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防雷技术规范》规定一般情况下,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目前,各台站的地网接地电阻从几欧到十几欧不等,这主要是由当地的地理环境、土质以及所在地区土壤电阻律所决定。从理论上讲,防雷接地用的接地电阻越小越好,这是因为接地装置上流过的雷电流会使接地点的地电位升高,产生过高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机房内的反击电压也高,因此地网的设计主要从防雷的角度考虑,尽可能降低接地电阻的数值。但像贵州这样的山区,普遍存在土质差的特点,且多为碎石回填土,表面只有十几到几十厘米厚,土壤电阻率极高,要使这样的地区地网的接触电阻做到很小是极为困难的。这样,对于地网的优化设计在贵州等地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卫星导电铜箔接地性能退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地网的接地性能关系整星电磁兼容性的优劣。文章从接地网导电铜箔的搭接现状入手,分析铜箔本身和导电胶的电阻以及铜箔接地电阻退化的机理;通过温湿度加速试验验证指出,在导电铜箔接地性能退化中导电胶的性能退化起主导作用;通过工艺试验得出电焊可以显著改善铜箔接地性能,以满足型号任务需求。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接地问题的历史情况与现状,探讨了单独接地与共用接地装置的优劣,得出应该采用共用接地装置这一标准作法.  相似文献   

4.
电阻接地状态下星用电路板深层充电仿真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基于Monte Carlo方法和有限元方法,对双层和4层电路板覆铜层通过电阻接地时的深层充电进行仿真分析,详细讨论了空间各向同性电子通量模型、电路板背面和中间覆铜层分别通过电阻接地时的计算方法和边界条件,以及不同接地条件下有限元矩阵方程的建立;最终定量计算了电阻阻值对电路板充电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较之完全接地情况,通过电阻接地会增加充电电场和电势,最大电势深度也相应变化;电阻接地层电势和阻值呈线性关系;当接地电阻为109?量级及以下时,其对深层充电的影响可以忽略,验证了NASA-HDBK-4002A手册中设计指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对航天测试接地网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接地电阻的降阻方法做了理论研究,并总结分析了接地网改造过程中的实验方法,数据和工程效果,为改善航天试验设施的测试条件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和工程实践结论及经验。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屏蔽电缆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给出了航天器电缆的电磁兼容性(EMC)设计准则,分析了屏蔽电缆的屏蔽皮接地原则和原理;讨论了多根屏蔽电缆束外加整体屏蔽的作用及注意事项,给出了几种常用的屏蔽皮接地设计方式以及屏蔽性能优劣对比,指出目前国内航天器电缆常用屏蔽皮接地方式的不足;最后通过某微波遥感卫星上电缆屏蔽设计的应用案例,阐述了如何通过电缆屏蔽设计解决航天型号研制中的电磁兼容问题,为航天器电缆网电磁兼容设计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7.
降低接地电阻的常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可靠的接地。而系统的接地,对于接地电阻,就有相应的要求。文章分析了降低接地电阻的几种方法和发电厂、变电所降低接地电阻措施。  相似文献   

8.
弱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否则,有可能引发事故。分析了有关的接地技术,包括安全接地,防雷接地,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屏蔽地,系统地等。  相似文献   

9.
电磁兼容试验是实现有效载荷系统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手段。本文简要叙述了有效载荷系统电磁兼容试验的目的、内容、试验大纲和电磁兼容实验室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房的接地装置,要求接地阻值小于2.1Ω;地线与电源中线之间的电压峰峰值小于5V;一旦失效,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但其设计与安装,在技术上含不确定因素,在原装置失效报废,赶制新装置的情况下,经方案选择,应用φ900mm、50mm×4mm铜环2件;1100mm×900mm×4mm铜板1件;1000mm×50mm×4mm铜条2件,用银钎焊构成框架结构件,用16mm_2铜芯橡皮线作引线;选潮湿地挖地坑1400mm×1200mm×2000mm埋没时用粘土、金属屑、食盐、木炭分层填充夯实至填满时止;采用简单测量方法测得接地电阻为1958Ω,压降小于1V。一次成功,投入使用近4年,工作稳定。  相似文献   

