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1994年GPS就全面进入正式运行,该系统由21颗卫星组成,分别沿6个轨道平面运行,还有3颗卫星一直处于热备份状态,总计24颗。但在轨道上运行的GPS卫星总数实际上是变动的,1998年就有27颗GPS卫星在轨道上运行。若将与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属新一代导航定位系统,由美国国防部负责出资筹建并全权控制。 GPS由卫星系统、控制站和接收机三部分组成。卫星系统由24颗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的卫星组成,其中21颗工作星,3颗备份星。GPS系统可确保用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刻收到4颗GPS卫星发出的信号,从而实现准确定位、定速和定时。 GPS的控制站分主控制站和监视网两部分。主控站位于科罗拉多的斯勒埃佛空军基地,监视网则由分布在全球的跟踪站构成。控制站主要用于修正卫星的轨道位置、星历等。主控站在接收到卫星发出的星历等数据后进行适当…  相似文献   

3.
32颗GPS卫星星座空间覆盖特性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卫星要准确完成定位功能可见卫星数应不少于4颗.通过建立针对低轨、中高轨和大椭圆轨道目标卫星的GPS信号空间几何覆盖模型,利用Matlab计算针对低轨、中高轨和大椭圆轨道的可见卫星数,对目前美国32颗GPS卫星星座的空间覆盖特性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32颗GPS卫星星座不仅可以对低轨目标实现全轨道覆盖,而且对中高轨和大椭圆轨道也有所覆盖,大大扩展了24颗GPS卫星星座的空间应用.  相似文献   

4.
欧洲各国领导人极力主张研制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但从事该系统工作的政府和工业界官员尚未下决心对此作出财务决策。这个系统称为伽利略(Galileo)系统。根据目前的计划,该系统将由21颗位于中高度轨道的卫星和3颗位于同步轨道的卫星组成;另一种方案是去掉同步轨道卫星,而完全由位于中高度轨道的36颗卫星组成。制造和发射这些卫星,以及建造相关的覆盖整个欧洲的地面网络的整个计划将耗资23亿欧元,约合23亿美元。到目前为止,由15国组成的欧盟和由14国组成的欧空局已同意各出资4000万欧元,以用于伽利略系统的…  相似文献   

5.
同步轨道卫星共位是指在一个地球同步轨道±0.1°的窗口上放置2颗或2颗以上的卫星。文章介绍了同步轨道卫星多星共位的必要性和差分连接端站干涉测量的原理,对同步轨道共位卫星位置测量精度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差分连接端站干涉测量技术能够满足同步轨道共位卫星位置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6月25日02时0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三号第2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2)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北斗"三号IGSO-2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第21颗"北斗"三号卫星,也是"北斗"导航系统第46颗卫星。截至目前,在我国发射的"北斗"三号卫星中,有18颗运行于中圆轨道(MEO)、1颗运行于地球静止轨道(GEO)、2颗运行于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据悉,卫星设计寿命12年,  相似文献   

7.
多星共位是指在一个地球同步轨道定点位置上,放置两颗或两颗以上的卫星,简单说就是一个轨道位置放置多颗地球同步卫星。本文利用卫星相对运动方程,并根据共位卫星共位要求及共位限制条件,逐步推导出为满足多星共位要求,共位卫星轨道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分析卫星共位方式,并给出共位方式选择依据。文中部分结论可用作共位卫星轨道的选择和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8.
许勃 《中国航天》1992,(5):25-28
日本的工程试验卫星6(ETS-6)是一颗两吨级的大型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将于1993年夏天由H-2火箭发射。研制该卫星的目的是为将在90年代中期投入使用的大型地球同步通信和广播卫星开发卫星星体技术。本文介绍了通过ETS-6卫星的研制取得的、将用于未来通信和广播卫星的主要星体技术,其中对姿控系统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编队飞行区域性导航卫星和位置保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个由4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编队飞行组成区域性导航系统方案。采用精确描述相对运动的编队飞行运动学模型,设计编队飞行各卫星轨道参数。在考虑地球同步轨道主要摄动条件下,进行编队飞行队形变化动力学仿真。根据仿真结果,估算区域性导航精度在十米至二十米范围内。除此以外,还研究编队飞行位置保持控制策略和燃料消耗估算。这是至今为止在相同精度和相同覆盖区条件下卫星数量最少的,也是投资经费最低的导航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0.
苏联发射首颗试验型地球同步卫星的时间,比美国整整晚10年。截止1982年底,苏联成功地发射了26颗实用型地球同步卫星(见表1),部署了3种同步通信卫星系统,逐步满足了它国内、国际通信和电信业务的需要。苏联的大型运载火箭只需6个半小时就可把地球同步卫星从拜科努尔发射场送上初始圆形轨道。失效的卫星通常从拥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