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利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TiNiCu双向记忆弹簧训练过程中热机械训练及退火对合金相变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训练前升温时,DSC曲线表现出的吸热峰由多个小峰组成,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峰的个数减少,具有稳定双向记忆效应的试样中,升温时只出现一个锐利的峰。这是因为在训练过程中引入特定取向的位错,产生一定的应力场,使得马氏体变体的取向比较一致,相变点基本相同所致。由于位错的引入,引起相变点As和Af下降。训练不同次数的样品400℃退火后,由多个小峰组成的吸热峰合并为一个峰,这是由退火导致热机械训练诱发特定取向的位错恢复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谢超英  江伯鸿  胡赓祥 《航空学报》1994,15(12):1528-1531
通过显微组织分析和宏观力学,研究了Ni-Al-Fe-B合金中γ相的变形行为及其对合金形状记忆效应(SME)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应力作用下,Ni-Al-Fe-B合金发生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时,有少量γ相以滑移方式参与协调变形,以至合金在较小的应变量下也得不到完全的SME。合金的形状记忆恢复率随应变量增加呈现阶段性衰减趋势。当应变量为4%时,形状记忆恢复率可达75%。  相似文献   

3.
7050合金RRA沉淀析出的TEM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透射电镜 ( TEM)和维氏硬度计研究了回归再时效 ( RRA)处理对 70 50合金的的影响。研究发现 ,70 50合金受回归温度和时间影响。当回归温度为 453K和 473K时 ,回归曲线由三部分组成 ,回归再时效曲线由两部分组成。与在回归曲线上存在的峰值硬度相比 ,回归再时效峰值硬度要高。 TEM观察表明 ,硬度谷值的产生与 GP区的回溶有关 ,而峰值的产生与η′和η相的沉淀析出有关。回归再时效峰值高于回归峰值 ,这与回归再时效过程中 η和 η′相沉淀析出数目增加有关。当回归温度为 493K,回归和回归再时效曲线单调下降 ,分析认为由于回归温度高 ,回归曲线上不能区分 GP区的回溶、η和 η′相形核、η和 η′相长大及粗化这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采用显微硬度、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应力时效对预时效态7050铝合金时效析出行为与硬度的影响,并通过与无应力时效进行对比揭示了外加应力对预时效态7050铝合金时效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无应力时效相比,外加应力可加速7050铝合金时效硬化速率,减小峰值硬度和缩短欠时效时间,同时外加应力能促进7050铝合金析出相的析出和长大。此外,TEM观察表明:应力时效过程中合金性能的变化与其微观组织的演变密切相关;应力时效初期,η’相的析出使硬度上升并达到峰值;随后,η’相转变成η相以及η相粗化引起硬度单调下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时效时间对高强高韧Ti-5Mo-5V-6Cr-3Al合金冷轧管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60℃保温,在1h之内,冷轧管内α析出相尺寸和相含量迅速增大,冷轧管的抗拉强度受α析出相含量和大小以及位错与孪晶等畸变能的影响,先升高后下降,塑性仅受α析出相的含量和大小的影响,迅速升高;1~4h之间,α析出相长大速度变缓,α析出相含量增加速度显著变慢,抗拉强度仅受α析出相含量和大小的影响,先升高后下降,塑性继续升高到峰值;4~24h之间,α析出相含量增加速度非常缓慢,α析出相长大速度更加缓慢,α析出相粗化,抗拉强度下降,塑性下降,发生过时效。  相似文献   

6.
用于固定飞机表面快卸口盖的锁紧螺母在重复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松弛,使其拧出力矩减小,锁紧功能失效。首先从材料应变硬化、低周疲劳、接触面摩擦系数等方面对锁紧螺母最大拧出力矩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定性分析。材料确定后,收口值的大小成为影响锁紧螺母重复使用特性的主要因素。试验研究中选定了3种不同收口值的锁紧螺母进行拧入拧出的重复使用试验,测量它们的最大拧出力矩。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重复使用次数的增加,螺母最大拧出力矩最初有一定波动,经历一段(N<200)恢复上升后,在重复使用次数200相似文献   

7.
硼的添加增强了晶界的结合力 ,使合金相界面的位错组态改变 ,提高了持久断裂寿命 ;硼的添加细化晶粒 ,增加界面数 ,使持久寿命下降。Ni3Al定向凝固横向试样持久性能不稳定与取样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8.
在单级时效制度下,对7050铝合金进行了长时间人工时效处理。研究了不同时效状态下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常规力学性能,并测试了合金的SCR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长时间人工时效处理后,合金的强度随时效程度的增加均发生明显变化,经过传统峰时效后合金的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出现第二峰值,且第二峰强度高于第一峰;合金断裂韧度随时效程度的增加而提高,第二峰韧度高于第一峰;应力腐蚀敏感性随时效程度增加而降低,第二峰抗应力腐蚀性能优于第一峰。135℃下,合金的双峰位较为突出,双峰值较高。第一峰位,σ0.2,σb分别为580MPa,625MPa;第二峰位,σ0.2,σb分别为590MPa,640MPa。第二峰位断裂韧度较好,KIC为39.5MPa.m1/2,SCR性能得到很大改善,临界应力强度因子KISCC为12.72 MPa.m1/2。微观组织分析表明:合金双峰状态下晶内及晶界组织都存在极大差异,第一峰基体组织为高密度GP区,晶界为连续带状η'相,第二峰基体组织以η'相为主,晶界为断续离散的粗大η相。  相似文献   

