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7月30日苏联《消息报》刊登了能源号火箭设计师B.高巴诺夫的文章,文中透露了一些关于能源号火箭的技术细节。能源号火箭总重2400吨,起飞推力3500吨,由两级组成。它能把100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低地球轨道。如果装上第3级火箭,则可把18吨有效载荷送入静止轨道,把32吨重载荷推到月球上,也可把28吨重飞  相似文献   

2.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正在研制一枚大型火箭,这是一个全长38.0米、重255吨的大型运载火箭,计划于1991年冬季发射第1号试验机,1992年夏季用第2号试验机发射技术试验卫星Ⅵ。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不仅用这枚纯国产大型火箭把2吨重的卫星送入同步轨道、5吨重的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10吨重的大型卫星送入低轨道,还计划开展综合利用,用该火箭发射天地往返机、航天飞机,以期挤入国际市场参加国际竞争。为此,引起了各国的普遍注意。  相似文献   

3.
全印广播公司声称从九十年代开始用自制的四级火箭发射400~500公斤重和装有高性能仪器的卫星。这是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卫星中心主任洛教授对广播电台讲的。该组织主席达万予以证实。在亚洲除日本外,印度在欧空局帮助下是第一个先进入静止轨道的国家。印度的大型 PSLV 火箭一旦投入使用,印度将能用自已的火箭向低地球轨道发射二十吨重的有效载荷。这相当于具有把三吨重的通信卫星送入静止轨道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近日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称,韩国将完全利用本国技术研制一种运载能力更大的运载火箭,拟在2021年后开始发射。准备研制的该型火箭称为“韩国航天运载器”(KSLV)2。按照设计方案,该三级液体火箭高50米,最大直径3.3米,重200吨,能将1。5吨重的卫星送入低地轨道。现有的KSLV-1火箭(又称“罗老”1)为液体和固体发动机混合设计,  相似文献   

5.
简讯     
印度从1963年11月21日发射一枚十公斤重的玩具似的火箭从而开始其空间计划以来,现在正准备在今年年底发射一枚18吨重、七层楼高的四级火箭。该火箭的研制将使印度具有制造中程弹道导弹的能力。随着印度自己能制造火箭的液体和固体燃料,印度空间部希望在两年内建造60吨推力的液体燃料发动机。  相似文献   

6.
正5月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一院")抓总研制的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把重约22吨重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送入太空。这是中国乃至亚洲火箭首次发射超过20吨的航天器,进一步奠定了长征五号系列火箭运载能力在世界现役火箭第一梯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制定政策机构)总负责人道幸岩动于7月11日宣布了该委员会对 H一Ⅱ火箭结构做出的最后决定,并将这项决定直接报告了中曾根首相。H-Ⅱ为两级火箭,可将两吨重的卫星送入静止轨道,其运载能力是即将在明年进行首次发射的 H-1火箭的两倍,可望于1990年进行首次发射。  相似文献   

8.
一、俄罗斯俄罗斯空间局1995~2000年间的空间活动新计划已得到俄政府的正式批准。这些计划包括了通信、广播、对地观测、绘图、导航、载人飞行、空间运输、遥测、微重力加工和发射设施等各个领域。其主要计划有:1.运载火箭计划运载火箭是空间运输计划的一部分。目前正在研究一种大型运载火箭的外形结构,这种火箭被命名为安嘉拉,它的生产和发射都将在俄罗斯完成。此外,还准备研制一种能源一M型火箭,它将是能源号火箭的缩小型,可把7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轨道,把36吨重的载荷送入低地球轨道。为了增加在俄罗斯本土…  相似文献   

9.
1994年2月4日上午7时20分,一枚世界上最新的火箭——日本的H-2火箭从种子岛冉冉升空。这是日本第一枚完全用本国技术研制的运载火箭,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日本已结束依赖外国运载火箭的历史。H-2火箭的首次发射原定于1994年2月1日,因遇到冬天风暴和微小的技术问题,发射推迟了3天(每推延一天耗费37万美元经费)。火箭起飞后不久,首先分离固体助推器;飞行至6分钟,第一级分离;22分钟后,第2级分离。H-2火箭的运载能力约与欧洲阿里安-4火箭相仿,可把2吨重的卫星送入地球静止轨道。这次发射的火箭携…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两年,欧空局、法国和西德的有关专家,在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阿里安-4火箭的继承计划,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方案。这些方案虽然各不相同,但最终是要研制一种比阿里安-4更强、推力更大的新型运载火箭。这种火箭将能把15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近  相似文献   

11.
欧洲空间局(ESA)在1994年3月底宣布,将于1996年4月用阿里安一5火箭发射一个3吨重的无人回收舱,同时还要为阿拉伯联盟发射一颗商业通信卫星,这将是阿里安一5火箭进行首次应用发射携带的两个主要载荷。阿里安一5火箭是欧洲空间局目前正在研制的一种大推力新型火箭。研制经费60亿美元,其中包括两次试验性飞行,一旦试飞成功,便会转入商业发射。在1996年4月阿里安一5火箭发射期间,在火箭主发动机关机被抛弃之后,回收舱就与火箭分离,尔后阿里安一5火箭的第二级点火,将阿拉伯一2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  相似文献   

