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残骸落区的选择是在运载火箭构型设计时必须首要考虑的设计因素,其设计结果直接关系到落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残骸落区必须避开人口稠密、重要设施区域。然而运载火箭残骸的被动段轨迹与上升段轨道设计直接相关,过近或过远的落区都将影响火箭上升段轨道的设计结果,进而影响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本文以典型二级火箭论证为例,开展了基于落区约束火箭构型的总体方案优化,运载能力变化充分说明残骸落区对火箭构型论证的影响,为后续构型论证工作的高效开展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不同构型与任务条件下的运载能力快速计算问题,提出了基于高斯函数和组合神经网络的速度损失计算方法,并基于此对运载能力进行了快速分析。首先,基于状态量解析解计算分析,采用高斯函数对核心的重力速度损失项进行拟合计算;同时,为提高多构型与多任务样本的采样密度、简化数据建模过程并增强方法适应性,采用径向基网络(RBF)与深度神经网络(DNN)的组合形式进行状态量的提取与回归分析;然后将任务约束转化为需要速度增量,通过数值迭代得到运载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此运载能力分析方法精度偏差约为0.35%,计算耗时小于2 s,可为运载火箭总体参数快速论证与任务规划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回顾长征八号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展,其研制定位填补中国太阳同步轨道3 t至4.5 t运载能力空白,并衍生出对3 t以下运载能力覆盖的无助推器构型,从而构成中国新一代主力中型火箭。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长征八号改进型火箭的研制工作,进一步提升运载能力和缩短发射周期。文中介绍了长征八号基本型所突破的关键技术,以及探讨了改进型研制中在氢箱闭式自生增压、3.35 m直径PMI夹层氢氧共底贮箱设计等关键技术上的创新;并结合文昌商业发射工位的建设,对未来长征八号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外重型运载火箭方案技术特点和性能,对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给出了以两级半构型为重型运载首选、120,400t推力吨位可满足我国未来运载火箭一级动力需求、100t级真空推力氢氧发动机是我国重型运载较佳选择,以及箭体直径最大7~8m为宜的建议。针对我国的载人登月任务,提出了重型运载的四条发展路线,优选了一型运载火箭并进行了细化设计。  相似文献   

5.
王小军 《宇航学报》2023,(3):322-333
以提升运载系数为目标,结合总体设计的对象,从设计流程与优化对象出发,开展设计理念、约束边界、设计方法、辨识回归四个方面的梳理,构建总体技术体系。以体系为牵引,结合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实践,总结了安全余量打靶、环境主动控制、多专业联合优化、推进剂剩余量辨识等部分技术的攻关历程与应用效果,同时也指出了后续持续研究的技术方向,对支撑运载系数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固体运载火箭作为我国航天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整箭贮存、海陆通用、快速响应的特点,在军民商发射领域受到了广泛青睐。针对我国固体火箭运载能力在2~3 t(500 km太阳同步轨道)区间上存在“缺位”的现实,首先给出了一款运载能力约3 t的四级全固体运载火箭构型。随后建立了固体运载火箭三自由度弹道计算和优化模型,通过仿真手段分析了其典型弹道曲线特点,以及推重比、各级结构质量、末级装药量对运载能力的影响规律,为未来固体火箭的总体方案论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平 《火箭推进》2011,37(2):1-7
回顾了航天大国运载火箭及推进技术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美国、俄罗斯等国航天运载器推进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后续发展思路。通过对当前世界主流运载火箭的构型特点和推进技术水平的对比和发展趋势总结,对中国未来发展载人航天运载器和先进推进技术的主要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卫星星座组网过程的策略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波  叶立军  韩潮 《宇航学报》2009,30(1):150-154
卫星星座组网过程包括两方面研究内容:星座部署顺序和运载器选择。阐述了星座部署优化设计的思路,优化目的是使每次发射后星座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比较了分别采用启发式进化优化算法和穷举法进行星座部署的区别,指出了对于常见的星座构型,用穷举法进行部署优化的效率较高。讨论了运载器优选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建立了优选的数学模型。运载器优选本质上是整数规划问题,本文介绍了求解整数规划问题的分支定界法。提出了我国部署中高度圆轨全球导航星座的算例,给出了该星座部署顺序设计和运载器优选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卫星星座组网过程的策略规划。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一代中型高轨运载火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代火箭CZ-5、CZ-6和CZ-7陆续首飞成功,拉开了我国运载火箭更新换代的序幕。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CZ-7于2016年6月和2017年4月圆满完成了两次飞行任务,为中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CZ-7火箭基础上,增加CZ-3A氢氧三子级,在海南文昌发射GTO轨道卫星,运载能力不低于7.0t,可快速形成更新换代能力,填补我国GTO轨道该吨位的运载能力的空白。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运载火箭的竞争力,对标国际先进水平,针对新一代中型高轨运载火箭开展构型优化研究,以提高火箭性能,降低火箭成本,提升火箭的使用维护性能,满足后续GTO发射任务需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导航卫星中轨道(MEO)轨道提出一种上面级发射MEO轨道直接入轨设计方案,建立轨道动力学方程和轨道迭代计算模型。为优化轨道设计,将更多有效载荷送入轨道,从分析影响轨道运载能力的因素出发,应用成熟优化算法——自适应遗传算法,建立上面级发射MEO轨道优化模型,采用数值仿真方法验证设计结果和优化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发射轨道优化设计对运载能力有一定的提升效果,实现了最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运载火箭发射要求也呈现多样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经历三步跨越式发展,目前已经全面建成。