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舰炮武器系统设计定性试验供靶飞行速度低、飞行高度降不下来,且小航路捷径供靶实现难度大风险高,因此考核标准低,难以对舰炮武器系统进行有效充分考核等问题,从舰炮武器系统试验靶标供靶的速度、高度、航路捷径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目标毁伤概率的因素,建立了毁伤概率计算模型。通过实际验算论证了近程反导舰炮拦截掠海导弹类目标时,如果目标速度低、飞行高度高、航路捷径大,对此类目标的毁伤概率将明显增大,导致武器系统考核标准降低。提出了为真实考核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要采用速度高、掠海飞行、航路捷径小的靶弹类目标进行拦截试验,以解决试验的充分性、边界条件问题,实现从严考核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利用常规的气象资料和NCEP预报场资料,利用物理量计算、诊断、分析等方法,建立二维和五维的可视化系统,对航路上的风场、温度场、重要天气区域等进行水平、垂直高度上的剖面,并对资料进行五维图形的显示,以提供丰富的航路气象资料。同时对航路上气象条件进行燃油消耗的评估,讨论其在飞行计划中的应用价值,探索安全条件下的气象经济飞行。  相似文献   

3.
在航路捷径附近,靶场单脉冲测量雷达的伺服控制器使用传统PID(比例积分微分)角误差控制方法跟踪飞行目标时,会产生较大的动态滞后误差。针对这种情况,提出采用带状态观测的增广状态反馈控制方法,通过实时观测系统内部状态信息(状态变量)并及时根据状态进行系统调节的控制方式,可以实现对高速目标的快速稳定跟踪。经过仿真和系统试验,证明这种控制方法可以较大地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并减小航路捷径附近的动态滞后误差。  相似文献   

4.
基于AMDAR的航路气象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AMDAR的航路气象模型。该模型通过设置虚拟观测点和应用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数值气象预报释用技术,融合AMDAR数据和世界区域预报系统(WAFS)发布的格点预报数据,有效提高了航路上气象要素预报的时空分辨率、精度和航路飞行效率。仿真试验表明,航路气象模型的预测性能显著优于目前使用的WAFS预报。  相似文献   

5.
机载交通警戒和避撞技术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IntroductionofTCAS一、目标的发现和告警空中交通警戒和避撞问题,首先在程序管制上采取了安全间隔保障,成为第一道防线。空中交通管制规定了空域中对不同走向的飞机分别占用各自的高度层次,保障其垂直间隔。对航路规定了航路宽度和平行航线之间的间距,保障其例向间隔。在飞机起飞前放行时,预先安排好同航路上同向飞行的飞机之间的时间间隔或距离间隔,保障其纵向间隔。三维方向上的安全间隔是避撞的法定保障。由于管制员或驾驶员的疏忽造成飞机违犯了二维安全间隔时,将对空中交通出现威胁和冲突。在有雷达监视的环境下,这种潜…  相似文献   

6.
采用航路动态规划的时间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巡航导弹射程远的特点,考虑到导弹在中制导段的时间约束要求,利用导弹在线剩余时间预测方法,根据实际剩余时间和预测剩余时间得出了时间误差信号。在预定航路基础上利用时间误差信号生成侧向机动指令,通过航路动态规划,实现对攻击时间的控制。最后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巡航导弹航向规避弹道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向规避弹道的设计可视为一个多约束的优化问题。对此,通过选择导弹到达每个航路点的时间,用两点约束问题代替多点约束问题,得出了控制能量最优解,并分析了弹道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弹道曲线在不超出导弹可用过载的前提下,通过所有航路点,并满足落点要求。该方法可用于航迹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机动弹道对抗导弹防御系统的突防效能,梳理了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组成与作战流程,通过剖析系统的信息流向与处理过程,提炼出机动弹道突防导弹防御系统的机理,即采用机动弹道可使导弹预警信息处理能力下降,从而破坏、瘫痪导弹防御系统,实现导弹的有效突防.通过仿真滑翔机动弹道和椭圆弹道,并对计算的跟踪弧段、弹道估计和预报误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机动弹道,观测弧段压缩44%,弹道估计误差增大数倍,有效预报时间大大缩短.因此,采用机动弹道是导弹突防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空中航路 根据地面导航设施建立的供飞机作航线飞行之用的具有一定宽度的空域。划定航路是以各个导航设施的直线为航路中心线,在空中航路范围内规定有上限高度、下限高度和航路宽度。航路的宽度取决于飞机能保持按指定航迹飞行的准确度、飞机飞越导航设施的准确度、飞机在不同高度和速度飞行的转弯半径,并需增加必要的缓冲区。因此空中航路的宽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1中规定,当两个不全向信标台之间的航段距离在50海里(92.6公里)以内时,航路的基本宽度为航路中心线两侧各4海里(7.4公里);航段距离在50海里以  相似文献   

10.
安全自毁系统对于防止导弹发射出现重大事故具有重要作用,为此,通过对导弹安全自毁系统工作过程的分析,建立了该系统的Petri网模型。并依据此模型采用解析和仿真两种方法,根据导弹发射阶段获得的测试信息,对导弹安全自毁系统进行了实时安全分析。利用文巾所提方法可以获取发射指挥员关心的系统层次的导弹发射安全信息,为发射决策提供依据,减少对发射指挥员经验的过分依赖。  相似文献   

