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民航重大安全事故与社会危机管理出发,阐述了美国媒体在美国“9·11事件”中的表现和做法,说明了媒体在民航重大安全事故中的社会责任,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媒体在民航重大安全事故中应当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民航企业由于特殊的服务载体和服务客体的特殊人文要求,其安全可靠度和对服务水准的要求,历来为社会尤其为媒体所高度关注,这一方面为民航企业借势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媒体环境,另一方面,民航企业也在某种程度上接受媒体的特别监督,甚至某些媒体的炒作对民航企业的社会形象带来困扰。民航业内从这几年危机管理的实践中,已经越来越切身感受到媒体环境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因此,重视和认识现代媒体特别是商业媒体目前的现状,掌握一些必要的应对原则,对于保持民航企业稳定发展的良好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媒体集粹     
自2004年第1期开始,本刊开辟的一个新栏目——“媒体集萃”与读者正式见面。这个栏目将把国内外媒体关于民航的评论、观点的精华以简洁、集中的形式呈现给各位读者。希望大家喜欢,也欢迎踊跃推荐观点新颖、视角独特的文章给我们。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民航信息服务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由此引入网格概念及服务思想,讨论了利用网格技术解决民航信息服务系统存在问题的优势及建立民航综合信息系统的需求体系,重点研究了基于网格服务的民航信息发布系统的体系结构。网格技术在民航信息服务系统中的应用,会使民航信息服务系统的服务质量大大提高,对于民航事业的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支线航空作为现代航空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善航空运输网络、扩大航空运输服务范围、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借鉴欧洲、美国等支线航空运输发达区域的发展经验,对于提升我国支线航空发展水平,实现民航强国战略构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2008年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非同寻常又极其艰难的一年,现实对民航企业如何践行“企业公民”责任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挑战,各大航空公司、中国航油集团等克服一切困难,全力确保航线畅通无阻,体现了中央企业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民航企业以实际行动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同时,“企业公民”的相关理论探讨也成为各大媒体的热门词汇,  相似文献   

7.
媒体集萃     
中国市场“拉”了美国航空一把8月初出版的《华盛顿观察》周刊发表文章称,2004年7月24日尘埃落定的中美民航运输协定,无疑象一剂强心针给美国航空业注入巨大的市场激励。文章援引美国防务信息中心(CenterforDefenseInforomation)的高级研究员约翰·纽霍斯(JohnNewhouse)的话说,“美国航空业是因为国内竞争激烈,盈利机会小,才将目光转移到国际市场。这其中,亚洲市场最宽广,而中国、日本、新加坡又是重中之重。”文章分析认为,美国经济的持续萧条,再加上居高不降的油价,使得在世界市场占最大份额的美国航空业就像一支驶入“百慕大”魔鬼水域…  相似文献   

8.
媒体集萃     
《中国民用航空》2010,(4):6-6,8,10,12
<正>民航抛出橄榄枝谋求空铁联运4月2日,《每日经济新闻》刊登《高铁,民航喊你在机场歇一脚》报道,退出、停飞、转移……近日屡屡传出的航线停飞消息,令民航业"恐慌"之余颇感无力接招。面对高铁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民航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民航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实际,解放思想,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手段,强化企业安全服务,优化安全监管,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为全国民航企事业单位发展营造了优质、高效、便捷、有序的安全生产服务环境,促进了民航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积极推动了和谐民航的建设。民航生产继续保持了安全生产的良好平稳态势,2008年全行业没有发生运输飞行事故和空防安全事故,运输飞行事故征候万次率为0.28,同比下降3%。截至2008年底,航空运输连续飞行达1375万小时,保持了持续安全。  相似文献   

