。在工程应用中,基于热控流体回路,通过调节可展开式辐射器的展开角度,可以有效提高航天器的轨道热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热控系统中的热泵-蓄冷组合方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提出了旨在降低热控系统质量的热泵-蓄冷组合热控方案。通过对负荷进行预测,对热泵蓄冷系统的集成模式,系统的运行策略,以及蓄冷设备的容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优化系统的运行参数,热泵蓄冷组合方案能实现热控系统的轻量化设计要求,在未来航天热管理系统中具有相当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空间环境对航天器热设计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空间环境对航天器热设计技术、热控材料的选择、热设计的试验验证等都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在满足总体要求的情况下,必须考虑空间环境的影响因素。同时,发展对空间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的设计技术和热控材料的研究是今后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原子氧对航天器热控材料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子氧对航天器热控材料的影响是航天器热控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文章对航天器舱外常用热控涂层和外用复合膜两类材料进行了地面原子氧及原子氧+远紫外辐照试验,试验获取了不同原子氧积分通量下涂层和复合膜的影响数据,并对热控材料实施部位性能退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将为航天器热控设计与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多层隔热组件等效热物性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欣 《航天器工程》2008,17(4):51-55
多层隔热组件在卫星热设计中应用最为广泛,主要用于减小漏热以及整星与外环境之间的热耦合。文章采用等效处理的方式,将多层隔热组件等效成为一种低太阳吸收比、低红外发射率的热控涂层。根据等效处理法结果讨论了等效处理法在计算中可能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