11.
飞航导弹地标被动观测自主导航修正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航导弹在外界导航系统不可用的情况下,可对航路上已知精确地理位置的典型地标进行测角和测距,从而实现对导弹导航位置误差的修正.飞航导弹为提高其隐蔽性,不能使用雷达或激光等有源测量设备,而采用成像观测又无法得到距离信息.因此为解决飞航导弹航路中隐蔽式导航自主修正的难题,提出了基于气压高度表的被动观测UKF滤波导航修正技术,从而实现飞航导弹在完全隐蔽情况下导航坐标的自主修正.  相似文献   

12.
多架无人机协同航路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根据敌方防御区域内雷达,导弹等威胁阵地的具体分布情况,采用划分Voronoi多边形的方法制订初始航路,然后对初始航路进行了合理的离散处理,最后采用动态链类比法调整航路,航程并对航路进行光顺处理,提出了一种协调多架无人机(UAVs)于同一时间到达目标点的航路规划方法,用数字仿真技术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国际民航组织1998年提出极地航路 规划和实施安排后,经我国东方、南方航空公司等多家中外航空公司的试验飞行,以及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共同努力,2001年2月1日,极地航路系统投入正式运行。但是,正式运行并非商业运行,距离商业运行还有很大差距。 极地航路商业化运行要求有关国家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应当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建立复合航路系统,即建立一组航路而非单一航路;二是允许航空器多点进出和灵活选择航路。第一个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目前完成了极地航路及其转换航路的规划,有关国家正在全力实施。因此,第二个条…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双圆弧原理的协同制导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突破舰艇配备的近程防御武器系统,反舰导弹需对攻击时间与攻击角度进行协同制导,以实施饱和攻击。文章基于双圆弧原理提出了一种多导弹攻击时间与攻击角度协同制导律。首先,采用双圆弧原理规划导弹的航路,将导弹导引到预定的攻击角度上。然后,根据待飞直线距离对待飞时间进行估算,求出预测时间误差,确定导弹按照特定的圆弧轨迹机动飞行的指令和机动飞行的时间,通过机动飞行来对时间误差进行补偿。最后,再利用所设计的导引律导引导弹攻击目标。  相似文献   

15.
程序管制是随着空域尤其是传统的ATS航路、SID(标准仪表离场航路)及STAR(标准终端进场航路)的建立和完善发展起来的实践方法,其性质决定任意条件下对飞机位置的界定都是一种模糊程度很高的推理和假设。这种基于交通状况的系统评价所实施的决策,客观反映了主体受条件约束,而客体在逐步暴露过程中实践及认识的一种规律。一、程序间隔对空间的分割效果确定的安全目标等级同时赋予了人为因素及不确定性分析原理的思想方法。间隔是航空器之间基于时间、空间的距离,在飞行剖面和速度剖面上,通常采取最小间隔以保证系统误差和干扰不导致碰撞。…  相似文献   

16.
要改变现有空域结构,建设平行航路,需要对空域内导航台的导航精度和有效覆盖范围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参照国际民航组织的相关精度计算方法,根据航路实际情况增加了相应参数,并借助航空地理信息数据对沿航路导航设施的导航精度和有效覆盖范围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由最终结果得出:DME/DME的导航精度能满足平行航路的RNP-4导航精度要求;且现有DME的有效覆盖范围能满足实施平行航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中抗击多方向来袭目标流的队形部署优化问题,提出了以编队对来袭目标流的综合射击次数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方法。将编队总射击次数分解为零航路捷径和非零航路捷径下的射击次数之和,利用射击次数与、杀伤区纵深、队形配置向量之间的约束关系,给出了计算方法。以一字队形为例,建立了队形部署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多旋翼无人机在陌生城市低空安全飞行的需要,研究了适合于陌生环境应用的在线航路规划方法。在分析传统Laguerre图航路规划原理及其航路安全性优势的基础上,首先导出了面向单个拟飞通道的Laguerre规划航路的特性。进而,通过最小化航路安全误差,建立了单个航段的最佳安全航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陌生环境的在线滚动式Laguerre航路规划方法。设计了模拟城市建筑物分布的仿真飞行场景,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规划方法对于仿真场景的航路规划结果,显示了本文算法在航路规划问题中避撞安全性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王莉莉  刘洋 《飞行力学》2015,33(1):48-51,56
为解决航空器在空中高速路中的运行安全问题,对空中高速路平行航路换道模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航空器换道的运动学过程,根据航空器之间的冲突距离建立了航空器的平行航路换道模型,总结了影响换道航空器之间的冲突距离的因素。最后,经仿真计算得到航空器匀速飞行时与相邻航空器不发生冲突的理论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20.
盛彪 《国际航空》2001,(11):37-38
今年5月29日,中国东 方航空公司用A340飞机从芝加哥至上海成功地进行了北极航路示范飞行,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为什么要进行极地飞行由美国到中国的常规航路通过北太平洋或俄罗斯远东地区。该航路与极地航路相比,地面距离较长,并且顶风较大。从美国中东部城市到北京的常规航路地面距离均在7200海里以上,这对于现有的远程飞机来说,无论是哪一种机型均已达到最大的航程,即使勉强飞到目的地,业载也降到了很小。航空公司在现有飞机的状况下,要想缩短飞行时间,降低飞行成本,通过极地航路飞行应是最好的选择。 极地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