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力推进民航雷达管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应用,我国雷达管制工作在保障民航飞行安全、提高空管运行能力、提升空管服务质量和强化空管综合保障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日前,总局空管局专门召开空管系统雷达管制工作会议,总结我国雷达管制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空管工作面临的形势,研究和  相似文献   

2.
近十几年来,民航总局对空管保障系统建设工作十分重视,陆续在“八五”、“九五”及“十五”期间投入了大量的的资金加强了空管保障通信导航、监视、航行情报、气象等设施设备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十五”建设期间,空管系统的建设以实现东部地区雷达管制为主要目标,全面展开了监视雷达、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航空管体改完成后,形成了民航总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和空管中心(站)为一体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使民航空管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种新形势下,空管从业人员面临由管制到服务的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转型,面临着空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一、管制与服务:新体制下空  相似文献   

4.
“十五”期间,是中国民航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民航空管系统发展最快的时期。空管系统的各项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整体发展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管制运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空管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空管文化建设不断加强,不仅为民航的飞行安全与正常做出了应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化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逐步建成和空管一体化管理体制的完成,空管运行保障和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不断加大管制员队伍建设力度,切实提升管制队伍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有力地提升管制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实现苏兰根局长在《2009年空管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打造一支管理型、专家型、应用型相结合的高素质、高技能的空管专业化队伍”目标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空管安全与效率目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安全和文化——管制员眼中的空管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中交通管制的首要任务是确保航空器的安全,空管事业“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才能稳定”,因此,空管文化首要的是安全文化。空管安全文化的力量无边无际,无处不在,影响到每个角落、每名员工,管制员工既是空管安全文化建设的承载者,又是空管安全文化影响的直接对象。  相似文献   

7.
《空中交通管理》2009,(9):59-61
“您好!南方3151,珠海进近,雷达看到。”1999年9月1日7时整,珠三角上空传出一个新的管制呼号.这是刚刚诞生的“空中交警”——民航珠海进近管制中心向世界发出的第一声呼叫。它是我国民航首个独立于机场之外的进近管制机构。它的诞生掀开了我国民航空管建设与改革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管制工作是从程序管制向雷达管制过渡而来的。在程序管制的环境下,纸飞行进程单曾是管制现场唯一及时记录管制员指挥航空器的过程和有关要素的“记录器”。但是随着空管自动化的迅速提高和纸飞行进程单本身固有的缺陷,电子飞行进程单走上管制的前沿舞台。笔者作为三亚区管第三批借调管制员,凭着对广州、三亚两地空管设备现状和可挖潜力的了解,就电子进程单这一对中南空管人还是一个较新的事物与大家分享一下工作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我国空管系统中的具体运行部分——管制指挥工作历来是空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直接与飞行安全紧密相关,也与国家利益、民族的声誉紧密相联,所以管制指挥工作一直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空管系统目前已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一整套规范而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管制基础实施不断完善,空管运行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2月的全国民航空管工作会上,民航局空管局局长苏兰根指出,“三横三纵”运行保障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空管系统未来三年的一项重点工作,要构建贯穿于全系统的管制运行、设备保障和气象服务的新型运行保障服务模式。4月13日,民航局空管局正式下发了《民航空管系统“三横三纵”体系建设纲要》。5月15日,“三横三纵”体系建设纲要宣贯视频会召开,空管系统的“三横三纵”运行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展开。各地区空管局对学习贯彻“三横三纵”体系建设纲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通过学习和讨论深化了对“三横三纵”体系建设的认识,并且结合各地区不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体系建设和确保持续安全。本刊与《民航空管》联合开设专版,反映各地区学习贯彻空管系统“三横三纵”体系建设纲要情况。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机遇期,是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民航系统加快发展,基本实现空管现代化最为关键的阶段。当前,如何在不断满足地区空中交通保障需求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空中交通管制服务质量,实现民航空管现代化目标,走科学发展之路,是民航空管系统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民航的快速发展,空中交通流量持续增长,对空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在空管系统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满足需求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部分空域的不合理、管理手段和方法的陈旧落后等,这些都使管制人员的压力日渐增大,甚至发生了一些空管人为原因造成的不安全事件。这就促使空管系统采取新手段和新方法,提高空管工作质量。在这种形势下,1997年,民航总局空管局从提高管制安全保障水平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实施“双岗制”的要求,即各空管单位“在区域、进近、塔台管制室安排管制人员值班时,每一管制席位在值班时间内不得少于两名正式管制员。其中,一名管制员负责管制指挥,主要负责对所辖范围内的空中及地面航空器的管制指挥、监督、准确掌握航空器的位置,正确调配飞行冲突等;另一名管制员负责管制协调,主要负责管制移交协调、通报等工作,还要负责监督管制指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进入空管行业十余载的从业人员,伴随着民航的高速发展.笔者同样见证了空中交通管制的飞速发展,这一发展既包括了管制环境的彻底改善.也迎来了管制设施的换代更新,更输入了大批管制专业的生力军,为我国民航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随着这可谓脱胎换骨式的变化.我们似乎没有看到国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的空中交通管制在社会甚至于民航内部得到广泛认知与肯定,甚至还有“空管是民航发展的瓶颈”一说.这无疑是一种遗憾。  相似文献   

