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地月激光测距的成功实践和我们对卫星激光定轨的基础研究,笔者提出用地面对"嫦娥"卫星作激光测距的方法,高精度地测定"嫦娥"卫星绕月飞行时的实时轨道参数。为此,需要:a.给"嫦娥"卫星装备无电功耗需求的激光后向反射镜阵列,以便对它进行星载激光定轨测量;b.给"嫦娥"卫星装备 GPS 信号接收机,实现离地环行轨道米级精度的自主定轨,确保"嫦娥"卫星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并为星载激光定轨提供初始值。  相似文献   

2.
利用脉冲激光开展的卫星用器件和电路单粒子效应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脉冲激光进行单粒子效应试验具有操作方便、试验效率高、可对芯片单粒子效应响应的空间区域和时间特性进行测试等特点,可作为卫星用器件和电路单粒子效应测试的有力手段。利用自主建立的脉冲激光单粒子效应试验装置(PLSEE),针对某卫星用数字器件和电路进行了辐照试验,观测到了丰富的单粒子效应现象,首次测试了多次单粒子锁定对器件和电路的影响,对器件选用评价和电路系统抗单粒子效应设计具有参考价值。利用此装置,还首次在国内对有空间应用背景和前景的运算放大器、光电耦合器进行了单粒子瞬态脉冲效应的试验,表明这些器件像数字器件一样会发生严重的单粒子效应,而且更难捕捉和定位,对卫星系统的威胁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上海天文台第三代激光测距系统的系统差的研究方法和测试结果。本文首先介绍采用地面后向反射器靶标的实际测量,来模拟卫星回波信号强度变化对系统延迟的影响;研究系统延迟随时间的稳定性变化;同时研究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接收器的工作电压对系统延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抗单粒子效应加固是宇航器件研发和卫星电路系统设计面临的重要难题.准确、有效的单粒子效应试验评估对此问题的解决有巨大帮助.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于近十年在国内自主发展了用于单粒子效应评估的脉冲激光试验相关装置、试验技术和方法,对宇航器件和卫星电路开展了初步应用.通过脉冲激光试验,能够快速甄别、定位宇航器件试样的...  相似文献   

5.
实施卫星激光定轨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卫星对地观测分辨率的不断提高 ,对卫星在轨位置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采用星载激光后向反射镜阵列与卫星激光测距定轨方法 ,可以获得厘米级的定轨精度。文中针对我国国情 ,建议我国的导航卫星和对地观测卫星采用激光定轨技术 ,并提出了创立卫星激光定轨条件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风云二号卫星精太阳脉冲信号的传输特点,介绍了用通用频谱分析仪进行精太阳脉冲信号调制的测量。该方法已在卫星地面及在轨运行测试中得到实际应用,实践证明测量方法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用于微小卫星推进装置的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牛禄  王宏伟  杨威 《上海航天》2004,21(5):39-43
论述了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PT)的工作原理和研究状况。在分析其主要优缺点的基础上,讨论了PPT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就PPT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分析认为PPT是一种先进的小推力动力装置,特别适合于微小卫星的轨道转移、姿态控制、位置保持以及星座编队飞行。  相似文献   

8.
游本凤 《航天》2010,(4):4-4
在崎岖不平、坑坑洼洼的月球表面,为月球车选择最佳落脚点,需要卫星上的激光测距装置精确扫描地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近日传出消息,自主研制的激光高度计已顺利交付我国探月工程,并装备“嫦娥二号”卫星,计划今年晚些时候随星升空。借助这只“激光眼”,“嫦娥二号”将为落月卫星“嫦娥三号”的候选着陆区精细制图,确定月球车释放位置。  相似文献   

9.
中国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及其应用拓展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论述了中国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建设历程和特点、应用实践和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贡献。对中国未来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在大系统层面(包括优化顶层设计、提高工作效率和扩大覆盖区等)和卫星层面(包括相关的先进有效载荷和平台技术)的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对今后应用领域的拓展(如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地球静止轨道(GEO)用户航天器、再入通信、深空通信和特殊卫星星座管理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NMD中导弹预警卫星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核心——导弹预警卫星系统自1959年以来的发展和未来趋势,详细阐述了国防支援计划(DSP)与天基红外预警卫星系统(SBIRS)的进展,并探讨了未来美国国家弹道导弹防御计划中导弹预警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相似文献   