9.
应力时效对Al-Cu-Mg-Ag耐热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硬度测试、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等研究了时效过程中外加应力对A l-Cu-Mg-A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应力时效和无应力时效的条件下,合金组织中均发生了完全再结晶,时效过程中施加外应力没有改变合金再结晶晶粒的形貌,但对析出相有较大影响。在应力时效条件下,合金中θ′相和Ω相均沿某一方向呈择优取向析出,即有应力位向效应产生。应力时效能够促进θ′相的析出,而抑制Ω相的析出,合金的峰值硬度也有所降低。这可能是由于在应力时效初期引入了大量的位错,为θ′相的异相形核提供了有利的位置,从而使与θ′相具有相同化学成分的Ω相的析出受到抑制。这一点从时效前预拉伸(变形量为6%)能够使θ′相数量增多而Ω相数量减少,且硬度略有降低得到验证。在应力时效过程中,位错的存在不利于溶质原子的扩散,阻碍了原子团簇的形成,从而延缓了合金中强化相的析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高温长期时效对一种镍基单晶合金在室温条件下瞬时拉伸强度和在950℃/240MPa条件下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短期时效100h,合金室温拉伸强度σb与屈服强度σ0.2与时效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时效超过500h后σb和σ0.2开始显著下降,时效超过1000h后,σb和σ0.2随时效时间延长下降幅度减小;短期时效100h和500h样品在950℃/240MPa条件下的持久寿命大幅度降低,延伸率快速上升,时效时间超过1000h后,持久寿命的下降幅度减小,合金的持久寿命与延伸率均趋于稳定。长期时效后γ'相形貌改变及γ/γ'相界面高密度位错网的破坏是时效后合金室温及高温持久性能持续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NiTi形状记忆合金记忆效应衰减行为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等原子比NiTi形状记忆合金经几种不同工艺处理后的记忆效应衰减行为进行了研究。利用透射电镜对其微观组织结构作了观察,并从微观结构方面入手,对记忆效应衰减机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0-400℃范围内时效试样进行相变点测量和OM,SEM,XRD分析,对亚共析成分的CuAlBe形状记忆合金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200-300℃温度范围短时间时效,合金的相变温度由于有序化过程的进一步进行而上升;在200-300℃温度范围长时间时效或300%以上温度时效,合金的相变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平衡相α和非平衡相α在合金中析出。  相似文献   

13.
铜基合金的双向形状记忆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新  蔡伟 《宇航材料工艺》1997,27(6):16-20,28
综述了铜基合金有关双向形状记忆效应的训练方法、组织结构、训练机理及性能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颖  闫晓军 《航空动力学报》2010,25(9):2023-2029
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MA)的记忆特性设计了一种低转速,可连续旋转的电机;利用Liang-Rog-er本构模型进行了SMA-弹簧的旋转位移驱动器的设计以及电机扭矩和转速的设计;完成了SMA电机的机械结构设计;完成了控制规律设计;进行了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27℃下,用6 V恒压电源驱动的SMA电机实现了连续旋转,转速为0.03 rad/min.SMA电机转速低,扭矩大,功率密度高,可连续旋转,有很大的工程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由于具有形状记忆效应, 埋入复合材料层合板中的形状记忆合金纤维, 相变后将产生很大的回复应力, 不仅改善了整个承载结构的机械性能, 而且改变了危险区域的应力分布, 降低了应力集中程度。针对带孔的复合材料层合板, 通过拉伸实验及测定应力集中因子, 说明形状记忆合金纤维对于承载复合材料构件孔边附近区域的应力集中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孔边应力集中因子最大可降低9%。  相似文献   

16.
以自制的形状记忆环氧树脂为基体,CCF300级碳纤维U-3160织物为增强材料,采用真空袋成型工艺制备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分析碳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纤维含量为0%~50%时,随着增强体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形状固定率由98%降至91%,形状回复率也由98%降至91%。在有限次的循环实验中,循环次数对形状固定率和形状回复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NiTiNb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飞机低压系统管路用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对管接头结构设计、过盈量和装配间隙等参数选择、防渗漏等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对管接头进行了气密、爆破、低温、高温、温度冲击和振动试验。结果表明研究的NiTiNb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安装简单、在室温下可以长期储存。可以在-55~125℃温度范围内、工作压力0.62Mpa以下的管路上使用,与扩口管接头相比其数量减少了80%、质量降低约55%、径向尺寸减少约40%。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当前大多形状记忆聚合物仅能实现单向形状记忆效应的难题,将TDE-86环氧树脂改性的氢化双酚A型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和以聚丁二烯为软段的聚氨酯弹性体相结合,制备了一种具备层合结构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通过形状记忆环氧树脂产生的回复力与预拉伸聚氨酯弹性体产生的收缩力之间的平衡从而实现无应力下的双向形状记忆行为,即在90~110℃温度范围内,加热弯曲而冷却反向弯曲。结果表明:聚氨酯弹性体预拉伸量越大,材料在整个温度范围内的弯曲程度也越大;当回复温度在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玻璃化温度及以上时,材料回复程度较大;增加聚氨酯弹性体厚度会增大材料初始的弯曲程度,但会减小材料在双向形状记忆过程中的变形和回复程度。  相似文献   

19.
韩冬  刘福顺  李岩  徐惠彬 《航空学报》2006,27(4):703-707
研究不同壁厚的TiNiFe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紧固力随时间变化的定量关系对航空用TiNiFe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有重要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在有关TiNiFe形状记忆合金的力学建模和公式推导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进行软件编程,完成了对TiNiFe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升温过程产生紧固力的计算模拟,得到了TiNiFe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在约束升温状态下紧固力随时间变化的模拟曲线,重点研究了管接头壁的厚度对管接头产生紧固力的影响,并通过具体的实验进行验证。发现管接头的升温逆转变过程很短,壁厚小于2.5mm范围内的管接头的紧固力随着壁厚的增加而增加,几乎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