CZ-3A系列火箭承担了北斗工程全部发射任务,该工程对火箭倾斜同步转移轨道(IGTO)、中圆转移轨道(MT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新类型轨道要求。介绍了该类轨道特点,讨论了火箭发射方案、发射轨道设计及高空风双向补偿方法。实际飞行考核充分证明了发射轨道设计的正确性,设计方法确保了北斗工程全部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为北斗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结构系统是运载火箭关键系统之一,对运载效率提升具有显著作用。深入研究了国外运载火箭结构系统发展现状,根据我国运载火箭发展需求,结合我国航天发展和基础工业实际情况,从材料、结构形式、制造工艺等方面,提出了我国运载火箭结构系统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关键技术,对提升运载效率和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运载火箭弹道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从弹道设计的基本方法出发,着重分析了弹道设计对于运载火箭总体设计的重要影响。在回顾我国运载火箭弹道学发展历史的同时,对我国运载火箭弹道学的特点进行了系统总结。最后结合后续我国运载火箭发展的技术需求,对弹道学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提出了若干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我国航天运输系统60年发展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航天运输系统包括一次性运载火箭、重复使用运载器、轨道转移运载器3个领域,目前一次性运载火箭仍是我国满足进入空间需求的主体。我国运载火箭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共研制了17种运载火箭、9种上面级,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和不同有效载荷的能力。对我国航天运输系统60年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与不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K—1运载火箭的回收方案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回收质量分别为10t和20t的两级运载火箭的回收方案设想。文章指出,根据现有的回收技术水平,对运载火箭的回收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基于模块化研制的运载火箭其飞行剖面载荷与承载能力不匹配而导致发射概率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弹道风修、发动机节流、主动减载、横向动载荷精细化四项减载技术的飞行载荷联合优化控制技术。以箭体承载能力为约束,提高发射概率为目标,多种载荷控制技术联合为手段对运载火箭进行逆向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模块化研制火箭的发射概率。以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飞为例,该技术成功将发射概率由研制初期的33%提高到83%。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的控制系统极限偏差设计方法导致运载火箭余量大、总体性能下降的问题,综述了基于概率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述了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概率设计的基本思想及设计流程,基于概率密度函数建模理论,建立了通过实际控制指令来控制概率密度函数拟合权值的状态空间,并基于最小二乘方法对状态空间中的参数进行了辨识,进而建立了密度函数成型控制模型,提出了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运载火箭控制器设计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有效性,为我国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精细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用描述函数分析饱和非线性系统稳定性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适合于工程的饱和非线性系统稳定裕度的定义,研究了舵偏角不满足近似关系时,正弦函数非线性对姿控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计算了某运载器的伺服机构处于饱和状态时姿态控制系统的稳定裕度。  相似文献   

19.
As the human spaceflight industry grows the agencies charged with regulating that industry meet significant challenges. An improvement in launch success would improve the safety for the crew and passengers of a commercial human spaceflight. With respect to ELV launches, NASA's regulations over civil launches are mission success oriented while commercial launches regulated by the FAA-AST, the agency that will also be charged with human spaceflight, takes a more public safety oriented stance. A comparison of the launch success between civil and commercial launches is used to inform the decision on whether or not mission success would be an appropriate regulatory stance for the FAA-A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aunch success between civil and commercial ELV launches. Because of this and because the industry is wary of over regulation, there is indication that a mission success oriented stance might not be appropriate for regulating commercial human spacefligh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