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距离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测试发控系统是当今国际宇航事业发展的方向。数据通信系统能否畅通、准确、实时、可靠是实现远距离测试发控的关键。本文列举了光纤通信的优点,分析了通信中常用纠错编码的优劣,提出一种既符合测试发控系统的特点又适合光纤通信要求的新的纠错编码方案,并设计出以该纠错编码为核心的数字光纤通信接口,满足了一个特定的远距离测试发控系统对数字通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航天器远程集中统一测试和高速度大容量高可靠性的信号传输,光纤通信技术成为当然的选择。简述了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较详细地介绍了光纤通信技术在飞船电测试中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3.
光纤通信课程是高等院校通信专业极为重要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针对高职高专的特点,文章探讨了光纤通信教学和实践的课程设置与内容安排, 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卫星通信系统在与光纤通信系统的竞争中,如果能够降低制造、发射准备和发射费用,就可建立起和使用更廉价的通信卫星系统。虽然这种系统的通信容量不如光纤系统,但比后者更为灵活。HOTOL 航天飞机可以满足上述要求。HOTOL 起飞时不需要目前的发射前各阶段的设备和发射设施,它在回收后可很快再次发射,卫星制造商可使它们的产品针对专门用途实现最佳化。在卫星通信领域内,英国宇航公司力图通过削减 HOTOL 80%的发射  相似文献   

5.
引言随着民航事业的不断发展,航班量日益增多,航路间隔日益缩短,空管安全对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高,要确保空管设备的正常运行,稳定可靠的传输系统至关重要。由于光纤通信具有容量大、传送信息质量高、传输距离远、性能稳定、防电磁干扰、抗腐蚀能力强等优点,在空管行业得到了广泛应  相似文献   

6.
光纤通信中耦合效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光纤与半导体激光器,光纤与探测器之间的耦合分别进行探讨,从理论上提出了提高光纤通信耦合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数据通信与实时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庚保 《航天控制》1998,16(1):69-75
数据通信在实时仿真中,历来是“瓶颈”问题,如今在实时输入输出、高速数据通信和远距实时数据传输等方面涌现出不少成功的技术成果。它们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使数据传输的软件开销减至最小,以及采用传输速度快且损耗小的光纤通信链。  相似文献   

8.
双跑道运行需要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传输通信网络作为支撑和保障系统,以实现分散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台站之间的生产调度和行政办公业务的互联互通。论文通过对传输网络现状和双跑道运行的通信需求进行分析,基于当前主流的光纤通信和SDH技术,为二跑道规划了一个既满足双跑道传输通信需求,又经济适用的622MSDH光传输网络。  相似文献   

9.
卫星通信以其通信距离远,费用与距离无关,覆盖面积大,不受地理条件限制,传输容量大,可传递多种业务,进行多址通信,通信线路稳定可靠,通信质量高,以及可为固定终端、移动终端和个人提供通信等许多特点而成为当代通信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十年来,卫星通信面临光纤通信的激烈竞争。但由于人们对通信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在希望实现全球个人通信这一人类通信的理想目标的推动下,卫星通信仍在迅速发展。其主要发展方向是VSAT通信、移动通  相似文献   