11.
小卫星的推进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卫星推进系统可以完成多种功能:变轨、轨道保持、姿态控制、重新定位以及离轨等。先进化学推进系统和低功耗电推进系统是现代小卫星的理想选择。近期可供小卫星应用的推进系统包括高压Ir/Re双组元推力器、电弧推力器、霍尔推力器、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业已证明,这些推进系统可以在目前计划中的许多小卫星上发挥其用武之地。本文综述了这一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巴西地球资源卫星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10月14日,我国使用长征4号乙火箭发射了我国和巴西共同研制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CBERS)。这是中国和巴西两个发展中国家在空间技术领域的第一个合作计划。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中国巴西地球资源卫星的基本特征  卫星系统性能特点1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回归?..  相似文献   

13.
美国预警卫星探测器及其相关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钟建业  魏雯 《中国航天》2005,(6):22-27,30
美国的导弹预警卫星系统.从“导弹探测预警卫星”(MIDAS)、“弹道导弹预警系统”(BMEWS),到“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群,迄今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美国使用的预警卫星系统是第三代“国防支援计划”预警卫星系统。该系统于1989年开始发射,预计到2010年左右退役。目前“国防支援计划”星座由4颗工作星和1颗备份星组成。  相似文献   

14.
自冷战以来,卫星一直充当着空中的卫士。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将使卫星能在下一个世纪的军事和商业领域扮演愈为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几种著名卫星系统的介绍。阐述述21世纪卫星技术的一些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卫星激光测距作为地基光电望远镜系统重要技术应用,可直接精确测量空间碎片距离,提升碎片目标轨道监测精度。基于上海天文台60 cm口径激光测距望远镜,应用百赫兹重复率高功率激光器、高效率激光信号探测系统等,建立了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实现了对距离500~2600 km、截面积0.3~20 m2的碎片目标观测,测距精度优于1 m,具备了碎片目标常规测量与应用能力。此外,开展了空间目标白天监视技术研究,实现了亮于6星等恒星的白天观测,并进行了望远镜局部指向误差模型分析,分析结果可应用于空间碎片白天激光观测的目标监视与引导。  相似文献   

16.
发展我国的GNSS完好性监测系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卫星导航系统在全世界范围内能同时为陆海空用户提供连续精确的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在军事和民用方面得到了推广普及。世界民用航空界推动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和各种增强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国际民航组织(ICAO)定义了一种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卫星导航系统的系统(GNSS),它连续的  相似文献   

17.
卫星激光测距(SLR)是目前低轨卫星常用的定轨手段之一.文章以贾森-1(Jason-1)和"环境卫星"(EN VISAT)实测数据为例,讨论了不同弧段长度(1天、3天和7天)的全球网SLR数据对低轨卫星定轨精度的影响,分析了基于美国网、欧洲网和亚洲网等区域网SLR数据的低轨卫星精密定轨精度.检验定轨精度的参考轨道来自美...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功率脉冲型负载应用造成的卫星电源系统运行不稳定问题,依据稳定性阻抗判据,建立以顺序开关分流调节器(S3R)为拓扑的电源系统在正常工作状态时输出阻抗的小信号模型。通过仿真对输出阻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注入电信号的方法测量卫星电源系统的输出阻抗,并在小卫星平台上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测试能够有效地获得电源系统的输出阻抗,并可由此确定卫星平台电源系统的稳定性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高速发展,卫星图像在众多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文章给出了一个卫星图像采集任务调度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其功能,讨论了该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卫星资源描述、卫星图像采集任务描述、调度引擎、卫星时间窗口的仿真计算、调度结果的可视化展现等关键技术,归纳了系统的特点,并总结了今后系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卫星星座系统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陈琪锋  戴金海 《宇航学报》2003,24(5):502-509,533
分析了卫星星座系统设计包含的星座设计、卫星设计、发射选择等学科之间的耦合关系,特别是卫星各分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包括发射费用分析、成本分析在内的卫星星座系统多学科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布式协同进化MDO算法,将星座设计优化和卫星的设计优化在自治基础上充分协同,对一个同时包含离散/连续设计变量、需进行星座结构和参数同时优化的虚拟的海洋监视卫星星座系统进行了多学科设计优化。算法对离散设计变量采用二进制编码,连续设计变量采用实数编码,并分别采用相应的进化算子。采用最大长度编码,根据一定的规则确定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来处理结构和参数同时优化引起的设计变量维数可变的问题。设计结果显示了多学科设计优化的优势和分布式协同进化MDO算法对卫星星座系统这样的复杂多学科设计优化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