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为分析经典解析法不能有效求解掠入射时粗糙表面的散射特性,用高阶微扰法计算了二维分形导体表面的后向散射系数。计算值与测量值的比较证明了高阶微扰法的有效性。对不同粗糙度下掠入射时全极化指数的研究,获得了不同入射条件下极化指数与掠入射角余切函数曲线的拟合和有效表达式,修正了前人的结论,并发现用高阶解析法可区分粗糙表面的类型。  相似文献   

2.
理想导体表面电磁散射的高阶微扰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经典微扰法(SPM)求解粗糙表面电磁散射特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表面场的一阶和二阶展开近似高阶微扰算法。用该法计算了高阶表面场分量的全极化后向散射SPM解和二阶场分量对水平极化双站及后向散射系数的修正解。研究了不同粗糙度下掠入射时高阶SPM求解的双站散射系数,以及不同方位角下高阶场量的散射特性。通过对合成场的修正,解决了近掠入射条件下散射系数计算的误差。数值计算结果证明该算法有效。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用点匹配矩量法计算粗糙面掠入射等散射问题的速度,提出了一种带状矩阵迭代规范网格法(BMIA\CAG),给出了带状矩阵迭代算法和规范网格法的计算模型.算例表明:BMIA\CAG可明显加快计算速度,矩阵维数越大,效果就越明显.另分析了带状矩阵带宽对算法的影响,以及掠入射时的分形粗糙面的散射系数.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激光在粗糙海面上透射特性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以提高卫星海洋水色遥感应的效率,对不同海况下激光在粗糙海面的透射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激光海面透射原理,用基尔霍夫近似(KA)原理求解激光海面透射场,给出了计算模型。基于Gaussian随机模型对三、四级海况的粗糙海面进行了三维模拟仿真,用解析法计算了激光在海面上的透射特性。结果发现:波长0.532μm的绿激光对海水有高透射率,入射角小于40°时透射率大于94%;海况对激光的透射率影响较小;与下行透过率相比,上行透射率受入射角的影响较大,入射角大于40°时激光的上行透射率迅速衰减,入射角大于50°时上行透射率几乎为0。  相似文献   

5.
曾祥能  张永顺  金虎兵 《上海航天》2010,27(3):14-17,59
将大型阵列分解为关于阵列中心对称的两个子阵,对内子阵进行位置微扰形成指定零陷。线性化微扰后方向图的泰勒展开式,以微扰后方向图形变最小化为目标,将约束条件分实部、虚部分别约束微扰值,用Lagrange乘数法求解微扰值,实现了在指定方位快速形成深零陷,并引入小值控制零陷深度。该法不改变阵列孔径,基本不改变原方向图形状。仿真结果表明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6.
基于改进二维分形海面模型的分层海面电磁散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微扰法研究了平面波入射分层介质粗糙面的电磁散射。由改进的二维分形海面模型模拟实际的分层海面,导出了平面波入射时的散射系数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不同散射角的HH极化双站散射系数,并讨论了中间介质介电常数与厚度、摩擦风速和入射波频率对双站散射系数的影响,得到改进的二维分形分层海面散射系数的基本特征、分区特征和随频率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散射系数近似具有"量子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基于双尺度渐近分析方法,对ZrB2-SiC陶瓷的细观热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SiC夹杂的含量、颗粒尺寸和中心距对细观ZrB2-SiC陶瓷单胞热应力场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在ZrB2-SiC陶瓷材料制备冷却过程中,SiC含量越高,材料越易产生微裂纹;当夹杂含量一定时,SiC夹杂颗粒的尺寸越大或夹杂颗粒间的中心距越小,材料越易产生微裂纹。数值计算结果与扫描电镜(SEM)照片吻合。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卫星海色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对不同海况下不同入射角度的三维激光海面漫反射特性进行了建模仿真计算,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激光入射波动水面后产生的散射场能量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麦克斯韦尔方程和边界条件分析了散射场在各向分量间的耦合关系,矢量分解后得到了6个标量方程并用矩量法进行离散,给出了离散后的矩阵方程。用稀疏矩阵规则网格法(SMCG)求解矩阵方程,求解时采用共轭梯度法(CGM)计算。在对有限照射区域进行计算时,为减少边界效应产生的误差,用能量强度服从高斯分布的三维锥形波模拟入射激光束。仿真计算了不同粗糙度海面的三维双站散射系数,结果发现:对相同粗糙度海面模型,入射角度越小,粗糙面对激光的漫反射就越大,散射场的能量分布也越均匀。用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基尔霍夫近似(KA)和二维前后向迭代法(FBM)相比,该方法能准确表示波动水面的三维激光漫反射特性,为进一步研究三维激光海面漫反射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空间天线姿态调整过程中产生的微振动,对航天器指向精度和稳定性影响较大,因此其微振动分析与设计已成为高精度航天器设计的重要内容。基于Ansys软件和Admas软件,建立天线结构的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分析典型驱动条件下天线结构的扰动力和扰动力矩,通过地面微振动物理试验,验证动力学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基于天线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探讨驱动模式、驱动转速对天线扰动力和扰动力矩的影响。结果表明:扰动力和力矩主要幅值集中在频率f=0~50 Hz的低频段;驱动模式和驱动转速对天线结构的扰动频率无明显影响,主要影响扰动力和扰动力矩的幅值;单轴驱动模式下,驱动转速n=0.2 °/s时,天线的扰动最剧烈;XY双轴同时驱动时,X轴和Y轴转动单元引起的天线扰动产生一定程度的叠加,天线结构的扰动更为剧烈,扰动力和扰动力矩变化较为复杂。研究工作可为空间天线的微振动抑振策略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不同风速下海洋粗糙面散射系数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虑风速的条件下,计算了海洋粗糙面的散射特性。用矩量法(MOM)计算了一维介质海洋粗糙面在Durden-Vesecky功率谱下的散射系数,由此获得了一定风速时的双站散射系数。仿真结果表明,计算值与文献数据非常吻合。由计算的不同风速下双站散射系数可知,风速对海洋粗糙面散射特性的影响较大。在一定的海拔高度上,散射角相同(除后向散射方向外)时,风速越大,散射就越强。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的雷达辐射源识别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欣  何友  衣晓 《宇航学报》2005,26(5):612-615
针对雷达信号环境,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雷达辐射源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构造模糊评判矩阵并进行合成运算来计算表示辐射源相关程度的模糊集,然后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判决,同时给出了相应的多义性处理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将它与经典的统计模式识别方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识别方法性能明显优于统计模式识别方法,用于雷达辐射源识别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海洋环境中基于小波变换的弱信号检测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环境中弱信号的谱与海杂波的谱相混叠,目标和背景的位置差异很小,经典的频域或空域处理对海杂波中弱信号的检测难以奏效。鉴于小波变换在提取弱信号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海洋环境中基于小波变换的弱信号检测方法。利用雷达采集的真实海杂波数据,在不同信杂比的条件下,研究了该方法与经典频域法在信号检测中的差别。通过实验分析,与经典方法相比,当信杂比达到-14.7dB时,仍能很好地对信号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3.
振动过程的最大预示环境(MEE)是指在某个关心的结构区域内,通过测量或预示手段获得的以谱形式表示的振动环境数据保守极限。然而,很多振动试验方法,特别是用振动台模拟低频瞬态环境时(低于100 Hz),需要给出试验信号的参考波形。文章结合振动模拟试验及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时频分析,提出一种振动过程最大预示波形(MEW)的重构新方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使用新方法重构的MEW误差更小,且试验控制更加灵活、高效,更适合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4.
综合幅度量化和相位量化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幅相量化的数字储频系统.给出了系统的原理及特点,并对基于幅相量化的DRFM及其调相和调频干扰等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与幅度量化和相位量化DRFM相比,幅相量化DRFM在保证高保真度的同时,可大幅减少数据存储量,且有干扰时的相位调制较简单.  相似文献   