10.
卫星通信是地球站(含手持机终端)之间或航天器与地球站之间利用通信卫星转发信号的无线电通信,是现代通信的重要手段。目前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约270颗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的通信卫星提供80%的洲际通信和100%的国际电视转播,以及开通部分国内或区域的通信和电视广播业务。卫星通信主要包括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电视直播和卫星中断通信等领域。卫星通信由于在高密度、大容量干线通信方面面临光纤通信的挑战,它正朝着能发挥其覆盖区域广,不受地理障碍限制,灵活机动入网快,投入运行周期短等独特优势方向发展,即90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通信中,脉冲编码调制(PCM)在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等方面获得了相当广泛的应用。目前,民航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中的华北大区甚高频建设已经接近尾声。甚高频建设显然要求具有容量大、传输可靠和误码率低等特点的光纤传输。在这一背景下,具有上述特点的光纤传输对于甚高频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华北大区甚高频项目采用了加拿大BAYLY公司的PCM设备作为光纤传输的中继设备,与电信光缆构成了大区甚高频传输的主用通路(备用通路由复用器与卫星通信构成)。作为参加华北大区甚高频建设的一员,笔者曾参与安装内蒙古地区七个站点的BAYLY PCM,在具体的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发现了BAYLY PCM的一些优缺点,有些心得体会,现将其列出,与大家探讨和商榷,以期更好地使用该设备,从而进一步提高光纤传输的效能和稳定性,为整个甚高频大区建设做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梁小强 《火箭推进》2006,32(4):51-53
总结了凝胶发动机不同研制阶段相对应的试验系统以及系统试后处理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5N发动机试验系统的建立;变推力发动机试验系统的建立;双组元发动机试验系统的建立;变推力发动机试验系统的最终建立和凝胶试验系统试后处理工艺。通过对不同试验系统的建立与比较,确立了最终的凝胶试验系统及系统试后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3.
运用系统理论搞好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系统 ,是指若干要素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开放或封闭性等基本特征。整体性即系统应从整体角度去观察 ,整体性能的发挥有赖于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水平。结构性即系统具有层次性 ,处理好层次之间的结构关系 ,系统才会发挥最好效能。开放或封闭性指系统与外界是否具有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 ,有这种交换的为开放系统 ,否则为封闭系统。系统方法就是通过正确认识系统的基本特征 ,处理好系统中各要素之间、不同层次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实现系统整体的最佳功能。企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相似文献   

14.
引言 合肥自动化应急系统采用的是南京莱斯公司生产的自动化系统,作为合肥主用ATC系统的应急系统。应急系统于2006年建成,已运行两年多。该系统目前引接了8部雷达信号,采用分布式、客户/服务器(C/S)系统结构,并采用三局域网进行数据传输。该系统是值班主系统的365×24小时应急系统,平时也是每周7×24小时运行。应急系统一旦需要升级成主用值班系统时,可手动一键切换显示,管制员无需挪动位置即可继续工作,具有与主系统风格一致的人机界面。  相似文献   

15.
可编程PCM遥测信号仿真分系统广泛应用于PCM遥测系统和其它通信系统中。本文介绍该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特点。其中在如何提高系统工作码速率;在实现系统自动仿真功能时如何提高其动态性能;在系统自动化管理、逐级自诊断技术和系统小型化等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黄希 《中国航天》2011,(11):35-36
我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已圆满完成。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主导力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了八大系统中的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三大核心关键系统的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四、推进系统长征二号C采用由液体火箭发动机、泵压式推进剂输送系统和自生增压系统组成的推进系统,使用自燃推进剂,氧化剂为四氧化二氮,燃料为偏二甲肼。1.一子级推进系统一子级推进系统由组合发动机、推进剂输送系统、增压系统、火工品及电缆、机架等构成。(1)发动机一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月9日,中南空管局设备监控中心对广州区管中心欧洲猫自动化系统进行了V5.1版本软件升级,升级过程顺利,升级后系统运行平稳。欧洲猫自动化系统V5.1新版本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解决了席位屏幕僵死等系统存在的10多个问题。该版本采用新的监控终端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监控性,并可兼容linux系统PC工作站,提高了欧洲猫系统的兼容性,并为该系统的进一步扩容升级创造了良好的系统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03,(10):81-89
在载人航天工程中,不仅需要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等载人航天器系统,还要有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系统等。其中航天员系统是大家非常感兴趣且极为重要的系统。没有这一系统,载人航天就是一句空话。航天员系统一般涉及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航天员的医学监督与保障、航天环境医学、航天工效学、航天员个人装备、航天员的营养与食品和航天员选训中心等。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个人装备、宇航食品和太空生活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杨宇晓  汪德鑫  黄琪 《宇航学报》2020,41(10):1341-1349
为提高飞行器通信系统的抗截获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四维超混沌系统的射频隐身跳频通信设计方法。该方法构建了四维超混沌系统,扩展了系统解空间,有效增加了系统复杂度,并通过引入周期性扰动措施,解决了有限精度带来的短周期现象。在四维超混沌系统的基础上,利用超混沌系统生成的双通道超混沌序列,实现了跳频通信系统的频率序列和周期序列联合不确定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四维超混沌系统与传统混沌系统相比,其复杂度最优,在相同有限精度条件下,超混沌系统的周期性明显减弱。另外,基于四维超混沌设计的跳频系统,其截获概率优于常规跳频系统,具有较好的射频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