11.
电磁干扰的产生及PCB设计中的抑制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兼容性(EMC)常是制约设备间匹配性和正常性能实现的重要因素,因此电磁兼容性设计也是航天器设计中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文章主要介绍了电磁干扰的产生原因,并从合理布局与布线、电容的设计、逻辑电路的使用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在印制电路板(PCB)设计过程中减少电磁干扰。  相似文献   

12.
星载某设备高阻接地设计对整星电磁兼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满足新的使用需求,星载某设备的接地设计由壳体直接接地改为采用高阻接地。文章采用理论分析和软件仿真的方法,对该设备采用高阻接地的设计后对整星电磁兼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专项试验验证方法,在故障模拟仿真卫星平台上实施了试验验证。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都表明,此设备采用高阻接地的设计不会对卫星整星的电磁兼容性产生明显影响,可作为后续其他卫星型号采用此类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常天海 《上海航天》2002,19(6):51-54
对氧化铟锡(ITO)薄膜在光学太阳反射镜(OSR)抗静电放电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采用Drude理论分析了ITO薄膜的表面方阻等对OSR的太阳光谱吸收比的影响,测试了光学太阳反射镜充电电位,讨论了薄膜接地状况对OSR表面充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TO薄膜应用于OSR表面防静电放电时,需合理设计表面方阻和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采用s参数法结合CST-MS软件进行航天器屏蔽度仿真分析和预测的方法。在航天器舱体结构内的发射天线和舱体结构外的接收天线处分别设置端口,通过计算端口间的s参数来分析计算舱体结构的屏蔽度,并将仿真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仿真计算结果与实测验证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充分验证了采用s参数法结合CST-MS软件对屏蔽度仿真分析,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计算精度。这种方法应用于航天器设备级和系统级,能够显著降低航天器电磁兼容性(EMC)分析的难度,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简化航天器前期设计中EMC试验验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可靠性数学的电磁兼容性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系统可靠性预计理论为切入点,分析系统可靠性与系统级电磁兼容性的关联性。分析基于电磁干扰"三有限"和可靠性"三规定"的电磁兼容性预测方法。初步建立系统级电磁兼容性指标和性能降级的准则,给出包括串联、并联、混联等几种典型的系统电磁兼容预测模型和预测方法,最后得出基于可靠性预计理论的系统级电磁兼容预测公式,进而为预测电磁兼容性奠定了条件。采用所提方法对某军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系统级的电磁兼容性预测,预测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及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某箭载综合放大器的功能、原理、电磁兼容(EMC)设计及相应的EMC试验情况,并针对仪器在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EMC改进设计和理论分析及试验验证。采取在敏感电路处增加高频旁路电容的改进措施后,仪器的电磁兼容性能得到增强,通过试验考核,表明改进设计合理有效。相应的EMC设计方法对其他箭载电子设备也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姚勤  李伟忠  吴宇 《上海航天》2011,28(6):69-72
采用分层与综合设计法对舰载战术导弹导引头的有源器件选型,印制板、接地、屏蔽、滤波和瞬态骚扰抑制等电磁兼容(EMC)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层次传导和辐射的电磁兼容性,给出了设计策略及某导引头壳体电子设计与仿真结果。研究对改善整个导引头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电磁兼容性技术在航天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针对产品建造规范中搭接电阻和屏蔽的设计,从电气和机械设计、工艺各环节的设计以及产品实现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搭接电阻的控制方法。同时,给出了为实现电阻搭接而进行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星载接收机的EMC试验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机理,提出星载接收机的EMC设计改进措施,并经过试验验证,改进措施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20.
徐加征  蒋全兴  王巍 《宇航学报》2006,27(2):268-271,275
介绍了直接电流注入技术在导弹EMC测试中的研究与实践.这项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直接电流注入,其中导弹作为同轴传输线的内导体,激励直接注入到导弹壳体上;另一方面是导弹的自由场照射.文中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测试,对直接电流注入和自由场照射之间的等价行进行了评估.400MHz以下,DCI技术和自由场照射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提供了高场强安全裕度测试工具的一个替代技术:直接电流注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