15.
地月低能转移轨道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巍  徐世杰 《宇航学报》2006,27(5):965-969
研究地月低能转移轨道的设计方法。这种低能转移轨道利用了弱稳定边界理论,通过太阳的引力摄动,使得探测器能够不经过减速就被月球俘获。与经典的霍曼转移相比,低能转移轨道呵节省约140m/s的速度脉冲。由于设计是基于叫体问题模型进行的,问题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性,寻找满足约束条件的转移轨道变得非常困难。常用的两点边值问题的解法在这里都失效。本文在研究地月低能转移轨道特忡的基础上,对一般地月转移轨道搜索的变步长爬山法进行改进,用来设计地月低能转移轨道。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韦顺军  张晓玲 《宇航学报》2011,32(11):2403-2409
线阵SAR是一种新型雷达三维成像技术。由于实际中线阵天线长度有限,基于匹配滤波的传统线阵SAR成像方法不仅需要大量的阵元数,而且在切航迹向的分辨率也较低。结合三维场景空间目标的稀疏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压缩传感理论的高分辨线阵SAR三维成像方法。相对于传统匹配滤波线阵SAR三维成像方法,本方法只利用少量的稀疏天线阵元回波对切航迹向的稀疏散射目标进行L1范数优化重构,大大抑制了切航迹向旁瓣影响并显著提高分辨率。最后,通过线阵SAR点目标仿真三维成像表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几乎最佳自相关序列偶是一种新的最佳信号,但其一般的搜索方法——穷举法,搜索量太大。根据几乎最佳自相关序列偶的必要条件,提出一种新的搜索方法,给出算法流程图,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可大大减小搜索量,比穷举法效果好且耗时短。  相似文献   

18.
声腔深度和相对开口面积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二维声腔模型的声学试验结果和四分之一波管的理论公式,给出了直孔(槽)声腔和四种有进口肋声腔的有效深度计算公式。用该公式对几个推力室进行验算,得到可借鉴的声速比数值范围。依据设置声腔的二十多个推力室的稳定性鉴定试验数据,统计得到声腔相对开口面积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9.
F. L. Foran 《Acta Astronautica》1999,44(7-12):391-398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of the Mobile Service System (MSS) form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 in which elements interact through data components controlled by their respective element software. Tne element developers produce software components which, subsequent to being validated on their respective elements, are integrated and verified in test environments which are representative of the integrated MSS/ISS system. This is the classical method for integration and verification. If program software requirements are, for various reasons, slow to finalize,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starts later than anticipated, and following the classical development/verification processes, could put the scheduled software deliveries at risk. A new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and verification is needed which must encompass the entire software program from component unit software to fully integrated system softwar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pproach which was taken to perform system hardware/software integration and verification with software components which were essentially incomplete, but were developed in a phased fashion, having mutually compatible functionality.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MSS and ISS system architecture, the various software components and an overview of the original integration and verification plan. The paper will then describe the new integration approach which was developed, and discuss the evolution of the various software components in terms of functionality and their phased integration into a system. The paper will conclude by providing a summary of the results of the integration and verification activities, and demonstrate how delivery schedules for the integrated system software were m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