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水下航行体齐射出筒过程后,由于外部流体冲击发射筒底部产生“水锤”现象,对发射平台结构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基于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和VOF多相流模型,结合重叠网格技术,在考虑航行体六自由度运动的情况下建立了适用于计算水下航行体齐射的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齐射状态下“水锤”效应对首次发射筒的作用规律,并研究发射顺序对“水锤”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航行体出筒后筒内压力出现周期性振荡;次发筒口气团膨胀导致首发筒内压力升高;首发航行体在次发筒口形成压力峰值,并引起次发筒口压力振荡;逆序发射工况下次发筒口气团偏移至首发筒引起首发筒内压力升高。  相似文献   

2.
潜射模拟弹筒盖系统柔性支撑受载特性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汉平  段磊  程栋  余文辉  魏建峰 《宇航学报》2009,30(5):1816-1822
基于无相变VOF模型和动网格技术并采用三维对称模型对潜射模拟弹筒口压力场及其对筒盖系统的影响特性进行了建模仿真,对比分析了筒盖系统的刚性支撑、柔性支撑以及自由铰支等支撑状态的仿真数据,获取了筒口压力场的气泡脉动特性、筒盖及其支撑环节的受载特性和筒盖的运动规律;结果表明柔性支撑只对正压峰期间的筒盖及其支撑环节具有明显的降载效果,而在负压峰期间反而会恶化筒盖及其支撑环节的受载,这与实验结果吻合;自由铰支状态则具有极佳的降载效果。该结果对于指导筒盖系统降载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筒盖系统带空行程的柔性支撑降载方案,基于含相变VOF模型和动网格技术并采用三维对称模型对潜射模拟弹筒口压力场及其对筒盖系统的影响特性进行了建模仿真,对比分析了9种不同空行程组合的仿真数据,获取了筒口压力场的气泡脉动特性、筒盖及其支撑环节的受载特性和筒盖的运动规律,验证了带空行程柔性支撑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也得到了便...  相似文献   

4.
水下弹射是水下运载器发射的重要方式,弹射工质气体形成的筒口气泡对相邻设备安全有着重要影响。为明确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筒多弹水下弹射筒口气泡演变过程及载荷特性,利用雷诺平均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嵌套动网格技术,建立水下弹射两相流动非定常数值计算模型,并经实验测量数据校验后,对一筒三弹水下弹射流动和载荷状态进行数值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下弹射工质气体在弹体离筒瞬间产生显著的瞬态冲击,此后弹射工质气体形成筒口气泡经历膨胀发展、界面缩聚断裂、筒口滞留气泡受压收缩等状态,并伴随膨胀收缩过程对周围设备产生交变载荷冲击,载荷变化幅值超过弹体离筒时的筒内外压差值。在一筒三弹发射号位相邻水密膜位置,最小压强可降至环境压强的0.7倍,最大压强可升高至环境压强的1.5倍,是设备抗冲抗震设计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对于45.7 cm直径的石墨/环氧压力容器,利用水压检验期间的声发射(AE)数据,导出了一个用于预测其爆破压力的方程.所有6个试验容器的AE数据是在预汁爆破压力的12.5%或以下获得的.用高幅度(>70 dB)事件的百分比,在最坏的情况预测数的变化范围为95%时,线性方程可以在方程给定值的±0.751 MPa的误差范围内预测爆破压力.  相似文献   

6.
新型“引射同心筒”垂直发射装置理论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毅  郝继光  傅德彬  耿峰 《宇航学报》2008,29(1):236-241
通过同心筒发射导弹过程的理论分析以及验证试验,证明了热环境是同心筒发射方式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引射同心筒的概念,为彻底解决同心筒发射导弹时导弹周围高温环境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靠的技术途径,并且通过求解定常非定常、三维Navier-Stokes方程的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引射同心筒可以大大降低发射过程中导弹周围的气体温度,同时,通过试验证明了引射同心筒现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外在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方面有很大进展,采用的技术有X射线CT、超声法、核磁共振和声发射等。最近美国又提出一种用声发射数据预测φ460mm石墨/环氧压力容器的爆破压力方法,即是从水压检测试验中取得声发射数据,由这些数据归纳出一个预测爆破压力的线性方程。  相似文献   

8.
根据截至2006年的与中国卫星相关的中国航天发射数量的统计值,主要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了“十一五”规划期间(2006~2010年)中国航天器的发射数量和相关的中国航天运载火箭的发射数量。  相似文献   