14.
“错、忘、漏”是2004年民航局空管局认真总结、高度概括地指出发生的在空管管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几年来,空管系统各级针对“错、忘、漏”进行了专项治理整顿,但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且已成为影响管制安全的顽症。细析其因,是多方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错、忘、漏”发生的原因探究还较笼统、模糊,采取的对策还不够系统。针对空管运行单位的实际,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元月13日,民航兰州空管中心召开了兰州管制区与相关民航管制单位管制协调会.来自西北空管局、呼和浩特空管中心、乌海、敦煌、嘉峪关、格尔木机场、西宁、银川空管站和兰州空管中心管制单位的22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就管制移交和协调等工作进行了广泛的交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世界航空强国,空中交通管制理念发达、手段多样,空管保障能力强,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本文初步探讨日本现行空中交通管制体系和相关空管技术,提出了提高我国空管保障能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安全工作是空管稳定发展的基础工作,安全管理是空管的永恒主题。空管系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管理固然重要,然而创新安全工作的新思路更为重要。安全管理要求我们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实践中,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安全是基础,设备是重点,管理是关键,人员是保证”的真谛。对空管保障安全一线的管制班组的管理尤为重要。管制带班主任多是管制员,不是管理专业出身,而管制现场的管理也多是借鉴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8.
面对我国民航业务量高速增长的实际情况,我国民航各相关部门都面临着如何快速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发展压力。空管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新设备、新技术在空管快速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如何把新技术应用到飞行管制中来,从而使飞行管制能力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动力。管制雷达是管制员日常实施飞行管制服务的重要设备,在管制飞行量日益增长的今天,如何让管制雷达更加“智能”,向管制员提供更多真实可靠的飞行冲突报警,这对提升管制员的管制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法国泰雷兹公司在这方面也从事着有益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引言 历经多年的建设,民航空管设施已具有相当规模。随着计算机、自动化、网络通信等技术的发展,空管设备运行已开始由本地的、孤立的、简单的运行保障模式向系统化、网络化、联网集成化的运行保障模式过渡。随着民航雷达管制与缩小最小垂直间隔的陆续实施,我国空管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起飞前放行(PDC)和数字化自动航站情报服务(D-ATIS)系统是我国空中交通管制“十五”建设计划的重点工程之一。按照民航局的统一部署,从2008年8月1日起,由包括大连在内的青岛、杭州、深圳、海口等五个机场空管部门正式向外提供PDC和D—ATIS服务。甚高频地空数据链通信技术在我国空中交通管制领域的首次应用,意义十分重大,这不仅将使得前期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地空数据链网络转化成现实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