10.
媒体集萃     
<正>高铁与民航竞争愈演愈烈如何博双赢值得思考如何博双赢值得思考4月20日,《人民日报》刊登《高铁、民航如何双赢》指出,不同交通工具的定位问题,自高速铁路投入运营后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1.
<正>先进典型报道是典型的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下,随着新兴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媒体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先进典型报道如何适应、发展并创新,如何树立民航先进人物形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语言要"接地气冒热气",摆脱刻板模式语言是思维的依托,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不同的思想体系必然形成不同的"话语体系"。我们党在坚持和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提出了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必将对中国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产生重大影响。民航业目前仍由国企占主导地位,民航国企既承担着较大的社会责任,要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同时也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大潮中,民航国企理应勇于直面改革挑战,积极抓住改革机遇,尽早  相似文献   

13.
媒体集萃     
<正>权力寻租易滋生行业腐败6月29日,《中国青年报》刊登《民航的腐败比空难更令人揪心》报道,随着审计署发布三大航2008年度的财务收支审计公告,揭出航线寻租黑洞,有关民航系统内的腐败问题随即浮出水面,引起社会瞩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空旅客运输在曲折中获得发展,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国家社会经济和对外开放事业的拉动下,航空旅客运输获得持续高增长,1990年至2007年旅客周转量年均增长15.8%。2007年我国民航旅客周转量继续居世界民航第2位,排美国民航之后。  相似文献   

15.
媒体集萃     
《中国民用航空》2006,(4):8-8,10
民航企业应多些社会责任感3月3日《上海证券报》刊登文章《国内航线招收外籍空姐疑似企业社会责任缺位》指出,2005年底,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首次面向韩国招收30名空乘。这些韩籍空乘不仅安排在大连至韩国首尔航线,还包括大连飞往日本在内的国际航线以及大连飞往国内其他城  相似文献   

16.
<正>近些年来,国内外民航发生了几起由于机务人员维修不当引起的飞行安全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1994年中国西北航空TU154西安空难~([1])、1985年日航123航班空难~([2])。航空器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飞行质量也就是持续适航性受到了一定影响,为了确保飞机的持续适航性,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维修是为了让飞机恢复设计状态,保证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媒体集萃     
国内航空公司成本为何高于外航?2月17日出版的《北京现代商报》“刊载为何中国民航成本比外航高”一文指出:中国的航空公司成本长久以来高居不下,似乎已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痼疾。其实在民航的人力成本中,就纯工资支出来说,国内民航企业远远少于国外同行,但国内民航企业的国有性质,决定了它必须承担国外企业所没有的各种社会功能,这就使得成本支出高于国外航空公司。除了航空公司受北京现代商报到约束外,高额的成本带给消费者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国内民航机票定价的不合理,所谓的定价不合理并不是指它的绝对值比国外相同里程航线的票价贵,而是其所…  相似文献   

18.
媒体集萃     
民航应主动适应高铁时代新变化1月25日,《中国民航报》刊登《民航要积极主动适应高铁时代运输格局新变化》指出,在新的一年里,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民航乃至整个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19.
媒体集萃     
从支线飞机入手发展中国民机制造业2004年11月12日的《环球时报》撰文指出:未来20年,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增长,我国将迎来民航发展的重要临界点。据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预测,未来20年中国航空市场将呈现爆炸性增长,民用客机数量将达2194架,市场容量大约在1800亿美元左右。而波音公司则预计,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2300架客机,大约占全球25000架市场容量的1/10,中国将成为美国以外最大的民用航空市场。但由于缺乏自己的大型客机,中国人却被挡在了自己的市场之外。中国航空界经过几次失败意识到,在完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  相似文献   

20.
媒体集萃     
投资民航仍是勇敢者的游戏8月3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文章《一纸文件远远不够,投资民航仍是勇敢者的游戏》,认为出台的《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试行)》从政策上看,一次性开放力度之大为国内罕见,是中国投融资体制领域的又一次重大改进。但是,准许民间投资不等于民间投资就会鱼贯而入,就此夺了各大航空公司的中军大帐。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开放政策的效果要在较晚的时候才能见到成效,短期内不可能掀起民航业投资的浪潮。原因就在于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并不对称。一方面,航空公司的启动投入巨大,一般的小马拉不动这个大笨车,以500万元违约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