9.
导弹在同心筒结构中的发射涉及复杂的燃气流动和多种载荷共同作用。为了从理论上分析发射筒结构、发动机参数等设计变量与发射弹道特性之间的关联关系,对同心筒结构中的燃气流动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燃气流动各区域的典型特征、气体流动基本方程、弹体动力学方程和水下气泡运动方程,建立可用于大气和水下环境的同心筒发射数值分析集中参数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的示例分析表明,集中参数模型反映了同心筒发射过程中的燃气流动特性,能便捷方便地分析多种设计参数与发射弹道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为同心筒发射装置的方案设计和理论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导弹发射车减重要求越来越高,起竖液压缸是导弹发射车液压系统中质量较大的元件,所以液压缸的材料开始选用30CrMnSiA,35CrMnSi等钢材及7A04-T6超硬铝,这些高强度材料的使用,使得缸筒的应力集中问题变得十分突出,本文用有限元法对起竖液压缸缸筒的应力集中进行计算并得出了一些可供设计参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传统发射动力系统使用定能量系数修正内弹道计算模型,提高了内弹道特征值计算精度,但内弹道参数曲线计算值与测试值存在一定偏差。某型燃气蒸汽式发射动力系统发射筒内压力计算值与测试值存在一定的偏差,经分析内弹道模型中假设能量系数为常数是造成发射筒内压力计算偏差的主要因素。为了获得能量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使用热损失经典算法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发射动力系统工作过程中的热损失进行了计算研究,发射动力系统总的热损失为32 969.6 kJ,能量系数随发射动力系统工作逐渐增加。使用变能量系数修正内弹道计算模型对发射内弹道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变能量系数可有效提高导弹发射筒内压力的计算精度,同时经过分析燃气发生器和弯管仍具有降低热损失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环管型燃烧室火焰筒流量分布的均匀性,要求单台火焰筒流量相对偏差δ位于±1.5%之内。采用模拟压比法与相似理论,建立了火焰筒空气流量特性对比试验的数学模型,并对数据处理模型的误差传递进行分析,得出现有模型存在一个不能对火焰筒真实特性进行判定的区间,火焰筒入口空气压力偏差Δp_1是引起δ误差的关键因素。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两级扩散、整流集气装置的空气流量试验系统,并对一组16台火焰筒试验件进行了入口压力p_1为20 kPa,40 kPa,60 kPa及80 kPa下的空气流量试验研究。数据显示火焰筒入口压力偏差小于±0.05 kPa,入口压力脉动相对值小于0.25%,产品特性参数C值的相对误差不大于±0.01%,可以实现对火焰筒流量特性一致性的判定。  相似文献   

13.
新型穿透式复合材料薄膜盖的设计、制作与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光明  袁卓伟 《宇航学报》2006,27(2):276-280,316
以复合材料层合板为基本材料设计了一种结构新颖的穿透式薄膜盖,在导弹与薄膜盖初始接触区域预制薄弱区,导弹顶破时以四瓣形式开裂,提高了导弹的发射效率.通过强度分析确定了设计方案,然后自行制作了实物,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结构设计合理,理论预测和实验方法准确.本文所建立的方法和研究结果为这类箱盖的设计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整体冲破式复合材料薄膜盖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复合材料层合板为基本材料设计了一种结构新颖的整体冲破式复合材料薄膜盖,薄膜盖在导弹引擎产生的气流冲击下整体飞出,提高了导弹的发射效率。通过对薄弱区形式的设计分析以及基本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确定了薄弱区结构形式;通过薄膜盖整体、局部应力分析结合相应的强度理论,确定了带薄弱区薄膜盖的设计方案;然后制作了一批实物并进行了薄膜盖冲破实验,结果表明结构设计合理,理论预测方法准确。该文所建立的方法和研究结果为这类箱盖的设计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截至2006年的与中国卫星相关的中国航天发射数量的统计值,主要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了“十一五”规划期间(2006~2010年)中国航天器的发射数量和相关的中国航天运载火箭的发射数量。  相似文献   

16.
导弹水下热发射出筒过程流动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导弹水下热发射出筒过程的流动特性.采用基于多相流Mixture模型的有限体积法求解RANS方程,考虑了流体的可压缩性、粘性、重力作用、气-水掺混效应和能量交换等各项因素,运用自编UDF模块结合动网格技术,对导弹水下发射出筒过程的轴对称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揭示了导弹水下热发射出筒过程中发动机喷管、发射筒内和...  相似文献   

17.
某型导弹贮运发射箱有效贮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某型导弹贮运发射箱对导弹的有效贮存性能。对发射箱的有效贮存期和最小有效贮存期进行了定义。建立了发射箱有效贮存期的数学模型和修正后的经验模型。提出了在不同使用环境条件下根据模型预测发射箱有效贮存期及最高充气压力的方法。提出了在使用、维护过程中延长发射箱有效贮存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临界平面法的缺口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程靳  李新刚 《宇航学报》2007,28(4):824-826,869
利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得到缺口件的应力、应变历史,分别计算任意材料平面上的描述拉伸和剪切疲劳破坏的两种损伤参量,取最大损伤参量所在的平面为临界平面,并利用最大损伤参量预测拉伸和剪切疲劳寿命,取小值为缺口件的疲劳寿命,进而得到一种预测缺口件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用此方法预测了SAE1045钢缺口件的疲劳寿命,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误差分布在2—3倍因子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9.
同心筒发射过程燃气射流冲击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导弹发射过程中燃气射流对同心筒和弹体的热冲击和动力冲击效应,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使用域动分层动网格方法,对同心筒发射过程含Al2O3颗粒的气-固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发射过程中流场的温度和压强分布情况,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相对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表明文中所用计算模型是可靠的.发射过程中燃气射流对后盖的冲...  相似文献   

20.
在理论分析和试验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整流罩分离过程中弹射筒分离力的工程估算方法。认为弹射筒达到最大压力后,力-位移关系近似符合等温变化规律。由此可根据地面小车试验的力-时间曲线,通过MSC.ADAMS建模分析获得弹射筒的力-位移曲线,以及整流罩的相关分离参数。整流罩分离地面试验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较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