12.
<正>当地时间2月11日10点40分,欧空局"织女星"火箭从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地将2吨重的"过渡性试验飞行器"(IXV)送入亚轨道。IXV是欧洲未来"太空巴士"的验证机,对欧洲未来自动再入飞行器从低轨道返回的关键技术和系统进行试验,为欧洲开发迷你航天飞机奠定基础。IXV在340千米的高度与火箭分离后,继续爬升至410千米的高度,然后从高超声速减速返回地球。在120千米  相似文献   

13.
云喻 《国际太空》1994,(8):16-16
阿里安-5火箭首次发射将携带两个载荷──欧空局再入舱和阿拉伯-2卫星据欧空局官员上周(1994年3月底)说,欧空局将于1996年4月发射一个3吨重的再入舱,并为阿拉伯联盟发射一颗商业通信卫星,这是阿里安一5火箭首次发射携带的两个主要载荷。现在世界上掌...  相似文献   

14.
一、公布运载火箭发射新价格苏联空间管理总局杜巴耶夫局长最近在巴黎布尔热航空航天展览会上向西方公布了运载火箭、出租卫星、空间材料加工等空间服务的新价格表,其中包括新的火箭供西方发射卫星选用。早在1987年苏联就宣布,用质子号火箭发射2吨重静止卫星收费为3000万美元,现价格是发射5.5吨有效载荷到静止转移轨道为2800万美元,发射2.8吨有效载荷到太阳同步轨道为3500万美元。对新增加的顶峰号(Zenith)火箭(低轨道  相似文献   

15.
在航天活动中,前苏联/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发射最为频繁,它是目前世界上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之一。它先后有二、三、四级3种型号。其中最大一种四级火箭全长58米,起飞质量800吨,能将21吨重的载荷送入近地轨道,或将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它成功地发射过“礼炮”号和“和平”号空间站及一系列金星、火星探测器等,在国际空间站的建造中,它已将曙光号多功能货舱(图示)、星辰号服务舱送上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上质子火箭也将是有力的竞争者。  相似文献   

16.
“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组织实施的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阿波罗”计划采用月球轨道交会法,用强大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把50吨重的航天器送入月球轨道。航天器本身装有较小的火箭发动机,当它接近月球时,能使航天器减速进入绕月轨道。  相似文献   

17.
印度于1994年10月15日首次成功地发射了一枚PSLV火箭(极轨道卫星运载火箭),并将一颗一吨重的地球观测卫星──IRS-P2成像卫星精确地送入了高825千米、倾角98.6度的太阳同步轨道。从此,印度跨入了具有中/重型运载能力的航天大国行列。PSLV火箭由150多家印度公司和实验室联合研制,采用了多种新材料、新型推进剂和试验设施。其起飞重量可达283吨;它将使印度能够发射先进的民用和军用卫星。PSLV火箭还将被改进为地球同步轨道运载火箭(GSLV),用于发射重2500千克的通信卫星。PSLV为…  相似文献   

18.
空间扫描     
英国“萨利”卫星定于1996年10月升空 它从拜科努尔发射场的一个导弹发射井发射,重150kg。日本推迟H-2火箭发射 由于H-2火箭设备问题,先进对地观测卫星-1(Adeos-1)、工程试验卫星-7等卫星推迟升空。日本现正努力降低H-2的发射费用,拟于1999年把每次发射费降至0.9亿美元或大约是目前发射费用的一半;还在积极想法提高H-2的推力,争取达到能把3~4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静地轨道的水平。俄罗斯拟于明年第一季度发射“自然”舱 如能顺利升空,对接到和平号空间站上,则该空间站将大功告成。俄…  相似文献   

19.
印度总理英·甘地在观看1983年4月17日印度又用自造SLV-3火箭从斯里哈里科塔岛发射场成功发射第三颗“罗希尼”卫星时,向在场的记者们宣布印度要继续从事空间活动,并说:“在今后十年内将增加空间研究的投资。”接着,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达万声称,印度正在动员一万人参加国家空间计划,预计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将发射21颗卫星,其中有些卫星有效载荷达一吨重。从1975年4月到1983年4月的八年中,共发射了八颗:印度自己发  相似文献   

20.
3月26日,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载着通信卫星的阿特拉斯-人马座火箭点火后,从电场强度最大的云中穿过时受到4次闪击,引起电压浪涌,它们通过“几条通道”感应了火箭制导控制计算机,改变了计算机记忆装置的一个字。致使在发射后48.3秒时,计算机指令旋转火箭发动机点火,使火箭从垂直方向变为水平方向,呈毁灭的翻滚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地面安全控制人员不得不指令火箭自毁,于是火箭在发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